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82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科 五月份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自行保管好,试卷讲评时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美国城市学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人类用了5000多年的时间,才对城市的本质和演变过程获得了一个局部的认识,也许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弄清它那些尚未被认识的潜在特性。”人类对于城市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目前为止,要给城市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仍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城市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和空间的概念,又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方面面的综合的概念,因而对城市及其历史发展的研究就涉及了多种学科,因此要对城市作出较为科学的定义,就必须超越已有的各种学科对城市的定义的局限,抽象出城市所具有的最为一般的特征。
(摘编自毛曦《试论城市的起源和形成》)
材料二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地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摘编自葛剑雄《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
材料三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都要具有经济功能,要以生产为主;都要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立新却缺乏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城市功能同化、泛化的趋势加剧,甚至盲目确保不现实的发展目标。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能够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人口迅速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有延续城市文脉的自觉性,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文脉的断绝是不可避免的。 (来源同材料二)
材料四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有机时空背景。不同城市的显性因素及隐性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城市文脉的差异性及多层次性。城市文脉的显性因素是指能够为人所感知的外在城市特征,直观上表现为城市实体及城市空间。城市显性文脉中所体现反映的深层文化内涵即是城市文脉的隐性因素,它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从总体来看,任何城市都是各种显性和隐性因素混合组成的。而从城市的某一区城、局部来讲可能就具有比较完整的文脉关系,如视觉上的连贯性、空间形态的完整性、社会生活方式及群体意向的统一性。这种有序的文脉关系也许会在更小的范围内表现出来。如上海外滩、天津一些早期租界地、南京夫子庄一条街等。
(摘编自吴云鹏《论城市文脉的传承)
1.下列对材料中“城市文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过去积累的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传统。
B.城市文脉能否形成与城市的文化传统是否延续无关。
C.一座城市只要保持自己的文脉不中断,就能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并且会把它推到极致。
D.城市文脉是城市的记忆,它不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精神的结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限于人们对城市的既有认知程度以及不同学科、不同认知视角的差异,难以形成对城市的公认定义。
B.一座城市如果只有现在的文化,而缺乏历史意蕴,则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自己的文脉。
C.城市的文脉不是一成不变、自动延续的,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不主动采取措施,文脉将会有断绝之殇。
D.城市文脉是宏观的,是直观的城市空间和隐性的文化内涵的统一体,因而只能在更大的空间中显示出来。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不仅体现历史、空间文化,还体现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文化。
B.城市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由于外在的因素,被强制地改变了。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功能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同化、泛化现象。
D.有序的文脉关系,在更小的范围内表现出来。诸如上海外滩、南京夫子庙。
4.简要分析城市文脉的显性和隐性因素。(6分)
(二)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请说普通话
尚春江
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山水老汉从儿子居住的小区出来溜达了一会儿,就记不住回家的路了。去问交警,儿子的家在哪?路咋走?可是,他费了老鼻子劲说出来的话,人家一句也没听懂。交警说,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可他哪里会说普通话啊。
他又去问路边下棋的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听了他说的话,一个劲地摇头,说,听不懂,请你说普通话。
可是,他真的不会说普通话。
前天,儿子把他从老家里接过来。一来让他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二来他老了,就他一人在家,儿子不放心。三番几次去接,他都不应。这不,儿子费了好些口舌才把他接到市里。
然而,山水老汉在儿子鸽笼般的楼房里待不住,只在屋里呆上一天就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
第二天一大早,儿子说,在屋里呆久了,出去走走,散散心。
说完,儿子就去上班了。儿子原先在这个城市打工,后来出息了,现在当了经理,忙得脚不着地,连陪他说话的工夫都没有。儿媳妇倒是下班就回家,但她是温州人,说话叽里呱啦的,他一句也听不懂。儿媳妇就给他说普通话。可是,他听得懂她说的话,她却听不懂他说的话。走走就走走。山水下了楼,出了小区的门,到街上逛。逛着逛着,在大街上七拐八抹的,一会儿就迷了路。按说,他当过兵,出过远门,说啥也不会迷路。可是,现在的城市,街道好像都差不多:都是高高的楼房,都是宽宽的街道,到处车挨车人挤人。一会儿,车开得呼呼的,好像赛跑;一会儿,都停在那里等红灯,好一阵子不动步。
山水悠悠逛逛,像到集上赶集,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哪像在家里,哪里有棵草,哪里有道坎,他心里一清二楚,挤着眼也能摸回家。
迷了路?问啊。鼻子下边有张嘴,山水就去问路。可是,他讲的是家乡掉了渣的土话,人家一句也听不懂。这时他才明白,村中那些打工的年轻人为啥都讲普通话了。那时,他还跟人家讲,当初自己因为说普通话,害得被退了亲,被退了伍,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可现在,人家硬要自己说普通话,自己却把普通话忘得一干二净。
问了半天,他也没问出回小区的路。没办法,他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开车很快找了来,把他送回家。坐在沙发上,山水说,不在这住了。在这里,人家讲的是本地话,他听不懂;他讲的是家乡话,人家也听不懂。在这里,说话都是普通话,他不会。
儿子想说,爸,你不会学吗?小时候,人家都说你会普通话。
但是,儿子没有问。他知道,那是他爸心上的一道伤疤。
那年,他爸当兵回家探亲。老队长榔头看到一个人,穿着一身绿军装,背着一个绿挎包,站在山水家门口东张西望,知道是山水回来探亲了。就问,是山水啊?啥时候坐车回来的?
