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8 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考生注意:
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
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18 分)
①到端午节时,关中道的人就换过季了。春天过去,炎夏到来,此后天越来越热,夏季驱热避
暑的用品也便应市。到端午这天,出门的女子不光要回娘家看忙,长辈要送粽子给儿孙,朋友聚会
时要饮雄黄酒,插艾,还有一种重要风习就是赠扇,也叫遗扇。
②据《唐会要》道:“贞观十八年五月五日,太宗谓长孙无忌、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
服玩相贺。’今朕各遗正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这些扇子扇面由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
题鸾、凤、蝶、龙等字。这是端午赠扇的肇始。之后,赠扇之例遂沿袭不废。宋苏轼《皇帝阁端午
贴子》之六谓:“一扇清风洒向寒,应缘飞白在冰纨。坐知四海蒙膏泽,沐浴君王德似兰。”扇是
冰纨扇,上题飞白书。后两句虽然有皇恩浩荡、黎民沐恩的鼓吹,但诗意是祥和的晏安的。晏殊因
为累迁后拜相兼枢密使,在仁宗朝得到信任,接触皇帝的机会多,所以得到皇帝赠扇的机会也多,
他的诗中更不止一次地吟咏画扇、赠扇的喜悦心情:“画扇催近暑,玉符喜辟邪。”“重重团扇画
秦娥。”(《内廷》)扇上画有灵符,还有美丽的秦娥。
③宋人中赠扇诗较好的应是梅尧臣及张无尽。梅尧臣《端午前保之太傅遗水墨扇及酒》诗道:
“画扇双酒壶,置前兵吏立。言将国匠奇,重以风义执。树石水上看,山河月中入。使持菖蒲饮,
不畏青蝇及。”梅尧臣是有名望的诗人,朋友送给他的扇子自然也不平凡,是一柄画水墨画的山水
画扇,朋友说,扇子是国之奇匠制成的,送给以风义自勉的梅尧臣,以表示自己的心意。扇子上一
碧万顷的浩渺水波,水中峰峦隐没,树石重叠;看山色树影之上的月色,是黄昏或初夜的时分了。
在这个时候,持着一把水墨扇,给一双酒壶里注满送来的菖蒲酒,避邪又防蚊,心里和身上哪还会
有暑热的感觉呢?张无尽的诗名《端午献扇》,也如题儿孙晚辈献给他的扇子:“纨扇新成献酒
翁,草堂虚寂起清风。欲知妙用真无有,不离而今掌握中。”似有意,似无意,弦外音反正不好猜
度。
④文人之间的画扇、写扇、赠扇,而一般的庶民百姓也买扇、卖扇。城市集镇就有专门买卖扇
子的地方。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卷之四《京城风俗记》云开封四月,因为气温逐渐升高,故
而夏令应时之物便上市了。平常日子,亦有扇子专卖铺。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即记杭州铺
席卖扇,据严耕望先生考证,成都在唐宋时也有扇子专卖店。这些扇子专卖店的开设为端午赠扇提
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越元明迄清,赠扇之俗不废。
⑤关中民间似乎没有赠扇的讲究,但夏忙前的镇店集市上,人头涌动,买农具的,买麦、竹蔑
编织的草帽竹帽的,竹蔑扇、芭蕉叶扇子的,比比皆是。芭蕉叶扇,用细线编一个圈边,竹扇则是
淡青或豆青或淡黄的竹皮,又轻又薄,形若浮云,有些不甘寂寞的人就在扇上写下几行字:“扇子
有风,拿在手中,谁要来借,等到入冬。”
⑥记得宋僧文莹的《玉壶清话》卷第六记范质的故事:“初,周祖自邺起事向阙,京国罹乱,
鲁公遁迹民间。一旦,坐对正巷茶肆中,忽一形貌怪陋者前揖云:“相公相公,无虑无虑。”时暑
中,公执一叶素扇,偶写“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一联在上,陋状者夺其扇曰:“今之典刑,
轻重无准,吏得以侮,何啻大暑耶?公当深究狱弊。”持扇急去。……世宗命公与台官剧可久,知
杂张湜聚都省详修刊定,惟务裁减,太官供膳。殆五年书成,目曰《刑统》。”
⑦周祖指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指后周世宗柴荣。鲁公即范质,入北宋后,宋太祖赵匡胤使知枢
密院加侍中,封鲁国公,时人敬之,称范鲁公。当然,这个附会神仙的故事不可靠,但这个扇上题
句的故事不仅暴露了五代至后周时刑罚的酷滥无准,官吏侵凌,人民深受其害,实在有过于大暑酷
烈;而且还催生了《刑统》的起草颁布,是使后来之政府得以依法行政。
⑧我爱这两句诗的气度及宅心,念兹在兹,耿耿难忘。有一年去杏园,请斯维至先生为书此十
字于扇面,斯先生欣然以篆书题写,行笔古朴清润,不意斯先生写走了眼,上一句写成:“清风若
在手”,再定睛一看,哟,写岔了,斯先生情急智生,继续写下去,道:“春雨施天下。”好!此
句尤妙,以虚驭实,至于意蕴,则各擅其趣。至今这幅小扇面我犹藏之箧笥。
(韩健畅《端午赠扇》,文汇报 2007 年 6 月 18 日,有删节)
1.第②段中,唐太宗“赠扇”主要为了表达他对臣下的希望。(2 分)
2.从第⑤段中人们在扇上题文:“扇子有风,拿在手中,谁要来借,等到入冬。”可
以看出扇子具有□□□□的功用。(2 分)
3.对第⑥段引述范质的故事,分析有误的一项( )(3 分)
A.暴露了五代至后周时官吏滥用刑罚危害百姓。
B.说明赠扇的历史沿革和鲁公清除酷吏的决心。
C.催生了《刑统》使后来的政府得以依法行政。
D.为文章结尾作者请斯维至先生题扇埋下伏笔。
4.文末作者说:“清风若在手,春雨施天下”一联以虚驭实,根据对原句的理解,
“春雨施天下”的含义是。(2 分)
5.文章援引大量古诗文,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4 分)
6.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补全下面画线处的文字。(5 分)
“端午赠扇”是一种
的习俗。
(二)阅读下文完成 7-12 题。(20 分)
永远的校园(节选)
谢冕
①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这也许
