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34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
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
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
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
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时,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
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
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
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
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
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
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
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
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
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
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是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
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
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
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
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
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
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
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所提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
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诗人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本
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
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B."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进行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时
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孟子所
谓的"知人论世法"。
D."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却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
读者是很少的。
B.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的观
点。
C.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诗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
- 2 -
的必要性。
D.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
世"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
B.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
解。
C.如果不用"知人论世法"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史的框
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为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20]12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
决定,2020 年 4 月 4 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
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 月 4 日 10 时起,全国人民默哀 3 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
空警报鸣响。
请你们接到通知后,立即将有关要求落实到相关单位,按照国旗法规定当天应当升国旗
的场所、机构和单位均应下半旗志哀。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
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 1/3 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国务院办公厅
2020 年 4 月 3 日
相关链接:“志哀”还是“致哀”?
从文字意义上看,“致”是送达的含义,“致哀”就是用语言向别人传达自己对某人某事
的哀意,传达的对象是确定的。而“志”是铭记、铭刻的含义,“志哀”就是以某种方式或活
动来哀悼,哀悼对象不确定,比“致哀”要严重,比如:下半旗志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致哀”是专指个别的某一次的哀悼行为,“志哀”则是集体的大
型的表示哀悼的方式。
材料二:
4 月 4 日,全国将举行哀悼活动,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以此致敬奋斗者,让全社会铭记这
次疫情带来的伤痛和教训,最大程度凝聚起全国人民夺取抗击疫情胜利的强大力量,继续奋
力前行。目前,已有不少周六晚更新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宣布延播。
4 月 3 日晚间,腾讯电竞发布公告,表示将停止原计划于 4 月 4 日举行的所有比赛,并对
所有参加抗疫的工作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网易游戏也发布公告,表示自 4 月 4 日
0:00 起,网易游戏旗下所有产品(含中国大陆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将停服一天。
