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 MB
  • 2021-06-07 发布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分 专题九 论述类文本阅读

  • 5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九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 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 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 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 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 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 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 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 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 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 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 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 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 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 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 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 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 “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 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 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 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 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 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 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 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 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 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 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 成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 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 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 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 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 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 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 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 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 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 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 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 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 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 客观视角的观照。 解析:B 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 的方面之广”,并没有说“都有正面评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 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 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 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 取了前人传统。 解析:D 项,强加因果。原因是“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 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 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 上则做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 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 欣赏之间的平衡。 解析:A 项,无中生有。B 项,“自其……等作中,则可见到他 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其中就包括律诗。C 项,情感态 度并非“一视同仁”。 二、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 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 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 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 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 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 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 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 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 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 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 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 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 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 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 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 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 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 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 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 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 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 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 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 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 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 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 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 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 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 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 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 起到保存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 “二度创作”,原文第三段是这样表述的,“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 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由此可知,“应当避免西式改编” 太绝对,故 C 项错。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 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 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 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 现出辩证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四段将 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的是第四段第二句 中“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 护”,而非“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 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 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做 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 目传承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A 项, 由第二段中“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 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可知,使传统 表演艺术“雅化”并不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B 项,由第二段中“广 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是 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可知,“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 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把范围扩大了。C 项,第四段“这种博物馆式 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足以证 明“将其物质载体做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错。 