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用他的说法:“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反讽”概念的目的仍然是揭示语义在文学文本中的复杂变化。根据新批评“文学性”观念,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语义朦胧和语义多重。“反讽”这一语言现象正好符合这一文学定义。正因为这个原因,“反讽”就成为新批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②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在“反讽”中,字面上的意义与实际的意义有所不同甚至截然对立。根据语言学观念,任何一个符号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当中,符号的意义会因语境而产生变化。“反讽”产生的原理同样如此。在“反讽”现象当中,语言符号巧妙地使用某个特定的语境,从而让一个符号不再表达其本义,而是表达另一个相反的意义。这样,一个“反讽”就产生了。
③从符号学能指与所指构造角度看,“反讽”实际上是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情形。语言本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确定不移的、无可更改的。然而,“反讽”的出现却使一个符号的能指不再指向其约定俗成的固定所指,而指向另一个能指。
④科学文本对语言的使用就完全合乎语言的约定规则和编码原则,坚决避免出现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文学文本则有意采用各种手法来违反语言的约定规则,从而使文学文本成为语义朦胧和复杂的符号系统。
⑤不难看出,“反讽”的实质仍然是语义的变形化和复杂化。在新批评看来,“反讽”是“文学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形成“文学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反讽”一向被认为是一种偶然使用的语言技巧,或至多是一种修辞格。新批评则将“反讽”上升到“文学性”的高度,将它视为语义变化的典型现象,从而使之成为文学文本的根本属性。维姆萨特与布鲁克斯在其合著的批评史中坚持将新批评改名为“反讽诗学”(ironic poetics)。关于“反讽”,他们明确指出:“我们可以把‘反讽’看成一种认知的原理,‘反讽’原理延伸而为矛盾的原理,进而扩张成为语象与语象结构的普遍原理。”既然“反讽”是一种语义变化,尤其是字面义与真实义的矛盾状态,那么其语义结构一定会表现为多种不同的构成形态。赵毅衡先生在《新批评》一书中曾把“反讽”分为“克制叙述”“夸大叙述”“正话反说”“疑问式反讽”“复义反讽”“悖论反讽”“浪漫反讽”和人物主题与语言风格上的“宏观反讽”等多种类型。无论何种“反讽”类型,都呈现出语义叠加和语义多重的特征。它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语义层次,有力地强化了语言的可感性。
(选自文宇《文本语义结构的朦胧之美》,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讽能使语义变得复杂,因而新批评常常使用这一概念。
B.在反讽中,字面意义与要表达的意义还是不宜完全冲突。
C.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文学文本却常常突破约定规则。
D.反讽不只是语言技巧,是“文学性”特点和手段的统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从语义学和符号学两个角度论证了“反讽”的特征在于“正话反说”或能指非所指。
B.文章用科学文本与文学文本对比,是为了突出文学文本语言的“语义朦胧和复杂”。
C.文章推进一层,论述了新批评将“反讽”上升到“文学性”高度,提高了反讽的地位。
D.文章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假设对比论证法来论证基本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的四个例子中不是典型反讽的一项是(3分)
A.《孔乙己》以幽默轻松的笔调写悲剧。
B.《祝福》中“祝福”这一情境的设置。
C.《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作者用戏谑夸张的语言刻画别里科夫的形象。
D.《边城》中关于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的场面描写。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黄旭华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2017年,老人荣获了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今年国庆节前夕,老人又荣获了“共和国勋章”。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给黄旭华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
黄旭华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2017年9月29日,聿怀中学举办建校14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黄院士携夫人精神矍铄地回到母校出席活动,寄望同学们立自强之志,迈坚实步伐,成为新一代国家栋梁。
(摘编自《汕头日报》)
材料二:
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其中,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及艇型等7项难题号称“七朵金花”。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中国该怎么办?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
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研制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就是从这把算盘上跳出来的。黄旭华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常常是两拨人一起算,结果一致还好,不一致两边都要重新算。
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知道艇体和设备的精确重量、确保重心稳定?黄旭华要求,所有设备都要过秤。在之后数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斤斤计较”使得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
为了艇上千万台件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网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
(摘编自《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曾拿着算盘算数据》)
材料三:
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壳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摘编自《核艇之父黄旭华 人间蒸发30年成就赫赫之功》)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颁奖词赞颂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直至耄耋之年仍延续着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
B.材料一写黄旭华93岁仍坚持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还到校园参加活动,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
C.材料二中,中国早期核潜艇科研手段一片空白。黄旭华只能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用此手段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原有的尖端技术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D.材料三写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人员葬身海底。一是证明科学研究总是存在危险的,二是为写黄旭华作铺垫。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生动华丽的辞藻含蓄地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浑金璞玉般的品质,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情感力度。