而包括《王者荣耀》《英雄联盟》《梦幻西游手游》《阴阳师手游》《和平精英》在内的众
多游戏官方微博头像和背景,都已提前于 4 月 3 日变为灰色。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翔教授看来,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
流属于严重自然灾害,和这三次因严重自然灾害启动国家性哀悼活动不同,此次是我国首次
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法启动全国性哀悼活动,由国务院公告在一些场所下半旗,属于
对于国旗法中的何种情形可以下半旗规定的扩展性适用,“此前,除了国旗法规定的特殊人士
逝世和三次国家哀悼日期间下半旗,也有一些特殊事件和特殊日子下半旗表示哀悼,南京大
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曾下半旗”。人们在半降的国旗和举国默哀
中,体会到人与生命的尊严感。
(摘编自光明网 4 月 4 日《我国首次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全国性哀悼》)
材料三:
- 3 -
08 年汶川地震默哀,谷歌搜索流量实时曲线 4 月 4 日默哀,百度搜索流量实时曲线
材料四:
中国的三分钟,世界为之感动。
“北京时间上午 10 时,中国暂停了三分钟,为了纪念那些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英国
路透社报道写到。
“在中国的疫情暴发中心、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市区内的所有交通信号灯在上午 10 时变
成红色,所有道路交通都停止了 3 分钟。”路透社观察称。
类似的观察来自美联社: “开始于上午 10 时的哀悼活动,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举
行了”。
英国 BBC 报道说:“中国为在新冠病毒中逝去的生命举行了全国性的哀悼活动。这一天是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也被称为扫墓节,通常,人们会在这一天悼念逝去的亲人。”
“明天,星期六,中国为在新冠疫情中逝去的人,特别是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默哀致敬。”
当地时间 4 月 3 日,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发帖,肯定中国方舱医院在遏
制病毒传播上的有效成就,同时他倡议,国际社会和中国公众一起,为新冠肺炎死亡病患、
特别是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默哀致敬,使四月四日成为全球哀悼日。
(摘自人民网 4 月 6 日《“中国暂停三分钟”世界为之感动》)
4.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本次哀悼活动同属于对国旗法中的何种情形可以下半
旗规定的扩展性适用。
B.“向某某死难者致哀”中的“致哀”是用语言传达自己对该死难者的哀意,对象明确,
用在此处是正确的。
C.在全国性哀悼活动当天,不管是下半旗志哀还是降下国旗,都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
然后按照规定下降国旗。
D.4 月 4 日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期间,全国和外国使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一切公
共娱乐活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方舱医院在遏制新冠病毒传播方面得到国际医学界同行的广泛肯定。
B.除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延播,所有的电竞游戏的官方微博头像和背景也在 4 月 4 日这
天变成灰色。
C.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的倡议下,四月四日有成为全球哀悼日
的可能。
D.英国 BBC 认为,中国把全国哀悼日安排在清明节这天,是非常合适的。
6.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材料三两幅图反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我国举行
此次全国性哀悼活动的意义。(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蓝 发 卡
周 建
13:00 13:30 14:00 14:30 15:00 15:30 16:00 9:50 9:55 10:00 10:05 10:10
- 4 -
谭小薇接到一个电话,心里微微一颤。有飞机要去西藏,途经丈夫部队机场加油,问她
要不要搭机去看看。谭小薇笑了笑,明白“看看”是指同丈夫团聚的意思。以往,她也会接
到这类电话,但考虑到丈夫指挥新机改装任务,她都谢绝了。
自丈夫许开元离京去西北赴任,已经三年没回家了。这三年,她很少给许开元打电话。
这回,那个让她心里微微一颤的诊断书就摆在她眼前。如果他知道她得了病,会不会赶
回来呢?当然,这事儿肯定不能让他知道。要是能在治疗前去看看他,不会影响他什么就烧
高香了。
“嫂子,您去不去啊,这回可是难得的机会……”谭小薇捋着电话线,想把那些定了型
的塑料线捋直。可那些弯曲的线只要外部力量离开它,就又缩回原形。
“告诉我具体时间,我会准时赶到。”谭小薇说。
许开元不知道妻子动了凡念,要来部队看他。但是,远远地看到从北京飞来的那几架大
型运输机落地时,他也有种莫名的激动,心想,或许她会从飞机上走下来。
走进许开元空勤家属楼的二居室,谭小薇一点也不觉得陌生。走进卧室,淡蓝色的纯棉
床罩就像一片温暖的晴空,让谭小薇顿感疲惫。枕头暄软,满是他的味道。她紧紧抱住枕头,
把脸埋进去,却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才想起昨天在超市,特意为这次探亲买了一只蓝发卡。
看着睡梦中的谭小薇,许开元没忍心叫醒她。从小带孩子,她一向觉轻,能睡成这样,
想必累坏了。他把屋里所有的脏衣物收拾干净,让司机带回空勤宿舍留着自己洗,便在床边
坐下来。妻子明显瘦了,抚在脸的秀发根部,已经露出不少白茬。一只廉价的蓝色发卡,夹
在马尾的一侧。多大年纪了,还买这小姑娘的东西。许开元嘴角浮现一丝怜爱的笑意,伸手
去摘那只发卡,却中途拐弯,在她脸上轻轻抚了一下。
第二天,谭小薇去部队院外买了好多菜。她穷尽自己的厨艺,做了一桌丰盛的菜饭,等
许开元回来。在这过程中,她不时幻想着两人见面的情景,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害羞,竟像
等待初恋情人那般。
夜幕掩尽最后一抹霞光,也没见着许开元的人影。第三天临近中午了,他还没有出现。
谭小薇绝望了,但她没有怪他。这时,机场那边传来飞机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原来下午还
要飞行呀?!谭小薇立马替丈夫找到理由。想到丈夫每天要面对这么繁忙的工作,谭小薇的
调整很快见了效。可是,想到回去即将面对的化疗,不免还是有些怆然。
谭小薇拿好行李准备登机。突然听到身后有碎急的脚步朝她奔来。她心里猛地狂跳了几
下。转身,是许开元的司机。此刻,那位 20 来岁的小伙子,满脸愧疚地看着她。
“嫂子,真对不起,师长太忙了……嫂子,这是……”说着,举起手中的塑料袋,示意
里面的两只饭盒。那浓重的大蒜芝麻调料酱味,让她一下猜中是凉粉。他还记着她喜欢吃凉
粉?!
