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00 KB
  • 2021-06-06 发布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秘密★启用前 祥云县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期末统测试卷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 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自有人类以来,疫病就如影相随。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疫灾作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 子,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方面,疫灾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灾害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和破坏;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预防医学乃 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中国历史看,疫灾流行对我国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疫灾流行时,“死者太半”“死者什七八”“死者不可胜数”等大批人口死亡的描述,史不绝书。疫灾 之祸常不单行,多与水、旱、蝗、震、饥、兵等灾结伴而行。影响最为巨大的,莫过于疫灾与战争 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老子》曰:“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周武王克商后的“遘厉虐疾”,三国初 曹操兵败赤壁的大疫,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遭遇的大疫,清代洪秀全太平军在南京遭遇的大疫, 都印证着“大兵之后,必有大疫”的事实。毋庸讳言,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加速了西周王朝的 灭亡,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在先秦至清代(公元前 770 年至公元 1911 年)的 2682 年中,至少有 224 个兵疫交加之年,近三千年来,在北部农牧交错带、中 部南北分界线、南部海陆交汇带形成了三个兵疫灾害密集带。 疫灾激发了中国预防医学和疫病防控的进步。比如,东汉末年的伤寒大流行,催生了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明代小冰河期瘟疫的频繁流行,造就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晚期广东地区的鼠 疫大流行,成就了吴宣崇、罗汝兰的《鼠疫约编》;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 构的建立。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病原体与人类同进化,疫灾与人类相始终。即使到了今日,虽然许多 古老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疫灾流行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不仅如此,随 着人类对自然干扰的深入和全球环境的变化,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能力, 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复杂变化,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还有死灰复燃之势,防控疫病流行依然是当今社 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的重大任务。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揭示 历史疫灾的流行规律,探索疫灾的形成机理,对于当今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着十分 重要的借鉴意义。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中国历代十分重视疫灾的救治,但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引入以前, 不能弄清疫灾流行的真正原因,古人对疫情防控缺少有效方法,故而每当大疫之时,人心惶惶,谣 诼纷飞,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总结历史疫灾的应对经验,剖析历史疫 灾的社会危害,对于增强民众的疫灾防范意识,强化政府的疫灾防控能力,维护疫灾冲击下的社会 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化,融合多学科研究手段与方法 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因此,开展历史疫灾研究,追溯历史疫灾的时间过程,探究历史疫 灾的空间分布,分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影响,对于拓宽历史学的空间视野,拓展地理学的时间尺度, 拓新灾害学的研究领域,对于促进历史学、地理学和灾害学的交叉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编自龚胜生《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疫灾能够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既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B.