三、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 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 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 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 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 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 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做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 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 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 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 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 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 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 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 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 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 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 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 “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 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 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 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 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 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 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 “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 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 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 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 “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 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 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 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 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 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解析:D 项,“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由第四 段第二句中的“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及段落末尾的 “‘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统一”可知,“新子学”并没 有脱离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 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 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 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 的顺序推进的。 解析:综合全文可知,文章没有拿“新子学”与“诸子之学”进 行对比,也没有分析其差异。第一段写诸子之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 段重点写“新子学”与“诸子之学”一样,具有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 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可从“照着讲”“接着讲”两方面来理解,接 着引出如何“照着讲”;第三段主要讲如何“接着讲”;第四段主要 讲“照着讲”和“接着讲”无法分离的关系。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 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 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 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 渐过渡到“接着讲”。 解析:A 项,对照原文可知,选项中的“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 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应指“接着讲”,再根据原文第二段 中的“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来理解”可知,它们两者在历史上不 是互相隔膜的。C 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错,原文的意思恰 好是“有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 项,“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 ‘接着讲’”错,应是“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四、(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 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 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 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 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 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 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 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 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 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 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 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 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 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 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 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 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 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 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 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 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 “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 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 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 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 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 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 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 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 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之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 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 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 的数字化记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强加因果。 “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错误,据尾段首句 可知,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C 项,无中 生有。文中并没有提及“‘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 对抗大数据”,并且原文第二段只是说“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 ‘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并没有说“被遗忘权”“更 积极一些”。D 项,曲解文意。“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 化记忆”错误,据尾段最后一句可知“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 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 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 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 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 做出了全新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对我 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错误,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 带来的问题,对“被遗忘权”的必要性做了论证。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 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 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 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 用时应有所辨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 种修复和更新机制”错误,据第三段可知,文章中强调的是“在某种 程度上”;另外,文中只是说“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 面对现实,想象未来”,并没有提及“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 基础”。 