“谢谢你!忙就不用过来了。”谭小薇以长嫂的口吻说。“告诉他,一定保重身体。我很
好,家里一切都好。”说罢,要上悬梯,司机又叫住她,将一个叠得四四方方的信札交给她。
这回,谭小薇像抢一样扯过来,攥进手心。接到信的谭小薇彻底释然了。这三天的漫长等待,
因了这封信,仿佛不存在了一样。
为了能静下心来看信,她先去前舱跟兄弟们打过招呼,才去后舱坐下来。谭小薇正了正
身子,激动地抻开那个用笔记本纸写的信札,上面竟然只有一行字:你的蓝发卡很美。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写了一对军人夫妻的故事,丈夫三年没回过家,妻子谭小薇到部队去探望,遗憾的
是还没有来得及会面就匆匆离开。
B.丈夫许开元支藏戍边恪尽职守,妻子谭小薇重病在身还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他们都具
有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
C.谭小薇刚到丈夫的宿舍,由于旅途劳累,体力不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许开元看着睡
梦中的妻子,没忍心叫醒她。
D.接过丈夫许开元的司机送来的一个叠得四四方方的信札,谭小薇这三天的漫长等待的惆
怅,因为这封信而消失。
8.请简要分析两位主人公的形象。(6 分)
- 5 -
9. “蓝发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
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
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
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
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
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
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
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
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
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日:“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
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
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
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
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
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
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
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
为河东郡。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
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
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B.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
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C.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
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D.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
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是古代应人之服,用来代指平民。古代指平民的词还有“黎庶”
“黔首”“元元”“民氓”等。
B.三秦,项羽灭秦后,把秦关中之地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其所辖地就称三秦。今把陕
- 6 -
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活动前要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不饮酒,不
吃荤,不游乐,以示虔诚和庄敬。
D.谒,在此处指“谒见”,有觐见、拜见之意,是臣下、属下以恭谨的礼仪拜见君王或
上级,拜见时还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刘
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逃走。
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贯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
刘邦礼待重用韩信。
C.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
天下的关键是民心。
D.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了败军
在彭城击败了楚军。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春 晚
范成大①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②,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 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
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
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
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B.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
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
C.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
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D.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
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15.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6 分)
- 7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谏太宗十思疏》这篇奏章意在劝唐太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六国论》中写后世子孙不珍惜祖辈父辈留下的土地,像丢芥草一样送给别人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________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
令人叹为观止。虽然烟火在天空转瞬即逝,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留下恒久的记忆。
( )。它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
猛然炸裂,声音巨大,________,最能达到爆祭的效果,所以竹子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
燃料,“爆竹”也随之流行开来。但伴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烟火与其在实践层面的
冲撞、矛盾,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烟花爆竹四处燃放,让都市付出了巨大的代
价。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________的大型公共
艺术,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使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
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
这一点与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谓是不谋而合。
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________,触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
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炸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