B.材料二提到美国三步实现艇型水滴型构造,意在为下文衬托黄旭华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的胆识作铺垫。
C.材料三中,作者写到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黄旭华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其他做此研究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D.这三则材料运用了引用、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就黄旭华的事迹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好像节气一进“七九”,封冻河面的冰片就要化开那样。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正下得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⑦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
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曾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她想到楼上邻居李老头,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伴被折磨死了。尽管有个女儿婚后还同他住在一起,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是有距离的。年轻人应该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老人得有老人为伴。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两人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11)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12)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13)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对老夫妻吵架不止一次,但妻子在家太过强势,每次都是老头气得离家出走,小说结尾老头“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正说明了这一点。
B.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D.老婆儿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妇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
8.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儿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6分)
9.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①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②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③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自为。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注,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黄昏,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征著作郎,不就。
④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指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⑤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注】秫(shú):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B.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C.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D.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归,自请解职辞官归家。古代官职升降调动有一些专用词语,官职升迁有拔、拜、除;官职调任有徙、调、出;官职降职有罢、黜、谪。
B.黄昏,十二时辰之一。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也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C.绶,本义指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帷幕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份与等级。解绶去职指归隐。
D.九月九日,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民间在重阳节有插茱萸、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12.将本文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作一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亲老家贫”和“幼稚盈室”正是陶渊明决定做官的重要原因。
B.“公田悉令吏种秫”一事,从侧面证实了陶渊明的确是“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C.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陶潜写《五柳先生传》旨在表现自己追慕五柳先生,写文章自寻乐趣,忘却名利得失的志向。
13.把下列《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一句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课文)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本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B.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浦、云、帘、山、雨、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
C.此诗开篇迂回委婉,用质朴凝炼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引发了诗人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D.末尾两句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的首联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 , 。”
⑵《滕王阁序》中有两句“ ,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意境深远,别有韵味。
⑶《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 , ”,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最近,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木槌落定,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后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领会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区域城市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地处浙江省天目山东麓河道纵横的平原地带。83年前,( ),也让这座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之间的“中华第一城”逐渐掀开神奇的面纱。11条水坝组成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神秘绚烂的礼俗制度、