疫灾常与其他灾害结伴而行,而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影响最为巨大。 C.旧的传染病还可能死灰复燃,因此疫灾流行的威胁在今天并没有彻底消除。 D.古代的大疫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当时对于疫情防控缺少有效方法不无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着眼于我国古代疫灾,主要论述了疫灾产生的复杂原因和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B.文章对疫灾防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开展历史疫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C.文章在论述疫灾的影响时,举出较多的历史事实作为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多处直接引用古籍中的句子,既使文章论述有理有据,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和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导致两个王朝最终走向覆灭。 B.清末正因为东北地区和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才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 C.新的疫病不断出现,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进行深入干扰,导致全球环境发生变化。 D.虽然疫灾激发了古代预防医学的进步,但古人对疫灾流行原因的认识依然有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随着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并跻身世界四大冰雪节,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纷纷推出 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冰雪节,如长春瓦萨冰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阿尔山国际冰雪节以及 鸟巢欢乐冰雪季等。 2015 年,北京、张家口获得 2022 年第 24 届冬奥会主办资格后,冰雪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启动的 状态。冰雪旅游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达 27%以上,远超中国旅游产业平均增速。奥运周期已成为冰 雪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2016 年,北方城市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 292.95 亿元,占北方冬季旅游市场规模的 17.66%, 冰雪旅游已成为大部分北方城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核心支柱。冰雪旅游产业低位正逐渐加强,成 为冬季旅游发展的新风向。 (摘编自“东方财富网”) 材料二: 针对游客个性需求,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的推送算法,完成了消费者需求与平台资源的自动匹 配,这种服务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吃住行等标准服务模块的需求,也能满足对于组合服务的精准推送。 根据网络平台的发展规律,当各类旅游要素入驻平台时,使用者的不断增加促进哈尔滨冰雪旅 游平台规模的持续扩大,游客享受一站式服务,通过检索、查询、预定和分享等,能够直接收到平 台提供的整合的服务方案。 生活服务对接,包括为消费者提供与冰雪旅游相关的美食、主题宾馆、生活保健服务以及一系 列相关短时租赁、共享消费、长期租赁等不同类型的服务。知识技能分享服务方面,开发与冰雪旅 游相关的知识模块,包括滑雪知识、冰雕技术、冰雪文化知识等一系列专业服务模块,根据消费者 个性的异质性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在冰雪装备共享服务方面,冰雪旅游的相关装备价格昂贵,消 费者购买后使用频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整合分散的资源,提 供租赁滑雪设备、保暖设备以及医疗保护设备的共享服务。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平台将为冰雪旅游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支持,雪场设施会逐步完善,市 场也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摘编自徐岸峰《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 材料三: 《2018—2019 冬春季冰雪旅游消费趋势预测》显示,预订冰雪旅游的用户群主要来自上海、广 州、南京、深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其消费者年龄构成如下: (摘编自“途牛网”) 材料四: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介绍,虽然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取得飞速发展,但冰雪产业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落实进度迟于冰雪产业发展的需求,不能形成 有效供给。 