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50 KB
  • 2021-06-09 发布

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益阳市2019年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统考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本试题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 ‎3.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节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 材料二:‎ 渤海某海城,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 23 -‎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节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着惊海天》)‎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齐声)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仪式按照国际惯例,剪彩后举行了掷瓶礼。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自行建造航母的国家。‎ 从1987年提出建设航母规划到自行研制出第一艘国产航母,中国用了30年的时间。这不仅体现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更彰显中国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 铸剑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和平。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国产航母将更有助于中国维护和平发展、捍卫世界和平。近年来,通过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国向世界展示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国产航母肩负的使命更是义不容辞,它将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节选自《光明日报》《第一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2019年12月16日)‎ ‎1.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但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一个系统工程。‎ C. 2013年开始建造、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航空母舰在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标志着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形成战斗力。‎ D.‎ - 23 -‎ ‎ 为富国强军梦想成真,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期盼了半个世纪,也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而梦想成真,彰显了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 ‎2.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交代了通讯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在叙述过程中用“朝阳”“乳白色”“橘红色”等颜色词突显飞船发射时的壮丽景象。‎ B. 材料二中“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两句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体现了通讯的价值,渗透了浓郁的爱国情怀。‎ C. 材料三描写国产航母下水庆祝的场面,回顾其漫长的研发历程,阐述国产航母成功下水的意义与价值,表达了中国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力量与决心。‎ D. 三则材料均属于通讯,融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再现了我国在强军过程中取得成绩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难以抑制的自豪之情。‎ ‎3. 三则材料都是体现我国富国强军的报道,请结合材料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答案】1. C 2. D ‎ ‎3. (1)科研工作者长时间辛勤工作,坚持走自主研发制造的路子,重视科技创新;(2)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规划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3)部分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2013年开始建造……标志着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形成战斗力”错误,根据材料三,“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故“2013年开始建造”表述不准确;“标志着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已经形成战斗力”无中生有,原文只提及“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D - 23 -‎ 项,“三则材料……再现了我国在强军过程中取得成绩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难以抑制的自豪之情”错误,材料二、三着重介绍航空母舰的情况,是强军的体现,但材料一着重写“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这不完全是强军的体现,更应该是富国强兵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体现。