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50 KB
  • 2021-06-08 发布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1课 师说 课时优案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古之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通“授”,传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古义是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以……为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是故无(无论/不分)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名词作动词,从师求学)道之不传也(表句中停顿,助词,不译)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以……为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答疑惑),或师焉,或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焉,小学(古义是在小的方面学习)而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今其智乃(竟然)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 6‎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和技艺)有专攻(专门的研究),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古义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经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贻(赠送)之。‎ ‎1.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完成填空。‎ 答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圣人无常师 ‎2.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1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B.第2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道理。‎ D.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引用孔子的范例,阐明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 6‎ 6‎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或师焉,或不焉 D.君子不齿 答案 D 解析 A.“受”通“授”,传授;B.“从”通“纵”,合纵;C.“不”通“否”,即不从师。‎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C.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答案 A 解析 无:不论,不分。‎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均为介词,向;A.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语言停顿/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就,便;D.介词,相当于“于”,比/语气词,用在句末,和“庸”搭配构成反诘语气相当于“呢”。‎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古之学者必有师 答案 B 解析 ‎ 6‎ B.先后:有先有后,强调顺序,古今同义。A.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小学: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D.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子不齿 A.小学而大遗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位卑则足羞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齿,并列、排列。师,从师求学。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耻辱。‎ ‎6.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拘于时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何陋之有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 C 解析 C项与题干中的句子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状语后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 二、精段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 6‎ B.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C.年十七,好古文 好:喜爱 D.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答案 A 解析 常:固定的。‎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  )‎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问的是“择师原则”。②句说的是老师的职责;④句说的是不从师的害处;只有①③两句是论述“择师原则”的。‎ ‎9.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提出了择师标准,认为无论地位贵贱、年龄长幼,皆可为师,这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B.选文倒数第二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阐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C.选文倒数第二段从正面进行阐述,说明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而老师和学生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D.选文最后一段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答案 B 解析 引用孔子的范例,阐明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