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0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岳池县第一中学高2018级第四学期6月份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①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②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③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①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④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在这一点上,礼和法律不同,甚至不同于普通的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⑤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⑥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这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怎样有效,环境一旦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人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⑦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象“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注:①“礼”的繁体字为“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它依靠传统而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B.乡土社会里人口流动很小,土地也很少变动,个人可以信任自己和前人的经验。
C.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而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
D.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③段根据“礼”的字形来解释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进而论证了礼是社会公认
合式的行为规范的观点。
B.第⑤段用孔子多用“克”字和“约”字的论据,论证了礼治不是自动形成的秩序,而是主
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C.文章采用不破不立的写法,先摆出错误观点,然后层层深入地论证了我们不是“人
治”的社会,而是礼治社会。
D.文章以“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为立论前提,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释了礼治
社会的由来和发展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所以人
都会逃避法网。
B.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这就为礼治的推
行提供了可能。
C.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去应付新的
问题,这就是“法治”。
D.“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的,这里所谓的“礼治”就是普通所谓
的“人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题。
材料一:
共享经济,是由个人或第三方平台将闲置资源或服务有偿分享给需求者,并从中获得报酬的经济模式,其核心特征是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共享经济的发展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生与普及。二是人口红利。近年来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大发展也源自人口基数带来的互联网人口红利。三是大量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大量的传统行业劳动力进入共享经济领域,个人的技能或服务借助第三方平台实现更快速的流动。四是大量闲置资源可供给优化。以汽车为例,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显示,平均一辆车只有 4%的时间在行驶,而 96%的时间中被闲置,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可供优化的资源。
(摘编自《国家地理》周刊编辑部《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材料二:
“共享经济”的概念首次由马科斯·费尔逊在 20世纪 70年代以研究个人汽车共享和租赁时提出,而“共享经济”在经济社会中具体的表现模式,则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才得以出现。此种新经济模式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消费者之间的分享、交换、借贷、租赁等共享经济行为作为基本特征,成为当今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第一,共享经济的信息反馈和信任机制存在缺陷。共享经济虽然通过第三方平台提高了交易质量,重拾人们的信任度,但是,第三方平台的资质以及对用户的信任措施有待加强。供需双方与第三方平台之间的依赖关系需要更明确的规则。第二,共享经济模式中,无限供给的能力、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及其迅速扩张的发展态势对原有的商业逻辑和利益分配方式产生强烈冲击,受到既得利益者的质疑和阻挠。第三,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和发展初期,针对其提供的服务,产品还没有完全相适应的安全、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在保护消费者隐私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
(摘自金碚、郝丹《“共享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材料三:
2018年,迅雷集团 CEO、网心科技 CEO陈磊表示,共享经济和区块链是一对共生关系。因为共享经济一定要解决信任和激励问题,而区块链能够解决共享经济的这两大难题。