五、(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 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 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 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 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 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 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 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 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 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 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 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 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 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 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 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 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 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 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 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 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 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 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 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 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 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 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 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 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 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 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 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 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 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 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当前城市空 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 具体转换”。C 项,“抽象的意义共同性”表述错误,应该是“具体 的意义共同性”。D 项,妄下结论,文中没有提及“是影响城市发展 的根本原因”。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 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 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 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 重要路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项, “正反两面”表述错误,应该是“反面”。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 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 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 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 有直接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的能力。从文 章中无法看出“意义弹性”会随着“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的变好而 相应地变好。 六、(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 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 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 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 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 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 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 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 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 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 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 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 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 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 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 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 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 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 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 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 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 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 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 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 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 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 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 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 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 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 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 会向多元转型。 解析:B 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错误。由原文 第二段的“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可知,外 来文化影响着青花瓷的发展,不能说“无关系”。C 项,“明代社会 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错误。原文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此处扩大了范围。D 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错误。 原文最后一段说“成功推动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 的例证”,仅仅是“例证”而非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 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 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 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 带来的影响。 解析:“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错误。由原文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 艺术的创新发展”可知,通过比较,论证的是青花瓷的发展和中外交 往的繁盛有关。“审美观念更新”无中生有。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 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 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 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 会的多元和开放。 解析:B 项,不合逻辑,原文中说“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 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而选项中没有 了“一般来说”这一限制,前提内涵范围被放大,以此为依据推出的 结论不一定符合事实。 “标”“理”“串”,快速读懂论述类文本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 读文示范 完成题目。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①,或 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②习近平同 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 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 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 本问题③。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④”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⑤,只有 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 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 的蓬勃生机。然而⑥,在创作实践 中,还有许多⑦作家、艺术家困惑 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⑧,以至于 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 精彩了,它甚至远远⑨走到了小说 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 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⑩,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 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 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 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 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 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⑪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 1.