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25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12课 师说》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师、传、道”等文言实词;学习“之、于、其”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梳理归纳本文的通假字“受、不”、古今异义词“学者、所以、众人、小学、从而、不必、古文”等;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背诵全文。
二、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背景资料:
关于“说”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 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四、预习自测:
1、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师说》作者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 ”。死后谥“文”,也称“ ”。不仅是唐代 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后世尊他为后世尊他为 之首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说”属于 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 。《师说》意思是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大声读一读,动笔写一写:
传道( ) 句读( ) 阿谀( ) 巫( )医
郯子( ) 苌弘 ( ) 师襄( ) 老聃( )
经传( ) 李蟠( ) 或不焉( ) 贻( )
五、合作探究:
1、通假字: 传道受业——( ) 或不焉——( )
2、古今异义:
无贵无贱:古( );今,没有。
师道之不存:古( );今,常用义“道路、道德”。
今之众人:古( );今,许多人。
吾从而
师之:古( );今,“从而”连词。
小学而大遗:古( );今,与“中学”“大学”相对。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一词多义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 ) 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耻学于师( )
吾师道也( ) 其皆出于此乎?(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于其身也( )
吾从而师之( ) 师不必贤于弟子( )
则耻师:( ) 不拘于时(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道: 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吾师道也( ) 六艺经传( )
道相似也( )
惑: 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孰能无惑(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则耻师焉
(7)小学而大遗
(8)吾未见其明也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2)学于余。
(3)耻学于师。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7)人非生而知之者。
(8)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9)不拘于时
六、实战演习: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太子迟之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
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
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
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
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4.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 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是讽刺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5、阅读延伸
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七、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至爱亲情2021-06-048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6:第2021-06-044页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2021-06-04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水2021-06-0416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万物静观2021-06-0413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明的踪2021-06-0411页
-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72021-06-046页
- 新教材2020-2021版高中语文选择性2021-06-04102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1课沁2021-06-0418页
- 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2021-06-0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