为此,他建议,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顶层推动。应将冰雪设施制造业作为发展冰雪装备 制造业的突破口,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尽快实现优惠支持政策落地。还要依托数字吉林,探索 模式创新。以新技术培育产业内生动力,着力补足短板,超前布局冰雪装备后市场,增强企业市场 竞争力。 (摘编自“新文化网”) 4.下列不属于“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输入滑雪经验与个人身体素质状况为你选择雪场与教练。 B.根据自己与家人的尺码以及使用时间提前购买适用的雪具。 C.根据假期时间与经济实力度身安排食宿与旅行行程。 D.提供滑雪知识、冰雪文化知识等一系列专业知识的介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5 年中国滑雪场游客规模同比增长达到峰值,之后三年游客人次逐年下降,说明游客逐 渐进入理性消费阶段。 B.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所采用的针对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推送算法,能够实现消费者需求与平台 资源的自动匹配。 C.冰雪旅游的主力军集中在 26~45 岁人群,这受冰雪旅游消费较高、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 等因素的影响。 D.冰雪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与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不能及时落实,未能满足冰雪旅游 产业发展需求有关。 6.近年来,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得益于哪些因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老常的铃声 赵华伟 老常一定是全校最守时的人,因为他的工作与时间有关。 老常生得黑,整张面皮犹如锅烟抹过,凭借与校长的故旧关系,在镇中学谋到了一份打铃的职 事。当最早的一道铃声响起时,我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望着黑乎乎的天空,会将每天的第一句话送 给老常:真是个催命不休的黑无常啊! 老常并不受我们爱戴,除了其所干的工作总是扰人清梦外,还因为他没老婆。娶不到老婆的男 人被称为“打寡汉”,被视为这个乡村社会的底层。老常并不顾及这些,只将一挂铃铛敲得有声有 色。 胆大的孩子从值班室门前走过时,会高声问一句:老常,你是不是北京大学打铃系毕业的?老 常翻翻眼皮,恶狠狠地回着嘴,脸色也更加阴暗。调皮的孩子还会趁晚自习时将铃绳扯断,或者打 成死结系在树干上,为老常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因此,就算深更半夜,也依然能看到老常抱着树 身折腾的情景。 老常的饭量很大,一顿能下六个馒头。饭点一到,他先去教师伙,将馒头一拿,打碗稀饭赶紧 回屋,随后再奔学生伙,零星饭票出一点,又抱回来一堆馒头。三两天一过,等馒头积攒得差不多, 他就悄悄地装进蛇皮袋,送到公路边的饭店里。几名馋嘴的学生在饭店开荤时发现了老常的秘密, 老常很爽快,二话没说就帮他们结了“狗肉账”。然而还是有学生嘴碎,让老师们也知晓了老常的秘 密,跑到校长那里去告状,校长把头一晃说:吃不掉的馒头都喂猪了,他讨个巧事也没啥。既然连 校长都这么纵容他,别人也就点不起火了。 老常从来都不会离开我们,就算看不到他的影子,也能从那富有节奏的铃声中,感知到他的存 在。可是有一天,熟悉的铃声突然中断了。 老常被派出所抓啦!有人放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话的人只说了结果,没给出原因,我 们议论纷纷,一致归结为男女之事。镇子是个大天地,老常连几个毛头学生的嘴巴都堵不住,更管 不住镇上的风言风语。政教处的马主任负责处理老常的事,走得急匆匆宛如火燎一般。 当我是个乡下人吗,老子是镇中学的职工,别人存车一毛五,凭啥收我两毛钱?蹲在派出所里 的老常,理直气壮地辩解道。就算你是个大人物,也不能当场给人家两拳头吧?打了人就得出点钱, 不然难平和!所长摊着巴掌反驳道。老常不认罚,存车员不妥协,双方从下午三点一直僵持到晚上 八点,无奈之下,所长只好把电话打到了镇中学。于是,马主任奉命去领人,钱一缴认了罚,连拖 带拽地把老常扯了回来。老常心里不痛快,一路走一路骂,直到进了校门还在朝派出所方向张望呢。 不过,在经过那挂铃铛时,老常忽然闭上了嘴巴,望着飘动的铃绳摇了摇头。 老常不在,当晚的铃没人打,老校长只好亲自出马。他在各个班级巡视时,不停地看着表,不 知是怕错过了时间,还是在为老常担忧。时间一到,老校长赶紧去打铃,一下一下地拽着,铃声单 调而断续,完全失去了以往的飘逸和自信,就连老师们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幸好,学校的铃声只断了一天,就恢复了昔日的风采。预备铃自然轻快,两响一停;上课铃短 暂急促,三响一停;放学铃舒缓自由,一响一停;每种铃声都带着明快的节奏感,没有一丝一毫的 慌乱。 无所事事时,老常就坐在门槛上嘀咕:马主任老实,白给了人家两张“大团结”,要是按我的性 格,他连个屁渣子都讹不到,不就是一存车员吗,呸……嘀咕完毕,老常阴沉的脸色开朗了许多, 甚至还露出了胜利般的笑容。