“标”——标出关键词句。 ①点明创作对象。②提出本文话 题。③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论述 问题的重要意义。④回答②提出的 问题,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这个 观点违背的选项都是错误的。⑤用 “文艺界普遍认识到”提出获得 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的两个条件。 ⑥“然而”表转折关系,可以在句 间关系方面命题。⑦“许多”表示 范围,可在混淆范围角度命题。⑧ 作家、艺术家的观点,命题者可在 说法方面命题。⑨“远远”表明程 度,命题者可在程度方面命题。 ⑩“日新月异的时代”点明时代 背景,命题者可在时态方面命题。 ⑪分析议论,观点明确。⑫引用人 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文字充当论据, 论述人民的重要性,这是命题者在 论据作用方面的关注点。⑬“再 次”“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 雄”表明行文衔接与句间关系,突 出认识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⑭“只有……才”是条件关系,突 出认识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⑮第一句表明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也告诉读者本文采用的是从一般 到个别的演绎论证方法,是命题者 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 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 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 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 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 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 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 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⑫在新 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再次⑬ 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 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 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 ⑬,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 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 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 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⑭,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 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 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 属于谁的问题。⑮新文化运动以 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 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 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 论证方面的关注点。⑯“无论…… 还是……都”是无条件复句,是句 间关系和说法命题的关注点。⑰ “但”表转折关系,是句间关系的 关注点;“不妨碍”是否定词语, 是命题者“肯定与否定”的关注 点。⑱是段落中心句。⑲“不 是……而是”表并列关系。⑳“这 种认同”表指代,“只有……才” 表条件关系,这句也是结论句,都 是命题者的命题点。 2.“理”——理清文本思路。 梳理关系有两层含意:概括出段落 层次的含意,要注意分析重要句子 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 3.“串”——串起文本中心。 文本读完后,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句 和梳理的文章思路,迅速串起文本 中心、主旨。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的逻辑顺序行文。文章在分析 论证过程中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 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 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 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⑯这些作家 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 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 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 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 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 碍⑰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 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 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 奉献人民。⑱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 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 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⑲诚然, 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 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 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 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 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 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 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 同。这种认同⑳,是对国家和民族 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 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 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 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 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 对当下创作的分析,又有对历史经 验的总结。 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 灵魂。⑳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 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 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 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 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 乐和消费需求。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选项,逻辑错误。 依据原文第二段语句“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 术创作的蓬勃生机”可知,选项中“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 念,……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不构成条件关系。C 选项,强加因 果且表述不当。依据原文第四段“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 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 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可知,选项“人民是认识现实、理 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强加因果, 且“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表述不当。D 选项,过于绝 对。依据原文第五段“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的一部分”可知选项中的“无须考虑”过于绝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 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 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 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对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 心”的根本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 项,缩小 了语义的范围,不能准确地证明作者观点。依据原文最后一段“我们 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可知是“通过形象的塑 造”,而非选项中所说的“对正面人物的塑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 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 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 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 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 无中生有。依据原文第五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 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 问题”可知选项前半句表述正确,但后半句“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则于文无据。 