区块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每个节点的独立性,节点之间的交互是可以单独进行的,不需要第三方充当信息的传达者。记录在链上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区块链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任何第三方机构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或撤销,从而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这样共享经济中的公民产权可很好地确权。
此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可以帮助实现共享经济中的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使共享经济更加完善可靠。
最后,基于区块链的通证系统,可以实现共享经济系统中的权益流转和分配,实现对资源共享方的激励。
(摘编自新浪科技网《如何将区块链“装入”自动贩卖机?》)
4.下列对“共享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享经济这种经济模式,由个人或第三方平台将闲置资源或服务分享给需求者,需
求者需要支付相应的报酬。
B.“共享经济”在 20世纪 70年代首次出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
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C.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消费者之间产生分享、交换、借
贷、租赁等共享经济行为。
D.共享经济可以通过基于区块链的通证系统来实现系统中的权益流转和分配,实现对
资源共享方的激励。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口基数大、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经济转型升级而带来的劳动力转移和
大量可供优化的闲置资源是共享经济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B.共享经济受到原有商业模式中既得利益者的质疑和阻挠,是因为其无限供给的能力、
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及其迅速扩张的发展态势对原有的商业逻辑和利益分配方式产生了
强烈的冲击。
C.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共享经济虽然在信息反馈、信任机制、质量保障体系、保护消费者隐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缺陷,但其发展势头良好。
D.区块链的每个节点相对独立,节点之间可以单独进行交互,不需要第三方充当信息的传达者的特点,可以帮助共享经济中的公民产权很好地确权。
6.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该如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题。
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迎着十一月的寒风,推开街边一家花店大门的时候,珊德拉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直以来,她都过着一帆风顺的惬意生活。但是今年,就在她怀孕 4个月的时候,一场交通事故无情地夺走了她肚子里的小生命。紧接着,她的丈夫又失去了工作。这一连串的打击令她几乎要崩溃了。
“感恩节?为什么感恩呢?为了那个不小心撞了我的粗心司机?还是为那个救了我一命却没能帮我保住孩子的气囊?”珊德拉困惑地想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团团鲜花面前。
“我想订花……”珊德拉犹豫着说。
“是感恩节用的吗?”店员问,“您一定想要那种能传递感激之情的花吧?” “不!”珊德拉脱口而出,“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我知道什么对您最合适了。”店员接过话来说。
珊德拉大感惊讶。这时,花店的门铃响了起来。“嗨,芭芭拉,我这就去把您订的东西给您拿过来。”店员一边对进来的女士打着招呼,一边让珊德拉在此稍候,然后就走进了里面的一个小工作间里。没过多久,当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怀里抱满了一大堆的绿叶、蝴蝶结和一把又长又多刺的玫瑰花枝——那些玫瑰花枝被修得整整齐齐,只是上面一朵花也没有。
珊德拉狐疑地看着这一切,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谁会要没有花的枝子呢!她以为那顾客一定会很生气,然而,她错了。她清楚地听到那个叫芭芭拉的女人向店员道谢。
“嗯,”珊德拉忍不住开口了,声音变得有点结结巴巴的,“那女士带着她的……嗯……她
走了,却没拿花!”
“是的,”店员说道,“我把花都给剪掉了。那就是我们店里的特别奉献,我把它叫做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哦,得了吧,你不是要告诉我居然有人愿意花钱买这玩意吧?”珊德拉不理解地大声说
道。
“3年前,当芭芭拉走进我们花店的时候,感觉就跟你现在一样,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感恩的。”店员解释道,“当时,她父亲刚刚死于癌症,家族事业也正摇摇欲坠;儿子在吸毒,她自己又正面临一个大手术。我的丈夫也正好是在那一年去世的,”店员继续说道,“我一生当中头一回一个人过感恩节。我没有孩子,没有丈夫,没有家人,也没有钱去旅游。”
“那你怎么办呢?”珊德拉问道。
“我学会了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店员沉静地答道,“我过去一直为生活当中美好的事物而感恩,却从没有问过为什么自己会得到那么多的好东西。但是,这次厄运降临的时候,我问了。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原来黑暗的日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在这时,又有人走了进来,是一个头顶光秃的矮个子胖男人。
“我太太让我来取我们的感恩节的荆棘花束——12根带刺的长枝!”那个叫菲利的男人一边接过店员从冰箱里取出来的用纸巾包扎好的花枝,一边笑着说。
“这是给您太太的?”珊德拉难以置信地问道,“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知道您太太为什
么会想要这个东西。”
“哦,不介意……我很高兴你这么问,”菲利回答道。“四年前,我和我太太差一点儿就离婚
了。在结婚四十多年之后,我们的婚姻陷入了僵局。但是现在,我们总算把问题给解决了,我们又和好如初。这儿的店员告诉我,为了让自己牢记在荆棘花束里学到的功课,她总是摆着一瓶子的玫瑰花枝。这正合我意,因此就捎了些回家。”
“我诚挚地向你推荐这一“特别奉献”!”菲利一边付账,一边对珊德拉说。
“我实在不知道我能不能够为我生命中的荆棘感恩。”珊德拉对店员说道,“这有点儿……不
可思议。”
“嗯,”店员小心翼翼地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荆棘能够把玫瑰衬托得更加宝贵。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会更加珍视上帝的慈爱和帮助,我、芭芭拉,还有菲利夫妇,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因此,不要恼恨荆棘。”
眼泪从珊德拉的面颊上滑落,她抛开她的怨恨,哽咽道:“我要买下这样一束带刺的花枝,该付多少钱?”