我们只是听,不愿去接他的话,听得烦了,岔开话去询问他打铃手艺 的事,老常嘴一咧,朝北指了指。北京大学真有个打铃系?我们诧异地瞪大了眼睛。老常嘿嘿地笑 着,一张黑脸皱成了橘皮。 人们倾尽一生所追求的,无非出人头地。对于老常来说,他想要的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被蔑视与 轻贱的“大我”而已。打铃,打出个说道来;做人,做出个说道来。 (选自《人民日报·文艺》2016 年 8 月 15 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之所以写校长的铃声断断续续,让人听了不痛快,目的在于拿校长的铃声与老常飘逸 自信的铃声作比较,突出老常打铃很专业。 B.在经过那挂铃铛时,老常“望着飘动的铃绳摇了摇头”,这是动作描写,“摇了摇头”是老 常为自己因打人一事耽误了打铃而自责。 C.“北京大学真有个打铃系?”可以突出人物的特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常对他的工作非常 重视、认真;同时也照应前面学生们常问的问题。 D.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地位低下的普通打铃人,但他认真工作, 从不拖沓或糊弄,由此表达作者对老常的敬佩。 8.文章第一段“老常一定是全校最守时的人,因为他的工作与时间有关”有什么作用?(6 分) 9.老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麦铁杖,始兴人也。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嗜酒,好交游,重信义,每 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陈太建中,结聚为群盗,广州刺史欧阳頠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 每罢朝后,行百余里,夜至南徐州,逾城而入,行光火劫盗。旦还,及时仍又执伞。如此者十余度, 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后数告变,尚书蔡徵曰:“此可验耳。” 于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明矣惜其 勇捷,诫而释之。陈亡后,徙居清流县。遇江东..反,杨素遣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觇贼中消息, 具知还报。后复更往,为贼所擒。逆帅李棱遣兵仗三十人卫之,缚送高智慧。行至庆亭,卫者憩食, 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杀之皆尽,悉割其鼻,怀之以归。素大奇之。开 皇十六年,征至京师,除车骑将军,仍从杨素北征突厥,加上开府。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于并州, 又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进位柱国。后因朝集,考功郎窦威嘲之曰:“麦是何姓?”铁杖应口对曰: “麦豆不殊,那忽相怪!”威赧然,无以应之,时人以为敏慧。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 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将渡辽,谓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 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 贼战,死。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下诏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曰武烈。 (节选自《隋书·麦铁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于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 为盗明矣/ B.于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 盗/明矣/ C.于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 盗/明矣/ D.于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 为盗明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官户,即官家,这里指官宦人家;官户属于特殊的户籍,享有特权,官户以外的全部人户, 都称民户。 B.江东,即江南;长江自芜湖至南京一段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故有 江东之称。 C.阿奴,古代尊长对卑幼者或夫妻间的昵称;因“奴”有亲昵之意,也被人作乳名,如刘裕乳 名“寄奴”。 D.国公,封爵名,被封者一般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相当于开国元勋;“国公”前所 冠是封邑或封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麦铁杖孔武有力,富于草莽气息。他力气大,奔跑速度极快,性格狂放不羁;曾聚众为盗, 在皇宫执伞时,还屡次在散朝后跑到一百多里外的南徐州实施抢劫。 B.麦铁杖勇猛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曾受命孤身窥探敌情,被擒获后伺机杀死敌方三十多个 押送军士;担任将领之后跟随杨素征突厥,平叛乱,官职也步步升迁。 C.麦铁杖头脑聪慧,应答言辞机智。面对窦威对其姓氏的嘲笑,他不假思索,巧妙利用 “窦”“豆”谐音反唇相讥,令对方深感羞愧,无言以对,时人对他很是赞许。 