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0 KB
  • 2021-06-05 发布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东戴河分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测 语文试卷 时间:50分钟 总分:100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萧嵩,貌伟秀,美须髯。始,娶会稽贺晦女,僚婿①陆象先,宰相子,时为洛阳尉,士争往交;而嵩汩汩未仕,人不之异。夏荣者善相,谓象先曰:“君后十年,贵冠人臣,然不若萧郎位高年艾②,举门蕃炽。”时人不许。开元初,擢中书舍人。时崔琳、正丘、齐澣皆有名,以嵩少术学,不以辈行许也,独姚崇称其远到。十四年,以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既赴军,有诏供帐饯定鼎门外,玄宗赋诗劳行。会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陷瓜州,帝择堪任边者,徙嵩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嵩表裴宽、郭虚己、牛仙客置幕府,以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怀保边人。于时悉诺逻恭禄威憺诸部,吐蕃倚其健噬边。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使悉末明攻瓜州,守珪拒甚力,虏引却。嵩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强弩四千,与吐蕃战祁连城下,自晨斗迄晡,乃大溃,斩一将,虏哭震山谷。帝大悦,授嵩同中书门下三品。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为亲家,仪物贵甚。初,帝委嵩择相,嵩推韩休。及休同位,峭正不相假,至校曲直帝前。嵩惭,乞骸骨。帝慰之曰:“朕未厌卿,何庸去乎?”嵩伏曰:“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帝为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俄遣高力士诏嵩曰:“朕将尔留,而君臣谊当有始有卒者。”久之,进太子太师。固请老,见许。嵩退,脩莳园区,优游自怡。家饶财,而子华为工部侍郎,子衡以尚主位三品,年逾八十,士艳其荣。天宝八载卒。 (选自《新唐书·萧嵩传》,有删减)‎ ‎【注】①僚婿:同门女婿。②艾:对老年人的敬称。‎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B.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C.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D.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辈行,辈分、排行,也可指同辈的人,文中借以指学问水平相当的一群人。‎ B.判,古代表示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文中萧嵩的任职属于后一种情况。‎ C.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有时也借指将帅。‎ D.晡,申时,即十五点至十七点,古时十二时辰之一,每个时辰等于两小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萧嵩还未做官,名声不显。相士夏荣却断定萧嵩将来比陆象先寿命长且家族兴盛,但时人都不认同相士的看法。‎ B.萧嵩胜任边疆事务,有效解除边境危机。他知人善任,派将收复瓜州;他富有谋略,连续拒敌,使敌军溃败。‎ C.萧嵩得到皇帝的恩赏,被人羡慕。出师远征,皇帝作诗送行;取得战功,被授予高官;与皇帝结成亲家,地位显贵。‎ D.萧嵩懂得臣子进退之道。他在帝王宠眷未衰减时恳请退休,反而得到皇帝郑重挽留;退休后修园置产,安度晚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 ‎②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 ‎5、萧嵩为什么要辞去宰相之职?请简要说明。(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的东西可是要供的。五月和六月就呼的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甜醅子是被筱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了。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五月就红着脸打娘。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 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五月疼得龇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伏在地上割艾了。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把他们两人占全时,才叫吉祥如意。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它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们躺到地里慢慢睡去。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六月开始采艾。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那就是采。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湖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节)‎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爹向天上香,往地上祭米酒,并且极其庄重地说了祝词,显示了人们对天地及其孕育的万物的虔诚祈颂以及仰慕和敬畏。‎ B.发好的甜酪“就像是好日子一样”,花馍馍“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小说对美好生活的着意展示,表现了人们对其之珍视。‎ C.小说结尾“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疼”中有对淳朴民俗的眷恋,有对童真心灵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 D.