‎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可知科研工作者长时间辛勤工作,坚持走自主研发制造的路子,重视科技创新;由“从1987年提出建设航母规划到自行研制出第一艘国产航母,中国用了30年的时间。这不仅体现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更彰显中国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可知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规划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由“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可知部分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钢(节选)‎ 陆颖墨 凌晨三点,礁长钟金泽准时起床,猫腰悄悄出了礁堡的门洞,到了平台。说平台,也就相当于半个篮球场,整个礁堡矗立在茫茫南沙海面,底盘也不过一个篮球场大。‎ - 23 -‎ 今天夜里凉爽了,除了哨兵,大家都睡得很香甜。为了这香甜,礁上关闭了柴油发电机,用太阳能储存的电保障仪器设备的运行。钟金泽快步走到礁堡的西侧,见军犬金钢正在呼呼大睡,百感交集。昨天傍晚,钟金泽喂了它两片安眠药,它终于踏实地趴下了。‎ 钟金泽眯起眼睛,看了看平静的海面,又仰望满天的星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转过身去,蹲下凝视熟睡的金钢,像是有感应,金钢动了一下,舒服地翻了个身,还是呼呼大睡。听鼾声,比刚才还要香甜。‎ 这南沙的海面像镜子一样,一轮明月带着满天繁星映在上面,晶莹剔透。放眼望去,上下两个星空在天边无垠处相连,分不出哪儿是天、哪儿是海。钟金泽恍惚间,礁堡也变成了一颗星星,进入了太空。‎ 这里是中国海的最南端,乘军舰到海南岛至少要五十个小时,到西沙永兴岛要三十多个小时。去最近的兄弟礁堡,也要坐上五六个小时的舰艇。‎ 金钢跟随钟金泽已经五年零八个月了。在西沙,每一次巡逻,它都在前面引路。特别是在珊瑚礁上,有金钢领着,就能在潮起潮落中,轻松避开那一条条深深浅浅的海沟。要是遇到复杂天气,金钢的作用就更大了。‎ 在西沙守岛部队中,金钢是出了名的。它能在一群避风的渔船中发现危险品,避免重大事故;它能在漫天大雾中帮助部队准确找到目标;它还能在台风的间隙,给困在哨所的几个战士送去食物。‎ 钟金泽当排长那会儿,有天海上突然起了土台风,-艘渔船中招,在岛西边触礁散了架,七八个渔民都掉到海里。土台风是南中国海的“特产”,突然生起,突然消失,神出鬼没,无法预报。还好台风中心没到,战士们开着小艇,顶风把他们一个个救到岛上。渔民们感激得流泪鞠躬,但叽里呱啦的,战士们听不懂说了什么。新兵刘岩是海南黎族人,在哨位值班,被钟金泽找来,听听是海南哪儿的方言。刘岩一听就急了:“他们不是中国人!”从刘岩那双喷火的眼睛,钟金泽马上明白这帮渔民是哪里来的。刘岩的父亲也是渔民,一年前打鱼被台风吹到他们那边,让巡逻艇抓住,打伤了腿。因为这事,刘岩连大学都不上了,直接到了海军当兵。突然,刘岩抄起根棍子要冲过去,钟金泽急忙把他抱住。‎ 这时,金钢猛叫了几声。钟金泽抬头一看,岛南边海面上漂浮着一个红点。是个渔民,被浪从西边打过去的。钟金泽赶紧解开摩托艇的缆绳,上艇发动引擎要去救人。不料,咯噔一下,小艇猛地刹住,他一个踉跄,差点儿冲到海里。回头一看,刘岩把缆绳套住了,不让去。小艇的发动机还在快挡上运行,缆绳拉得笔直,像要飞起来。艇尾离岸二三米,他够不着。正干着急,只见金钢一口咬断缆绳,飞身跃上摩托艇。快艇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 23 -‎ 快要接近目标了,浪变得更大,小艇不敢停下。眼看着渔民就要被大浪吞没,钟金泽冒险让艇身划了个大弧,小艇从对方身边掠过的刹那,金钢把口中的缆绳猛地甩出,对方接住了。‎ 台风后,上级派船把渔民接走了。因为这次救人,钟金泽和金钢,还有几个战士都立了功,刘岩挨了个处分。‎ 刘岩憋了一肚子火。那天,他看到金钢尾巴一摆一摆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踢了一脚它的屁股,那一靴子上去还真不轻。金钢一声惨叫,转身反扑过来,一下把刘岩扑倒在地,白森森的牙齿压住了刘岩的喉管。刘岩吓蒙了。远处的钟金泽一看,大叫“金钢”,直奔过来。可谁想,金钢早就收了爪子,还咬着刘岩的衣服拽他起身。刘岩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又捶了一下金钢。当然,这回不敢用劲了,金钢像被按摩了一下,欢快地叫了起来。从此,金钢老是围着刘岩闹,亲热得很。‎ ‎(节选自《小说月报》2019年第12期)‎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用寥寥数笔介绍礁堡情况,以茫茫南沙海面暗示其虽渺小但重要的特点,交代守礁战士生活的环境,也为下文写金钢的故事提供活动场所。‎ B. 关掉柴油发电机、喂军犬吃安眠药,让大家睡得香甜,体现了礁长钟金泽对守礁士兵(包括军犬)的关心,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天任务更加繁重。‎ C. “渔民们感激得流泪鞠躬”写获救渔民的反应,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很有用心,它展示了人民海军对危难中的渔民给予人道主义救助的朴素情感。‎ D.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手法上以小见大,借军犬与人的故事来表现海疆军旅生活,讴歌了超出一般战友之情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 ‎5. “刘岩憋了一肚子火。”联系上下文,请你谈谈刘岩“憋了一肚子火”的具体内容。‎ ‎6.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金钢的形象特点。‎ ‎7. 对于这篇小说,有人认为充溢在文中的家国情怀最能打动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 D 5. 一年前父亲出海捕鱼因台风误入他国领海,被抓并被打伤了腿,导致他放弃读大学。而今身为军人“抓”到他国渔民时,他想“以牙还牙”却被阻止;在战友救助余下一名他国渔民时他想阻拦但未得手,最终他因此事受了处分。 ‎ ‎6. (1)作为一军犬,坚守岗位,在礁堡服役五年零八个月,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2) 土台风事件,它忠诚礁长钟金泽,表现出高超的反应能力与配合意识,是一只优秀的军犬; (3) 面对刘 - 23 -‎ 岩的“发泄”,它迅速应对却能控制住自己,当刘岩示好于它时,它能不记仇,主动亲近:是一只通人性懂人情的军犬。 ‎ ‎7. (1)礁长钟金泽以礁为家,驻守多年,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守卫海疆,践行“舍小家,护国家”的准则,不辱新时代军人的伟大使命,其军人风采打动人; (2)刘岩心中有小家,带着“私心”参军驻守礁堡,虽有不成熟的表现,但假以时日,在部队的锤炼下他一定能成长得更好,其成长过程打动人: (3) 金钢是守卫海疆军犬的代表,更是成边军人精神和气节的象征,其忠诚品质打动人。‎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D项,“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错误,根据原文,小说情节谈不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只是叙述金钢和钟金泽、刘岩,还有岛上军人之间的感情。‎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刘岩当兵前一件事,父亲被打断腿,“从刘岩那双喷火的眼睛,钟金泽马上明白这帮渔民是哪里来的。刘岩的父亲也是渔民,一年前打鱼被台风吹到他们那边,让巡逻艇抓住,打伤了腿。因为这事,刘岩连大学都不上了,直接到了海军当兵”;刘岩当兵后两件事,“回头一看,刘岩把缆绳套住了,不让去”“台风后,上级派船把渔民接走了。因为这次救人,钟金泽和金钢,还有几个战士都立了功,刘岩挨了个处分”。筛选整理即可。‎ ‎【6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中具体物象作用的能力。文本中的物象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思考:①情节结构上主要起到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能够把众多的材料贯穿在一起,使文章更加紧凑;②内容: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③情感主旨上: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作者借这一物象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有时也起到点明或深化主旨的作用。此外,物象还可以揭示人物性格、衬托人物(或景物)、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金钢跟随钟金泽已经五年零八个月了。在西沙,每一次巡逻,它都在前面引路。特别是在珊瑚礁上,有金钢领着,就能在潮起潮落中,轻松避开那一条条深深浅浅的海沟。要是遇到复杂天气,金钢的作用就更大了”,作为一军犬,坚守岗位,在礁堡服役五年零八个月,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钟金泽当排长那会儿,有天海上突然起了土台风,-艘渔船中招,在岛西边触礁散了架,七八个渔民都掉到海里”,土台风事件,它忠诚礁长钟金泽,表现出高超的反应能力与配合意识,是一只优秀的军犬;“刘岩憋了一肚子火。那天,他看到金钢尾巴一摆一摆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踢了一脚它的屁股,那一靴子上去还真不轻。金钢一声惨叫,转身反扑过来,一下把刘岩扑倒在地,白森森的牙齿压住了刘岩的喉管”“可谁想,金钢早就收了爪子,还咬着刘岩的衣服拽他起身”,面对刘岩的“发泄”,它迅速应对却能控制住自己,当刘岩示好于它时,它能不记仇,主动亲近,是一只通人性懂人情的军犬。‎ ‎【7题详解】‎ 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礁长钟金泽尽职尽责,以礁为家,“为了这香甜,礁上关闭了柴油发电机,用太阳能储存的电保障仪器设备的运行”等等;刘岩带着情绪,但是在排长带领下,终究会成为合格的军人,“刘岩连大学都不上了,直接到了海军当兵”;金钢坚守岗位,是优秀的军犬,“在西沙守岛部队中,金钢是出了名的。它能在一群避风的渔船中发现危险品,避免重大事故;它能在漫天大雾中帮助部队准确找到目标;它还能在台风的间隙,给困在哨所的几个战士送去食物”,所以文章充满了充溢在文中的家国情怀。‎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2大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23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饞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 23 -‎ ‎8.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凌万顷之茫然 凌:适宜 B. 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占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受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乃摄衣/而上履/饞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B. 予乃摄衣而上/履饞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C. 予乃摄衣而上/履饞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D.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壬戌,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这属于干支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方法还有年号纪年法、帝王纪年法等。‎ B. 斗牛,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斗”“牛”是其中二宿。‎ C. 既望,指过了望日之后。“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则是指农历每月三十。‎ D. 盏,在文中指酒杯。我国古代用作盛酒、温酒、饮酒的酒器还有很多,如:尊、壶、角、卮、觥、杯等。‎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一先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赏景吟诗,举杯对月,以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俱佳。‎ B. 选文一用主客对话来写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文章的总体基调还是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 C. 