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0 KB
  • 2021-06-07 发布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2-5《离骚》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离骚》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 ‎4.背诵全诗。 ‎ ‎【学习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借助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理解诗的大意,掌握重点诗句的翻译及重点字词的含义。‎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屈原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国民精神的影响;了解楚辞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诵全文,细心体会其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诵、品悟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知识链接】‎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 人,杰出的政治家和 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他的代表作《 》,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 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 主义杰作 ‎2、楚辞 ‎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 》《天问》, 的《九辨》等。‎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 ”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学习过程 】 ‎ 一、课前自学 ‎1、走进新课:‎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离骚》作者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纪念对联)‎ ‎2、阅读新课。反复朗读课文,对照注解弄清句意。诵读注意以下几点:‎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3)注意处理声音的高低、疾缓、强弱变化,体会其节奏、韵律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对特别难懂的句子,可参照注释,在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3、课前思考 ‎(1)屈原的作品大多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离骚》常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我的问题:‎ 二、 课内研讨 ‎1、自学反馈 ‎(1)注音(A级)‎ ‎(参见下文注解)‎ ‎(2)文言知识 A、通假字 俪规矩而改错: 亻屯                   郁邑余佬傺兮: ‎ 何方圈之能周兮: 进不入以离尤兮: 芳菲菲其弥章:‎ B、一词多义 余虽好修女夸  以轨羁兮( )‎ 虽虽九死其犹未悔( ) 虽体解吾犹未悔( )‎ C、古今异义 4 ‎ 怨灵修之浩荡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宁溘死以流亡兮:  自前世而固然:‎ ‎ D、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 固前圣之所厚: ‎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E、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矣: 长余佩之陆离: ‎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翻译。‎ 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 C、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 ‎ D、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语言揣摩 ‎ ‎(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 评析:‎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评析:‎ ‎(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评析:‎ ‎3、合作交流:‎ 问题1:《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4 ‎ 问题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4、本课小结,我的收获:‎ ‎ ‎ 三、课外拓展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 ‎2.“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诗中的奇服是指什么说的?他描写这样的“奇服”有什么作用? ‎ ‎3、屈原作品中的一些名句:‎ l_“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游》)。‎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九歌·国殇》)。‎ ‎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卜居》)。‎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四、课后检测 快速完成《同步作业》积累运用题。 ‎ ‎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