竟是夙缘..。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在黑幽幽的校园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
候,我认定那是我一生中最神圣的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
②燕园其实并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步余;另
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其实北大人说到
校园,潜意识中并不单指眼下的西郊燕园,他们大都无意间扩展了北大特有的校园观念:从未名湖
到红楼,从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到民主广场。或者在北大人心目中,校园既具体又抽象,他们似乎更
乐于承认象征性的校园的灵魂。
③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我的校园回忆包蕴了一段不平常的记忆。时代曾给予我们那
一代青年以特殊的机遇,如今思来,可说是痛苦多于欢愉。我们曾有个充满期待也充满困惑的春
天。一个预示着解放的早春降临了,万物因严冬的解冻而萌动。北大校园内传染着悄悄的激动,年
轻的心预感于富有历史性转折时期的可能到来而不安和兴奋。白天连着夜晚,关于中国前途和命
运、关于人民的民主和自由的辩论,在课堂、在宿舍、在湖滨,也在大、小膳食厅、广场上激烈地
进行。这校园与我们青春的希望与失望相连,他永远不灭。
④这真是一块圣土。数十年来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
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
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二者作为刚柔结
合的象征,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把这座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现象加以考察,便可发现科
学民主作为北大精神支柱无所不在的影响。正是它,生发了北大恒久长存的对于人类自由境界和社
会民主的渴望与追求。
⑤这里是我的永远的校园,从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烟景,从镜春园进入郎润
园。从成府小街东迤,入燕东园林荫曲径,以燕园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扩张,那里有诸多这样的道
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里行进着一些衣饰朴素的人。从青年到老年,他们步履稳健、仪态从
容,一切都如这座北方古城那样质朴平常。但此刻与你默默交臂而过的,很可能就是科学和学术上
的巨人。当然,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是更多的学生,作为自由思想的继承者,学生们默默地接受并
奔涌着前辈学者身上的血液——作为精神品质不可见却实际拥有的伟力。
⑥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它不同于父母的繁衍后代,但却较那种繁衍更为神妙,且不
朽。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生活在燕园里的人都会把握这种恒远同时又
是无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
灵魂。
⑦这是一片自由乡土。从上个世纪末叶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
到积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
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
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近百年来这种奋斗无一例外地受到阻遏。
这里生生不息地爆发抗争。北大人的呐喊举世闻名。这呐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阻遏使北大人遗传
了沉重的忧患。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沉思的面孔总有一种悲壮和忧愤。北大魂——中
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
⑧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着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
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永远绵延。
7.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夙缘”在文中的含义是。(2 分)
8.第②段多处写到校园的“小”,其用意是什么?(2 分)
9.文章从不同的侧面涉及北大的精神,请概括北大精神的内涵。(4 分)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本文从北大校园生活写起,然后由“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引起下文。
B.文章主要抒写自己对北大精神的领悟,颂扬北大魂与中国魂的共生永存。
C.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D.文章由“北大魂”(北大精神)联系到“中国魂”,逐层深入地揭示主题。