“不要钱,你只要答应我把你内心的伤口治好就行了。这里所有顾客第一年的特别奉献都是由我免费赠送的。”店员微笑着递给珊德拉一张卡片。
珊德拉打开卡片,上面写着:我的上帝啊,我曾无数次地为我生命中的玫瑰而感谢你,但却从来没有为我生命中的荆棘而感谢过你。请你教导我关于荆棘的价值,通过我的眼泪,帮助我看到那更加明亮的彩虹……
眼泪再一次从珊德拉的脸颊上滑落。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交通事故中失去自己怀孕 4个月的孩子、丈夫也失去了工作的珊德拉,感恩节
这天不知不觉来到花店时,内心是十分崩溃和困惑的。
B.“荆棘能够把玫瑰衬托得更加宝贵”,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却道出店员对人生的深
刻领悟,令人深思。文中类似的语言描写不止一处。
C.卡片上的“玫瑰”与前文“生活当中美好的事物”遥相呼应,而“荆棘”则象征着生活中
遇到的麻烦、挫折、不幸和苦难等等。
D.小说结尾写到“眼泪再一次从珊德拉的脸颊上滑落”,表明芭芭拉和菲利夫妇的不
幸经历,以及店员赠送的特别奉献将她内心的伤口已经治好了。
8.小说全篇主要由人物的对话描写构成,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6分)
9.对于文中的画线句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原来黑暗的日子也是非常重要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及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小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B.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C.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D.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
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贞观”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
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
C.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主要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D.赠,又叫“追赠”,指我国古代专门对已故官吏或现任官吏的先人追封官职称呼,一般所追
封的官职比死者生前的官职要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周早年命途多舛。幼年丧父,家庭贫穷拮据;补任州助教时,多次受到刺史责备;客居
汴州时,遭到县令羞辱。
B.马周才华出众。曾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让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所陈奏章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
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人听之忘却疲倦。
D.马周深得皇帝宠信。马周患病期间皇帝亲自探望,寻找地方为他修建宅第,让御厨为他备
饭,让御医前去看护,还亲自为他调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2)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小题。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碧琉璃滑净无尘”中作者使用夸张修辞手法,展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B.“当路游丝萦醉客”游丝本无情,欧阳修却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
也是游人被春景吸引之意。
C.“日斜归去奈何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
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
D.作者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喜不自禁的情感,创造
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15.“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中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刘义隆的典故,批判了南宋朝廷草率北伐的行为。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望见廉颇”“引车避匿”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
野生动物肇事并不是一种新生的现象,古已有之。近些年,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问题
之所以
,一方面,这可能与社会各界对该议题的愈加重视和媒体的有效传播(覆盖
面、速度)有关;(
)。媒体通常将野生动物肇事归咎于自然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例如建立保护区、禁猎。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野生动物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然而,由于缺少本底调查和持续 ____,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是否真正在增长通常缺乏可靠的证据。相较而言,保护工作者普遍认为人与野生动物生态位的重叠是导致冲突的根源所在。他们认为,随着人类活动的 ______ ,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相应丧失或退化,彼此对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的竞争____,冲突随之加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凸显 检测 拓展 剑拔弩张
B.突显 检测 拓展 愈演愈烈
C.凸显 监测 扩张 愈演愈烈
D.突显 监测 扩张 剑拔弩张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內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另一方面,在某些地方,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直接冲突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确实在增加,而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
B.另一方面,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在某些地方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确实在增加,而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
C.另一方面,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而在某些地方,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直接冲突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确实在增加。
D.另一方面,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而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在某些地方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确实在增加。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野生动物数量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B.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野生动
物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C.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
物数量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D.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数量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个字(6分)