哎呀呀,你是榔头叔叔吗?我是昨晚上回来的。叔叔,你知道我妈妈在哪里吗?山水说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向生产队长榔头敬了个礼。
啥?你是“坐碗上”回来的?不是坐车啊?你妈妈是谁?是你娘?那我去叫你娘去。你娘在红芋地里出红芋呢。
切!榔头队长听着山水说的普通话,嘴都撇到裤腰上了。
一会儿,山水娘回来了。他娘干活时,脸上受了点伤,涂着红药水,横一道竖一道的。
娘望着穿绿军装的山水,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要知道,那时候当兵,是很光荣的。有人找不到媳妇,只要军装一上身,说媒的立马就踢破门槛。
娘说,山水,啥时候回来的?
山水望着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娘说,你是谁呀?
娘说,傻孩子,我是娘啊,你连娘都不认识了?
山水紧紧握住了娘的手说,哎呀呀,你看看,你看看,我以为是隔壁的大娘呢,原来是我的妈妈哟。
此后,有人说山水是“一年亲,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小资产阶级思想典型,上报到了部队。本来,山水已被部队当作入党提干的对象,此时泡了汤,提前退了伍。山水的未婚妻也退了婚。他娘提着礼到处找媒人说媒,但人家一听说是他,扭头就走。
从此,山水就拉了寡汉。如果不是捡了一个他做儿子,把他抚养成人,现在可能仍是孤家寡人。
一连几天,儿子看他爸山水整天躲在屋里,呆呆地,不言不语,像丢了魂。就说,爸,是不是住不惯啊,那咱就回老家。
啥?回家?那中啊!
山水的眼中一下子闪出了亮光。在家里,他就不用说普通话了。种地,种菜,和一般大小的老年人拉拉呱,喂喂猪,养养鸡,遛遛狗,多好!