E.作者把北大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体来描写和赞美的。
F.本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给人深刻的启迪。
11.文章题为“永远的校园”,作者为什么说北大是“永远的校园”,请阐释之。(3
分)
12.简要分析第⑧段划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3 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 5 空)(5 分)
13.(1)别有幽愁暗恨生,。,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2)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
(3),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
(6),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7)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
(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4-16 题。(8 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从诗歌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1 分)
15.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
分)
16.这首诗的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选取一个角度分析。(5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 题(17 分)
郁离子谓执政曰:“今之用人也,徒.以具数与,抑亦以为良而倚以图治与?”执政者曰:“亦
取其良而用之耳!”郁离子曰:“若是,则相国之政与相国之言不相似矣。”执政者曰:“何谓
也?”郁离子曰:“仆闻农夫之为田也,不以羊负轭;贾子之治车也,不以豕骖服。知其不可以集
事,恐为其所败也。是故三代之取士也,必学而后入官,必试之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其系族,惟
其贤,不鄙其侧陋。今风纪①之司,耳目所寄,非常之选也,仪服云乎哉?言语云乎哉?乃不公.天
下之贤,而悉取诸世胄昵近之都那竖②为之,是爱国家不如农夫之田、贾子之车也。”执政者许其
言,而心忤.之。
【注】①风纪:指法度和纲纪。②都那竖:指那些游手好闲,衣着华美的官宦人家未成年的纨绔子弟。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4 分)
(1)徒.以具数与 ( ) (2)必试之事而能. ( )
(3)乃不公.天下之贤 ( ) (4)而心忤.之 ( )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是故三代之.取士也
A.今之.用人也 B.亦取其良而用之.耳
C.仆闻农夫之.为田也 D.乃不公天下之.贤
19.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不以羊负轭——不用羊担负重轭
B.不以豕骖服——不用狗担任骖服
C.仪服云乎哉——只看仪表服饰行吗
D.言语云乎哉——只看言谈举止行吗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知其不可以集事,恐为其所败也。
(2)是爱国家不如农夫之田、贾子之车也。
21.本文原题《规执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
。(3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12 分)
夏梅说
明·钟惺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侯。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
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
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
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
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①,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
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
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
咏夏梅意也。
【注】①在告:告假在家期间。
22.“说”,古代一种文体。我们在高中课本中学习过写的《》,也属这一体裁。(2
分)
2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梅由热到冷原因主要在于有花与无花。
B.运用对比手法表现梅不同时节的待遇。
C.文章夹叙夹议,笔锋冷隽而幽深孤峭。
D.作者和诗绘画作文歌咏夏梅不遗余力。
24.世人咏梅绝大多数都是,而本文所记张谓始,董崇相则。(3 分)
25.在第一段中,描写赏梅人的表现的句子是(用文中原句回答);而第三段所谓
“巧者”,其实就是指社会中那些
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26.通观全文,作者托物□□,围绕梅的不同际遇,进而揭示人情世态的。(2 分)