的农业和手工业水平、 的城市系统,共同描绘出一幅中国史前社会文明的 。可以说,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力驳斥了国际学术界一些人“中华文明始于有甲骨文、青铜器的殷商时期”“文明历史不足五千年”的 ,将世人对中华文明史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后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领略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区域城市文明。
B.申遗成功后,游客可在预约后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领会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
C.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后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领会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
D.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领略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在这一区域被发现,开启了良渚文化考古进程
B.这一区域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良渚文化考古进程被开启
C.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在这一区域被大量发现,良渚文化考古进程开启了
D.这一区域发现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让良渚文化考古进程得以开启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令人赞赏 领域广阔 图画 论调
B.令人赞叹 领域广阔 图画 观点
C.令人赞叹 规模庞大 图景 论调
D.令人赞赏 规模庞大 图景 观点
2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5分,每个1分)
(1)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2)三径就荒
(3)聊乘化以归尽
(4)家君作宰
(5)披绣闼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什么是女排精神?一言以蔽之,是中国女排奋勇拼搏、顽强战斗的精神。
但是,女排精神又绝不仅仅是拼。
有那么几个细节,不应该被我们忽视。在中国女排轻松赢下俄罗斯女排之后,对手主教练由衷地赞叹道:“对这场比赛我没有太多好说的,因为中国队打得太好了,进攻、防守、发球、接发球,没有任何错误”。这说明什么?女排姑娘们的成就,靠的不仅是拼搏精神, 。
而在每一场比赛之后,郎平都会谦虚地总结球队的不足,表示要学习对手的优点。这绝不是故作姿态, ,正是郎平和这支球队能不断进步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帮助中国女排在赛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 。这些都是应该被补充到女排精神里的内容。
四、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2019这一年,各行各业展开了一系列“向共和国70周年献礼”的活动,“庆祖国70华诞,展青春热血风采”,青年人走在时代的前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6月12日,参加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后写给家人的信。
②9月29日,在学校庆祝建国7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
③10月1日,收看“2019年建国70周年阅兵式”后的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3分)B
2. (3分)D
3. (3分)D
4. (3分)C 以偏概全,黄旭华除了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还将所有设备都过秤,才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
5. (3分)B A选项材料二用的是平实的语言,朴实的事迹,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浑金璞玉般的品质。C选项,无中生有,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的是黄旭华具有为科学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原文并未将之与其他做同样研究的科学家作比较的意思。D选项,三则材料都没有涉及心理描写。
6. (6分)①为中国核潜艇试验默默奉献一生,是中国核潜艇试验的中流砥柱。②大胆开拓核潜艇研制事业。③为科学义无反顾,扎实苦干换来研制硕果。
7. (3分)A(“妻子在家强势”,原文无依据。)
8.(6分)①愤怒: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②伤心和委屈: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③担心: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④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⑤甜美温暖: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答出一点给2分,二点3分,三点4分,四点5分,五点6分)
9.(6分)①情节结构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②塑造人物方面:借“雪正下得紧”渲染纷乱紧张的气氛,烘托了妻子内心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③情感表达方面:借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渲染开阔鲜活的气氛,暗示了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
10.(3分)A
11.(3分)C 解绶去职指辞官,辞官不等同于归隐。
12.(3分)D 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的“自况”。
13.(5分)(1)恰逢有出使到外地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会:恰逢;诸侯:地方大吏;惠爱:爱惜人才;见:被;句子大意1分)
(5分)(2)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勤苦:勤劳清苦;同志:志趣相投;句子大意3分。)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名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年少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称它为实录。
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里召他担任主簿,没有前去任职。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后来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贫困挨饿了好几天。檀道济说:“
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
后又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郡里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哪能为五斗米(这点俸禄)而向乡里的小人弯腰(丧失尊严)啊!”当天黄昏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没有前去任职。