文章借“端午节”这面传统节日的镜子,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洞见传统文化内在意蕴的窗子,即“吉祥如意”的美好祈福和祝愿。‎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小说开篇“五月是被香醒来的”,用一个“香”字揭开了端午节民俗风情的喜庆序幕,也奠定了整篇作品诗意的书写基调。‎ B.五月六月“抢香包”的情节,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的热爱,也为下文写“缝香包”的情节做了铺垫。‎ C.“五月疼得龇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同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写出了五月用针的生涩。‎ D.本文语言充满生活气息,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富有情趣。如“太阳蛋蛋”“露水蛋蛋”虽是口语化的语言,却形象生动。‎ ‎8、小说中写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 六机匠 ‎ 臧克家 ‎ ‎ ①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总是呼他声“六爷爷”。他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 旗杆前。 ‎ ‎②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农忙时,他们全成了农夫,到了冬天,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织布机上。机房是有种特别味的,从外边听着哗嗒哗嗒的响声,你便可以在心中美丽地展开一幅纺织图。六机匠的身上带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是孩子 们的乐园。他的笑脸叫人喜欢,从他口里吐出来的故事叫人迷恋。 ‎ ‎③白天,我们坐在土炕沿上听他说《水浒》,说孟姜女哭长城,说良善的仙女和凡人恋爱而生生地叫磨难拆开了。他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眼注视着手,手往返地抛着梭,脚还得上下地踏着下面的两页木板,而故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我们急得将他的手把住,可是他的嘴也随着不动了。放开以后,手把铁轴抽开哒哒地卷一卷布,再向前推 一下杼子,手脚便一齐动起来。口又开了,我们也侧起耳朵再也不去拦他的手了。 ‎ ‎④六机匠白天忙一天,晚上撇下机梭,身子一沾床,鼻子里便呼呼了。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扒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还三锤打得冒火光呢?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叹一口气把眼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比望着逃开黑口的蚀月还要痛快。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一动,可是他就是不动。他看我们脸上渐渐涌上了黯淡的神色,便指着破墙上的旧年画,向我们讲上几段,接着眼 皮上的石头又把眼睛压闭了。我们怀着幽幽的心情向外走,醒来泪珠挂在眼角上。 ‎ ‎ ⑤冬天,太阳照着他牵机。线匹掣得老长像一道银河。他顶着一件开花的破袄,穿着一条气泡似的单裤,迎着风,人似乎要浮起来。他一往一来像一张梭,冷风把挂在鼻尖上 的水给吹下来,当时我很纳闷地问:“六爷爷,你为什么不用亲手织的布做件棉衣穿在身上呢?” ‎ ‎⑥几年以后,六机匠成了个空头衔,他的那一张织布机卖给人家了。同时也分了家,‎ 别人都有老婆孩子,他却分了一个白发的老母。 ‎ ‎⑦从此伴着老娘,六机匠变成了纯粹的老农。对什么事情他都不是笨手。他会剃头,太阳底下,人家头上的乱发随着他手下的钝刀倒下,刷刷的,一刻一个青头皮便显出来。他会拉糖子,红的,白的,正月里小孩子都喜欢他。他也卖过酒,他的酒管保你一壶到底不会有一点底渣,所以一罐子酒刚从城里背来,放不到炕上便空出来了。别人故意逗他,“走 到河里掺了几捧水?”他便半红着脸赌咒:“掺一滴水就给俺祖宗喝!” ‎ ‎⑧ 一个秋天,老娘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坠落到土地下了,六机匠哭得最厉害。这次邻里都替他叹气,“唉,一个老娘也完了,一个人的日子怎么过呢?”一个人的日子倒是简便,家便驮在身上。环境教会了他做饭、缝衣服和一切家里的营生。他有个倔强脾气,什么事都不托仗人,有时不高兴做饭,一点冷饭也可以打发饱肚子。“小心点,冷东西呀!‎ 有人拿他开玩笑。“瞎子睡凉炕,仗着秉气壮。”他的话从笑口里吐出来了。 ‎ ‎⑨后来,六机匠去了关东,一去就是五六年。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六机匠什么时候又回到家来了,这回住在三机匠家里,样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头顶的那条辫子不见了。他见了我自然格外地高兴,说回来看看,本来打算立刻返身,谁想发生了战争,这条生路又被堵死了。他口里不带脸上带地表示着寄居在人家里的不安。三机匠脾气很好,侄儿们待他也都不错,添了他,在工作上添了个有力的帮手,而不过在饭桌上多添了双筷子。不安什么呢?我明白这又是他独立刚强的那点天性在作祟了。和他谈着话我心下怪难过,这样一个坚实能干的人,失去了织布机,失去了佃地,关东的一条生路又被截断了,‎ 一个人孤独得像一只被剪去翅膀的飞鸟,哪儿是他的去路呢? (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写六机匠讲故事的细节"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故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体现了六机匠对于所讲故事内容的不熟悉。‎ B.文章写六机匠失去织布机后,给人剃头、拉糖子、卖酒,后来又去闯关东,既表现了他 的勤劳能干,又表现了他生活的艰辛。‎ C."六爷爷,你为什么不用亲手织的布做件棉衣穿在身上呢",此处通过孩子的疑问,有力 地表达了作者对造成百姓痛苦的社会的愤慨。‎ D."我"虽然是地主家的孩子,却对六机匠感情深厚:儿童时代听着他的故事长大,长大后 一直关心六机匠的生活,理解他,心疼他,牵挂他。‎ ‎1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小说用词细腻,如"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里动",用一"系"字,生动形象 地表现孩子们渴望六机匠开口讲故事的急切心情。‎ B."