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68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启明高三语文第二次阶段检测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0小题,20分,每空1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仁人志士不苟且偷生、不逃避死亡的原因。
2.《诗经·关雎》中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刻画了男子追求窈窕淑女而不得之后朝思夜想、难以入眠的情状。
3.《论语》中感叹人生世事变换之快,有惜时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5.《劝学》中荀子以“金”经过“磨砺”就会锋利中感悟出,人要成为“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6.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自己即使住在喧闹的环境也如同处在僻静之地的原因。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拂晓行船所见,生动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9.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送”的主题,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10.《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__________”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 ”。
- 15 -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题目。(共18分)
写给当炮兵的儿子
丁 芒
信里先不寄家乡一撮土,
也不寄亲友故旧的叮咛,
不寄屋前杏花三两瓣,
不寄水井旁的笑语殷殷。
既然跨出了家乡的门槛,
既然帽子缀上了红星,
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
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
我只寄你一缕硝烟,
和电一样的刀光,霞一样的血影,
寄给你,我的战友的雄姿,
寄给你,战壕里泥土的温馨。
也寄给你春天的溪流,
饮饱冰雪的柳芽已经发青,
- 15 -
寄给你雷霆似的脚步,
寄给你汗气熏蒸的白云。
让你去把握革命未来的节奏,
让你去呼吸时代飞迸的火星,
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
让千山万水都来向你叮咛。
你再去寻觅家乡的云树,
像从百花园中采一朵芳馨,
你才会有深沉壮阔的爱,
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
(选自《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5期,有删改)
1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第一节中的四个“不寄”,意味着儿子参军后曾写信表达对家的思念,诗人让他放下这种思绪。
B.“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诗人委婉告诫儿子要踏下心来保卫祖国边疆。
C.第三节和第四节都写到要“寄”什么,但内涵有所不同,第三节侧重激励儿子要有军人的血性。
D.“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中的“炮弹”体现了儿子的军种,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
- 15 -
1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诗歌开始说“不寄”,接下来又说“寄”,在“寄”与“不寄”的鲜明对比中,表达了深沉的情怀。
B.与“寄”和“不寄”搭配的多为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这就增强了让读者求索回味诗意的情味。
C.诗人开始说不给儿子寄家乡的什么,最后却让儿子“寻觅家乡的云树”,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
D.诗歌每四句构成一节,不少地方又反复某个词以连带一组句子,强化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13.如何理解“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4分)
14.诗歌采用家书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以下题目。(共14分)
追赶队伍的小兵
王羽
①枪声和爆炸声忽然停了,怒吼的北风狂暴地刮过,茫茫林海又发出了山呼海啸的咆哮声,浓浓的硝烟快速消散了。
②抗联官兵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山下的日军讨伐队一时不明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战士们趴在皑皑积雪上,慢慢爬到了连长的周围。连长从怀里取出仅有的两颗手榴弹,低声说:“最后的时刻到了。”战士们谁都不说话,只是悲壮地点了点头。
③突然,一个老战士说:“连长,要起大烟炮了。”连长忙追问:“老程,快看看,得多长时间才能起?”老程非常有把握地说:“一袋烟吧。”连长兴奋地说:“有救了!两人一组,大烟炮一起,立刻向山上跑,只管跳下崖去,一定要想方设法活下去,追上队伍。”
④老程拍拍身边的小战士说:“柱子,咱俩一组,跟紧我。”说着,老程解开腰间的麻绳,
- 15 -
将一头递过去,让柱子系在腰上。柱子的脸冻得发青,两手僵硬,好不容易才将麻绳系好。
⑤山下的日军终于反应过来,判断山上的抗联战士没有弹药了,嗷嗷叫着,向山上冲。鬼子离得越来越近了,连长猛地将手榴弹甩下去,战士们用尽力气高喊:“冲啊!杀呀!跟他们拼了!”