记忆,也让我们明天的道路熠熠生辉。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让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
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B.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的烟火,已由视觉盛宴转化
为心灵的震撼,从而使之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
C.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的艺术与审美已经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
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D.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
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先秦时期的烟火,被认为源自当时的“爆祭”
B.作为烟花起源的“爆祭”,被认为始于先秦时期
C.作为起源于“爆祭”的烟火,出现在先秦时期
D.先秦时期的“爆祭”,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表现 响遏行云 媒介 管中窥豹
B.沉积 响彻云霄 媒介 见微知著
C.沉积 响遏行云 工具 见微知著
D.表现 响彻云霄 工具 管中窥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 讲 好 中 国 故 事 ” , 不 仅 要 拿 出 中 国 的 好 东 西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对于一个习惯了面包、黄油的胃,一会儿涌入一杯茅台酒,一会儿混进一碗豆汁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妨先用一两盘外国人更容易接受的宫保鸡
丁,请他们初尝一下中国味道,然后再谈博大精深。好的讲述方法,不是要“深入浅出”“提
纲挈领”,或者把在中国已经广受欢迎或认可的图书简单翻译了事,而是要让在世界各地不同
- 8 -
语 境 下 生 活 的 人 们 , 能 与 这 些 好 东 西 产 生 共 鸣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之前,则有必要对外国读者多一些“同情
之理解”,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接受习惯。
21.请以“激情”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遗漏信息,不得改变句意。(5 分)
我的目光被淹没了:婆娑的榆树上,榆钱密密匝匝,团团滚滚,喷涌着激情。
激情
22.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习近平
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
“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
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网友在“知乎”上如是说。
读了以上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一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1.C; 2.A; 3.D
解析:1.“知人论世法”是后来的文论家提出来的,不是孟子。
2.没有假设论证。王国维的话的意思是不能解读的诗歌很少,而不是人少。
3.逻辑混乱,正确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构建文学史的框架,这样
- 9 -
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4.D(原文是“全国和驻外使馆”)
5.C(A“广泛肯定”错,B“都已提前于 4 月 3 日变为灰色”,D“非常合适”错,)
6.主要内容:在默哀开始时,一直高位运行的流量曲线瞬间出现断崖式下跌。(2 分)意
义: (1)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缅怀。(2)对生命价值的崇仰。(3)铭记伤痛和教训,获取力量,
坚定前行。(4 分,任意两点即可)
7.A【解析】小说写的是一位军人和他妻子的故事,谭小薇并不是军人;他们两人会了面,
只是谭小薇睡着了,没见到丈夫。
8.①谭小薇:她是一位十分贤惠的军嫂,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深爱着丈夫,即使自己
得了重病,也不想打扰丈夫,识大体、顾大局。②许开元:他是解放军航空兵师长,忠于职
守,深沉坚毅;他深爱着妻子,但从不卿卿我我,而是全身心地执行任务,处处以国家利益
为重,以军务为天职。 【解析】解答人物性格分析题,首先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
心理和其他侧面的描写中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
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9.①蓝发卡既是小说线索,又具有比喻意义;②蓝发卡寄托了谭小薇对丈夫的爱,侧面
反映出谭小薇心态年轻;③许开元赞美蓝发卡,流露出来的是对妻子的爱。 【解析】小说
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主要从结
构上的照应(或线索)、内容上的特点意义和表达情感彰显主旨这三个角度回答。小说中的蓝
发卡是小说的线索,谭小薇特意为这次探亲买了蓝发卡,离别时丈夫许开元通过信札称赞谭
小微的蓝发卡,蓝发卡贯穿小说全篇。蓝发卡寄托了谭小薇对丈夫的爱,也彰显了许开元对
妻子的爱。
【阅读导引】
《蓝发卡》这篇小说讲述的是现代军人许开元和他妻子谭小薇的爱情故事。丈夫离京去
西北赴任三年没回家,谭小薇到部队去探望,他们两人会了面,遗憾的是谭小薇到达后因旅
途疲劳睡着了,丈夫回来后因关爱妻子没有打扰她,不巧又因急事而离开,两人虽见上面却
没说上一句话就遗憾地离开了。
小说中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十分鲜明。谭小薇是一位深爱丈夫、支持丈夫、识大体、顾大
局的贤惠的军嫂形象。许开元忠于职守,深沉坚毅;他爱妻子,但从不卿卿我我;处处以国
家利益为重。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军人妻子对丈夫的深深的爱和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的故事,表达了对
军人妻子赞美和敬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军人忠于职守、顾大局识大体的无私胸怀的
赞美之情。
10.B 11.D 12.D
13.(1)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
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
(2)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
走向灭亡。
【解析】
10.“益为”指增加设置,作句子的谓语。“疑兵”作“益为”的宾语,“信乃益为疑兵”
是指“韩信就增设疑兵”,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AD 两项。“从夏阳”和“以木罂缻”是介
宾短语作“渡”的状语,“从夏阳”和“以木罂缻”之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 C 项。故选 B。
11.D 项,“谒”的理解有误。原文语句是“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谒”在此处是
“请求”之意,魏王豹请求回家探望生病的亲人。故选 D。
12.D 项,“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合齐、赵共击楚。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所以韩信收
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故选 D。
13.本题关键点有:(1)“素”,一向、向来;“慢”,轻慢、对人无礼貌无礼;“拜”,授
与官职、任命;“所以”,……的原因;“乃”,是。(2)“为......所”,被动句;“势”,形势;
“劫”,胁迫,“日、月”,名词作状语。
【参考译文】
- 10 -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贫穷且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
选去做小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等到项
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下来做他部下,一直
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
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逃离楚军去投奔他,还是没什么名气。韩信多次和萧何
谈天,萧何很佩服他。队伍到达南郑时,在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有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
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
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他。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骂