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亡和认识的深化,都必然在词汇和词义中打上自己的印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________________ 、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新事物的出现是新词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导弹”“集装箱”“支付宝”等都是语言中新出现的词语。_②_________。 例如:“顶戴”“杠房”“黄包车”等词语都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而不用了。词语的替换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比如封建社会官吏的“俸禄”就被“薪水”所替换,而“薪水”后来又被“工资”所替换。词义的演变是指③_______________。同样是一个“坐”字,我国古代人的“坐”的姿态和现在就完全不一样。因而“坐”这个词的意义也随之改变。
21.疫情期间有一副对联。其中一联的语序、结构已被打乱,请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对此联进行正确调整,并确定上下联。(5分)
未打乱一联:赤胆耀神州,担高义,施良策,送瘟驱疫立奇功。
已打乱一联:持妙术、临险境、白衣、悬壶济世、怀仁心、显大爱。
上联:
下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写作任务。
材料1: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国部分网友在看见别的国家疫情时候的评论如下:“开卷考试抄作业还不及格啊”“有书可抄都不抄,非要大面积传染才会重视吗?搞不懂这些人在想什么!”“开卷考试答出了零分卷”“让你们抄作业都抄不明白吗!”“快过来抄作业”。
材料2:张文宏教授说:“疫情在全世界爆发后,我们总会看到一种观点,就是嘲笑别国的做法,觉得别国都应该来抄中国的作业。我们前期的失误,其实是需要反思的。而我们后期的有效,别的国家也是学不来的——体制和国情不同。何况,这是场灾难。不管是嘲笑别国疫情蔓延,还是猛夸自己国家棒,其实都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
材料3:为美国股灾振臂欢呼的人不知道,过去1个月,中国的大公司也遭遇寒冬:中国平安股价下跌13%,阿里巴巴股价下跌10%,百度股价下跌21%。
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开展线上讨论,主题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你是发言人,请结合以上3则材料,谈谈你对该主题词的理解。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岳池一中高2018级第四学期6月份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3分)D【解析】D项,原文相关信息在第②段末句和第⑤段第一句,原文是说“表面看去好像是”,且原文还说“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A项,原文相关信息在第③段第一句和第三句最后一个分句;B项,原文相关信息在第③段第七、八句;C项,原文相关信息在第④段第三、五、七句。
2. (3分)C【解析】C项,文章没有采用“不破不立”的写法,第①段先摆出错误观点,只是为了引出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且全文论证的观点也不是“我们不是“人治”的社会,而是礼治社会”。
3. (3分)B【解析】B项,原文相关信息在第③段第十句和第⑥段第十句;A项,“人都会逃避法网”曲解原文,原文相关信息在第④段第三、四句,原文表述为“人可以逃避法网”;C项,“只有……才”说法绝对化,原文相关信息在第⑥段;D项,原文相关信息在第⑦段第一、二句,原文表述为“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 (3分)B【解析】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原文是“共享经济”的概念首次由马科斯·费尔逊在20世纪70年代以研究个人汽车共享和租赁时提出,而非“共享经济”“首次出现”。
5.(3分)C【解析】“发展势头良好”文中无据。且原文只是说“信息反馈、信任机制存在缺陷”,不是“很大的缺陷”。
6.(6分)(意思表达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6分)
【答案示例】
(1)相关技术部门:积极开展类如区块链等技术研发,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共享经济相关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大力吸引市场劳动力和闲置资源参与,建立安全、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
(3)国家、政府: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出台行业服务标准,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共治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弄虚作假、泄露和滥用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D【解析】小说结尾“眼泪再一次从珊德拉的脸颊上滑落”,表明卡片上面的话再一次让珊德拉内心受到触动,认识到了荆棘对人生的价值,懂得了感恩生命中的荆棘。
8.(6分)(意思表达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6分)
【答案示例】
(1)小说主要以人物对话描写来展开和推动故事情节,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叙述更加紧凑和集中。
(2)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可以使小说中人物(尤其是店员和珊德拉)的性格特征在有限的篇幅里得到更充分的刻画和表现。
(3)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可以很好地展现小说中四个人的生活经历,凸显小说对生命中的荆棘感恩的主题,昭示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9.(6分)【答案示例】
(1)联系上下文理解:在面临丈夫去世,没有孩子,没有家人,也没有钱去旅游等厄运降临时,(1分)店员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反思后认识到,遭遇不幸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1分)在感恩生活中的美好的同时,也要感恩生活中的不幸。(1分)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示例)生活中的麻烦、挫折、不幸和苦难等,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应对,学会反思,乐观生活。(联系现实谈认识,1分)比如:2003年的非典,尽管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但它也让我们提高了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引发了我们治国理政理念的转变和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所以,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非典,感恩为抗击非典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所有人。(联系现实举例并分析,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 (3分)C
11. (3分)B【解析】“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叫谥号。年号,是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
12. (3分)B 【解析】三百匹丝帛是赏赐给常何的,而非马周。
13. (10分)(每句5分)【答案示例】
(1)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关键词:“舍”、“不之顾”、“异”,各1分,大意2分)
