• 134.01 KB
  • 2021-06-04 发布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讲义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情纵览 阅读素养 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 (1)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2)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①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章结尾, 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 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 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3)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中规中矩的论述类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 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 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论据有两种:(1)事实论据,指 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 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 的安排要有一定的顺序。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 论点有内在联系。 3.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 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 样证明”的问题。 1.圈重点,抓关键。 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文眼句、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及反复强化的词语等)。 2.梳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围绕论点是如何展开说理的, 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 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信息”的 筛选和整合才不至于出现遗漏,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现偏移或错位。 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志,但有些文章没有明 显的标志,我们可以依据段落之间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梳理。 3.会文意,明观点。 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 涉及什么内容。 真题文本 高效读文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 题目。 ①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 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 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 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 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 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②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 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 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 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 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 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 “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 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 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 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 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③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 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 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 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 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 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 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 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 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 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 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 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 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 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 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 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 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 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 义务。 第一步 读全文,画要点。 〔勾画符号:重要词语用“ ”标示,重要句子用 “ ”标示。〕 答案 1.重要词语。 第一类:承袭 开始 气候正义 核心 第二类:空间维度 时间维度 第三类:内涵 权利 义务和成本 提示:第一类,交代背景,“气候正义”属文中的中心概 念,是议论的具体对象;第二类,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 义;第三类,对享受权利与分担的义务进行明晰。 2.重要句子。 提示:①段末句为总句;②③段首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④段的末句为揭示气候正义的内涵。 第二步 梳思路,明结构。 思路:整篇文章按 结构论述。 答案 总—分—总 第三步 会文意,明观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从 和 对气 候正义进行解读,明确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可以平等 使用气候资源,对其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 答案 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空间维度 时间维度 续表 真题文本 高效读文 ④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 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 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 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 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 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 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第四步 理材料,定意图。 ②③段,在明确摆出分论点之后,都列举了 典型的论据,主要是 论据。这些论 据,有的具体、翔实,有的概括,但都有力 地证明相应的分论点。 答案 事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理解)。首先,紧扣选项寻找 其在原文中所对应的信息区。A.对应原文第①段第 2 句;B.对应原文第②段第 2、3 句;C. 对应原文第③段末尾一句;D.综合第 2~4 段内容。其次,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差别,甄别两 者表述是否一致,选出正确答案。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B.把国际国内公平问 题,简单地归纳为“限制排放”不当;C.“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当,原文说的是“气候正义 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于 文无据。答题信息主要集中在第③段中的“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 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 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而这并不能彰显“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分析综合)。首 先,紧扣选项寻找其在原文中所对应的信息区。A.对应原文第③段第 1 句;B.对应原文第③ 段倒数第 2 句;C.对应原文第③段第 2、3 句;D.对应原文第④段第 1 句。其次,比对选项 与原文的差别,甄别两者表述是否一致,选出正确答案。根据原文“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 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可知 B 项“可以得到保证”为夸大其词。 真题文本 高效读文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 目。 ①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 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 而深远的影响。 ②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 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 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 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 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 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 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 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 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 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 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 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 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 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③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 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 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 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 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 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 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 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 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 复了信心。 ④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 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 第一步 读全文,画要点。 〔勾画符号:重要词语用“ ”标示,重要 句子用“ ”标示。〕 答案 1.重要词语。 第一类:殷墟甲骨文 卜辞 记事文字 第二类:证实 确实存在 可靠性 信心 科学发掘 改造 提示:第一类,属文中的重要概念,是议论 的具体对象;第二类,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的具体影响。 2.重要句子。 提示:①段第二句为总句;②③④⑤段的首 句为分论点,都起到总领全段的作用。 第二步 梳思路,明结构。 全篇结构为 。 答案 总—分 第三步 会文意,明观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为 。 答案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 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①段第二句) 第四步 理材料,定意图。 ②③④⑤各段,在明确摆出分论点之后,都 列举了事实论据。采用了 、 的论证方法。 答案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 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 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 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 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 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 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 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 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 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 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 存的科学发掘。 ⑤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 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 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 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 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 《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 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 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 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 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 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 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 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 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 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 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答案 D 解析 范围扩大。对应的原文为第②段末“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 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而选项中“所载内容”超出了“所载殷王世系”的范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 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 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 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 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答案 B 解析 范围扩大。对应原文为第④段第二句“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 情批判”,选项说是“旧史学……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将“一切经不住史证的”这 一限定词忽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 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 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 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 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直至殷墟甲 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说法错误,东汉时期就有了以小篆为 本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说文解字》,自北宋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对金文的研究成果 又成为了学者们探究造字法的重要依据。A、B、C 三项说法正确。A.可从第②段第二句话找 到依据。B.在第③段“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 向壁虚构”,第④段“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等句中有所体现, 参照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以及“二重证据法”的主张,可以推知这一说法正 确。C.可从第④段“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一句找到依 据。 真题文本 高效读文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①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 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 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 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 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②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 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 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 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 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 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 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 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 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 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 密关系。 ③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 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 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 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 不见阳光的阁楼里, 第一步 读全文,画要点 〔勾画符号:重要词语用 “ ”标示,重要句子用 “ ”标示。〕 答案 1.重要词语。 第一类:故事 小说 故事讲 述人 小说家 第二类:虚构 区别 第三类:早期 现代 提示:第一类,属文中的中心 概念,是议论的具体对象;第 二类,论述对象之所以有区别 的关键点;第三类,产生区别 的历史分期。〔第③段论述的时 期可从第②段的“早期”与第 ④段的“现代”二词推知,该 段说的应是“中期”。〕 2.重要句子。 提示:①段首句为总句;②③④ 段的首句为分论点。 第二步 梳思路,明结构。 整篇结构为 ,主体内 容按 顺序展开。 答案 总—分 时代(期)先后 本文中心论点为 。 续表 真题文本 高效读文 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 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 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 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 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 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 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 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④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 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 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 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 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 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 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 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 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 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 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 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 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 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 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 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 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 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 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节选自格非《塞壬的歌声》,有删改) 第三步 会文意,明观点。 答案 讲故事的人与小说家有本质区别, 故事与小说有本质区别(第①段第一句) 第四步 理材料,定意图。 梳理出文中论据并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论 点。 答案 ②③④各段,在首句明确摆出分论 点之后,都列举了典型的论据,主要是事 实论据。这些论据,有的具体、翔实,有 的概括,但都有力地证明了相应的分论 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 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 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 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 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原文第②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 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 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无太大区别。故 B 项错把形式差异当本质 差异,与原文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 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 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 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 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原文第④段中说“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 整讲故事的方式”“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 方式”,由此可见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故 C 项中的“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 讲”表述有误,并且强加因果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 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 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 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 B 解析 依据原文第④段中“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 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 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可见虚构对于现代小说的重要意义,所以 B 项“现代小说家尝试……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 微案一 论证思路 微点突破一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 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 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 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 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 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 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 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 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 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 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 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 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 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 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 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 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 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 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 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剖析 “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对元明两 代瓷器的比较,证明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答案 A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纪元前后,世界有两个中心: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公元前 331 年,亚历山大东征到兴 都库什山(在今阿富汗境内),在那里建立了“极远的亚历山大城”。