突破点一 明辨论述类文本命题九陷阱 一、曲解文意、篡改原文、无中生有、说法绝对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 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 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 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 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 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 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 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 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 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 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 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 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 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 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 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 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 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 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 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 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 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 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 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 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 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高考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D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 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 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 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 内涵的理解。 解析:A 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非政府组织” 前面缺少修饰语“一些”,以偏概全;B 项,曲解文意,“实际上就 是限制排放的问题”理解不当,“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涉及 “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C 项,篡改文意,“为后代设定义务” 不当,原文说的是“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 其设定义务”。 2.(原创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气候正义就是指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在本领域内的具体发展和体 现。 B.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 或法律正义。 C.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从消极方面看,主要体现为对当代人 自己的约束。 D.气候正义涉及无数公平之间的关系,如国际公平、国内公平、 代际公平、代内公平。 解析:A 项,曲解文意,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 展和体现”,并非“气候变化在本领域内的具体发展和体现”;B 项, 省略不当导致“关注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结论错误,气候正义关注 的核心必须有前提条件,然后是“如何界定”;D 项,篡改文意,任 意搭配,不是随意两个“公平”之间都有关系,只能是“国际公平和 国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一一对应。 二、范围不清、因果混乱、张冠李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民族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 罗海东 中国式文人以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系统的技术技巧用毛笔书写汉 字,书写主体的集体人格化、书写工具的强大表现力、书写技法的高 度程式化、表现客体的形音义自足与千变万化,使得中国书法区别于 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成为民族特色鲜明的专门艺术。在中国艺术 内部,书法也颇有代表性。文字是文明最基本的要素,而汉字的实用 与书法的审美一体两用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书法地位特殊。历史上, 汉字始终是中国的通用文字,故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民族跨度 较大,更加广泛地承载着 56 个民族所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天人合 一的自然观、阴阳调和的辩证法、自强不息的生命观、写意抒怀的艺 术观等,在中国书法中均有集中的、综合的反映。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自然依随汉族的文脉而发生、发展,同 时也得益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创造。早在东周时期,鲜虞族建立 的中山国所出“中山三器”与“守丘刻石”,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 作。楚汉相承,由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 文字系统一道,对汉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在汉代,篆、隶、草、 行、楷五种书体创立完备,从此中国书法以风格史为主线,不断从辉 煌走向新的辉煌。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资源南北分流,由此逐渐形 成 1 700 年来中国书法碑、帖两大体系双峰并峙的基本格局。北方少数 民族直接确立了北碑体系,也间接促进了南帖体系的发展。元代,朝 廷为笼络士人,礼聘宋朝宗室赵孟 并推赏其书法,赵氏倡导的复古书 风,亦使宋末颓微的中国书法重回传统正道。同时,以鲜于枢、康里 巎巎、耶律楚材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书法家群体,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 和较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书法的保护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代,许多皇帝偏爱书法并身体力行,对中国书法产生了积极影响。 尤其是康熙、乾隆二帝,分别崇尚董其昌和赵孟 这两位继承型的帖学 大家,令清代前期书坛延续了书法正脉。清代中后期,由于文字学和 考古学的发展,促成了碑学中兴的局面。 因此,中国书法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 的作用。首先在中华文化整合中的标志作用。中华文化整合的核心内 容,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混融,其关键点在政治军事上表现为秦 (代表黄河文化)灭楚(代表长江文化),在文化艺术上则以汉字(书法)之 “书同文”为标志。其次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文献功能。书法遗迹即 文字遗存,不仅可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甚至在相关文献损毁阙如时 成为研究某段历史某些问题仅有的线索,堪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例如被誉为“篆中之草”的《散氏盘》铭文,本为一篇地契,却是研 究西周晚期诸侯国纠纷与土地流转制度的珍贵文献。再次对中国社会 的维系调和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中和简静、含蓄深沉 为主要审美取向,具有人文化育功能,关乎科举应试需要并与儒、释、 道兼通的中国书法,为统治者治人尤其是治士贡献独特。不仅所有读 书人都要学书法、用书法,受到书法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入世不利 的文化精英如苏轼、徐渭等,往往也以书法释怀寄情、寻求精神的超 逸。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中国书法兼实用与审美于一体,融合了写意抒怀、天人合一、 阴阳调和等中国艺术观,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 B.“北碑”即北朝刻石的通称,清朝中后期,人们追捧“北碑”, 进而促进了文字学和考古学的发展。 C.中国早期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文字系统”都融 入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对中国书法影响深远。 D.元代帖学大家赵孟 开一代书法古风,鲜于枢、康里巎巎等北 方少数民族书法家也身体力行,共同促进了书法的繁荣。 解析:A 项,张冠李戴,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不属于中国艺术观; B 项,因果颠倒,原文是后者促进了前者;C 项,扩大范畴,南方少 数民族参与创造的是先秦楚系书法。 三、混淆时态、答非所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 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 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 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 中有“对镜帖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 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用金箔 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中的呵胶,用 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 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 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梅妆” 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 饰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 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被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做“梅花妆”。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 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一种风 尚。《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 帖花黄”。 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 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 前的装饰物。 D.“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 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被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做“梅花 妆”。 解析:或然与必然混淆。原文的意思是“这种妆饰相传始自南 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 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 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 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 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其中, 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 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 20 年前那样 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 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 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 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 成一种有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 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 在在的实证科学。 