D.麦铁杖赤胆忠心,以死报效朝廷。他自认为深受朝廷恩典,唯有战死才能报答;辽东战役 中,他预感获胜无望,在战前与儿子诀别,后果然陷入重围, 以身殉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5 分) (2)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送客之湖南 白居易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山鬼趫跳①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②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③。 【注】①趫跳:形容敏捷。②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湖南岳阳,与洞庭湖相连,为湘水所汇。 ③湓城:即浔阳,取境内湓水为名。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年年”与“事事”、“渐见”与“堪伤”、“南方物”与“北客情”等对仗工稳。 B.颔联选取了“山鬼”“峡猿”等典型景物来状写眼前见闻,其中包孕诸多感情。 C.颈联说客人所乘之船驶离青草湖,船只行驶在蒙蒙细雨中,连衣服都打湿了。 D.“黄梅雨”指因时值梅子黄熟而得名的连绵阴雨,诗句点出节令特征又寓情于景。 15.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子证明了“______________”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 不如孔子又与后文“______________”的观点相照应。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因为行 事草率,最终“______________”,未能像西汉名将霍去病一样“______________”,建立伟业。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 头比粮仓里的米还要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从历史经验来看,__________英雄作为“社会集体无意识”,是民族精神建构的一部分。中华 民族有着英雄书写的悠久历史。从远古时期开始,“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 山”“后羿射日”等故事,一直广泛流传。这些神话人物身上__________的气概、顽强不屈的品格 和一心为民的情怀,寄托着先民对英雄的美好想象。在战争年代,英雄主义的书写被赋予极强的“唤 起”功能。( ),实现艺术化和生活化的突围,试图塑造“英雄是人”和“人的英雄”等全新的 英雄主义形象,而英雄主义本身诸如对党忠诚、热爱祖国、乐于奉献、品德高贵等精神内核并没有 发生改变。这样的一种创作思路调整和具体尝试,结果是__________出一批张扬英雄主义的代表性 作品,诸如柳建伟的《突出重围》、石钟山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梁的《亮剑》、兰晓龙的《士兵 突击》等。这些作品广受读者的欢迎,特别是一些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可谓是__________。这表现 着英雄主义自身美学品格的强大感召,也表明对真正的英雄书写饱满地抱持着热情。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崇信 坚忍不拔 突现 家至户晓 B.崇尚 坚定不移 突现 家喻户晓 C.崇信 坚定不移 涌现 家至户晓 D.崇尚 坚忍不拔 涌现 家喻户晓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新时期的作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英雄人物的另一面 B.英雄人物的另一面则引来新时期的作家的目光的关注 C.新时期的作家对英雄人物的另一面给予了关注的目光 D.英雄人物的另一面却受到新时期的作家的目光的关注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体现着英雄主义自身美学品格的强大感召,也表明国人对真正的英雄书写饱满地抱持着 热情。 B.这体现着英雄主义自身美学品格的强大感召,也表明国人对真正的英雄书写抱持着饱满的热 情。 C.这表现着英雄主义自身美学品格的强大感召,也表明国人对真正的英雄书写抱持着饱满的热 情。 D.这体现着英雄主义自身美学品格的强大感召,也表明对真正的英雄书写抱持着饱满的热情。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其中红光波长更长,携带能量更少;蓝光波长更短,携带能 量更多。因此,____①____,将会接收到更多能量,更容易产生视疲劳。蓝光除了让眼睛不舒服外, ____②____。2014 年,一项研究指出,过去几十年间,人均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都在不断下降,造 成了许多公共健康问题。但蓝光并非有害无益,因为在没有电力的时代,人类在一天当中就是依靠 光线来调节身体节律和生物钟的。____③____,而夜晚的光线让人感到睡意十足,这其中蓝光起着 很大的作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 字。(5 分)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阅读需求,4 月 23 日,人民网文娱部推出“人民好书云书展”平 台。该平台包含“新书推荐” “热书一览” “出版社专区”等栏目版块。 此外,平台还将基于用 户互动大数据和问卷调查,陆续推出“人民好书榜” “阅读报告” “名家访谈”等栏目,进行资源 整合和二次内容输出。