此后的希腊化时代,从 地中海到伊朗高原,以亚历山大亚里(在埃及的尼罗河口)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一体化的世 界,一个世纪以后,在东方,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华夏九州也建成了一个政 治文化一体化的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中间,横亘看从小兴安岭到喜马拉雅山脉的一系列隆起 的大山,像一道由雪峰和高山组成的天然屏障,只有一些险隘的山口,维持着两个世界间微 弱的交通。中华帝国由秦入汉后,开始向西北扩张,一直扩张到中亚。于是,两个世界中心 ——长安和罗马,借助丝绸之路开始了频繁的交流沟通。此后就是漫长的 20 个世纪。罗马 帝国分裂之后,再也没能在旧址上重建,而中华帝国则由秦汉、隋唐、宋元,一直到明清, 其间虽有阶段性的分裂动乱,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思想一贯,则是现实中的常态。从张 骞出使西域到马戛尔尼出使中国,这 20 个世纪是“世界走向中国”的时代。 如果说秦汉帝国只是当时世界的两个中心之一,那么后来的盛世大唐则是当时世界的中 心。罗马帝国衰败以后,再也没有复原,而秦汉帝国的遗产被完整地继承下来。经过近四个 世纪的战乱之后,隋唐重新统一了中华,在秦汉帝国的版图上重建了一个胡汉混血的世界帝 国。长安再次成为世界之都。于是,四邻番邦归附贡献,万里商贾远来贸易;波斯的流亡贵 族、大食的商人教士、日本的留学生、东非或爪哇的“昆仑奴”和睦居住在同一座都市里; 吐蕃的马匹,阿拉伯的鸵鸟,天竺的孔雀,波斯的铜器,爪哇的犀牛,高丽的贡纸,井然陈 列在同一处市面上;佛教徒、道教徒、景教徒、摩尼教徒、拜火教徒与前来避难的伊斯兰教 徒在毗邻的寺庙里相安礼拜。作为帝国之都的长安,有世界胸怀与气象。 大唐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文治武功的影响,西到印度,东及朝鲜、日本。西北的 大山被翻越,征战、和亲、贡纳,贸易将大唐文明远播到吐蕃与波斯。中华文化在东亚传播, 由中国而朝鲜、日本,由越南而南洋诸岛,华夏文化圈到唐代基本形成。公元第一个千年, 整个东亚东南亚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国家与民 族、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礼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为这个文化圈奠定了 共同的价值基础。汉字为这个文化共同体提供了语言基础,建立在儒学科举、唐朝律令、汉 传佛教基础上的共同的政教制度,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 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一个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文化的“华夏文化圈”。 (摘编自彭艳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光明日报》2017 年 7 月 8 日)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对比了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崛起的方式及过程,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B.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产生、发展与兴衰的过程,思路清晰。 C.第二段论证“大唐是世界的中心”这一观点,运用了大量具体的实例,增强了说服 力。 D.文章的写作思路遵循时代发展的脉络,符合历史规律,使论述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答案 A 解析 “对比……崛起的方式及过程”错误,文章并没有对两种文明崛起的方式及过程 进行对比。 微点突破二 分析结构思路 (2014·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 射,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 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 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 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 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 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 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 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 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 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 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 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 “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 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 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 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 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 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 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 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 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 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 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 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 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 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 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 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 年第 23 期,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 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 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 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 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剖析 “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错。②段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③④两段分 别从古代和当下来说明人们对技术与艺术关系的看法。二者为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另 外“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分析不准确。原文第④段是“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 乏”,选项将“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断定为“主题贫乏”。 答案 C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人生态度或境界不是独立自在、随意产生的,任何一种人生态度或境界都有它之所以 产生的现实依据、经济基础、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就一个人来 说,甚至与他的禀性、出身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以讲人生态度或境界为基本内容的哲学 当然也与以上种种复杂因素有密切联系,如英国的经验主义就有它自己的认识论方面的依 据,还以英国独特的思想文化方面的传统为背景。一个人有某种哲学,除了许多深刻的原因, 还与他个人的性格有某种联系。 ②我们今天亟须发展科学,需要经世致用或者说实用的哲学观点。但现在一些人过分热 衷于功利追求,对自然采取人类中心主义态度,对人则以自我为中心,破坏人与人之间、人 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针对这些情况,我主张在重视实用的同时,更多地提倡诗意境界和“民 胞物与”精神及其理论基础“万物一体”的哲学。人与天地万物一气相通、融为一体,因此, 人对他人、他物应有同类感,应以仁民爱物的态度和赤诚之心相待。这是一种真善美相统一 的境界,也是一种人与万物一体的哲学。 ③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哲学,主张人们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自然方面的、社会历史 方面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古代的、当今的,中国的、外国的,越广越好。知识越广,哲学 的内容就越深入越宽阔,尽管哲学本身不是知识体系。哲学所讲的最大、最高、普遍性的问 题是渗透到各种具体现象和具体知识领域中的。所以,哲学要使自己现实化,就不能停留于 一般讲哲学本身,要具体讲各门现象和知识的哲学,如经济的哲学、政治的哲学、科学的哲 学、审美的哲学等等。那种一听讲提高境界之学就以为是“绝圣弃智”“心斋”“坐忘”的 想法,和我所讲的哲学境界毫不相干。罗素也说过,哲学不是像具体科学那样讲“确切的知 识”,但认为哲学家可以对任何东西一无所知的看法是“相当错误的”。当代德国哲学家哈 贝马斯在分析批评美国当代哲学家罗蒂的“陶冶哲学”时指出,“哲学尽管被归结为‘陶冶 的对话’,但它决不能外于科学而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 ④我对于哲学目标的这一界定,意在把中国传统哲学人与万物一体的思想、西方现当代 关于人与世界整合为一的思想同西方近代的主客关系思想结合起来。这种境界不是抛弃主客 关系,而是需要和包括主客关系却又超越之;这种境界不是不需要知识和规律性、必然性, 不是“弃智”,而是需要广泛的知识和规律性、必然性而又超越知识、超越必然性;不是不 要功利追求,而是既讲功利追求又超越功利追求。总之,这种境界不是单纯精神上的安宁或 精神享受,而是对人世间一切现实活动的高远态度。 (选自张世英《当今需提倡的人生境界》,有删改)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首先阐述任何一种人生境界都有着它之所以产生的各种复杂因素,然后点出了 哲学与人生境界的关联,说明哲学也要面对同样种种复杂因素,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B.②段先点出现在发展科学所需要的哲学观点,接着分析这一哲学观点极端化之后所 衍生的弊端,进而提出要倡导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境界,倡导人与万物一体的哲学。 C.③段呼应①段观点,指出哲学目标是提高人生境界;进而阐明为达此目标,哲学就 要使自己现实化,就没必要再去讲哲学本身了,要具体讲各门现象和知识的哲学。 D.④段紧承③段内容进一步阐释,指出本文对哲学目标的界定目的是将人与万物一体 的思想、人与世界整合为一的思想与主客关系思想结合起来,更好地提升人生境界。 答案 C 解析 原文是说“哲学要使自己现实化,就不能停留于一般讲哲学本身,要具体讲各门 现象和知识的哲学”,由“不能停留于”可知,也并没有否定“一般讲哲学本身”的基础作 用。选项理解错误。 微案二 设题陷阱 微点突破一 偷换概念 例 1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原文表述是“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所以被认为保守的是“明初”,而不 是“明代社会”。此处属于偷换概念。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 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 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 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 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 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 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 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 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 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 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 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 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 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 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 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 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 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答案 A 解析 偷换概念,原文是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也 就是说艺术品的接受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但不是“重要”的。可见选项中“不属于美学的 研究范围”表述错误。 微点突破二 张冠李戴 例 2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错误,根据原文“这样说来, 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夏历”“农 历”“阴历”“旧历”,是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越地先民是中国境内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人群之 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的先民已开始种植水稻。同时,越人又是中 国乃至世界都罕见的海洋性族群。据分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国东部海岸线北 上,活跃于两广、福建、江浙、山东乃至东北的沿海地区,他们的后裔成为现在这些地区汉 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对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 线。此外,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他们实际上是距今 12000 年左右才与中国境内的百越族群分道扬镳的。 越人习水便舟,文献多有记载,越地是中国航海技术的策源地。2002 年杭州萧山跨湖 桥遗址出土了一条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距今约 7000~8000 年。据吴春明先生 研究,它有可能是一艘适于海上航行的边架艇独木帆舟,可与波利尼西亚人群的舟船相联系。 