二、70 分
27.作文( 70 分)
以“给生命一个支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答题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题号 一 (80 分) 二、写作 总分(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分值 18 分 20 分 5 分 8 分 17 分 12 分 70 分 150
得分
一 (80 分)
(一)(共 18 分)
1.为了表达他对臣下的希望。(2 分)
2.可以看出扇子具有□□□□的功用。(2 分)
3.分析有误的一项( )(3 分)
4.含义是。(2 分)
5.(4 分)
6.(5 分)“端午赠扇”是一种
的习俗。
(二)(共 20 分)
7.含义是。(2 分)
8.(2 分)
9.(4 分)
10.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11.(3 分)
12.(3 分)
请在黑色矩形框内答题,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的答题一律无效
(三)(任选 5 空,共 5 分)
13. (1)别有幽愁暗恨生,。,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2)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
(3),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
(6),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7)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
(四)(共 8 分)
14.这是一首七言。(1 分)
15.(2 分)
16.(5 分)
(五)(共 17 分)
17.(4 分)(1)徒( ) (2)能( )
(3)公( ) (4)忤( )
18.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19.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20.(6 分)(1)
(2)
21.本文原题《规执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
。(3 分)
(六)(共 12 分)
22.在高中课本中学习过写的《》,也属这一体裁。(2 分)
23.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24.世人咏梅绝大多数都是,而本文所记张谓始,董崇相则。(3 分)
25.在第一段中,描写赏梅人的表现的句子是(用文中原句回答);而第三段所谓“巧
者”,其实就是指社会中那些
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26.作者托物□□,围绕梅的不同际遇,进而揭示人情世态的。(2 分)
请在黑色矩形框内答题,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的答题一律无效
二 (70 分)
27.作文( 70 分)
以“给生命一个支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 800
字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18 分)
1.(2 分)为官清廉
2.(2 分)扇风纳凉(不超过四字,意思对即可)
3.(3 分)B.说明赠扇的历史沿革不正确。
4.(2 分)施恩惠于百姓
5.(4 分)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例句略)(意思对即可,“可信度”和
“可读性”答对一点给 1 分,举例各 1 分)
6.(5 分)(答案要点,仅供参考)从唐太宗时期开始流传至后世(1 分),包括皇
帝、文人乃至民间百姓(1 分),用以表达人与人之间亲近关系(1 分),寄托清廉为
官、清正为人等美好愿望(1 分)(语言 1 分)
(二)(20 分)
7.(2 分)命中注定的缘分
8.(2 分)写空间意义上校园的“小”,反衬精神意义上校园的博大。
9.(4 分)以科学与民主为精神支柱;以丰博的学识、独立的思想、严峻的思考、耿
介不阿的人格和勇锐的抗争精神,影响和引领后人;以批判的眼光和前仆后继的精神
在中国传播文明。(意思对即可、列出两点可得满分)
10.(6 分)C F
11.(3 分)①在北大的生活经历是“我”永久的记忆;②北大学子代代传承,使北大
精神成为永远;③北大精神是中国魂的代表和缩影,必将随中国魂的绵延不绝而成为
永恒。
12.(3 分)首尾呼应,文章开头作者把自己比做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命运的安
排,落在燕园的土地上,结尾写这颗种子在北大“不再移动”,与之相呼应,使文章
显得完整而有意趣。
(三)(5 分)
13.(5 分)(1)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2)飞鸟相与还
(3)世间行乐亦如此
(4)小楼一夜听春雨
(5)谁念幽寒坐呜呃
(6)操千曲而后晓声
(7)何患祸福避趋之
(四)(8 分)
14.(1 分)绝句
15.(2 分)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16.(5 分)
示例: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
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
得分 评卷人
请在黑色矩形框内答题,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的答题一律无效
600
800