近年来,随着公众阅读需求的提升,“逛书展”成为爱书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对此,“人民好书云书展”平台将持续关注各地书展,通过图文专题、视频直播等方式将 书展内容在“云端”分享,带领大家“线上”共品书香。世界读书日,“人民好书云书展”平台的上 线,将进一步助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以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郑重地向同学推荐近期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这本书精选了从 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 精神进化史。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 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也有入选中学教材的 林觉民《与妻书》、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舒婷《祖 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同学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 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或思考,写一篇文章回应那些同学 的质疑。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祥云县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期末统测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C 【解析】原文第四段是“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疫灾流行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不 仅如此……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复杂变化, 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还有死灰复燃之势”,可见,“疫灾流行的威胁在今天并没有彻底消除”的 原因并非仅是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2.(3 分)A 【解析】“主要论述了疫灾产生的复杂原因”说法错误,主要论述的是“一方面,疫灾 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灾害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和破坏;另一 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预防医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3.(3 分)D 【解析】A 项,“导致”错误,原文第二段是“加速”;B 项,原文第三段是“清末东 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没有提及广东地区的鼠疫与国家防疫机构 的建立的关系;C 项,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原文没有提及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的原因。 4.(3 分)B 【解析】根据材料二中“在冰雪装备共享服务方面,冰雪旅游的相关装备价格昂贵,消 费者购买后使用频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整合分散的资源,提 供租赁滑雪设备、保暖设备以及医疗保护设备的共享服务”可知,智慧旅游提供的是装备共享租赁 服务,不是购买。网购是个人行为,与智慧旅游无关。 5.(3 分)A 【解析】读图错误,是同比增长率下降,不是游客人次下降。2015 年后全国滑雪场 游客规模一直保持增长势头。 6.(6 分)①北京、张家口获得 2022 年第 24 届冬奥会主办资格,奥运周期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强力助 推器。②冰雪旅游产业地位正逐渐提高,使产业服务水平提升。③互联网平台提供智慧旅游一站式 服务,精准推送,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④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市场逐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⑤ 专家学者积极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⑥人们旅游消费习惯的改变,为产业带来更多客源。(每点 2 分, 任答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7.(3 分)D 【解析】 “表达作者对老常的敬佩”不准确,文章为我们客观地塑造了一个打铃人 的形象,这个人物有优点也有缺点。 8.(6 分)①本段主要交代了老常的工作及守时的特点;②放在文章的开篇,领起下文关于老常打 铃的内容;③为下文铃声“突然中断”埋下伏笔,使情节既合情合理,又陡起波澜,吸引读者,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①他喜欢并擅长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自己打铃的本职工作,他表现出热爱并且打铃打 得非常好。②爱占小便宜。