在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有不少的舟船遗物,如近来在宁波 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 7000 年的完整独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当时 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越地的航海传统延续至今,其孕育的先进航海技术影响 了中国沿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源起于汉代,但是,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便已经开展对外贸易。 越地出产的优质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也通过越地这一重要窗口向周 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扩散。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以及东亚文化圈的最终 确立,与越地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密不可分。 (摘编自《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地先民是中国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族群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海洋性 族群。 B.如今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原本和中国境内的百越同 属一个族群。 C.2002 年杭州出土的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证明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 陋的原始状态。 D.越地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影响了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的 文化。 答案 C 解析 张冠李戴,“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的是宁波发现的 独木舟模型器,非杭州出土的独木舟遗骸。 微点突破三 无中生有 例 3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文章只是简单阐述了用综合甄别的方式保留 乡村记忆,并未举例具体说明综合甄选的标准。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 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技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 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 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 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 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起笔 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 备,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 画作鸟、虫、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圣人立象以尽意”,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追求浪漫、重视装饰的 审美追求。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 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 字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 B.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 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C.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 史上辉煌的一页。 D.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 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 答案 D 解析 “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提到了“篆书的应 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微点突破四 混淆因果 例 4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前后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原文是说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的中国社会从单一 向多元转型,而不是说“社会变化很快”。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官德在现代社会是一种主体性道德,具体表现为官德的主导性、示范性和高层次性,这 意味着官员是社会道德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和“领头羊”。道德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而人又是 处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实践着的人。在道德生活中,道德活动的主体是多层次的,根据其不 同层面可以分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即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道德实践活动的 个人,它是社会道德活动主体的基本单元。群体主体,即为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协同从事 道德实践活动的人的各种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小到家庭、班组、各种社会团体,大到民族、 政党和国家。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在道德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个体主体一般处于 个别或部分的地位,而群体主体则是处于一般或整体的地位。同时,就个体主体而言,越是 对社会起作用大的人,其道德要求就越高。就群体主体而言,它是由若干个体主体所组成的, 也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同,其主体性也不同,道德要求也不同。无论从个体主体,还是 群体主体而言,官员都是一个社会的道德主体。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正因为官的这种决定作用,社会和人民 才赋予他们以道德上的极高期望,官德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道德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处于社会领导地位、担负不同领域和不同社会层面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的道德取向直接 显示着社会的道德导向。官德建设取得的成效,具有社会道德建设其他内容均不可能具有的 强烈示范效应。 另外,官德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而政治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在中 国传统道德中,政治和道德是融为一体的,表现出明显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特 征。……难怪一些思想家把德治、政德看作是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 (摘编自李建华《官德在法治化时代的独特价值》)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德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而官德在现代社会是一种主体性道德,那么可以说, 官员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主体。 B.家庭、班级、各种社会团体、民族、政党和国家等,都是道德活动的群体主体,这 类群体主体在很多方面都迥异于个体主体。 C.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把德治、政德看作是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由此看来,在中国 传统道德中,政治和道德是融为一体的。 D.国家官员就是一个社会的道德主体,不管是从个体主体来看,还是从群体主体来看, 他们对社会影响作用大,其道德要求相应更高。 答案 C 解析 颠倒因果。由原文第三段内容可知,因为“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政治和道德是融 为一体的”,所以“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把德治、政德看作是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 微点突破五 以偏概全 例 5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乡村记忆要有选择性地保留,并非要求“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 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 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色 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 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 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 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 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 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 率。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 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 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济走向分享型经济。 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 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在此情况下,政府通 过依法干预和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是分享经济发展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权衡《分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互联网发展、大数据发展以及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分享经济正在 进行着一场经济运行形态的变革。 B.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 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C.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 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 D.只有市场参与者诚实守信,加上政府部门依法干预、合理监管,才能确保分享经济 发展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之上。 答案 B 解析 以偏概全。原文说,分工是在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随 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分工已不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微点突破六 混淆时态 例 6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把“或然”当成了“必然”,“让蜗牛、蠕虫和昆虫为环境监测和国土安全服 务”仅是一种想法;“用在家用电器上”更是无中生有;原文中的“微型传感器”,选项中 改为“小型传感器”。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其中肯定包含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 意思。明中叶迄于清末,商人服饰实际上毫无限制,炫耀奢华反而是常见的现象。有学者对 明清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行总体考察,认为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 非处于被歧视或被排斥的地位;清朝对商业于帝制统治关系之重要性的了解超过明朝,商人 与权贵的关联也更为深切,商人的法权地位更非低于庶民。 明清两代政府皆曾推行大量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的政策。如皆规定牙行评估物价必须 公允,如明初规定有“凡买卖诸物,两不和同,而把持行市,专取其利,及贩鬻之徒通同牙 行,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者,杖八十”。康熙五年(1666),令各地将应 征商税额数刊于直省商贾往来的关口孔道木榜上,“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雍正 时期曾对这些政策加以重申。其后历朝也曾屡次申明对官吏敲诈商人的惩罚措施。明清政府 承认商人合伙经营的权利及商人经营目的而结为社团的合法性。从明中晚期开始出现商业性 会所,到清代大批商业、手工业会所发展起来,其制度环境大致保持一致。 明清政府权力在维系比较平衡的商业运行秩序的同时,也会发生干扰商业的作用。其突 出表现,包括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政府对食盐等生 活必需品的严格控制,政府对矿业很长时期的垄断,政府对外贸过于严格的管控,税收标准 公平性的欠缺,以及权力腐败造成的官吏对商人的敲诈与盘剥。所有这些,都没有使得明清 时代商品经济窒息,但市场也从来没有能够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没有达到普 遍公平的情况。在这种制度环境下,明清已然存在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权势原则的挤 压,并未成为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朝比明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商业对于帝制统治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到清朝,商 人与权贵的关系也更为深切,商人炫耀奢华才成为常见现象。 B.清朝政府为推动商业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在当时出现了诸多资本雄厚的商帮以及 大量的商业会所、手工业会所。 C.清朝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等原因,导致市场 无法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 D.