道:“跑掉的军官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
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最杰出的人。大王假如只
想长期做汉中王,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
计的人。”于是汉王打算召见韩信任用他。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
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
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礼仪完成仪式,那才行啊!”汉王答
应了。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
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乘机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
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谁
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
呀。但是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
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
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
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消灭的呢?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
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
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
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八月,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了三秦。
汉二年(前 205),出兵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
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
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向西进军。六月,魏王豹
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
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
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
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偸袭安邑,魏
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设立为河东郡。
14.B
15.①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表达了思归之情。②用
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③以景结情(借
景抒情)。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答对两点满分)
【解析】
14. B 项,曲解文意,“充满生机”错,“荒园萧瑟”说明景物并无生机,诗人也没有游
赏的兴致,反倒是“懒追随”。故选 B。
15.此题考核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
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
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本诗首联通过想象描写了江南水乡暮春图。“荒芜的院子冷落凄清,我懒
得去巡游观赏”,运用了虚写的手法。尾联“可以相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
岸边,小船正孤单的摇晃。”运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即用典。颈联“我久已老,
只落得两鬓蓬乱,弃官回乡吧,跟一竿钓丝相傍。”即以景结情。
16.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举以予
人,如弃草芥
17.D【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应删
去“使”;二是搭配不当。“起到”与“教化”不能搭配,应在“教化”后加“功效”。综
上分析,故选 D 项。
- 11 -
18.D【解析】答此题时,注意使用排除法解题。括号后一句的主语“它”指的应是
“爆祭”,由此推断前一句主语也应为“爆祭”,据此可排除 A、C 两项。B.将谈论的重点
放在了“爆祭”上,与前文衔接不当。故选 D 项。
19.B【解析】沉积:沉淀,积聚(多用于抽象事物)。表现:表示出来。语境是说“烟
火”所积聚的众多意义,第一处用“沉积”恰当。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
十分嘹亮。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语
境是形容竹子爆破的声音,第二处用“响彻云霄”恰当。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
关系的人或事物。工具: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根据语境,第三处用“媒介”恰当。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管中窥豹:比喻只见
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此处是说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个都市、
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第四处用“见微知著”恰当。故选 B 项。
20.①更要有好的讲述方法 ②难免不适应 ③对中国产生“认同与理解”
【解析】第①处,应根据“讲好中国故事”的语境和“不仅”的提示,填写恰当的递进
内容。第②处,根据语境,应填写一个总结性的句子。第③处应承接上句填写。
21.(激情)在婆娑的榆树的密密匝匝、团团滚滚的榆钱上喷涌着,把我的目光淹没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原句实际上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是“我的
目光被淹没了”,第二句是“榆钱喷涌着激情”。认真分析第一个句子和第二个句子,可知两
个句子之间暗含着因果关系,那么以“激情”开头重组句子,即要将“激情”和“我的目光
被淹没了”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
22.作文
【答案】英雄不会过时
你是否曾后悔迟到千年,无法在莽莽黄沙与戈壁中挥刀杀敌?你是否曾遗憾身处俗世,
恨不得在赤眉绿林中谱一曲美人如玉剑如虹的长歌?你是否曾叹息纵有千里之能,怎奈众人
皆肉眼凡胎,伯乐安在哉!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
罢了。”是的,这个世界很小,英雄或许难觅用武之地,但英雄从不会失去驰骋的沙场。因为
豪气自在心中。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爱弯弓射大雕,他没有雄鹰的翅膀,却拥有比雄鹰更辽阔的天空。
幼年丧父没有打倒他,兵微将寡没有吓倒他,他守着的是九亩草地,胸怀却是九州热土。而
最终,他雄霸一方。他是英雄,但他的幼年也曾饱含艰辛;我们说逆境造英雄,不如说是逆
境中的雄心造就英雄。因为雄心不倒,英雄成吉思汉没有末路,而是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向
前。
或许沙场出英雄,但和平年代,一样是英雄时代。清朝名相张廷玉曾在长城写道:“万里
长城万里空,千古英雄千古梦”,比之各朝进士的风花雪月强说愁,不知多了几分天下,多了
几分古今。因为英雄梦的千年不死,在康熙爷手下郁郁不得志的张廷玉在雍正时大放异彩,成
鸿鹄之志,为大清康雍乾三朝盛世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满清社稷的中流砥柱。只要梦不灭,
英雄的世界,英雄的时代终有一天会降临。
当然,英雄需要战胜的并不只是敌人,也包括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还包括战胜自己
内心的软弱与丑恶。正如那个网友所说的,“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
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英雄不是个人主义的逞强,而是
对现实问题的觉醒。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当年的热血
青年周恩来唱完气势豪迈的歌曲,便东渡日本,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学问。十年
的苦读是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高歌即使无法实现理想壮志而投海殉国也是英雄!在
任何时代英雄都以天下为己任,让我们追随英雄的步伐一路前行,因为英雄永远也不会过时!
