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03 课 解题锦囊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的角度:
1.辨析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观点和态度。
【例一】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
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被
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
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
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
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
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误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
义。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之前,你必须对这
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
【答案】要毫不停顿地读第一遍,对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2.比较在文中转述的多人观点。
一篇文章列举了多种观点,如介绍一种新的发明或一个新事物时,可能有很多人持有不
同的意见。作者把不同的观点都罗列出来后,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设题时就从别人的观点和
作者的观点方面辨析。
【例二】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
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
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
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
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创造。我们是要在平
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
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
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
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
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
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
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
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
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种错误的观点:① ,② ,③ ,④ ,⑤ 。(不超过
20 个字)
作者得出的结论: 。(不超过 12 个字)
【答案】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
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3.分析比较选文外的信息材料和选文中作者观点的异同。
【例三】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 陶先生的
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
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
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整体把握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
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
把握关键句子,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
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
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
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2017 高考新课标全国 3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
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
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
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
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
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
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
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
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
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
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
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
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
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
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
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
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
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
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
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
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
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
3.B
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语句。
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
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
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
点态度。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两种方法:
(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
(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
方可取胜。
(2017 山东高考试题)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6-8 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
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
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
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
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
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
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
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
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
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
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
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
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
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
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
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
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
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
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
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
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
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
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
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
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
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
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
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
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
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
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
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
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题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
青山的。
【答案】
8.D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
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
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
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
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
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
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
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
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
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
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
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
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
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
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
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
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
候正义为视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3.B
为了真正达到准确地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这一目的,有三个原则:
1.理解题干要求,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对照考题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
语言。
3.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除此以外,还要注意:
①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概述中心
要点时,要保持概念的一致性;
②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
③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性,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
制准确,表述要精炼确切;
④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条件;
⑤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
⑥掌握常用方法:标题法、开篇法、结尾法、摘录关键句法、自拟法。
分析概括的原则是要归纳全面,抓住主要观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摘录法。直接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可以把关键的词语、句子从文中摘录下
来;过于分散的内容可以通过筛选整合成一个句子;过长的句子可以采用压缩的手法摘
录。
2.解释含蓄句。对文中含蓄的语言,联系上下文,通过对具体语句的理解,把握隐含的信息,
解释出语句的含意。
3.理解观点句。作者总是在文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倾向,可以通过对体现作者持否定、批判的
语句,把握作者持保留态度的语句,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归纳内容要点时要总览全文,把握整个文意,而不可拘泥于某些词句,要善于找全文、全段
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把握全文脉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找准内容
要点,不遗漏,也不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牵扯进去,具体有以下方法:
①直接提取要点。可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提取出这样的词语和句
子,经过删改,可转化为自己的答案。
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要点。有些文章,中心句、重点句并不明显,就需自己对内容进行条分
缕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如怕遗漏,可先分部分、分层次,将其脉络把握,再概
括层意。
③概括性语句的选用一般是判断句。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知道,考生在判断时切记要结合
原文内容整体感知,不可臆断,也不可只抓只言片语,要结合作者写作意图,避免以偏
概全和随意拔高。
相关文档
- 2019年高考语文第3章古代诗文阅读2021-06-074页
- 专题11 传记类文本阅读-备战2021年2021-06-0735页
-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2021-06-075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4文言文2021-06-076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2021-06-074页
-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2021-06-076页
- 高考语文试题病句+自然科学类文章2021-06-0715页
-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2021-06-0717页
-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课2021-06-0736页
-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2021-06-0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