明清政府对商业的干扰使明清已有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权势原则的挤压,无 法成为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答案 A 解析 混淆时间。“因此到清朝,……才成为常见现象”错,原文“明中叶迄于清末,…… 反而是常见的现象”。 微点突破七 曲解文意 例 7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曲解文意。“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从文本中的“作为中 外文明交融的结晶”“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 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 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可以看出,青花瓷发展到新阶段与外来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 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 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 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 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 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 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 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事实 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人们对祖先的祭 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 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 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 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由于“祖先鬼”爱作 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一旦说了祖先的名字,就会把“祖先 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 厉鬼不同。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 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 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C.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 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 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答案 C 解析 曲解文意。“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曲解原文“祖先在生前是凡人, 而‘祖先神’则是超人”的意思。 微案三 多重比对 微点突破一 比对词语 例 1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的词语。 答: 剖析 原文中的“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说明“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 容”存在过,并且原先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后来逐渐处于次要地位了。选项中“从来就没有” 的说法与之相悖。 技法透视 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我们抓住选项或原 文中的这些词语进行比对,就能迅速排除部分选项。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 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 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 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 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 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 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 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这些都 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 如何得体地访客、与尊长相处,也是《礼记》多次谈到的内容。《礼记》说:“将上堂, 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拜访他人,即将上堂时,要抬高说话声, 旨在使室内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准备。如果房门口有两双鞋,房内的说话声清晰可 闻,就可以进去;如果说话声听不到,说明他们的谈论比较私密,此时不可贸然进入。《礼 记》还说“毋侧听”,就是不要耳朵贴墙偷听别人谈话,这样做很不道德,可见古人把尊重 他人隐私作为做人的原则。 《礼记》还屡屡谈及在尊长身旁陪坐时的注意事项,如:“长者不及,毋儳言”,长者 还没有谈及的话题,不要插嘴;“正尔容,听必恭”,听长者说话,要端正容貌,虚心恭听; “毋剿说,毋雷同”,自己发言时,要表达主见,不要总是袭用别人的说法,处处与人雷同。 《礼记》还说,在先生身旁陪坐,“先生问焉,终则对”,先生有所询问,要等先生说完后 再回话,抢答是失礼的行为。“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向先生请教学业,或者没听懂,希 望先生再说一遍(请益),都要起身,不能坐着,以示尊师重道。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对人们的手、足、目、口、头、声等各方面的仪容仪态都有详细而严格的要 求,要求人们在礼仪场合要做到言行举止端庄文明。 B.按《礼记》的要求,拜访客人要有礼貌,不能贸然进屋,不能偷听别人的谈话,要 尊重他人的隐私,这些做人的原则在当今仍有指导意义。 C.《礼记》鼓励人们发言要有主见,“毋剿说,毋雷同”,意即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 观点不能与人雷同,提倡独立思考,发扬创新精神。 D.《礼记》要求对尊长要谦恭尊重,听师长讲话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而且还要神 态恭敬,请教尊长问题要起身,以示尊师重道。 答案 C 解析 “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观点不能与人雷同”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有“总 是”“处处”的修饰;“发扬创新精神”错,不符合文意。 微点突破二 比对关系 例 2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原文第三段中说“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 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 些中间步骤”。选项中的“不需要加工讯息”显然与原文不符。 技法透视 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联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分 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 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 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 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 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等问题。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 王汐朋 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 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倾向。 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饱含着动物关怀精神,包括爱惜、同情和敬畏。其 中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 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熟知的典故,如成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子曰“钓而 不纲,弋不射宿”等,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爱惜动物是“仁心”的发露,为政者以爱惜 动物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在后世已成中国政治传统。动物生态伦理的政治化,是古代中国 生态伦理的重要特征。 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在认识到万物与我是有区别的截然两物之后,再认识到万物与 我的本原一体,是更深刻的认识。古代中国早有“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 的哲学命题。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只有默会 了鸟兽的疼痛恐惧与我的疼痛恐惧是同一个疼痛恐惧,鸟兽的生命与我的生命是同一个生 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方才会有发自情感深处的呼应。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 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 早期中国对动物的道德化,不唯赋予各种动物以特定德性,亦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 中,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图景的精神化。《大戴礼记》中有一个本体意味的万物谱系:一般 动物(毛羽介鳞)和人同处于自然世界,麟凤龟龙等祥瑞动物(简称四灵)与圣人处于更高的神 圣世界;平行的双层世界又有垂直的投射关系,四灵是动物之精,圣人是人之精。在哲学意 义上,四灵象征从一般动物抽象出的超越的德性实体,圣人表示从人抽象出的超越的完善人 格。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类与万物的关系,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深化的过程,首先认识到两者的截然 不同,然后才认识到两者的本原一体。 B.人类对动物的同情出自思维深处的默会体认,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不假思索的直 接认知,中国哲学中将它称作“良知”。 C.只要默会体认到动物与人类“浑然同体”,具有同样的感受,生命同等重要,就会 对动物产生发自情感深处的恻隐之心。 D.人类不仅给各种动物赋予特定的道德品性,而且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之中,这 是早期中国对动物道德化的一个特点。 答案 C 解析 弄错条件关系。原文是“只有……才会……”,选项变成“只要……就会……”。 在表条件关系的句子里,“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只要”表示必要的条件,并不否认别 的条件能够产生同样的结果。 微点突破三 比对依据及结论 例 3 比一比,在选项和选段中勾出表述不一致之处。 答: 剖析 倒推失当,“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错。王国维的原话的意思是,有 些历史学家“疑古”,虽然怀疑精神可取,其实是由于未充分处理古史材料,但这并不表示 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技法透视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内容是否符合、推断是否成立。论述类文本依然是议论文,所以就 有说理的依据和结论,命题者就会在分析文意或内容推断方面设题。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通常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当我们说一件 东西有内在价值时,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值得重视和追求,而说一个东西具 有工具价值时,它的重要性体现于它是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 是内在价值,还是工具价值?不同的思考可导致不同的结论。比如,同样主张保护自然 环境与濒危物种,有些人看重的是自然物种的工具价值。对于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到最后 只留存少量样本的天花病毒,他们更倾向于销毁。虽然天花病毒样本可能包含有某种遗传物 质,可以帮助人类征服癌症、艾滋病之类的疾病,但万一实验室发生破坏性事故,导致天花 病毒样本失控、蔓延,人类几百年来的努力就会毁于一旦。对他们而言,一个物种的灭绝, 最多意味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少了一种手段而已。然而,重视自然物种内在价值的人,对于一 个物种的灭绝往往会感到更加痛苦或焦虑。他们认为,天花病毒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物种,本 身就具有保存的价值,至少人类没有权利故意销毁一个天然物种。又如,有人把肉体快乐当 作一种内在价值来追求,也有人认为肉体快乐仅仅是幸福的一个条件、一种手段。对于前者, 肉体快乐作为幸福的内在部分,其作用是无法被别的东西取代的;对于后者,肉体快乐的作 用通常是可以被别的东西取代的——有时恰恰只有放弃肉体快乐,才能得到他们所理解的那 种幸福。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密不可分。一方面,目的支配手段,高于手段,但并不是任何手段 都可以用来实现一个目的,不能借口目的正当而滥用不正当手段,更不能舍本逐末,为了手 段而放弃目的。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是人类进步的根本目的。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正是为了要消灭武器而拿起武器,为了要消灭战争而不得不进行战争。但是,即使在进 行正义战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虐待俘虏,不能从肉体上消灭已经丧失战斗力的敌人。另一 方面,离开了手段的目的是抽象的、空洞的,因而是不真实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受到科 学社会主义的批判,就在于实现目标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历史条件和手段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 识和论证。 (摘编自张天飞、童世骏《哲学概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件东西如果有内在价值,就值得重视与追求;但如果人们只看重它的工具价值, 必要时它就有可能被舍弃或替换。 B.重视天花病毒内在价值的人,认为人类不能故意销毁它,在他们眼里,天花病毒具 有与人类同等重要的内在价值。 C.当自身的肉体衰老、得病时,那些把肉体快乐当作内在价值来追求的人,很有可能 比只看重其工具价值的人更加难过。 D.