⑥爆炸的声音刚刚传来,天就变了,肆虐的北风突然膨胀了无数倍,狂风裹挟着粒子,眨眼的工夫,雪粒子抱成了团,变成了一个个雪球,大大小小的雪球旋转着、飞舞着,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天地之间顷刻变得一片混沌。这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东北大烟炮。
⑦山下的日军一片混乱,抗联战士们立刻两人一组,用尽最后的力气,向山顶拼命攀登。柱子人小腿短,力气早已用尽,全凭老程在前面拼命拉,才勉强迈开腿。老程将柱子拉进怀里,凑到柱子的耳旁喊:“要下山了,死命抱紧我。”老程将柱子严严实实地搂在怀里后,倒退着跳了下去……
⑧肆虐的大烟炮一直到黎明时分才停,不过雪仍然在下。柱子终于清醒了,他努力钻出老程的怀抱,才发现两人已经让厚厚的积雪掩埋了。
⑨柱子轻轻推推老程,见老程毫无声息。柱子心慌起来,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摘下狗皮帽子,将帽子覆盖在老程的脸上,然后慢慢地将两人头部的积雪拍去。柱子将冻僵的两只手焐在老程的脸上,试图让老程在这一丝温暖里缓醒过来。让柱子惊喜的是,老程真的慢慢醒了。
⑩柱子喜极而泣,老程用尽力气,才断断续续地说:“我,我,不行了,你,你要,追上,队伍。”冰凉的泪水在柱子脸上流淌,他紧紧地抓住老程的衣襟哽咽着说:“老程叔,你别离开我,我怕。”老程喘息了好一会儿,又艰难地说:“孩儿呀,虽说,你还,不到,十五岁,可你,是抗联战士。”说完,老程不说话了。
老程的脸是安详的,就像睡着了一样,胸口上竟然有一穗黄色的老苞米棒。这是三天前,每个人分到的最后一穗老苞米。正是这穗风干坚硬的老苞米,才让这支抗联小部队完成了掩护大部队转移的任务。
柱子将没有子弹的三八大盖枪从老程的身上轻轻摘下,把老苞米揣进怀里,
- 15 -
又将老程的狗皮帽子扶正,然后跪在老程身前。柱子大哭着说:“老程叔,没有你我早就死多少次了,我一定活下去,一定追上队伍!老程叔,我一定多杀敌人,给你们一家人和我爹我娘报仇。”
柱子用洁白的雪将老程掩埋了,慢慢地向山下走去。沉重的步枪极大地消耗着柱子的体力,柱子一下子倒在厚厚的积雪上。他喘息了好久,连吃了两口雪,掏出苞米棒,将剩下的几粒石子一样硬的苞米粒小心地放进嘴里,柱子舍不得一下子将苞米粒咽下去,他含了很久,才将苞米粒一个一个嚼碎,一点点地咽了下去。然后站起身,继续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柱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实现自己在老程叔面前发的誓。
没有风雪的崇山峻岭是寂静的、静止的,只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顽强地行进。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了,再爬起来。这个小小的身影让寂静的山林有了生气,也有了希望。一望无边的红松树和满世界的皑皑白雪,一起注视着这个追赶队伍的孩子……
(选自2018年第12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小说开头点明了故事发生在战场之中,而对北风与林海的咆哮声的描写则为后面“东北大烟炮”的来临做了铺垫。
B.文中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力地突出了抗联战士在弹尽粮绝之时英勇无比的斗争精神。
C.柱子与老程叔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后老程叔为保护柱子付出了生命,体现了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D.小说通过血战、跳崖、追赶队伍等情节,着重塑造了抗联战士的群体形象,赞扬了他们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16.小说第⑥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东北大烟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17.小说以小战士在白雪中行进这一开放式结尾作结,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5分)
四、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以下题目。(共13分)
- 15 -
谁持彩练当空舞
熊召政
①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枝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②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从墙上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③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④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在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⑤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⑥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⑦我的家乡是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腾。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
- 15 -
⑧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的史诗。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
⑨十送红军,送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骨肉。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五千里的重重阴霾?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泪。
⑩纵览历史,我们可以说,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禀赋。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毛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⑾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残它。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⑿物换星移,历史的烽烟早化作大地上的虹霓,我们也只能从竟夜的春风、从山间的鸟啼来谛听烈士们的呼吸。但是七十年前的那棵老树,还是那么苍翠欲滴,这是因为它的根须,始终抓住了泥土;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对于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
(摘自熊召政散文集《历史的驴友》)
18.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描述古民居的屋檐针菲、泥墙苔痕、瓦脊雨燕等,突出其古朴淡雅,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 15 -
B.文中用“最壮烈”修饰“长征”,既写出了亲人思、战争之烈,又表现出长征路途之长、人员之众。
C.文章写赣南、作者家乡等地的苏区,表明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众多苏区百姓的大力支持。