曾经在九月九日那天没有酒喝,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离开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也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靖节先生”。
14.(3分)C“迂回委婉”改成“开门见山”。
15.(6分)①首联下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挂着琳琅玉佩,坐着鸾铃马车,来到阁上举行盛宴的情景,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②尾联指出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16.(6分)(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3分)D这句话的语病有三处:①“通过预约后”句式杂糅,可改为“通过预约”或“在预约后”;②“领会”与“城市文明”不搭配,可将“领会”改为“领略”;③“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区域城市文明”中的定语“中国”的位置错误,应放在“新石器时代”之前。
18.(3分)A B和C项第二个分句的主语都是“良渚文化考古进程”,而括号后面的分句没有主语,根据文意,其主语不应是“良渚文化考古进程”,故排除。D项,让良渚文化考古进程开启的、逐渐掀开“中华第一城”面纱的,不是“黑陶和石器”。
19.(3分)C“令人赞赏”是让人赞同欣赏的意思,用于此处不当,应为“令人赞叹”;“领域广阔”与“城市系统”不搭配,不合语境。“图景”是画面景象的意思,用于此处比“图画”更合适;“论调”也有观点的意思,但多含贬义,用于此处更恰当。
20.(5分)(1)稔:庄稼成熟(2)就:靠近、接近 (3)聊:姑且(4)宰:县令(5)披:开
21.(6分,每处不超过18字)①更是每一项技术环节的扎实和到位 ②保持学习的心态③是高超的专业技能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60分)【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给定背景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材料先阐述了2019年10月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接着介绍了各行各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向共和国献礼;最后明确了写作的主题“庆祖国70华诞,展青春热血风采”,也讲明了青年人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做好自己的事情。
作文的情境性很强,考生需要将自己代入到所选择事件的具体背景中进行写作。这提醒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熟识的背景、情境,如此才能有话可说,也才可能成就佳作。要注意每则任务前的具体时间,如任务③要求以当代青年的身份完成一篇观后感,关注我国越发强大的国防力量,感受军人保家卫国的情怀,以此激发自己的自豪感,并树立起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此外就是要注意各种文体的具体要求,格式要规范,如发言稿、观后感等,这些文体特征既要体现在题目上,也要体现在行文过程中,不可忽略。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
1.维护世界和平,献礼共和国70华诞。
2.七十年沧桑巨变,未来我任重道远。
3.祖国发展我成长,民族复兴我奋斗。
4.青春热血捍卫祖国和平,竭力奋斗助力祖国发展。
5.祖国富强永久远,接续奋斗不敢忘。
……
偏题立意:
1.未扣住主题来写。
2.没有扣住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写。
3.不能切合背景,未体现情境,不能很好地契合材料。
【范文】
国泰民安祖国好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时值共和国70华诞,我在黎巴嫩给你们写信,献礼祖国,也献礼爸爸妈妈。
6月12日,我参加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当妈妈您听到这个消息时,电话里的您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是因为您知道您的儿子长大了,终于有机会为国家争光;而担忧是因为您知道外面的危险。出发前,每次打电话时,您都唠叨《战狼2》里面的危险场景,要我一定注意安全。
到了黎巴嫩我才知道,我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出行前,您和爸爸知道黎巴嫩不安全,但可能完全不知道黎巴嫩的情况。我来到这里后,就是在首都贝鲁特,随处都能见到千疮百孔的废弃建筑。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很难想象这个地中海东岸的国家是这样一种状况。原来黎巴嫩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该国经济发展。而其后接连不断的党派冲突、宗教纷争,以及与邻国的领土纠纷,都让黎巴嫩的局势越发扑朔迷离。之后两年也就是1978年,联合国组建了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以期制止冲突、恢复和平。可是直到现在这个国家还不太平。熙熙攘攘的街头,车水马龙的市中心,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群都见证了内战留给这个国家的难以磨灭的伤痛。
看到了他们国家的状况,我真正理解了“和平”的重要性。
有了和平,才有安定的生活。幸好,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处于和平的状态,为人民的幸福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我们党一直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把工作重心转到发展经济上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也从弱到强;国家发展了,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为中国人,我倍感自豪。我也为祖国取得的成就点赞。
爸爸妈妈,你们年轻时正赶上改革开放,更加见证了国家发展为我们创造优渥生活的历程。我们今天的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所以要更加珍惜。
过一两天,我就要正式参与工作了。这里地表温度接近50摄氏度,工作时,身上要穿着厚实的迷彩夹克、沉重的防弹衣,头上要带重达数公斤的蓝色钢盔。尽管维和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但我有足够的信心战胜这一切的困难。我也将牢记“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勇于面对危险和挑战,为维和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有强大的祖国支持,我的工作和生活是安全的;我们一定能如期完成维和任务。
以此向共和国献礼,向爸爸妈妈献礼。
儿子:华维和
2019年6月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师说含解析2021-06-066页
- 四川省仁寿一中等西南四省八校20202021-06-0627页
- 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2021-06-0631页
-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2021-06-0622页
- 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2021-06-063页
-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一12021-06-0610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2021-06-069页
- 【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2021-06-0617页
-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3月开学2021-06-0627页
- 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高二期中学业2021-06-0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