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照应上文,也表现六机匠 讲故事故留悬念,手法高超,同时显示了孩子们的天真。‎ C.小说以六机匠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他织布、为孩子讲故事、卖酒、一个人生活、闯 关东等事迹,故事性不强但抒情意味比较浓厚。‎ D.文章结尾将孤独的六机匠比喻为"一只被剪去翅膀的飞鸟",生动形象地暗示出他处境 的艰难,流露出作者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 ‎12、文中“我”与六机匠的几次接触分别表现了六机匠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 析。(8分)‎ ‎13、文章叙述了六机匠的生活及经历,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10分)‎ 四、情景默写题(共26分)‎ ‎1、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差是: , 。‎ ‎2、孔子认为言谈举止是君子的重要修养之一,如果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直白,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文采,那是_____________,真正做到君子之风的言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孔子认为君子可分为三种,各自具备相应的稳定的品格:‎ ‎ , , 。‎ ‎4、《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 。‎ ‎5、《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 6、 ‎《劝学》中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 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 。‎ ‎ 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 。‎ ‎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10、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 ‎“ , 。”‎ 答案及解析:‎ (1) C; (2)B; (3)B; ‎ ‎(4) (1)萧嵩于是实行反间计,制造可疑的事情给吐蕃看,赞普果然杀了他。‎ ‎(2)卿说得很恳切,朕(现在)不能决断。卿(先)回去,傍晚会有诏书。‎ ‎(5)为让皇上评判他与韩休的争执感到惭愧;懂得进退之道,知道在荣宠未衰减之时隐退。‎ 解析:‎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选项分析】“待罪宰相”是担任宰相的谦虚说法,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D两项。“有如厌臣”意为如果陛下厌恶臣,“臣”作“厌”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选C项。‎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选项分析】“文中萧嵩的任职属于后一种情况”分析错误。原文“帝择堪任边者,徙嵩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的意思是,皇帝选择能胜任边地事务的人,改任萧嵩为河西节度使,兼管凉州事务。由此可知文中萧嵩的任职属于前一种情况。‎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选项分析】“连续拒敌,使敌军溃败”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应是从早晨一直战到午后,吐蕃才大败。‎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找到原文中对应的内容,即“嵩惭,乞骸骨”,联系其前后,可分析概括出萧嵩这样做的表面原因(为让皇上评判他与韩休的争执感到惭愧)和深层原因(懂得进退之道)。‎ ‎【参考译文】‎ 萧嵩相貌俊秀,有漂亮的胡须。当初,娶了会稽贺晦的女儿为妻。贺家另一女婿陆象先,是宰相的儿子,当时任洛阳尉,士人争着和他结交;而萧嵩被埋没还没有做官,人们不认为他有奇异之处。夏荣这个人善于给人相面,对陆象先说:"君十年后,将贵为宰相, 但不如萧郎那样官位高年寿长,全族兴盛。"当时人们不赞同他的说法。开元初年,升任中书舍人。当时崔琳、王丘、齐澣都有名气,认为萧嵩缺少学问,不赞许他是同辈中的名人,只有姚崇称赞他大器晚成。十四年, 以兵部尚书兼任朔方节度使。将要前往军中时,有司奉皇帝的命令在定鼎门外陈设帷帐、用具等,皇帝设宴为他饯行,玄宗赋诗慰劳他出师远征。正值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和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皇帝选择能胜任边地事务的人,改任萧嵩河西节度使,兼管凉州事务。萧嵩上表奏请安排裴宽、郭虚己、牛仙客在幕府中任职,任命建康军使张守珪任瓜州刺史,安抚保护边民。这时悉诺逻恭禄威势震慑各部,吐蕃倚仗他的勇健蚕食唐朝边境。萧嵩于是实行反间计, 制造可疑的事情给吐蕃看, 吐蕃的赞普果然杀了他。吐蕃又派悉末明攻打瓜州,张守珪奋力抵抗,吐蕃军退却。萧嵩又派遣副将杜宾客率领四千强弩兵和吐蕃在祁连城下交战,从早晨一直战到傍晚,吐蕃终于大败,唐军斩杀吐蕃一名将领,敌人的哭声震动山谷。皇帝很高兴, 授予萧嵩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他的儿子萧衡,娶新昌公主为妻。萧嵩的妻子入宫谒见,皇帝称呼她亲家,用于礼仪的器物非常贵重。当初,皇帝委托萧嵩选择宰相,萧嵩推举韩休,等韩休和他同处相位,严峭刚直不相让,以致闹到皇帝面前评判是非曲直。萧嵩惭愧,请求退休。皇帝安慰他说:"朕没有嫌弃卿,何必要离去呢?"萧嵩伏身说:"臣愧为宰相,爵位已极高,幸亏陛下没有嫌弃,得以乞求退休。如果陛下厌恶臣,臣将身首不保,又怎能如我的心愿?"因而哭涕。皇帝为此动容地说:"卿说得很恳切,朕不能决断。你姑且回去,傍晚会有诏书。‎ ‎"不一会儿派遣高力士下诏给萧嵩说:"朕将你留下,君臣情谊应当有始有终。"一段时间以后,萧嵩升任太子太师。他坚决请求退休,皇上同意。萧嵩退居在家,修栽园林,游玩自乐。家境富裕,而萧华任工部侍郎,萧衡因娶公主为妻位居三品,萧嵩年过八十,士人羡慕其一门荣耀。天宝八年去世。‎ ‎(6)C; (7)B; ‎ ‎(8)①掀起了姐弟俩采艾途中的波澜,又呼应了前文吃供品辟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②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爱护。