从他从学校买馒头卖给饭店可知他是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③固执、 较真、鲁莽。因为存车收别人 1 毛 5,收他 2 毛,他与人打了起来,并僵持了几个小时,由此可 以看出他的固执、较真、鲁莽。④自尊。他之所以打人,就是他认为存车员对他的蔑视,由此可 知他为人自尊。(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10.(3 分)D 【解析】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是,在卫士们退出的时候,用百金悬赏,招募人送诏 书给南徐州刺史。铁杖出来接受任务,带着诏书前往,第二天早晨及时回来复命。皇帝说:“确 实是这样,铁杖抢劫的事是很明显的了”。句中,“求人”(意味招募人)的目的是“送诏书 给南徐州刺史”,因而,“求人”应与后句连接,而与前句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 AC 两项。 “信然”的“然”字后面一般有停顿,同时与“为盗”结合语意不通,据此分析可排除 B 项。 D 项断句正确。 11.(3 分)A 【解析】“官户,即官家,这里指官宦人家”解说错误,隋唐时犯罪者及其家属没 入官府服役,并编入特殊户籍,称官户;宋代时的官户才指官宦人家。 12.(3 分)D 【解析】“他预感获胜无望”分析错误,“吾荷国恩,今是死日”这是一心赴死而 非“预感获胜无望”。 13.(10 分)翻译: (1)(5 分)南徐州把情况奏报朝廷,朝中官员看到麦铁杖每天早晨都在,不相信他们的奏报。(“以” “奏”“恒”“不之信”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5 分)我战死之后,你们将会富贵,只有忠诚与孝顺,你们一定要努力践行。(“尔”“诚” “ 孝”各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14.(3 分)B 【解析】“颔联选取了‘山鬼’‘峡猿’等典型景物来状写眼前见闻”赏析错误,颔 联是诗人对客前往湖南途中的情景的设想,且“山鬼”是传说中的事物,不是眼前见闻。 15.(6 分)①多年客居他乡的伤感;②与朋友离别时候的伤感、留恋;③对朋友分别后生活的关注 (以后得不到友人消息的担忧)。(每点 3 分,任答两点即可) 16.(6 分) (1)圣人无常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赢得仓皇北顾 封狼居胥 (3)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每空 1 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7.(3 分)D 【解析】崇尚:推崇。崇信:尊崇信仰。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 可动摇。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涌现:在同一时期大量出现。突现:出现得突然。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所共知。家至户晓:到每家每户宣传,使每家每户都知道。 18.(3 分)A 【解析】主语应是“新时期作家”。句子的意思强调的是“英雄人物的另一面”。 19.(3 分)B 【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表现着”与“强大感召”不搭配。第二个句子缺少主语, “饱满”应修饰“热情”。据此排除 ACD。 20.(6 分) ①眼睛长时间接触蓝光 ②还可能影响睡眠健康 ③白天的光线让人保持清醒 (每空 2 分,意思对即可) 21.(5 分)①4 月 23 日,②人民网推出“人民好书云书展”平台。③该平台资源丰富,④且在“云 端”分享各地书展,⑤将助力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每点 1 分) 22.(60 分)【写作点拨】题目材料部分创设了一个具体的情境——读书沙龙活动老师的推荐受到质 疑,任务部分则明确指出,需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思考,来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这一任务 指向表明,写作重心应放在肯定以上名篇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上,还需注意作文中应有对材料中 提到的某几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思考。 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态度,确立观点。文章最好能入浅入深,分个人和国家两个层 面来谈精神的作用。注意文中要有“我”,要有情境感,重心要展现时代机遇和年轻人的责任, 切忌空喊口号,大话连篇。 【参考范文】 天地浩然气,不随江海沉 文以载道,一本好书是思想与精神的载体。通过读书来理解、继承这些思想和精神,是时代赋 予青年人的责任。不要总是质疑时代的变革是否会影响精神的价值——经济越繁荣,科技越进步, 我们越要从那些经典篇章中找寻精神之骨,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建设国家强盛、民族强大的雄峻楼宇。 天地一股浩然气,不随江海作泥沉。 苗无阳光不茁,人无精神不立。 精神之于人,犹如血脉筋骨——无血脉不能通变,无筋骨不可存身。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 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人区别于草木,正在于人具有能动性 质的精神。没有精神的人,只会沦为行尸走肉。 林则徐的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能够不 惜个人利益挺身而出,与祸国殃民的鸦片和包藏祸心的洋人拼力斗争的内在驱动。