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51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19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般的书法理论往往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出发来总结书法的成就,这种探索自然是有意
义的。但是,当我们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书法之“美”或书法所激起的“审美体验”上时,
却往往忽视了书法和写字之间的朴素联系。
我们觉得书法是艺术的,而写字却是实用的,可是说到底,书法家不过是无穷无尽的写
字者中的一员。书法家卓然独立,只是因为他把某个字体写到了极致,从而使它具有典范的
意义。书法家从来都不能无中生有。在书法家的书法产生之前很久,汉字已经在集体书写的
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形态,发展出了一套高度有序的偏旁、笔划体系,这套体系即使脱离了
汉语,也一样具有汉字的魅力。
符号学美学关心汉字和书法的有序性。书法系统的有序性无疑就是以汉字系统的高度有
序性为基础的,无论是无名氏还是书法家,为了书写汉语和汉字,都不得不首先遵从汉字的
规则。承认书法之美依赖于汉字符号系统的有序性,并不会削弱我们对书法艺术家独创性的
评价。在西方传统美学的影响下,我们把创作者的迷狂状态看得过于神秘了。许多人觉得,
不管是在作者那里,还是在读者那里,都有一种全然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经验”在起作
用。然而,笼而统之用“审美经验”来说事,非但不能增加艺术性,反而会败坏具体而微的
艺术感觉。相形之下,用“高峰堕石”、“夏云舒卷”等来形容书法的古人,反倒要离事情
本身更为接近。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作为书法基本造型“材料”的汉字,既不是象形的图画,也不是抽
象的图案,而是一套具有极强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符号。书法家并不关心如何在理论上把握文
字的符号性,他们关心的是这些符号性的文字如何从感性上得以生动的显现。就跟玫瑰花的
能指不会被它的所指(爱情)耗尽一样,在以写字为美的文化生活形式中,文字的能指也不
会被它的所指耗尽——人们在读懂字义的同时,也停留在字的表面,琢磨如何把字写得更好。
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汉字越来越成为一种单纯为语言服务的记号。数码化的汉字固
然也保留了各式各样的字体,甚至各式各样的书法式样,但是今日之大众并不打算去临摹它
们,而是更愿意像拣字工人那样消耗它们。书法家是精益求精的写字人,和拣字工人不同,
他从不把汉字看作现成的可以消耗的材料,而是看作不确定的、需要不断反复才能形成的东
西。当电脑键盘摧毁了书法赖以生长的广阔的民间土壤时,书写汉语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已
经终结了。一方面,汉字变得越来越像纯粹的记号;另一方面,书法变得越来越像脱离语言
的图像。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摘编自陈岸瑛《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字与书法》)
1.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来说,书法的成就在于它的“美”或由它所激起的“审美体验”;
但我们不宜过多地把目光集中于此。
B.书法和写字之间有着朴素的联系,书法从根本上讲也是写字,当书法家把某个字体写
到极致,从而使它具有典范的意义时,“写字”就变成了“书法”。
C.书法的美必须遵从汉字的规则,依赖于汉字符号系统的有序性,而不能由书法家凭空
创造。
D.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其具体而微的艺术感觉只适合用“高峰堕石”“夏云舒卷”等具
体优美的比喻来形容。
【答案】D
【解析】D 项,“只适合……比喻来形容”说法过于绝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系统的高度有序性是指汉字在集体书写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高度有序的偏旁、笔
划体系,这一体系即使脱离了汉语,也仍然具有汉字的魅力。
B.汉字既不是象形的图画,也不是抽象的图案,而是一套具有极强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符
号,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字与书法就是以这一观点为基础的。
C.书法家把汉字看作不确定的、需要不断反复才能形成的东西,对写字精益求精,这与
捡字工人把汉字看作现成的可以消耗的材料不同。
D.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赖以生长的民间土壤已被摧毁,虽然数码化的汉字保留了各式
各样的字体和书法式样,但书写汉语的终结已经无法挽回。
【答案】D
【解析】D 项,“书写汉语的终结”说法过于绝对,“已经无法挽回”无中生有。
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玫瑰花的能指是作为植物的玫瑰花,其所指是爱情;文字的能指是它作为符号的形态,
所指是符号背后的含义。书法家更为关心的是文字的能指而非所指。
B.书法以艺术为目的,书法家正是凭借全然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经验”来创作书法
作品的,读者也正是以这样的“审美经验”来欣赏作品的。
C.作为书法基本造型的“材料”,汉字具有超越汉语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即使看不懂
一幅书法作品的内容,也有可能被它生动显现出来的形态美而感染。
D.汉字变得越来越像纯粹的记号,书法变得越来越像脱离语言的图像,这两种现象本质
上是一样的,都背离了以写字为美的文化生活形式。
【答案】B
【解析】B 项,曲解了文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盛唐之音
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再现的
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
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
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宫廷
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
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乃至将“兰亭”带入墓穴。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
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
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
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
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一
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达其情性,
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
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
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
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
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
也是当时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
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等,与传统的
“雅乐”“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这些音乐歌舞都不
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
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之音。
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传唱。如同音
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
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
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也把中国
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4.下列对文中“盛唐之音”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盛唐时传入我国的异国音乐与传统的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音乐歌舞。
B.成为盛唐艺术美的灵魂的、渗透在各艺术部类中的具有鲜明音乐性的表现力量。
C.集中体现盛唐精神的、以绝句为代表的诗歌和以草书为代表的书法等艺术形式。
D.盛唐时在各个领域所表现出的具有音乐性和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风貌。
【答案】B
【解析】A 项,“盛唐之音”不是音乐歌舞等具体的艺术形式;C 项,“艺术形式”只是
外在的,没有点出内在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D 项,“各个领域”范围过大。
5.下列有关唐代书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书法与诗歌同为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同时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它们具有
同样的审美气质,共同体现出了这个时代的风貌。
B.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比如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初唐书法的风度体貌便摆脱了齐
梁等前朝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姿态。
C.初唐书法的气质与当时的诗歌恰好一致,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到了盛唐,书法风貌
便如同李白的诗,痛快淋漓,一派飞动。
D.盛唐草书达到了当时书法中浪漫主义的高峰,它的笔墨线条、结构布局和情态气势正
是盛唐舞蹈的精髓在纸上的形象表现。
【答案】B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在初唐风行一时,深受人们喜爱,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
典型,也可以说它是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B.孙过庭强调抒情达意是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之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
美的高度,这一认识预示着盛唐书法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C.盛唐诗歌和书法已经不再是对物质存在的客观“再现”“模拟”,而是更在乎内心世
界的主观“表现”“抒情”,乃至创造。
D.盛唐是一个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尤其是绝句、草书和音乐、舞蹈,都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度,合成了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