5.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C ) 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 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 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 即时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 最大可能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解析:C 项,答非所问,本句所述内容是那种靠“拍脑袋”或者 理念灵感加经验的在线教育,不是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答案 区域在第二段。A、B、D 三项分别在文中第二段第一句、第一段倒数 第二句、第一段第三句中有所提及。 突破点二 破解论述类文本三要素 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它们的关系如下: 一、确认论点与分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在论 述类文本中,论点就是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态度。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 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一篇文章往往有几 个这样表达论点的句子,其中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的观点,就 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是文章的分论点。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确认论点,往往有以下 几种方法: 类型 释义 根据位置找 中心论点 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在中间 部分提出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在层层论述之后归 纳出中心论点;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分析论题找 中心论点 论述类文本总是按照特定的目的或要求对某种事 理、观点或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着重讲清是什 么、为什么。读这样的议论文,先要明确作者议 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一步步理清层次,找出作 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主张,就抓住了中心 论点。弄清围绕中心论点,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 展开的;每一个方面的中心句,往往就是分论点。 通过分析论 据来找论点 由于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通过分析论据证明了什么,也可以把握文章的论 点。这种方法在阅读节选的文本时至关重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回答 得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 意思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有数种:第一 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认为,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 如①”本性为“无明②”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 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世界,还有什么人生呢?第二是哲 学家,像那孔、孟一流人物,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一大道德家、政治家,为人生最大的目的。又像那老、庄的意见, 以为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乐,万万不可强求。 又像那墨翟主张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为人生义务。又像那杨朱主张尊 重自己的意志,不必对他人讲什么道德。又像那德国人尼采也是主张 尊重个人的意志,发挥个人的天才,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大事业家, 被叫作寻常人以上的“超人”,才算是人生目的;什么仁义道德,都 是骗人的说话。第三是科学家,科学家说人类也是自然界一种物质, 没有什么灵魂;生存的时候,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 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没有连续的记忆和知觉。 这些人所说的道理,各个不同。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应该 怎样呢?我想佛教家所说的话,未免太迂阔。个人的生灭,虽然是幻 象,世界人生之全体,能说不是真实存在的吗?人生“真如”性中, 何以忽然有“无明”呢?既然有了“无明”,众生的“无明”,何以 忽然都能灭尽呢?“无明”既然不灭,一切生灭现象,何以能免呢? 一切生灭现象既不能免,吾人人生在世,便要想想究竟为的什么,应 该怎样才是。孔、孟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算 是人生一种行为和事业,不能包括人生全体的真义。吾人若是专门牺 牲自己,利益他人,乃是为他人而生,不是为自己而生,绝非个人生 存的根本理由,墨子的思想,也未免太偏了。杨朱和尼采的主张,虽 然说破了人生的真相,但照此极端做去,这组织复杂的文明社会,又 如何行得过去呢?人生一世,安命知足,事事听其自然,不去强求, 自然是快活得很。但是这种快活的幸福,高等动物反不如下等动物, 文明社会反不如野蛮社会;我们中国人受了老、庄的教训,所以退化 到这等地步。科学家说人死没有灵魂,生时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 界自然法则所支配,这几句话倒难以驳他。但是我们个人虽是必死的, 全民族是不容易死的,全人类更是不容易死的了。全民族全人类所创 的文明事业,留在世界上,写在历史上,传到后代,这不是我们死后 连续的记忆和知觉吗? 照这样看起来,我们现在时代的人所见人生真义,可以明白了。 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 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摘自陈独秀《人生的真义》,有删改) 注:①真如:佛教术语,一般解释为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② 无明:“烦恼”之别称,指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 精神状态。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所有宗教、哲学家、科学家都没有准确回答人生真义。 B.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对人生真义的看法各不相同。 C.人活在世上,究竟为什么,应以怎样的态度看待生活。 D.人生要造成幸福,享受幸福,传递后人以至延续无穷。 解析:A、B 两项从否定的角度概括,角度不当;C 项是论题。这 三项都没有揭示作者的观点,因而不是文章的论点。本文属于先破后 立的议论文,作者的观点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也可以根据文章的论 证方法和结构直接找出中心论点。 二、把握论点与论据 论点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在议论 中,负责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论据是立论的根据,作者用来证明 论点的理由和事实,负责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依据论据本身的性 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 考查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往往围绕筛选信息的正误进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红楼梦》是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的一本书,因为你的人生会因它 而得到启发,获得成长,而作者从来没有很权威地告诉你应该如何生 活。 我们可以把读者分成两种。一种是比较简单的读者,他认为,读 了一本书以后自己就可以变好。那种所谓格言式的或者道德教训方面 的书,如《菜根谭》,也许会对他有帮助。第二种读者则认为,人类在 人性方面的摸索与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读书会从中发现人性 的复杂,同时也会发现,成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如果你是第二种读者,你在读了《红楼梦》第九回注以后就会思考, 如果你面对这样的一个课堂,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会怎么办?你也 许会大骂他们一顿,说你们不守规矩之类的;然而你也可以借此了解 你不在的时候学生的样子。这中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在第九回中, 我最同情的一个人是贾政,因为他完全失去了跟下一代沟通对话的可 能,他不仅跟自己的孩子宝玉没有办法沟通,跟佣人李贵也没有办法 沟通。他只要一骂李贵,李贵就跪下来磕头。这个权威是悲剧性的。 我在读《红楼梦》时常常提醒自己,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身 体里的一部分,我身上有贾政的部分,也有贾瑞的部分。我不觉得我 是在外面观察这些人物,或者赞美、批判他们。好的文学作品会让你 觉得每一个人物都是你自己。你会思考应该怎么去调整自己个性里的 这些部分。我以前常常会有那么几天,总想骂学生,就像贾政一样。 有一天读了《红楼梦》,恍然大悟,自己怎么变成贾政了?之后就变得 好一点。好的文学作品能提醒读者,所以我不觉得文学作品一定要认 同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有时候是去发现自己是不是也有一点“贾 政”,有一点“薛蟠”。我觉得这是一个快乐的事,你会发现自己身 上充满人性的弱点,而人性本来就有弱点。这个小说的精彩是真正让 我们看到人性的宽广。 我希望能够跟大家探讨,怎么样把自己慢慢放进《红楼梦》当中, 去真正地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人性有很多方面,并没有好坏的 区别,我读《红楼梦》的时候真的不敢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选自《蒋勋说红楼梦》,有删节) 注:《红楼梦》第九回:回目为“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 闹学堂”。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把自己慢慢放进《红楼梦》”的做法的 一项是( C ) A.《红楼梦》第九回,会引发“如果我是老师……”这样的思考, 使自己走进作品中的情境,或者借助作品了解现实。 B.认识到小说里的每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的 身上可能有贾政的部分,也可能有薛蟠的部分。 C.审视作品人物,对其进行赞美或批判,真正了解人性,从最美 最好的那个角色身上获得帮助和成长。 D.读了《红楼梦》,突然发现自己怎么变成整天骂人的贾政了, 之后就会调整自己,善待他人。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根据“作者从来没 有很权威地告诉你应该如何生活”这一观点,我们可知“把自己慢慢 放进《红楼梦》”是从作品中获得感悟,产生思考,进而理解人性, 获得成长。四个选项中,A、B、D 三项都是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论 据),都有思考、认识、理解的成分,也都能体现“人性有很多方面, 并没有好坏的区别”,而 C 项“审视作品人物,对其进行赞美或批判” 则明显不能支撑这个观点。 