D.文章没有详写战争生活的残酷激烈,而是着重表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礼赞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19.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开篇描写大樟树的主干、枝ㄚ、叶子突出大樟树的盎然生机,为全文营造了昂扬明朗的氛围。
B.文章虚实结合,借大樟树与《十送红军》,将现实与回忆融为一体,在现实描写与历史回忆间自如转换。
C.散文贵在有“我”,文章提到“我”的向往时,用笔与长枪、书与战争作比,表现出尚武轻文的倾向。
D.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樟树根须始终抓住泥土而苍翠依旧,象征着军民之情长在,长征精神永葆生机。
20.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未几,琨率突骑五千济河攻乔,乔劫琨父蕃,以槛车载之,据考城以距虓,众不敌而溃。乔复收散卒,屯于平氏,河间王颙进乔镇东将军、假节,以其长子祐为东郡太守,又遣刘弘、刘准、彭城王释等率兵援乔。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刘琨分兵自荥阳率兵迎越,遇祐,众溃见杀。乔众遂散,与五百骑奔平氏。帝还洛阳,大赦,越复表乔为太傅军谘祭酒。越薨,复以乔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一》)
- 15 -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B.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C.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D.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2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5分)
未几,琨率突骑五千济河攻乔,乔劫琨父蕃,以槛车载之,据考城以距虓,众不敌而溃。
六、语言文字云运用(共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4分)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 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南方的寒冷我仅仅接触过。说得具体一点,是在江汉平原,是在过去。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上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犹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驻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了寒冰的高度。寒冷是风丢下的种子,风是无孔不入的精灵。家乡有一句话,叫作“针尖大的眼,簸箕大的风”。
23.下列对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借代 比喻 反复
B.比喻 引用 夸张
C.引用 借代 夸张
D.比拟 反复 比喻
- 15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12分)
我认识的学生里面,除了少部分_____________的奇才之外,真正最影响一个人的成就的因素,可能不是智商,也不是努力,而在于他有多“踏实”。踏实的人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学一样东西,就学得到一样东西。你只要看一门课最开始的时候,讲一些最简单的知识,哪些人可以_____________地听进去,他们未来就算没有什么惊人的成就,也都不会生活得太差。而聪明人往往已失去了耐心,都趴在桌子上睡觉。
但趴在桌子上睡觉,还不算最糟糕的学习状态。我自己也在课上睡过无数次,就我的经验来说,当然什么也没学到,但起码知道没学到东西。更可怕的情况是自我催眠,感觉自己在学,实则空空如也。一种典型的催眠方式,就是用手机把每一页PPT都拍下来,之后该开小差照样开小差。他们以为自己“学到了”,但无非是在手机里储存了一堆只在考试前才会看一遍的照片而已。有时我会禁止学生照相,但他们还是会把电脑搬到教室里,一边听课,一边噼里啪啦地打字。这样也算很努力。但他们努力把课堂上的内容敲进电脑里,就是为了自己可以更_____________地记不住它们。之所以说这种情况更可怕,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地把“并没有真的学到什么东西”这件事巧妙地敷衍过去:“反正随时可以再看我的笔记。”
我想,这里面大概也有一种安全感。一个人学东西之所以无法专注,可能就是因为他无法忍受专注在一个点上的感觉。学习一个东西(尤其是简单的、重复的)往往让人焦虑。( ),这样就可以说:“行了,这个我已经懂了。”这是回避焦虑的法宝。
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天资聪颖 不胜其烦 心安理得 不露声色
B.天赋异禀 不胜其烦 问心无愧 不露声色
C.天赋异禀 不厌其烦 心安理得 不着痕迹
D.天资聪颖 不厌其烦 问心无愧 不着痕迹
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可能不在于智商,也不在于努力,而在于他有多“踏实”。
B.可能不是努力,也不是智商,而是“踏实”。
- 15 -
C.可能不在于努力,也不在于智商,而在于他有多“踏实”。
D.可能不是智商,也不是努力,而是“踏实”。
2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因为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就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因此,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或是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
B.因此,你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或是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
C.因为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就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因此,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或是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
D.因此,你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或是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就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
七、作文(共6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几个行人顺着河岸赶路。他们来到一处高地,望见一条大船顺流而来。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等待它靠岸。当船靠近一些时,他们感到那是一条小船,不像先前想象得那么大,可仍然盼望它到来。等完全靠近时,他们看见原来是一堆树干。于是有人失望地说:“它什么都不是,我们白等了。”有人却说:“不如我们把它们绑成木筏,乘上木筏顺流而下,也很好啊!”