【答案】A
【解析】作者认为当时书法美的代表实为传世“兰亭”即各种摹本,而非王羲之真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文化创意
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
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
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
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
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奥运场馆
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
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
的新型产业。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
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
替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 GDP 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
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
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
子、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
主体性的做法。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
的欺骗。比如,一盒 88 888 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是
铺张和欺骗。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翼,不可或
缺,不可偏废。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但文化创意的灵魂却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智慧,把文化创意事业搞
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文化创意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
和文明进步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愿意接受的范围内,唤起责任心,强化文明感。因此,只
有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选
自 2012 年 2 月 8 日《甘肃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创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创意虽然不同于创造和创新,但又与创造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B.与创造相比,创意具有“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等特征。
C.创意为创造提供了原创性基础和出发点,是创造活动应遵循的整个行动计划。
D.创意虽然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着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的水平。
【答案】C
【解析】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
和主意,而非“整个行动计划”。
2.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属于文化创意,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
“义”,功能不同,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B.文化创意产业以 GDP 增长为标准,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
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可急可缓的软指标。
C.文化创意产业只追求经济的增长,文化创意事业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二者对
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D.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的属性不同,前者具有经济属性,后者具有意识形态属
性,只有两者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答案】A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创意转化成的新型产业,它应该在文化创意的价值属性制约之
下谋求发展。
B.文化创意有好坏之分,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
欺骗。
C.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倡文化创意事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提供正确的方向。
D.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文化创意事业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灵魂。
【答案】B
【解析】B 项,应将“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中的“就会”改为“极有
可能”。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
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
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
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的大
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
了一展胸襟。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很可惜,
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
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
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
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
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儒家对于君子
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
“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
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
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
“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
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
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
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
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顾炎武和
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有
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
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
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
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
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
(摘编自沐斋《登高》)
4.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
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描
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也是想看一
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
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
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答案】C
【解析】C 项,因果关系不当,古人登高的目的是为了一展胸襟。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所感不同,
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
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
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答案】C
【解析】C 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这两句话是例证,而不是结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或为了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展胸襟,古代文人骚客登临的
诗句,自然就具有展示其胸襟,体现其怀抱的作用了。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出了伯牙
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青山之巅,
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其心其
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
【答案】D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都不是单一民族
或单一教派的伊斯兰国家,而是多民族多教派的国家。从古丝绸之路的地理分布看,沿线各
个国家虽有自身的文明传统,但是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没
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
方文明国家,这些国家都更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它需要一个具有包容性
和普遍性的意识形态支撑,这里的包容性和普遍性指政治和文化多极化并尊重历史和传统。
一带一路文明圈不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
形态。一带一路文明圈只有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才会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和平共处,才不会发生文明的冲突,从而保证一带一路的安全畅通。