(选自《华文小小说》2015年第2期)
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写山水逛街迷路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他对城市生活的极不适应。通过山水现在说家乡掉了渣的土话和当兵时说普通话的对比,塑造农民形象。
B.父亲来到儿子家,跟儿媳妇交流,由于语言沟通存在障碍,所以父亲出去逛街,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才有了插叙过去经历的情节。
C.文章中用了心理描写,写山水在楼房里“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写出他进城的孤独感。
D.文章中运用直接描写,榔头队长等人对年轻的说普通话的山水的打击,城市人对年老的不说普通话的山水的费解,正面丰富了山水这一形象。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山水在城里迷路的故事,表现了已不合时代节奏的山水与城市生活的格格不入。
B.儿子想让山水来城里享享福,但事与愿违,不会说普通话的山水在城里生活得很不开心,他更喜欢家乡不用说普通话的生活。
C.小说通过记叙出门转悠的山水由于不会说普通话,问路没人听得懂,所以连儿子的家门都找不到这一事件,表达了对山水已落伍的惋惜之情。
D.小说中山水儿子这一形象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他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小说正是通过这一人物来推动情节顺利发展的。
7.你认为山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6分)
8.小说中写山水年轻时因说普通话而被退婚退伍的情节,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石钟山记
宋代: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①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②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③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④。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⑤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⑥,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⑦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②扣,通“叩”,敲击,敲打。③桴(fú):鼓槌。④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⑤噌(chēng )吰( hóng ):形容声音洪亮。⑥罅(xià ):裂缝。⑦窾(kuǎn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B.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C.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它简要记述了全国137条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B.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如“丁丑”。
C.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奖善行,称为谥或谥号,如周景王、魏庄子。
D.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ì)”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或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绘形绘声,写得十分出色。
B.文章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C.作者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D.作者在和儿子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的缘由。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5分)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13、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这里的吴丝是指吴地盛产的蚕丝,适于做弦;蜀桐是指四川所产的桐木,是做乐器的优质木材。这两句描述了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
B.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里的十二门是指当时的长安城门;二十三丝是指箜篌的弦数,此处代指乐声。
C.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老鱼和蛟本已老弱无力,现在竞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人意料的形象描写,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里的露脚指像雨点一样连续下落的露珠,这两句形容音乐的感人至深。
14、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静女》中,男女主人公相约在城墙角落见面,结果女主人公却 ,从中可见她调皮可爱的一面。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3)《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
(4)知之为知之, 。
(5)大漠孤烟直, 。
(6) ,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20题。
中国乐派要成为一派,首先就需要 ,明确自身特点。儒家音乐美学与道家音乐美学两大传统恰恰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儒道互补”的基本架构,( ),便形成了儒、道、释的三维架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还形成了另一种三维架构,即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的三维架构,它们分别对应着以“乐通伦理”范导的官方音乐传统、倡导“声无哀乐”的士人音乐传统和走“俗声俗韵”路线的民间音乐传统。而这三维也不是 的,很多时候民间音乐也可以上升到士人音乐层面,文人也可以参与到民间音乐创作当中,这种例证在传统的戏曲音乐里面 。