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这一目的,既不能排除必要的战争手段, 又不能把战争凌驾于和平之上。 答案 B 解析 B.涉及第二段相关文字。“天花病毒具有与人类同等重要的内在价值”不能从 原文中推断出来这个结论。A.涉及原文第一段“当我们说一件东西有内在价值时,就是说它 本身就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值得重视和追求”;“人们只看重它的工具价值,必要时它就有 可能被舍弃或替换”涉及下一段,“舍弃”与下文的“天花病毒样本”有关,“替换”与下 文的“肉体快乐的作用通常是可以被别的东西取代的”有关。概述正确。C.“把肉体快乐当 作内在价值来追求的人,很有可能比只看重其工具价值的人更加难过”属于内容的推断,后 半句的推断源于“重视自然物种内在价值的人,对于一个物种的灭绝往往会感到更加痛苦或 焦虑”。也可从“肉体快乐作为幸福的内在部分,其作用是无法被别的东西取代的”的论述 中推出。D.涉及原文第三段“……并不是任何手段都可以用来实现一个目的,……人与人之 间、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是人类进步的根本目的”,转述正确。 专题精练 一、(2018·河南八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亘古不变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 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质朴无华等特性,让 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 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 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石上书”,不是书本,不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威仪、凭证 的象征和表达。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 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所以,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石鼓文》,具有强烈的金属铭文的痕 迹。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 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 须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 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摩崖书写要随形就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法精到,强调结 体开张、舒展,气势恢宏、博大。好的摩崖,像是大自然中的画题或是钤印——自然因为有 了人的痕迹而更具有意义,人也因为与自然的互动而确立自己的价值。 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遍及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按照中国人“石即山”的 观点,碑是被移动到建筑周围或者特别场合的摩崖。从一开始,立碑就是中国人确定身份的 主要方式。为个人立碑,强调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影响力;政府立碑,则确立法律法规的震 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总之,碑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人展示合法的、 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一方面,历史学家非常重视碑为重构过往时代提供了文字依据; 另一方面,在碑上体现的书法成就,几乎占据书法史上的半壁江山。 印章最早也来自金属制品。汉唐前后印章主要停留在实用层面,缺少文人精英的介入。 到明清时期,石头与书法的结合有了大跨度改变,尤其是对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拓 展了在石头上的书写。摩崖碑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明清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虽然 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但篆刻作为唯一反刻的字,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舞蹈。 不能不提及的是,“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 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扬长避短,各 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摘自《人民日报》2016 年 2 月 21 日 12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因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质朴无 华等特性,这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有着本质区别。 B.因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所以金文和甲骨文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 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 C.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为个人立碑是中国人确定身份的主要方式;政府 立碑,则是确立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 D.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降低了石头上刻字的难度,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 舞蹈,使书法的意味在石头上得到了最大体现。 答案 C 解析 A.“有着本质区别”不正确,有区别但并非本质区别。B.强加因果。D.“使书 法的意味在石头上得到了最大体现”错,相较篆刻,“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石上书”论证石头和书法的结合是威仪、凭证的象征和表达。 B.文章借用先秦金文、甲骨文论证石头上的书法具有继承性和抗衡性。 C.文章以摩崖石刻来论证中国石刻中都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D.文章中以个人立碑、政府立碑来论证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 答案 C 解析 “论证中国石刻中都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分析错误,张冠李戴。原文第三段 说摩崖石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说“中国石刻中都要强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与金属的出现同期,从现存最早石刻“石鼓文”的金属铭文 的痕迹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文字使用的重视。 B.摩崖的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大都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既突 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又隐身于山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C.印章在汉唐前后主要停留在实用层面,缺少文人精英的介入,到了明清时期,摩崖 碑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 D.与古代“石上书”相比,现代墓碑上的书法价值可能远不及,但当亲人面对这块有 着文字的石头时,由仪式感而造成的肃穆应该不会减弱。 答案 B 解析 “大都”的说法不正确,原文是“必须”,以偏概全。 二、(2018·安徽名校联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 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 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 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 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 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 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 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 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 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 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 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 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 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 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 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 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 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 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 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 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 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 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 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 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 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 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答案 B 解析 A.“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不正确。原文指的是“保存下来 的古建筑”。C.“轻观赏价值”于文无据。D.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 为“一座哥特式大教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 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 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 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 筑优于西方。 答案 D 解析 “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文章认为,中国传统建筑 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 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 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 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 以现世为重。 答案 A 解析 “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说“……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 处方式”。 三、(2018·贵阳一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 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 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 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 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 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 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 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 弹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 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 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 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 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 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 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 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 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 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 式和手段。古琴之音,既醇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 怒,温柔敦厚,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 今日,亟须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 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琴因其独特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傲然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居 于首位。 B.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以古琴为伴,饱读诗书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淡泊高 雅的情怀。 C.弹琴者如果将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就可以达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 艺术境界。 D.古琴备受推崇,因其音乐的特质顺乎自然、耐人寻味,更因其琴德最优,含藏着中 华民族道德的内核。 答案 B 解析 A.以偏概全,“中国传统艺术”混淆范围,应为“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 中”。C.