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文化的建设,造就一个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和贸易大道规划
相适应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个文明圈内,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
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无限资源,让一带一路
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未来由中国这样一个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
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应该是文化交融共生的,即既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文化多样性中
和谐相处。
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避免引发新的文明冲突。
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是伊斯兰文明带。中国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识
形态,避免重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伊斯兰世界文明冲突的覆辙。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
包容的态度跟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圈的探索,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
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的或共性的
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接地气,不能只依教科书和媒体所给的角度
来看世界,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一带一
路时,需要一个谦卑的态度。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然
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不是盲目
的自信自大。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国家,历史上多次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近代被西方国家
殖民或半殖民。这些国家对外来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一带一路文
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不是来征服的、不是来殖民的,而是伟大的丝
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节选自李希光《建设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强国》,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一带一路“文明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此文明圈需要一个政
治文化上多极化的尊重历史和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支撑。
B.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而引发新的文明冲突,要
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识形态。
C.未来一带一路文明圈由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中国主导,文化交融共生应表现为
既保持文化差异,也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
D.中国用平等包容态度挖掘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
习的故事,就能与之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答案】D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既然古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有自身的文明传统,那么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
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就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
B.一带一路文明圈既不从单一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又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
立的意识形态,强调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
C.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时政策制定者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上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
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时要有一个谦卑的态度。
D.一带一路上很多国家对外来民族经济文化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文化传播中我们
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答案】A
【解析】A 项在原文第一段,把“但是”的转折关系曲解为“既然……那么”的因果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发生争端的根
本原因就是这些国家为多民族的多教派的国家。
B.一带一路文明圈里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的国
家,这些国家都更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C.中国造就一个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和贸易大道规划相适应的文化共同体,就可让
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
D.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
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
【答案】B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陈望衡
①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
态文明美。
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
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
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
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
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③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
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
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
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
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
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
的自然条件。
④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
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
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
⑤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
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⑥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
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⑦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
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
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
⑧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
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
⑨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
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
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 年 7 月 15 日 14 版,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
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
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
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就是对
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答案】A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美在生
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
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
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却是让人
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答案】D
【解析】D 项对“生命意味的美”和“生态意味的美”理解和分析恰好与原文第⑦段中
“第三”内容相反。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
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就
是重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自然环境
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在生
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答案】B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3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