三、辨明论述结构与方法 就结构而言,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是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 成的,本论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体是文章运用论据对论点展开论 证的重要部分,怎样对论点展开论证,或者说采用什么方式展开论证, 须根据表达需要来决定。常见的形式有: 层进式 论述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对照式 使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论证。 总分式 一般有“总—分—总”“总— 分”“分—总”等形式。 并列式 用几个分论点来论述中心论点。 当然,文本的结构并不是单纯地运用一种结构方式,比如“总— 分”式结构中的“分”可为“并列式”或“对照式”或“层进式”。 考生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确定“论”的具体内容,把握每个分 论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把握文 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论证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类比论证 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 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 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 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 证。 引用论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 理。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 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 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 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 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 “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 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 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 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 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 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 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 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 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 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 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 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 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 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 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 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 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 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 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 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 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与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 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 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3.(高考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 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 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 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 乡愁关系的前提。 解析:C 项,从第二段看,文章只是提出了综合甄选的方法,而 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 4.(原创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开头引用名言,引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以及出现的问 题,进而引出城镇化与乡愁的关系,并在段末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B.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二、三、 四段分别从“留住”“呵护”“活化”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进行了论 证。 C.论证方式上采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深 刻地论述了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字里行间表露 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紧密关联的观点。 D.全文论述了乡村城镇化与乡愁的关系以及留住乡愁的具体措 施,文中也明显表达出了“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的观点。 解析:C 项,原文没有采用“比喻论证”。 突破点三 完胜论述类文本三题型 题型一 两步骤解答分析内容题 解答分析内容题,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整体意识,因为这种信 息筛选多是放眼全文的,所以,必须要把握全文内容主旨。二是细节 意识。这种题选项错误点设计极细小,稍一粗心就放过去了。特别需 要对选项细读、读细,一个字都不放过。解答这类题有以下两个步骤: (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 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 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 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 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 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 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 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 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 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 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 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 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 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 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 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 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 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 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 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 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 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为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 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 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 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 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 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 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 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 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 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高考题)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B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 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 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 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 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解析:A 项,“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错误。原文是 “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 定了基础”。C 项,“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 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错误。根据原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 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为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可 知,公众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的思维控制 有一个过程,现在并非“已经完全”被奴役。D 项,“科学技术与人 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不符合原文观点。根据文章 最后一段的观点,人类可以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 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 合理关系,从而避免形成科学技术与人类二元对立的格局。 2.(原创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使体能与 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 性标准。