而今,在百年中西融合的基础上,中国乐派的出场获得了历史契机。这种历史机遇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化的语境,另一个是生活的根基。在全球化的挑战中,留存与强化中国音乐的“文化身份” 。同时,要让音乐向大众生活回归,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实现。这就需要人们把音乐当成一种审美生活方式。这才是中国“音乐生活美术”的真谛所在:音乐与生活不即不离。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追本溯源 泾渭分明 比比皆是 势在必行
B.寻根究底 黑白分明 俯拾即是 志在必得
C.寻根究底 泾渭分明 比比皆是 志在必得
D.追本溯源 黑白分明 俯拾即是 势在必行
17.在下列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被整合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也会被中国化
B.被中国化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也会被整合
C.由此再来整合被中国化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
D.由此再来中国化被整合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被确立。
B.要通过教育在大众中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明确。
C.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被建立。
D.要通过教育在大众中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实现。
19.下面一则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找出五处并作修改。(5分)
邀请函
尊敬的×××教授:
您好!
本协会拟于×月×日在××市××宾馆举办鲁迅作品研讨会,众所诸知,您忝列鲁迅研究大家,特邀您作为协会顾问出席,为我会青年作者的成长多说点话。现随函寄赠会员的大作数本,望您拨冗拜读,以便您在会上抛砖引玉。未详事宜,敬请垂询。恳请及时到会。
敬祝
文祺
××市写作爱好者协会
×月×日
2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50个字。(6分)
昆虫是什么时候开始传播花粉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给出的答案是:
一亿年前。近日,该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粉的昆虫标本。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古生物学家们认为,该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慎终追远、祭奠逝者、缅怀先烈的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4月4日上午10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前,同全国各地各族人民一起,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3分钟。这一刻,全国各地,人们静立垂首,万分悲痛。汽车、火车、舰船鸣笛声声,久久回荡。互联网上、朋友圈中,人们自发参与哀悼活动,追思之情绵绵不绝。
今年的清明节很特殊,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国家有关部门为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倡导“云祭扫”。各地群众纷纷通过网络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
以上材料引起你对今年特殊的清明节怎样的感想?请以清明节的有关内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标题中务必包含“清明”一词。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D [A项.漏掉了“当时存在的文化”这一要素。原文是“不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B项,原文是“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虽然选项中有“文化传统”一词,而所摘原文中似乎没有,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断定“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中的“功能”就是“文化”的体现。C项,将原文的必要条件变成了充分条件,原文是“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2.D [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这种有序的文脉关系也许会在更小的范围内表现出来”。]
3.D [D项,忽略了原文中的关键词“也许会”。]
4. (1)显性因素:城市实体及城市空间。(2)隐性因素: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心理等。(3)显性和隐性因素混合:视觉上的连贯性、空间形杰的完整性、社会生活方式及群体意向的统一性。
5、D[“直接描写”错,运用的是侧面描写。应该是侧面丰富了山水这一形象。]:
6.C [C项,“表达了对山水已落伍的惋惜之情”错,小说并没有表达对山水的惋惜之情,只是通过这一事件反映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一一城乡差异。]
7.解析:
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山水是一个能接受新事物,但没有坚定的立场,并逐渐被社会同化的农民形象。谈启示可以从山水的角度、村民的角度来谈。从山水的角度来说,年轻时会说普通话,后来却一点儿都不会了,这就启示我们要敢于坚持,不要因为世俗的眼光而轻易改变自己;而从村民的角度来看,对于新生事物要善于接受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打压。
答案形象:山水是一个能接受新事物 ,但没有坚定的立场,并逐渐被社会同化的农民形象。
启示:①我们要善于接受新事物,要与时俱进;②要坚持自己正确的做法,不能受世俗偏见的影响而改变自己;③对新鲜事物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不要嘲讽,更不能打击。
8.解析:解答第一问,从小说情节叙述手法方面思考,这里中断正常小发展的情节,插入山水年轻时因说普通话而被退婚退伍的情节,运用的是插叙手法。解答第二问,主要从内容、结构和主题方面分析。插入这一段往事,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富,点明了山水进城感到孤”独的原因;正因为山水年轻时因说普通话而被退婚退伍,才有了后文儿子支持他回老家的做法,这就起到了推动后文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山水当年因为说普通话变得一无所有,大家认为说普通话是小资产阶级思想,而今,处处都说普通话,这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答案:运用了插叙手法。作用:①插入的情节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山水这一形象也更为丰满;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因为这个情节,才有了儿子支持他回老家的做法;③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9、A【解析】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像要扑打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的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叫声)。