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
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
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
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
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
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
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
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
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
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
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
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
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
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
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
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
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
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
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
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
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
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
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
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
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
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
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
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
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
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
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
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
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
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
与以往古风不同。
【答案】D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
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
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
“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
之偏颇。
【答案】C
【解析】无中生有。第二段中只是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并没有说“继承
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
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
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
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
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C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①对于哲学来说,“自知无知”乃智慧之母。两千多年前,西方哲人苏格拉底就说到:
自知自己的无知,乃是智慧的开端。中国先哲孔子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样强调“自知无知”作为智慧源头的重大意义。“自知无知”作为哲学智慧的开端,包含
着如下两层最为重要的意蕴。第一,它给哲学的功能划定了一个明确的界限,或者说为哲学
颁布了一个“禁令”:哲学是人以人的眼光对人与世界的一种追问和探索,而不能僭越为以
神的目光来确立世界的终极原理,关于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的答案,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
因而是哲学不可能提供的,它属于“神学”而非“哲学”。自觉避免扮演先知或上帝的角色,
这应成为哲学和哲学家基本的“自律”。第二,哲学不仅禁止自我僭越,而且把审查和批判
一切“全知全觉”的先知或神的僭越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方式和使命。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
和市井中与“聪明人”的对话和辩难给哲学确立了典范:通过这种对话与辩难,他使一切自
诩拥有真理的人陷入了自相矛盾,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在这种怀疑、审查和否定的哲学
反思批判活动中,任何把“有限之知”膨胀为“无限之知”的倾向都特显现其有限性,暴露
其可疑性和内在困境。
②但是,在哲学的发展中,上述本应作为智慧开端的对“无知”的自觉却恰恰最先被遗
忘了。哲学变得越来越自负和自大,它不但不再承认“无知”是人的本性和哲学智慧之母,
而且把“无知”视为人最大的耻辱并因此把哲学的使命定位于一劳永逸地摆脱和消灭无知。
这最集中地体现在哲学对于“第一哲学”的追求上。
③哲学对于“第一哲学”的追求,表达着两层不断递进的野心:第一,它要成为统率一
切具体学科和具体知识的超级学科;第二,它还要求成为统率一切哲学问题和哲学领域的基
础和支点,也即是说,它不仅要成为“科学之科学”,还要求成为“哲学之哲学”,不仅要
求拥有对“知识”,还要求拥有对“思想”的最高立法权。很清楚,“第一哲学”的抱负和
理想完全背弃了“无知是智慧之母”的信念而走向了另一与之完全不同的极端,即紧紧地拥
抱“全知是智慧之母”的教条。这是哲学的最大妄想,也是它陷入不可摆脱的深刻困境的根
源。
④哲学对“全知”的追求犹如一个人拔起自己头发离开地球,实际上在追求一个根本不
可能企及和无法实现的目标。当代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戳穿了哲学的这一幻象,把哲
学从这一幻象的迷梦和独断中唤醒过来。在此方面,康德无疑是先驱者,他通过“理性批判”
获得了这样的洞见:试图通过理论理性去获得关于存在本身的普遍性原理,实质上是把“有
限”当成“无限”,其结果必然导致“先验幻象”和自相矛盾。康德的“理性批判”承认了
人在把握“世界总体”上的无能,这使得哲学又一次回到“无知乃智慧之母”的思想原点。
康德的谦逊比那些自负狂傲的自恋哲人们更加明智而深刻。虽然他被“全知论”哲学家指责
为“不可知论”者,但其回归“自知自己无知”这一原始的哲学精神的观念影响至深。20 世
纪以来,分析哲学家们指出传统形而上学所欲建构的“第一哲学”实际上是把语言和逻辑误
用的结果,按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传统哲学试图用理性和逻辑的方式去获取“整个世界”的
知识,根本谬误在于跨越了不应被跨越的边界,侵入了本应保持“沉默”的领域。唯意志主
义哲学、生命哲学等,也都从不同视角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全知主义的无根性与独断性。
(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4.下列关于“自知无知”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起源看,“自知无知”作为哲学智慧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西方的苏格拉
底和中国先哲孔子。
B.从内涵看,“自知无知”给哲学的功能划定了界限,以人的眼光对人与世界的终极原
理进行追问和探索。
C.从发展看,“自知无知”最先被遗忘,哲学开始自负自大地追求“全知”,因而陷入
不可摆脱的深刻困境。
D.从结果看,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第一哲学”的独断性,希望“自知无知”
的哲学精神能够回归。
【答案】B
5.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先简要回顾了“自知无知”的起源,然后阐释了它的两层意蕴,接着列举苏格拉
底的例子说明他给哲学确立了典范。
B.②段语意发生转折,指出对“无知”的自觉已被遗忘,哲学追求消灭无知,“第一哲
学”最集中地体现了哲学的这种自负。
C.③段承接上文,首先阐释了“第一哲学”两层不断递进的野心,然后分析了它追求“全
知”的本质,最后指出它的虚妄。
D.④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指出当代哲学戳穿哲学追求“全知”的迷梦,然后用康德
等人的理论加以例证,最后总结全文。
【答案】D
【解析】“总分总的结构”错误,应为总分结构。
6.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揭穿传统形而上学的全知主义,是为了让哲学真正以“人的目光”而非“神的眼光”
来重新理解和规定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B.摒弃“第一哲学”的“全知主义”幻想,这是哲学的觉醒,它意味着哲学在经历了先
知或上帝的自恋后,回到了“自知无知”那古老的智慧上。
C.“第一哲学”要成为“科学之科学”和“哲学之哲学”,这是哲学的最大妄想,是一
个根本不可能企及和无法实现的目标。
D.康德是批判“第一哲学”的先驱者,他的“理性批判”理论揭示了传统哲学的谬误,
而维特根斯坦认为康德是“不可知论”者。
【答案】D
相关文档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2021-06-045页
-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2021-06-049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天天2021-06-046页
-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2021-06-047页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2021-06-044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2论述2021-06-0431页
-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大纲卷2021-06-0410页
-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1古2021-06-0415页
-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实用文本阅读2021-06-0413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7语言运2021-06-0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