请在黑色矩形框内答题,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的答题一律无效
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
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
忧伤的情怀。后二句中,诗人用了对比手法,并用“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
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示例:第三句在“春潮”与“雨”之间用一“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来的,把本
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一
句写渡江,用“无人”说明“野”,显出一片荒凉之意,而系在岸边的渡船上也无
舟,一个“自”字描绘出在潮、雨中任其横浮的情景。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
历历在目。
(五)(17 分)
17.(4 分)(1)只,不过;(2)有才能;(3)公平对待;(4)不顺从,不服从
18.(2 分)C
19.(2 分)B
20.(6 分)(1)知道它们不可能成事,恐怕被它们坏了事。
(2)这种‘爱国家’的做法,还不如农民爱耕田、商人爱车马的做法呢。
21.(3 分)告诫执政者,要选拔人才,应出于公平之心,不谋私利;要尊重人才,注
重才德,任人唯贤,而不能图谋私利,任人唯亲。
【译文】郁离子对执政者说:“如今录用人才,是只凭凑数呢,还是认为他贤良而依靠他图谋治国
呢?”执政者说:“也就是选取那些贤良者而录用的啊!”郁离子说:“倘若如此,那么相国的做
法和他说的话就大不一样了。”执政者说:“为什么这样说呢?”郁离子说:“我听说,农民耕
田,不用羊担负重轭;做买卖的商人赶车,不用猪担任骖服。因为知道它们不可能成事,恐怕被它
们坏了事啊。所以夏、商、周三代取士的办法,首先必须学习,而后才可以入选做官;必须用处理
政务考核他,若有才能,就录用他。不管他的世系家族如何,只看他是否贤良,不轻视那些有才德
而地位卑微的人。如今担任法度纲纪职务的人,寄托着一个国家如同耳朵、眼睛那样重要的使命,
要严格选拔。只看仪表服饰行吗?只看言谈举止行吗?你却不能公平对待天下的贤士,而录用的全
是那些世家贵族的后代及与自己关系亲近的纨绔子弟为官。你这种‘爱国家’的做法,还不如农民
爱耕田、商人爱车马的做法呢。”执政者虽然口头上同意郁离子的话,但内心却不服从他的主张。
(六)(12 分)
22.(2 分)韩愈 《师说》
23.(3 分)D
24.(3 分)咏梅花,咏果实,咏梅叶
25.(2 分)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1 分);趋炎附势,投机钻营(1 分)
26.(2 分)寓意/言志/抒怀/咏怀;炎凉/冷暖。
【译文】梅花的冷(冷天开放,冰清冷艳),是人们容易知道的事情,然而它也有非常热(花
热闹,人热闹)的时候。冬春之际,冰雪之中,梅花开得繁多而又灿烂鲜明,雅人俗人纷纷抢着去
欣赏,这就是它非常热闹的时候了。三、四、五月时,梅子结实繁多而串联,和风吹,甘霖降,这
时候的梅开始冷了。当花朵凋零,梅子熟谢时,时间已经进入了炎炎的夏日,只剩树叶与树干相依
相守,和烈日相互对抗,而这时的梅真是非常冷了。所以一般人欣赏梅,歌咏梅,从来没有在它不
开花的时候。唐代诗人张谓有诗,里面所歌咏的梅,是花快要凋谢,而梅子才刚要生出来的时候。
(这诗)歌咏梅而能涉及到梅子,已经是很难了,何况是梅叶呢!梅树到了叶子茂盛时,已经过了
开花期很久了。
董崇相廷尉,在南京当官,目前正在家中休假。他写了的诗,诗歌里才开始涉及到叶子。为什
麼呢 没有梅叶,那也就不成其为夏梅了。我替梅感念这份情谊,就吩咐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写诗唱
和,并画一幅图画来送给他。
这世间本来就有处在非常受冷落的时间和地位,名利大权却握在手里的人。奸巧的人(知道这
点)会利用机会去亲近他们,既能够得到实际的名利,又不会有趋炎附势的讥讽;这些奸巧的人就像
是在冬春之际,冰雪之中跑去欣赏梅花的人,他们才是真正趋炎附势的人,假如真是「热」(权势)
所在的地方,即便他目前是处在非常冷的时间和地位,也一定要分辨清楚,这就是我歌咏夏梅的真
正意思啊!
27.作文(参照 2007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 2019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2021-06-075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2021-06-0761页
-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五编 热点7 2021-06-073页
-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大二轮讲义2021-06-075页
- 2019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中国书法作2021-06-072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滚动天天练222021-06-077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32021-06-074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辨析2021-06-0710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一大题现代2021-06-076页
- 高考语文最容易用错成语词语2021-06-0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