10.C【解析】谥号用以褒贬善恶,不只褒奖善行。
11.C【解析】先写出了“栖鹘”之名,写水“大声发于水上”。
12.(1)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己认为得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相。(译出“陋”“考”各1分,大意2分)
(2)郦道元认为(此山的)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译出 “鼓”“搏”各1分,大意2分)
13.A(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14、(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绘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的手法哈夸张的手法。(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驰骋自由的想象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15、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B
19.【参考答案】(1)“忝列”改为“是”;(2)“多说点话”改为“多提宝贵意见”;(3)“大作”改为“作品”;(4)“拜读”改为“垂阅”;(5)“抛砖引玉”改为“发表高见”;(6)“及时到会”改为“届时光临”。(答出五处即可给满分)
20.关键信息:中美学者合作发现,昆虫开始传播花粉是在一亿年前,该发现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中美学者合作”1分,“开始传播”1分,“一亿年前”1分,“推进”1分,语句流畅1分。)
四、写作
参考题目:清明的追思、清明“云祭扫”心到与诚到、疫后清明“云祭扫”:慎终追远,更要因时而变、清明夜的仰望
参考范文
清明夜的仰望
作者:王伟刚
这个沉重痛楚的约定,不想期待却终会如期,终会如期而至的清明。夜的细雨或夜的朦胧,都无阻我约定的仰望,我的灵魂将穿透苍穹。
我要走近你再走近你,去漫天寻觅你的身影。带上你没背走的行囊,让我的灵魂变作一缕风。走时你抛弃身外之物,情义根植在了荆楚大地,怀抱医者仁心绝别匆匆。莫非你是去奔赴外星巡诊,莫非你是去广宇承载使命。
你可是凭添了神的膂力,你可是那颗飞驰的星。我借风雷呼唤你的名字,请你在桂花树下等我,吴刚会为你献上琼浆玉液,嫦娥还会为你抚琴吹笙。
你歇歇吧,歇歇极度的疲惫,你闭目享受天宫的安宁,享受再无面对生死的时空。等我打开带给你的行囊,都是你没来得及的光顾,汉街的热干面雪花麻饼。还有你没来得及看上一眼,你的患者为你折的千纸鹤,千万只为你展翅为你伴行。
知道你依然牵念你的故土,知道你深深的深藏一丝,一丝骨肉的儿女长情。就让我的灵魂变作一盏灯。
不希望你再去夜视查房,你提灯随北斗轻快地环绕,给予你护佑的万物生灵。你洁白霓裳羽衣飞天舞动,最闪烁的那对微笑的星,是你慈爱的大大的眼睛。
你提灯照亮的那弯泉溪,是你久远割舍不去的乡愁。与乡愁一同飘起的饮烟,是你儿时记忆的风筝。记得喜鹊衔来录取通知书,拖拉机蹦跳着欢乐和未来,碾平大学报到路上的泥泞。
转眼十年你和这座江城一起成熟一起成为见证。见证了你悬壶之术的业绩,见证了美丽都市的兴盛。
记得妖孽猖獗的至暗时刻,你把医者誓言践诺在了ICU病房救命的每一分钟。手捧苹果隔窗看望你的妻子,泪眼里是你手语完美的心形。你儿子每晚视频里的歌谣,还有满地剪的那些花样手工,是在等你回家兑现你的应承,是炸薯条也许是一只玩具熊。
你提灯照亮了江面朵朵浪花,那是一波又一波的感恩欢送,为胜利为凯旋为逆行者返程。那栋熟悉的白楼整夜灯火不熄,是你曾经的脚印有人沿续。你办公桌上那本闪光的证书,是你抗疫参战的荣誉和光荣。
你提灯如意地俯瞰山川,那条玉带是母亲河汹涌;那连绵半壁是太行山青;那琉金雕檐是黄鹤楼顶;长江大桥连接平安南北:那古琴台弹奏乾坤已定。
滿天雨燕在地平线竞飞,酣睡的百湖轻摇复苏黎明。你要望断同胞们摘下口罩,到处是春光烂漫的笑容。日出了,释放着快乐和吉祥,你欣慰地告别北斗悄然隐去,安心深遂天国去求一身清净。
樱花开时,你正在舍己救赎,花又开了,芳香中你长眠不醒。愿我的灵魂化为神来画笔,就用浩瀚的银河做七彩染料,摊开多维的宇宙当作画布,去为你画遍神州奇美的风景:
武汉会师一部惊世长卷,抗疫攻关点睛一笔你最深情。你的善良温润了生命色彩,也温柔了古镇小桥流水的灯影。你正宗肤色是炎黄的基因,民族气节的工笔娟细刻就长城。奔腾的黄河是龙脉的大写意,风雨洗礼的国旗血色里,有你赤胆精忠的一抹红。水墨黑土地点缀出瑞雪礼赞,金秋遍野的旋律你的高音最重。草原沙漠莽莽的林海,每一道相素都有你的共鸣。泼墨出长江泰山的坚韧筋骨,历史画廊总有水复山重。用重彩勾勒出茶马古道的长叹,似锦的天路走进了你的愿景。
我要用我炽诚的仰望点亮星空,倾尽银河的染料用绚丽筑路,筑你出行的路,挂滿万里画屏。这个沉重约定的痛楚,不想期待却终会如期,终会如期而至的清明。夜的细雨或夜的䑃胧,都无阻我仰望的约定。
我要用仰望穿透苍穹,我的仰望是仰望精神,仰望一个时代的复兴。仰望国殇时匹夫骁勇,仰望夜黑风高的壮行。仰望为国捐躯的无悔,仰望十四亿人的追梦。
我会时时感知你的亮点,你的安逸无忧恬淡从容。缅怀你,是你本色真实,你既不要留名也不要虚名,世间的铭记:你,是医生。何时敲响新冠的丧钟,我懂你,在梦中也在倾听!
相关文档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卷-(附2021-06-066页
- 西藏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2021-06-0624页
-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2021-06-064页
- 【语文】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19-22021-06-0621页
-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2021-06-0621页
- 2018-2019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2021-06-0615页
- 云南省大姚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九2021-06-0617页
-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训练7:正确使用实2021-06-066页
-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非连2021-06-0612页
- 百师联盟(全国卷)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2021-06-0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