“如果……就……”的判断绝对化,条件关系中的唯一条件(只有)与必要条件(只 要)混淆。D.递进关系倒置。见原文末段第一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以孔子、伯牙和子期、嵇康等人为例,说明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对古琴 的情有独钟。 B.文章第三段引用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话以及成语,说明琴乐听来平淡,需遇知音方可 领会其情趣。 C.文章第四段举伯牙用功勤奋学琴终成鼓琴高手的故事,证明了“师傅领进门,修行 在个人”的道理。 D.文章先交代了古琴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如何达到琴曲的高雅境界,最后分析琴 乐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论点与论据关系错误。用伯牙的故事证明的是“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 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于不会弹奏古琴的人,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可以听得出琴曲中的一些“味 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 B.我们得意时可以用琴曲平静心中的躁乱,遭遇挫折打击时可以用琴曲安抚内心的伤 痛,琴曲还可以消解我们内心的怨念。 C.古琴之音醇和淡雅,温柔敦厚,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沉静,回归内心世 界,这和儒家入世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D.古琴、古筝、琵琶、笙箫、笛、埙等中华传统乐器都是各具特色的,在传承传统文 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多去了解这些音乐艺术。 答案 C 解析 “儒家入世”错误,应是“道家出世”。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回归内心自性里丰 富的精神世界”可知,应为“出世”的特点。 四、(2018·深圳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 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 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 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 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 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 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 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 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 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 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 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 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 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 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 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 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 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 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 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 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答案 B 解析 A.“缺少理性”推断错误。原文第三段“这种总结式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 些理性”,并不能推出孔子的体验式思维没有理性。C.张冠李戴,“都认为……合理利用” 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 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D.“消极”表述错误,原文无此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 维。 D.文章前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四段的“生态伦理实 践”。 答案 B 解析 错误,并不是“各自完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 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 德。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 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答案 D 解析 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可知, “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 内在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 用“减少”来表述。 五、(2018·石嘴山三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在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流入朝 鲜占主要方面。我国原有“箕子去国”的故事,说周武王灭殷商后,殷王族箕子不愿事周, 率领五千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了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技艺。一般认为这是 中国文化最初传入朝鲜。这段广为流传的旧事不免带有传说的色彩,但是,中朝两国人民早 有交往却是事实。中国战国时代,天下纷乱,干戈四起,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有许多人 为避战祸,经由辽东半岛或山东半岛浮海到朝鲜,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秦汉之际,两国 也有密切的往来。 中国的金属生产工具,包括先进的铁器很早就流入了朝鲜。稍后,中国铜镜、漆器和兵 器等也传入朝鲜。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朝鲜古来崇尚儒 学,不少人能背诵《诗经》《春秋》,熟知《周易》。人名、地名取自《周易》卦名和十二地 支的很多。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与我国相同,衣袖宽大的朝鲜服装至今犹保存中国古代的 遗风。在朝鲜三国时期,中国文化仍不断地传播,特别是在发展经学、儒学、佛教三个方面, 使朝鲜当时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深受影响。高句丽在大学里讲授中国经学史,百济和新罗 也先后设立了儒学教育,公元 372 年,前秦苻坚遣使护送名僧顺道带佛像、经书赴高句丽, 这是佛教最早从中国正式传入朝鲜。佛教传播后更促进了文化流通,中国南北朝的文明大量 输出到邻邦,同时也汲取了朝鲜文化的精华。百济输送到南朝的手工艺品做工精致,朝鲜的 歌舞音乐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隋唐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唐初,长安 城中居住着许多朝鲜音乐家和舞蹈家,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 当新罗统一朝鲜后,将王号、年号都改用了汉文。它倾慕唐代文明昌盛,竭力仿效,于 是向中国派出了遣唐使和留学生,政制和服饰都参照唐朝,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 同于中国了。当时到中国来的新罗商人和移民人数很多,他们多聚居在沿海地区,从而形成 了朝鲜人居住区——新罗坊。中国的发明也陆续传到了邻邦。造纸方法估计在四世纪前期就 传去了,朝鲜是最早获知我国造纸术的国家,三国时期已能造出很优良的纸张了。中国十一 世纪发明活字印刷后,不久传到了高丽。中国发明的火药约在元代引入朝鲜后,朝鲜自己制 成了火器,并在抗倭斗争中成功使用。 摺扇是朝鲜首创的取凉与装饰用品,这一风雅之物流传到中国后博得了我国人民,特别 是文人墨客的极大喜爱。十三四世纪时,高丽的造船技术已很发达,建造的兵船载量大、航 速快、战斗力强,元世祖忽必烈渡海入侵日本之役,就是按照高丽船样式打造了大量兵船。 元朝时,重要的作物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经栽种成功,高丽的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 不仅在国内市场流通,还对外出口,在十四世纪末供应中国的女真人,十五世纪初起,开始 向日本输出棉布。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朝野人士都很注重书法艺术。高丽太上王忠宣王 于十四世纪初在元都燕京开设万卷堂,探究书法、儒学和文学等,其中的高丽儒学家李齐贤, 在书画、诗文方面造诣很高,他与赵孟頫等中国大书法家交往,把赵孟頫的字体介绍到国内, 以“松雪体”流行于高丽。 有清一代的朝鲜有识之士和中国学者之间也有频繁的接触,十八世纪的朝鲜实学家洪大 容、朴趾源等许多人来到北京,搜集了大量中国书籍载回国内,回国后主张学习中国的文明 和从欧洲传入中国的西学和先进科技,借以达到朝鲜的繁荣富强。当今,朝鲜文化仍融入中 国文化的因子,2010 年朝鲜国宝级艺术团体——血海歌剧团潜心 50 年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 楼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巡演,观众十分喜爱朝版的林黛玉、薛宝钗,曾在中国引起 轰动效应。 (节选自上海古籍编 《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战国时代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许多人为避战祸浮海到朝鲜,表明早期促 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 B.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相 同,说明两国在文化交流上的互相影响十分广泛而深刻。 C.新罗统一朝鲜,王号、年号改用汉文,向中国派遣唐使、留学生,政制、服饰参照 唐朝,作者这样论述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盛。 D.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人也注重书法艺术,有人在书画、诗文上造诣很高,这是 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 答案 B 解析 A.“表明早期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分析概 括不正确,原文没有此意,不能说明“早期”“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他们为 了躲避战祸也是自己主动离开的。C.“作者这样论述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 强盛”分析概括不正确,原文只是说“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同于中国了”,说明 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向往中国的先进文化,许多文化都类似甚至于完全同于中国。D.“这 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错。选项的意思是外国人学中国文 化,中国文化就绵延不绝,显然是推断的结论错误;况且“根本原因”过于绝对,也就是说 前面的内容不能推导出“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根本原 因应该是内在的文化内涵,而非外在的促进作用。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头一段论述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如周、战国、秦汉,结尾 一段说清朝、当今两国文化仍有交流,可看出大体是以时间为顺序论述的。 B.第二段论述了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朝鲜,两国在文化的许多方面相似,甚至于 相同,朝鲜在有些方面对中国也产生过影响。 C.第三段重点论述新罗统一朝鲜后在文化的许多方面模仿、追随中国,次要论述中国 的发明创造传入朝鲜及在朝鲜的发展运用。 D.第四段先具体阐述朝鲜的摺扇、造船对中国的影响,再论述中国棉花传入朝鲜和中 国诗书画对朝鲜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重点”“次要”分析不正确,第三段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是并列的,这二者只 存在论述时的“先”“后”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箕子去国”的故事只是传说周灭殷商之际中国的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 工技艺等传入朝鲜,实际两国文化交流有可能更早,也有可能稍晚。 B.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高句丽乐 在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朝鲜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 C.中国与朝鲜两国农作物文化相互影响,元朝时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后来高丽的 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又在十四世纪末供应给中国的女真人。 D.当今,中国与朝鲜两国艺术文化仍互相交流,如在中国巡演的朝鲜创作的大型歌舞 剧《红楼梦》,就是扎根在中国文学名著曹雪芹作品基础之上的。 答案 B 解析 任意缩小概念的内涵。“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表述不正确,“主 要”两个字错误,原文在“文化交流”概念上没有表述过主要是在哪一方面交流,只是举例 论述。另外,“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不是在唐朝,文中说是南北朝时期。 六、(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与民主一样,正义也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正义的历史可以说与西方政治思想同 样古老。在西方语境中,正义指的是社会价值(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名誉等)的分配原 则,以及对这些社会价值实际分配状态的主观判断。显然,如果按照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 斯顿的定义,把政治理解为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那么,正义就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 标准。对这一点,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的认识,他明确表示,“公 正是为政的准绳”,因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在他看来,正义原则 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的平等与差异两种关系,对平等的因素同 等对待,对差异的因素区别对待。