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点对点练12抓住特征关注手法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点对点练 12 抓住特征,关注手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本社讯(记者袁于飞)】我国 2000 年建成了北斗导航实验系统,这是第一代北斗卫 星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告诉记者,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是一个区域系统,由三颗卫星 提供区域内的定位服务。虽然只有三颗卫星,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 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在海上定位也可达到二三十米的精度,它是一个双向定位系统。 双向授时,可以达到 20 纳秒,比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授时精度要高,GPS 承诺的是 50 纳秒。 还有短报文功能,短消息可发 60 字,利用双向通信的特点进行调制。”刘经南说,“第一代北 斗卫星系统建立以后,在大地震、泥石流等救灾过程中得到应用检验,比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救 灾。在海洋渔业中也有很多用途,比如位置监控、安全救援。它可以与地面移动通信进行互 联互通。北斗的船舶入网当时已经有 5 万多个,手机用户 10 万余个。” 现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是北斗二代卫星系统,它由 14 颗卫星组成。刘经南表示,北斗导航 系统在亚太地区内导航系统标准服务的定位精度在 10 米左右。同时,它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 高定位导航服务的精度,达 3 米左右。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它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一次可以发 送 120 字,并可与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进行互通。 “卫星上天,重点在于应用,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可用性和连续性指标超 99.9%。”刘经南 介绍,“2012 年底,第二代北斗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运行 4 年多来,系统保持 了连续运行,可用性指标实际上达到了 99.99%以上,连续性达到了 99.986%。” “我国北斗的应用非常广泛,现在主要在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涉及汽车制造业、汽车电 子制造业、车载信息服务商,还有面向智能交通的设备制造业及服务商。北斗将来还可跟用 户的车辆定位需求结合起来。”刘经南举例说,现在装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交通运输车辆约 有 380 万辆,这个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万量级,车辆运营状态都可以实时上传至互联网上,实现 实时监测。 “‘互联网+’时代,卫星数据在云端,用户在网上,北斗卫星系统与新兴信息网络系统 跨界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刘经南表示,北斗位置服务将实现跨界融合,包括跨系统融 合、跨地域融合等。 刘经南说:“我国将重点推动‘互联网+北斗’的空间位置服务产业。比如北斗系统与蓝 牙、宽带移动互联网、有线互联网、窄带物联网等融合,使北斗时空信息传输更快、位置更 精确、图像更清晰、用法更巧妙。有了北斗系统,我国的无人驾驶也可能加快实现。” (选自《光明日报》2017 年 2 月 16 日) 材料二 2012 年 4 月 30 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用“长征三号 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北斗二代作为我国服务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已成为代表中国的国家名片:北斗二代卫星导 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三个提供运行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可服务 50 多个国家、30 多亿人口;北 斗系统是联合国确认的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北斗已进入国际海事、国际民航和国际移动通 信组织标准体系,国际主流的手机芯片已支持北斗功能……“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 被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北斗已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合作项目,显著提升了 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摘自《经济日报》2017 年 2 月 3 日) 材料三 2 月 21 日,88 岁的孙家栋院士在北京燃气集团考察时表示,北斗二代应用和北斗产 业化在面临着新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中国的北斗在北京市政公用领域的应 用不断突破,为开创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新格局做出了贡献。 北京燃气集团总经理表示,3 年多来,北京燃气集团将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引入到施工 管理、运行、泄漏及防腐层检测、应急抢险等各领域和环节,极大地强化了燃气管网管理的 精细度和深入度,从本质上提高了管网建设和运营的能力。 北斗系统将于 2018 年率先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 年覆盖全球。随着北斗组网的 推进,下游行业应用呈现加速趋势。当前,卫星导航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 等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北斗+”时代正在到来。 (选自人民网《孙家栋院士:北斗应用迎来 最佳历史机遇期》2017 年 2 月 22 日)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都对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研发动向、应用领域等做了报道,并强调了北斗卫星在 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的战略意义。 B.材料一全面介绍了两代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应用领域等,材料二、三侧重介绍了北 斗二代在国际化服务进程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C.材料一表明,我国北斗服务已实现跨界融合,将重点推动“互联网+北斗”的空间位置服务 产业,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相关报道对此进行了充分阐述。 D.三则材料报道内容表明,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已在汽车领域、国际海事、国际民航、手机和 工程建设管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答案 B 解析 A 项,材料一未涉及“一带一路”;C 项,“已实现跨界融合”错,从原文看,“北斗卫星 系统与新兴信息网络系统跨界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还只是一种趋势;D 项,“广泛应 用”错,把未然当已然。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三家媒体都在新年伊始发布与北斗系统相关的最新消息,说明北斗卫星系统在当前社会发 展和网络系统云服务等方面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B.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北斗二代卫星系统在满足智能交通服务需求、可用性和连续性等 方面已具备优良的性能,这是它能够走向世界、服务全球的主要原因。 C.北斗系统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市政公用领域已经取得了实际效益,这些都预示 着,“互联网+北斗”系统即将覆盖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D.《光明日报》的报道内容翔实,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经济日报》内容集中在为 世界提供运行服务,强调北斗导航系统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商业利益。 E.相比较而言,“人民网”在报道北斗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方面较另两家媒体更新更具体, 它已明确指出北斗卫星系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答案 CE 解析 A 项,“云服务”错,于文无据;B 项,“满足智能交通服务需求”并未实现,推理条件有 错误且概括不完备;D 项,“强调北斗导航系统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商业利益”不符合原文 意思。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北斗卫星系统研制的意义。 参考答案 ①我国卫星导航科研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北斗卫星系统是世界上第三个自主 研发建立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的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②北斗卫星系统在 汽车、市政、“互联网+北斗”等领域广泛提供服务,服务国计民生。③北斗卫星系统助推我 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北斗卫星已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合作项目,北斗位置服务 将覆盖全球,实现跨界融合。 解析 对于北斗研制的意义,在三则材料中有零星表述,可以先筛选出这些表述,再分点整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 2 月 14 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 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 年 6 月 1 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 2016 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8 月 31 日,全国有 24 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 规共 72 部。其中,17 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 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 青海省 7 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 年至 2015 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 163 731 万元,有 10 省(市) 累计投入 5 000 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 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 2016 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 1 986 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 批准公布了 14 928 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 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 70 周岁的已达 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 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还有一些传承人年 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 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 年 2 月 15 日第 9 版)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 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 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 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 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 年 2 月 15 日 19 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策划与播出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 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 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 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 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 还需做加法》2017 年 2 月 16 日)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 象。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 的。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涵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 红。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 精神。 答案 A 解析 B 项,材料二说“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并非不接受;C 项,材料三 只是说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而不是说要改变非遗文化的内涵;D 项,从材料二可见非遗传承人 也需要增加收入,三段材料皆未有要非遗传承人不计报酬之意。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 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 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材料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 的解决办法。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 是一致的。 E.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 体的社会责任感。 答案 AE 解析 B 项,材料二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C 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三只是 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D 项,材料三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 “网红”“圈粉”等,不能说风格与其他两则材料一致。 〚导学号〛 6.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 ①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②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 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③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④需要 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 解析 “如何保护和传承”可以针对目前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 题提出解决办法。因此,我们结合三则材料中指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