敬重英雄,争做楷模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
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
的奴隶之邦。”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代代不已。
所谓英雄,就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保障人民利益的仁人志士。比如“壮志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
- 12 -
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戚继光、“苟利国
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等。
放在当今来讲,只要是为我们的国家、民族或他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英雄。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路遇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
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他的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中国民航机长刘传
健,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
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 119 名旅客生命安全。英雄的传奇背后,是一种永不放弃的
坚守和对生命的珍爱和执着。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邮件的保护神” 其美多吉,30 年如
一日行驶于雪线邮路,危险和孤独是常态,但他从来没有畏惧过,更没后悔过。三十忠诚风
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坚强的多吉,唱出高原上最
深沉的歌。他是“雪山上的雄鹰”,无愧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
我们除了对这些英雄心存敬重,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当新时期的英雄、模范,做好新
世纪的接力者、传承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
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国家领导人经常对青年人讲的话。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时代所需,国家
所要。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责,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把人
生理想融入“中国梦”之中,何愁“中国梦”没有康庄大道?
大国工匠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
了他们的英雄业绩。我们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要“蜡炬成灰”;即使我们是一根火
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所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让我们敬重英雄,
以他们为榜样,争做时代楷模。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
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次作文材料由三
则名言组成,都是有关“英雄”的言论。那么,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题
干中要求“读了以上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既然要谈个人对
英雄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英雄”的含义先有一个认识,即阐明“英雄”的含义。
英雄指那些具有英雄品质的人,他们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
佩。那么,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是怎样的?你对英雄是怎样理解?你有什么感受?这就是写
作的重点。考生写作时要从小处入手,也可多角度运用发散思维去写,如以“劳动”论英雄,
因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以“知识”论英雄,因为知识是推进时代的力量;以“创造”
论英雄,因为创造是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奉献”论英雄,因为奉献是无与伦比的高尚。这
样写来才会写出新意。
参考如下:
1、文明社会最需要平民英雄
2、英雄的赞歌
3、英雄不会过时
4、世界需要英雄
5、敬重英雄,争做楷模
可用材料:
1、“我们太需要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了……电影表现的也不是具体的硬汉,
而是国家意志的强硬。”吴京谈到影片《战狼 2》时这样对媒体说。
2、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一一萨特
3、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4、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罗
曼·罗兰
5、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
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
受残酷的“腐刑”。受型之后,他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
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 18 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 526500 字。开创我国
- 13 -
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
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立志研制新型抗疟药。经过她和团队几十年
的努力,该药物青蒿素终于研制成功了,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7、蒂芬·霍金年青时就患了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举世瞩
目的科学家。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
不久,就完全瘫痪了。他在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
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
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8、论财富,他并不是中国最富裕的人,甚至连光州首富都够不上,比他有钱的人随便都
能说出一大排,但是几十年来他累计捐赠到位款物超过 800 万,他让爱满人间,让温暖传遍
人心,他用心灵的烛光照亮世界,他的爱让世界不再寒冷。他就是 87 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
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教授,2017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卢院士夫妇平时生活非常节俭,
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一片忠诚。他们决定用多年积蓄,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
用于奖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本科生和研究生、奖励农学院忠诚于教学科研
的教师以及资助农学院邀请的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座。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 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的民族英雄!他们用大爱盈满人间!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边依然传唱着这样一种曲调。言语是何
等豪壮,气魄是何等雄浑。他,就是荆轲,受燕太子丹之命去刺杀秦王的义士。不可一世的
秦王嬴政是让多少豪杰闻风丧胆,荆轲也早料定这一去的利害攸关,定是凶多吉少的。但勇
有必须置生死于度外,只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图穷匕见之时,虽奋力一击,却终难逃
失败的结局。面对强秦,奋勇不顾身,荆轲虽失利,千载有嘉名!荆轲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10、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
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英雄不会过时。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
些名人事例,正反对比论证,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
尾呼应。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21-06-0520页
- 湖南省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2019-2022021-06-0513页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一下2021-06-0525页
-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一中202021-06-0523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2021-06-0512页
- 新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20182021-06-0520页
-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19-22021-06-057页
-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2021-06-0527页
- 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19-20202021-06-0512页
- 【语文】江西省九江市濂溪一中20192021-06-05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