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 态的属性;信息化社会,信息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人的主宰地位 产生了动摇。 C.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 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D.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存在深刻的矛盾关系,是因为在信息化社 会,人们对信息逐渐形成了心理依赖。 解析:A 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 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题型二 “标”“定”“梳”,解对论证分析题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考查考生对论述类文本说理性和逻辑 性的概括分析能力,实质上是主要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 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立场、观点、情 感和态度,论据是用以凸显立意而采用的材料,论证则是用论据证明 论点的过程,包括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具体答题步骤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频仍,帝国统治松弛,儒学式微,王纲解纽, 礼崩乐坏,佛教悄然传入中土,道教秘而不宣地走向前台,儒释道三 家的思想成为士人可以任意取资的精神粮仓。多元并立的文化格局代 替了一儒独尊的思想铁律,此时文化迎来以张扬个性和崇尚自然为特 征的大开放时代。如果就狂放精神的衍变而言,魏晋时期的个性张扬 未免过于失序;但在这失序的大背景下,书法家仍能保持住自己的一 抔定力。从当时王羲之、王献之、卫瓘等书法家作品中可见的狂放仪 态,大致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贵狂”。这其中部分书法家,经世 从戎,位高权重,他们大多因为狂放,受到强权打击排挤后,又转而 树起佛道特别是道教崇尚自然的旗帜,无约无束,给自身以走向自由 的遐想。二是“佯狂”,这其中部分书法家喜欢游逐竹林,借酒酣畅, 类似于“竹林七贤”的文采和异行渗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个个 都“狂”得可以但又都表现出清醒之思和俊逸之美。三是“理狂”, 这占有一半以上,书法家们受文化的熏陶,对世下荒诞之狂有所节制, 与贵族子弟之狂乱有所区别:书法家大多仍然表现出理性的一面,既 狂又约,由此便形成了源于庄老之学的“玄谈之风”。 此时书法艺术的鼎盛使得产生下列现象:其一,书法评论的风气 和书学理论得以形成。我们现在所能见到较为成熟的书法理论著作, 大多写作于这个时代,如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状》、杨 泉的《草书赋》、王僧虔的《书赋》。其二,推动了书体的大变革。虽 东汉时草、行、真各种书体均已出现,但到魏晋时期,隶意才渐失渐 远,行书书体才完全登上历史舞台。其三,书法创作形成群体,孕育 出带有地域、师承关系的流派。流派一说至此诞生,魏朝钟繇和胡昭 师承刘德升,钟繇之子钟会又承揽其父书艺;敦煌一地出现索靖、泛 衷、张甝、索 、索永等后称“敦煌五龙”的一批章草名家;东晋王、 谢等望族,或叔侄或父子相授,或延请名家教习,书法风格成一流派。 如果魏晋书法家之狂放有与生俱来的特点,那么唐朝之狂放则是 全社会共享同铸的结果。唐朝艺术之所以凌超时空,后无来者,同样 得益于此时社会之雍容、文化之开放、思想之自由与个体的放任。到 了中晚唐,特别是安史之乱后,由于变乱频仍,党争不已,书法家们 开始有意识地把艺术当作个人抒情和消遣的手段,生活视野从广阔的 社会现实缩回到自己生活的狭窄圈子里,使得狂放之气因半径的缩小 而井喷更加强烈。书法在这社会呈现颓势的时段,呈现出一处独异而 又很清晰的景点,即“狂草”闪耀出世,且以中唐张旭和晚唐怀素领 衔的一批禅僧为最。 狂草的形成,一定程度上验证同时也助推了中晚唐艺术唯我独尊、 怀疑一切、求奇求变的风气。中晚唐时诗歌、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 都主张“不疑不悟,大疑大悟”,大胆怀疑的精神渗入艺术等各类创 作中,于是,为了强调自我的无上权利,艺术家们倡导求“奇”求 “变”。 狂草为唐朝艺术“意境”学说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晚唐狂草书法, 或顿挫起伏如李邕,或风骨丰丽如李隆基,或颠扫莫测如张旭,或狂 醉圆转如怀素,他们都没有丝毫做作,都凭自己的天性不事雕饰地去 写就。他们的书法作品体现出了清新直率的“意境”之美。这种“意 境之美”一方面固然以高度成熟的艺术技巧为基础,但更多的却是属 于才气纵横与艺术素养的深厚。 (摘自《中国艺术报》,作者嵇绍玉) 3.(论证分析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首段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家思想出现的原因,以及形 成的多元并立的文化格局。 B.由于大多数魏晋书法家“既狂又约”,其艺术作品形成了源于 庄老之学的“玄谈之风”。 C.文章认为书法家“贵狂”是指贵族书法家受到强权打击排挤, 转而信仰道教崇尚自然、无约无束的仪态。 D.作者认为“佯狂”书法家喜欢游逐竹林,借酒酣畅,对世下荒 诞之狂有所节制。 解析:从第一段来看“对世下荒诞之狂有所节制”是指“理狂”, 而非“佯狂”,因而不正确。 4.(论证分析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魏晋时期出现许多书法作品及成熟的书法专著,可见书法评论 的风气和书学理论得以形成。 B.文章分析魏晋时期书体变革速度加快,隶意渐失渐远,行书、 楷书等字体完全登上历史舞台。 C.由于魏晋学书之风日渐兴盛,那些望族长幼相授,或延请名家 教习,形成了不少书法流派。 D.唐朝社会雍容,文化开放,思想自由,个体放任,艺术凌超时 空,后无来者,共同铸成唐朝的狂放风格。 解析:B 项,“行书、楷书等字体完全登上历史舞台”错,根据 原文“行书书体才完全登上历史舞台”可知,“楷书”属于凭空添加, 所以不正确。 5.(论证分析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文章认为中晚唐时期,变乱频仍,党争不已,使得书法作品狂 放之气更加强烈。 B.作者举例阐述“狂草”书法助推了中晚唐艺术唯我独尊、怀疑 一切、求奇求变的风气。 C.由于中晚唐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呈现大胆怀疑精神,书法 家倡导求“奇”求“变”。 D.文章强调凭借书法家们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中晚唐狂草书 法作品呈现出“意境”之美。 解析:“书法家倡导求‘奇’求‘变’”错,这里的书法家不正 确,这里是指诗歌、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家。 题型三 三步骤答对迁移推断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三道客观题,在通常情况下,四个选项的表 述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有时甚至会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 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根据原文进 行逻辑推断的能力。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 隐蔽,故难度较大。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 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具体操作可以按照以下三步 来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叙事,通常理解为讲故事,历来是反观古代文学史演讲时一个 言人人殊的话题领域。本应以叙事见长的戏曲更因为主体性的横逸斜 出而秉有了诗性文本的诸多特征,叙事的饱受挤压已成为审视中国古 代戏曲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 ②就戏曲文体而言,无论是杂剧还是传奇体式,都曾在抒情传统 所设置的召唤结构中徜徉内外,塑造并且被塑造。作为杂剧的标志性 文体特征之一,“一人主唱”本来为文本提供了以曲词叙事的机缘, 但“主角”之于杂剧文体结构的中心地位以及杂剧所采用的代人立言 的演述方式,不仅使“人”始终成为作品构思的起点和全部,也将充 分展示个体的生命际遇、表达心灵的敏感思考固化为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往往忍不住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借助叙事主人公与自我 的同构进行率性表达,“抒情”的凸显常常猝不及防。发展到后来, “我”甚至不再作为隐含的主人公,不再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 而是直接登场,自为主人公,以“写心”的演绎方式直接中断叙事, 旨在抒情。此际,杂剧短小灵便的文本体制不但带来了创作主体抒情 写心的自在与随性,又借助“俗”的审美规定性给定了一个更加便利 的宣泄私人情感、挣脱雅俗羁绊的空间。 ③抒情对叙事的干预不仅伴随了杂剧的文体独立,又“一路相 随”,演变为南杂剧主角制下的人皆可唱的表征之一,轮唱、对唱、 合唱等的介入形成了“代人立言”的多个声部,不仅没有形成对杂剧 文体的结构性影响,反而以“复调”的形态助力抒情丰富性的生成。 传奇戏曲因为篇幅长、规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成为明清 时期与小说地位相当的叙事文体。初看起来,叙事于其文本结构中始 终处于中心位置,似非杂剧体一样可以轻易为抒情所左右,然其代人 立言的角色传统、诗词化的剧曲演术、宫调叙事的结构模式等,作为 这一文体的先天和元文体特征,仍然不可避免地为抒情提供了大量空 间。 ④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的历史境遇 中,其先天秉有的抒情元素为文人准确捕捉并巧妙展开,并逐渐演变 为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文体显在特征。文人在求“奇”、求“趣”、求 “真”的艺术言说中,不顾情节之规定、关目之要求,忽略人物形象 塑造的行为、言语描摹,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等。清 代中期后,抒情之凸起与叙事之孱弱已然演变为戏曲叙事的一种特殊 形态,古典戏曲文体日益衰落的现实自然也不可避免。 (摘编自杜桂萍《古典戏曲的“叙事”与“抒情”》) 6.(迁移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讲故事,历来是古代文化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领域,杂剧的叙事也如此。 B.无论是戏曲还是小说,“一人主唱”的传统模式都是标志性的 文体特征之一,并延续至今。 C.没有杂剧“代人立言”的学术方式,就不会有创作时以“自 喻”和直接登场的方式表达自我。 D.虽然有古代文人的喜爱,但作为世俗文化代表的戏剧却面临被 文人青睐而又难登大雅之堂的局面。 解析:B 项,“无论是戏曲还是小说”推断错误,扩大范围,原 文是“作为杂剧的标志性文体特征之一”,且“延续至今”于文无据。 7.(迁移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就戏曲文体而言,抒情挤压叙事,甚至“我”自为主人公,以 “写心”的方式中断叙事的问题日益凸显。 B.杂剧的短小灵便有利于抒情写心的自在与随性,同时提供了一 个宣泄私人情感的空间。 C.明清时期,小说因为篇幅长、规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 杂,与传奇戏曲地位相当。 D.虽然戏曲文体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但其秉有的抒情元素被文 人捕捉并展开,并演变为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文体特征。 解析:C 项,概念混淆,应为“传奇戏曲因为篇幅长、规制大、 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与小说地位相当”。 8.(迁移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如果戏曲没有因为主体性的横逸斜出而秉有诗性文本特征,也 许戏曲的叙事见长的特点就不会发生改变。 B.从抒情入侵戏曲这一注重叙事的文体的事实来看,中国的其他 叙事文学创作中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现象。 C.相较于杂剧和南杂剧而言,传奇戏曲的篇幅长、规制大、线索 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使其抒情性较弱。 D.文人在古典戏曲创作中不顾情节、关目、人物塑造的基本要求, 其根源在于他们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 解析:D 项,因果关系不当。文人在求“奇”、求“趣”、求“真” 的艺术言说中,不顾古典戏曲的基本要求而“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叙 事的行文策略”,这只是方式而不是“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