这则材料带给你什么联想和思考?请以此为基础,给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出国继续学业的留学生小郑写一封信。
要求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启明高三语文第二次阶段检测
参考答案
- 15 -
1、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2、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3、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4、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7、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8、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9、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10、彼竭我盈 惧有伏焉
11.D “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理解有误,本句在于鼓励儿子作为一名炮兵,要有对国家的热爱,对和平的追求。
12.C “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分析有误,最后是情感的升华,不存在“矛盾纠结”。
13.①让儿子心中时刻装着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②鼓励儿子作为战士尽职尽责,保卫祖国辽阔的边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①形式方面:使诗歌的构思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②人称方面:便于运用第二人称,与儿子“见字如面”地贴心交流。③情感方面:便于以长者身份表达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 D。“着重塑造了抗联战士的群体形象”分析不当,“血战”“跳崖”两个情节塑造的是抗联战士的群体形象,但“跳崖”后塑造的是老程叔与柱子的形象,并且最后的“追赶队伍”主要是写柱子这个小战士的活动,而不是抗联战士的群体形象。
16. ①画横线的句子是自然环境描写,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风大、雪猛的氛围。
②恶劣的环境是抗联战士们战斗的背景,衬托了抗联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③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风大、雪猛的自然环境让山下的日军陷入混乱,给抗联战士们跳崖求生提供了时间。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 15 -
17. ①艺术效果上,画面感极强,在广袤的雪域中,一个身形矮小的小战士一心追赶队伍,一大一小,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这个追赶队伍的孩子”与题目相照应,而省略号意蕴丰富,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②人物形象上,对小战士“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描写,突出了小战士顽强的精神与意志。
③情感主题上,小战士的活动让静止的山林产生了动感,使山林富有生机;而红松树与皑皑白雪“注视着”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预示斗争胜利的信念与希望。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18. A “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错误,应是“旨在引出下文的革命先辈的浪漫情怀”。
19.C “表现出尚武轻文的倾向”,无中生有,表达我对最壮烈的红军长征的钦佩和对革命的向往。
20.①以“谁持彩练当空舞”为题,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感染力。
②诗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全文,结构全篇。
③将二万五千里长征喻为彩练,生动形象。
④表现先辈革命豪情与浪漫情怀,突出主题。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21. B 作答时,注意句中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中根据名词“东海王”“越”“檄”“天下”“甲士”“关”“大驾”“军”“萧”“乔”“子祐”“萧县之灵璧”,虚词“于”“之”断句即可。
22. 过了不久,刘琨带领五千名精锐的骑兵渡河攻打刘乔,刘乔劫持了刘琨的父亲刘蕃,用囚禁犯人的栅栏车载着刘蕃,据守考城以抵抗司马虓,刘乔的士卒不敌对手而溃败。
(未几:过了不久,1分;济:渡,1分;以:用,1分;据:据守,1分;距:通“拒”,抵抗,1分。)
【参考译文】
- 15 -
过了不久,刘琨带领五千名精锐的骑兵渡河攻打刘乔,刘乔劫持了刘琨的父亲刘蕃,用囚禁犯人的栅栏车载着刘蕃,据守考城以抵抗司马虓,刘乔的士卒不敌对手而溃败。刘乔又收拢散兵,在平氏县屯兵。河间王司马颙进升刘乔为镇东将军、假节,任他的长子刘祐为镇东太守,又派刘弘、刘准、彭城王司马释等率兵增援刘乔。东海王司马越向天下转发檄文,带领三万士兵,将要入关迎接皇上,大军驻扎在萧县,刘乔感到畏惧,派其子刘祐在萧县的灵璧抵抗司马越。刘琨分兵从荥阳带领军队接应司马越,与刘祐遭遇,刘祐士卒溃散遭到杀害。刘乔的军队也随即溃散,带着五百个骑兵奔向平氏。元帝返回洛阳,大赦天下,司马越又上表请求让刘乔担任太傅军谘祭酒。司马越去世后,元帝又任刘乔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豫州刺史。刘乔死于官任,当时六十三岁。
23.B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寒冷是风丢下的种子,风是无孔不入的精灵”是比喻手法; “针尖大的眼,簸箕大的风”既是引用也是夸张。
24.C
解析:①天资聪颖:上天赐予的聪明灵慧的资质,形容一个人某方面的天赋极佳,聪明而且具有慧根,强调“聪明”,内容具体。天赋异禀:形容一个人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宏观概括,强调上天赐予性能。②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③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的或对不起人的地方。④不露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不着痕迹:指事情做得天衣无缝,没有破绽,不易被人察觉。
25. D
解析:“在于”与因素搭配不当,排除A、C两项。“智商”为先天因素,“努力”和“踏实”为后天因素,应当先天在前,后天在后,排除B项。故选D。
26. A
解析:前语境“可能就是因为他无法忍受专注在一个点上的感觉。学习ー个东西(尤其是简单的、重复的内容)往往让人焦虑”与“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就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有交集“一个点”“一个东西”,话题一致衔接最紧,排除B、D两项,而且后边是原因,应该用“因为”而非“因此”。根据逻辑认知顺序,“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应该在前,“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应该在后,排除C项,另外根据后语境“这样就可以说:'行了,这个我已经懂了”的内容应该紧承“因此,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或是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照应上文,属于正确的做法。故选A。
- 15 -
相关文档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1-06-0623页
-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1-06-0610页
-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考语2021-06-068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分解九图文转2021-06-068页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2021-06-0616页
-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2021届高2021-06-0616页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教学案:第4编专2021-06-0610页
-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21-06-0612页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教学案:第2编专2021-06-0628页
-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2021-06-06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