(2)病更重时,马周就把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并说:“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这样做。”(关键词:“甚”、“悉”、“暴”,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幼年丧父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他被补任做了州里的助教官,人事关系处理得不好,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客居到密州。赵仁本推崇他的才气,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马周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列举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义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段时间还没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了四次。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唐太宗因为常何而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赐给常何三百匹丝帛。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机敏、辩证、清晰、深入,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太宗常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想他。”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马周论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没有一字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谊正是这样啊。然而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长久。”没过多久,马周升任治书待御史,兼谏议大夫职务,代理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官做了中书令。当时设置太子司议郎,唐太宗抬高了此官的官阶。马周感叹道:“只遗憾我资质、品格不够,不能当上这个官职。”唐太宗远征辽东,留马周在定州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来,马周又担任吏部尚书,晋升银青光禄大夫。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所要寄托依靠的,关键在于尽忠尽力。”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去,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第,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御医前去看护,唐太宗又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前去探视。病更重时,马周就把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并说:“
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这样做。”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去世,年仅48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A【解析】修辞手法分析有误,应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平静清澈的西湖水面比喻成光洁平滑的琉璃。
15. (6分)【答案示例】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响”和“浸”。(1分)“响”用声音表示动态,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蹄声得得,轮声隆隆,来到西湖游赏春光,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一种热闹的气氛。(2分)“浸”即倒映,“溶溶春水浸春云”写湖面风光,水里映出了云的影子,云、水、天空都融在一起了,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巧妙地写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2分)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每空1分,错、漏、增字或语序错乱,均不得分)
(1)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3分)C【解析】“凸显”,清楚地显露。“突显”,突出地显露。文中所说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事,是近年来逐渐清楚地显露出来而非突出地显现,应选“凸显”。“检测”,检验测定。“监测”,监视检测。文中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应是监视检测,而不是检验测定,应选“监测”。“拓展”,开拓发展业务、市场等。“扩张”,扩大势力、疆土等。文中表达的是人类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应选“扩张”。“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愈演愈烈”,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强调持续变化的过程。 文中表达的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对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的持续竞争情况,应选“愈演愈烈”。
18. (3分)B【解析】 上文提到“近些年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之所以凸显”,与之照应,此处应强调“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不应将状语“在某些地方”放在“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前面,更不能将“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放在“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前面。
19. (3分)D【解析】画线句子存在三处语病,分别是“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中“生态环境”与“提升”搭配不当;“野生动物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中有残缺和赘余,应在“野生动物”后加上“数量”并删去“后”。
20.(6分)(每句2分,意近即可)
【答案示例】
①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②旧事物的消失是旧词消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③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21.(5分)(上下联位置正确2分,排序正确3分)
上联: 白衣临险境,怀仁心,持妙术,悬壶济世显大爱。
下联:赤胆耀神州,担高义,施良策,送瘟驱疫立奇功。
【解析】根据对联末字要求仄起平收确定上下联。
四、写作(60分)
22.(60分)
【优秀标题】
《同呼吸,共命运》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深入人心》
【优秀提纲】
1.当今时代,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越来越联系在一起。
2.这次疫情不仅是我国的灾难,也是一场全人类的灾难。请不要用“抄作业”、“开卷考试”这样的词汇在言语上弱化疫情的影响力。
3.全球确诊超过百万之下,嘲笑别国的人,你以为你能独善其身?
4.一些媒体自以为只要站对了队,就可以挑动大众的神经,来赚流量,肆无忌惮的制造敌对情绪,激发国人过国外的仇恨,这是要不得的。
相关文档
- 2019版高中语文3囚绿记习题新人教2021-06-066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2021-06-064页
-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623页
- 省实验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2021-06-0616页
- 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2021-06-069页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2021-06-0616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611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2021-06-066页
- 【语文】辽宁省六校2019-2020学年2021-06-0614页
- 高考语文拓展阅读精选:蚕是被自己的2021-06-0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