这两种处理平等与差异因素的原则,他分别称之为“算术 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正义的实现,就在于通过上述两项原则的结合与平衡,使 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物。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政体是城邦的“形式”,亦即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它规定了一个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以及何为不义。由此出发,在不同的政体之下,人与人 之间哪些方面相互平等、哪些方面彼此相异也就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并非人们之间先天 存在的平等与差异的关系决定了政体的不同,而是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 异。基于政体的差异,上述正义原则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正义,即分配 的正义与矫正的正义。前者指按照政体所要求的原则(身份、财富、品德、贡献等)对价值特 别是政治权力进行分配,后者则通过在分配中参考其他因素,以实现对前者的矫正或者补充。 这就意味着民主政体、寡头政体或者贵族政体都有它们各不相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 义。民主政体要求在城邦重要的机构中平等地分配政治权力,同时考虑财富、贡献等使人们 相互差异的因素,并使之在一些次要机构的权力分配中有所体现;寡头政体或贵族政体则要 求按照财富或者身份的差别分配城邦中最根本的权力,同时考虑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一 面,使每一个人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某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决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上述不 同的分配方案恰恰体现了这些政体的内在要求,但关键在于它们采用不同的分配正义的同 时,还必须兼顾补偿的正义。只有两者相互平衡,政体才能稳定持久。 (选自《正义原则的功能及其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实现》,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正义和民主都是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 B.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就是政治,所以正义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 C.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对正义的理解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支持与赞赏。 D.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公正是为政 的准绳。 答案 D 解析 A.“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错误,原文为“正义的历史可以 说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B.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中是假设关系。C.“得到了亚里士 多德的支持与赞赏”,错误,二人观点相通,但并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支持与赞赏他,戴维 出生于亚里士多德之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分析戴维·伊斯顿及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或“正义”的理解,让 我们认识到了“正义”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引述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说明了正义原则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正义;第三段则 论述了根据政体差异,对正义原则进行的相应调整。 C.文章几处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 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 D.文章最后一段按照“总—分—总”的思路,具体论述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中 体现的政体的内在要求。 答案 C 解析 论据与观点的关系理解错误。文章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非是为了证明亚里 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而是为了让读者理解正义原则 的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亚里士多德将同等对待平等因素的原则,称之为“算术上的均等”,将区别对待差 异因素的原则,称之为“比例上的均等”。 B.“算术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相互结合与平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 应得之物,才能实现正义。 C.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是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政体规定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 何为不义;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异。 D.不同政体根据自己的内在要求,施行不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民主政体在分配 和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 答案 D 解析 “民主政体在分配和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文中并无依据。 读写结合 1.书法 研半泓松墨,裁三尺徽宜,起羊毫湖笔,留青墨淡香。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 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刻在石头上的书法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石头的端正严 肃、质朴无华与书法的飘逸自由、优雅遒劲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在自然之中留下了与众不 同的印迹。这些隐于大山大水之间的书法既突出了周围的景观,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刻在石头上的文字让书法成为石头上的舞蹈,在沧桑变幻中展现着自己独有的价值。 2.中国古建筑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说过:“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 剥去我一层皮。”可见中国古建筑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建筑 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林语堂认为,“最好的建筑 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大师们对建 筑的重视体现出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的古建筑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浸润着 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着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 3.古琴艺术 在许许多多的乐器中,最厚重优雅的也许只有古琴了。它浑朴如《诗经》的色彩,平滑 似《离骚》的光泽。古琴,在绵延的岁月里,以它的太古之音,以它的七弦之响,回荡于庙 堂之高,诉说于江湖之远,带着东方的畅想,携着东方的神韵,鸣奏着七弦的风骚。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古琴的身上,已经体现得几近圆润。古琴上的一个个 年号,留下了时间的驿站,也留下了文化的阳关。尽管魏晋告别了两汉,尽管两宋告别了隋 唐。但是,那七根中国古琴上的丝弦,却穿越了无数次寒来暑往,连接着古代与今夕。一指 一拨,是松之风亦是竹之雨;一拨一指,是涧之滴亦是佛之禅。 4.生态情怀 孔子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样的结论;荀子“制天命而用之”,顺应自然的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孟子的“推恩足以 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则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时禁”的良好效益,提倡的适度消 费……古人的“生态情怀梦,绿色家园情”值得我们借鉴,它激发我们不断探索在现代化高 歌猛进的当今社会里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到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引导我们创造另一种生 态的、诗意的栖居方式。 持守生态情怀,寻回生态良知,臻及适然世界是我们的责任。 5.文化交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互鉴没有国界。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在 文化上就有甚为密切的联系,在源源不断的交流中,佛教传播后更促进了文化流通,中国南 北朝的文明大量输出到邻邦,同时也汲取了朝鲜文化的精华。这样的双赢让两个国家的经济 和文化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 上,我们不难发现,双赢的光芒在今天依然闪耀,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的合作……这一切都 彰显着双赢的智慧,这一切也必定会使我们的祖国不断繁荣强大。 6.正义 何为正义?柏拉图认为“公正是为政的准绳”,乌尔比安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应 有权利的稳定的永恒的意义”,凯尔森认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可见,正义即 公平、公正。荀子有言:“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每个人都向往正 义,每个民族都捍卫正义,只有坚守正义的阵营,才能保证一个城邦的长治久安,才能增强 公民的幸福感。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时,总是希望有大侠来主持正义,殊不知在法治社会 任何个人都不具备执法能力的,他也是要坚守规则的。 其实所谓的正义之士就是遵守制度和规则的人,我们呼唤正义之士,其实就是呼唤规则。 无论你是谁,只要你能坚守规则就是正义之人。 一个真正正义感极强的人更是不能为所欲为的。我们心中的大侠展昭也会一不小心就杀 死尚未定罪的歹徒。虽然这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可是这样的做法也让人觉得有太大的随意性。 如果自视为大侠的人都可以手起刀落,这个社会岂不重新陷入混乱的局面?每个人都是有私 心的,即使是大侠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秉持公正,只有在严格遵照法律的前提下,经过量刑审 理才能得到公正的判决,正如同林清玄所说“大人物与小人物的不同,从宏观的角度看来, 只是一厘米和一毫米的差别罢了。”正义与邪恶之间其实也只是转念之间的事情,正所谓一 念天堂,一念地狱,正义之士也不能完全能够秉持着这个度的。 中国古代有许多的正义之人,他们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他们的本心是好的,他们也确 实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可是在法治社会里,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司法,规则与法律如同一 条缰绳,将我们心中肆意奔跑的野马勒住,防止我们跌入不测的深渊,才能让我们回归正常 的轨道。法律明确规定了防卫过当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任何人在社会中行走都要坚守法律, 规矩如同一支在远方竖起的标杆,为我们指出正确的行走方向。坚守规则,社会才能拥有正 义。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拿来和送去》一文中说: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之一。如果没有国家与国家间、人民与人民间的文化交流,今天人类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简 直无法想象。我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化交流是东西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 交流是“彼此间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交流有不同文化之间的,有国家之间的,当然 也有人与人之间的。 请找一个你感兴趣的角度来谈谈你对交流的认识,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 300 字。 答案 (示例)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任何文化的交流都应与强权、霸权脱钩, 因为只有平等互动式的交流,才能实现“双赢”。萧伯纳曾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 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 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东西方文化交流,应该是件双赢的事情。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要“拿来”——“西学东渐”。当年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 义”,就是想输入西方的科技文化,使中国富强起来。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 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 大。遗憾的是,今天绝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盲无所知,他们知道的中国或者 是舞龙灯、踩高跷、扭秧歌,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不但一些平民百姓对中国不了解,甚 至个别人还认为中国人现在还在裹小脚,吸鸦片;就连一些知识分子也对中国懵懂无知,他 们甚至连鲁迅都不知道。因此,今天的我们不能只重视“拿来”,只重视“西学东渐”,更 要重视“送去”,重视“东学西渐”,把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的精髓传向西方,让西方人真正 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21 世纪应该是“拿来”“送去”更加活跃的世纪。东方智慧、东方文化已经引起越来 越多来自西方的关注、理解、尊重和欣赏。文化的流动,让世界民族之林变得五彩缤纷。文 化的传承和传播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