他胸怀天下、着 眼未来的博大胸襟与长远眼光,几百年来激励着我们后人勿忘国耻,砥砺前行,而他自己也成为中 国历史上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 可是反观我们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在生命的根须最为发达,人生的前景尚未确定的黄金时 代,却早早失去了那一股精气神。不知个人理想为何物,更别提时代使命,丢了书本捧起手机,扔 掉精神换来虚无。如果青年都是佛系——信奉万事皆“空”,少年都成道家——遵奉“无为”即 为,这样的人又怎么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有所作为?又怎么担当得起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 历史重任? 楼无房梁易倒,国无精神难存。 一个民族应当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凝聚了一个国家无数代人关于生存发展的思考 与经验,是高度凝练的智慧精华。这精神,在国家面临难题时提供动力,在前路不明时指路领航, 在发展强大时高屋建瓴……在任何时代,这国家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国之“重器”。一个国家如果 缺失了这种精神内涵,将难以在强国林立的世界久存。 2020 年的这场疫情,让我们无数人在欣喜于中国当今的实力之时,也让我们听到很多质疑与诽 谤的声音,我们要更加牢记孙中山的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从而时刻保持绝对的警 醒与旺盛的战斗力。看到在抗疫中牺牲的广大公职人员、基层干部,再对比他国疫情肆意蔓延的形 势,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牺牲奉献精神, 在突发灾难时,更是稳住国家根基的“定海神针”。 天地浩然气,不随江海沉。时间永在流动,时代面貌也会常新,对国家精神的传承永不能停止。 正是因为这些精神之骨的支撑,才有了个人价值,才有了民族脊梁,进而才有了国家的立世之根。 不负时代,满“血”出征,愿你我携手同行! 类别 项目 内容 结构 语言 书写 一类卷(60~55 分) 符合题意 感情真挚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结构完整 符合文体要求 语言流畅 书写清晰 卷面整洁 二类卷(54~45 分) 符合题意 感情真实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 结构基本完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语句通顺 偶有语病 书写较清楚 卷面较整洁 三类卷(44~35 分) 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结构不够完整 条理不很清楚 语句不通顺 语病较多 书写不工整 四类卷(35 分以下) 文不对题 观点错误 结构混乱 文理不顺 书写潦草 说明: 1.切入分:48 分; 2. 没有题目扣 2 分; 3.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4.错别字每处扣 1 分,重复出现不计,最多扣 3 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麦铁杖是始兴人。勇猛而有力气,能一天走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性格狂放不羁而且 喜欢喝酒,喜欢结交朋友,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经营产业。陈朝太建年间,与人聚 集在一起做盗贼,广州刺史欧阳頠俘获他献给朝廷,麦铁杖被没收成为官家的奴仆,被安排给皇帝 撑伞。麦铁杖常常在退朝之后,步行一百多里,在夜间到达南徐州,翻城墙入城明火执仗地抢劫。 第二天早晨返回,赶在上朝时间仍旧撑伞。像这样十多次,被抢财物的人们认出了他,南徐州把情 况奏报朝廷,朝中官员看到麦铁杖每天早晨都在,不相信他们的奏报。后来南徐州又多次奏告麦铁 杖抢劫,尚书蔡徵说:“这是可以验证的。”在卫士们退出的时候,用百金悬赏,招募人送诏书给南 徐州刺史。铁杖出来接受任务,带着诏书前往,第二天早晨及时回来复命。皇帝说:“确实是这样, 铁杖抢劫的事是很明显的了。”皇帝爱惜他勇猛敏捷,告诫了一番后便放了他。陈朝灭亡后,麦铁杖 迁居到了清流县。遇到江东造反,杨素派麦铁杖头戴草把,在夜间浮水过江,窥探贼营中的情况, 全部侦察清楚后回报。后来再次前往,被贼兵捉住。贼帅李棱派三十个军士押送他,绑着送给高智 慧。押到庆亭,押送的军士们休息吃饭,可怜他饥饿,解开他的手给他饭吃。麦铁杖夺取军士的刀, 乱砍押送的军士,把他们全部杀尽,一一割下他们的鼻子,怀揣着回去。杨素十分惊奇。开皇十六 年,麦铁杖被征召到京城,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仍然跟随杨素北征突厥,加封为上开府。隋炀帝即 位,汉王杨谅在并州造反,麦铁杖又跟随杨素进攻杨谅,每次作战总是身先士卒。升职为柱国。后 来在一次上朝时,考功郎窦威嘲笑他说:“麦是什么姓?”麦铁杖应声答道:“麦和豆(窦)没有不 同,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窦威非常羞愧,无言以对,当时的人都认为麦铁杖机敏聪慧。麦铁杖自 认为受到深重的皇恩,常怀尽忠报国之心。在辽东之战时,麦铁杖请求做前锋。将要渡辽河,铁杖 对他的三个儿子说:“你们应该准备浅黄色的衣衫。我蒙受国恩,今天是为国捐躯的时候。我战死之 后,你们将会富贵,只有忠诚与孝顺,你们一定要努力践行。”等到渡河时,桥未完工,离东岸还有 几丈,敌军大批涌来。麦铁杖跳上岸,与敌人作战,被杀死。隋炀帝为他痛哭,赎回他的尸体,下 诏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