③“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体现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纯真、美好人性的坚守。‎ ‎(9)①以儿童视角叙述,写出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也很好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②现实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在采艾途中,穿插了六月对姐姐缝香包的回忆,丰富了小说内容,也舒缓了情节节奏。③以上供、戴香包、绑花绳、采艾等端午民俗活动为叙述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解析:‎ ‎(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选项分析】“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错误。小说结尾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诗意守护和对人性本真的温情呼唤,并未表现“对传统迷信的反思”。‎ ‎(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鉴赏小说艺术特点的能力。【选项分析】“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错误,无夸张手法。‎ ‎(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题思路】分析情节的作用,可以从小说的结构、人物形象、主题等角度考虑。从小说结构看,遇蛇这个情节在小说平稳的叙述中陡起波澜,增加了文章的波折;同时从与上下文情节的关系看,呼应了前文吃供品辟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从人物形象看,五月看到蛇时,“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爱护。从主题看,“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体现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纯真、美好人性的坚守。‎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题思路】小说的叙述特色,一般可从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内容等角度分析。叙述角度方面,故事以第三人称即儿童视角叙述,写出了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也很好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叙述方式方面,本文采用了顺叙中插叙的方法(现实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小说的节奏更加舒缓。叙述内容方面,文章生动地再现了端午的民俗活动,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10)A;(11)B;‎ ‎(12)①看到六机匠往“我”家扛粮食,表现他身份低微;②听六机匠讲故事,表现他随和、有耐心、有一定见闻;③问六机匠为什么不用亲手织的布做棉衣,表现他贫穷、生活艰辛;④重遇六机匠时的交谈,表现他自尊心强、处境艰难。‎ ‎(13)①对童真童趣的欣赏;②对乐观生活态度的赞许;③对底层百姓的同情;④对善良人性的礼赞;⑤对造成百姓痛苦的社会的愤慨。‎ 解析:‎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思想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选项分析】“体现了六机匠对于所讲故事内容的不熟悉”错,六机匠是边织布边给孩子们讲故事,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在织布上,所以他讲故事时慢吞吞、断断续续。‎ ‎(‎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和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选项分析】“故留悬念,手法高超”错。意在表现孩子们好奇心强,也显示了六机匠故事的魅力,但说“故留悬念,手法高超”则有点夸张。‎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解题思路】作答本题,要抓住相关人物的言行和相关情节等,进行提炼概括。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关注题干要求。题干明确说“文中‘我’与六机匠的几次接触分别表现了六机匠什么样的形象特征”,故而在作答时就应从文中找出“我”与六机匠接触的情节;“形象”包括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所以考生在组织语言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原文多角度提炼人物形象特征。‎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解题思路】探究意蕴或情感态度时,一定要分角度作答。关注文章内容,关注不同的人物形象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关注文中的社会环境等。文章写孩子们缠着六机匠讲故事,体现了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写六机匠卖掉织布机后做各种营生,体现了对乐观生活态度的赞许;写六机匠后来生活艰难,体现了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写六机匠的生路被战争截断,体现了对当时社会的愤慨。‎ 情景默写:‎ 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3、 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 4、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8、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9、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0、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