选文二写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D. 选文二写与道士等人夜游赤壁,文中“道士顾笑,予亦惊寤”一句表明作者在道士的的点化之下已经意识到了要勇于面对人生的困顿,积极进取。‎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23 -‎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答案】8. B 9. C 10. C 11. D ‎ ‎12. (1)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2) (我们)返回来坐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解析】‎ ‎8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B项,句意为:越过茫茫的江面。凌:越过。‎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履饞岩”“披蒙茸”,句式一致,之前断开,之间断开,排除AD;‎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句式一致,之间断开,排除BD。‎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C项,“‘晦’则是指农历每月三十”错误,“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D - 23 -‎ 项,“选文二写与道士等人夜游赤壁”错误,同游者中无道士;“作者在道士的的点化之下”错误,这是以浪漫的想象写作者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流露出作者与世无争的豁达。‎ 故选D。‎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应注意:(1)“是”,这;“造物者”,自然界;“藏”,宝藏;“适”,享受。(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中流”,江心;“听”,任凭;“休”,停泊。‎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文言翻译一般都是文中的名句,翻译时既讲究字字落实,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又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和重点句式。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参考译文:‎ 一: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缓步徐行。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 23 -‎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二: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 23 -‎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3. 陶渊明,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诗人。‎ ‎1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归园田居》共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本诗为其中的第一首,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它带有开篇和总括的性质。‎ B. 诗的开头八句,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隐田园的缘起。“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极端厌恶的心情。‎ C. 中间八句是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十余亩宅地,八九间房子,言其生活条件相对宽裕,即使辞官归隐,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D. “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既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这从“无尘杂”“有余闲”即可看出。‎ ‎15.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有什么含义?这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3. (1). 潜 (2). 东晋 (3). 田园 14. C ‎ ‎15. “自然”,既是指田园的自然环境,又是指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 “久”照应开头的“三十年”,“返自然” 照应开头的“爱丘山”。诗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 23 -‎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条件宽裕”“生活富足”错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故选C。‎ ‎【15题详解】‎ - 23 -‎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重点词语意思、句子作用的能力。此题可以在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理解词语意思,诗词最后一句一般抒发情感。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点睛】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游褒禅山记》中指出只要尽“志”,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无悔,亦不会被人讥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 ‎(4)针对魏晋人士崇尚虛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2). 其孰能讥之乎 (3). 长太息以掩涕兮 (4). 哀民生之多艰 (5). 泣涕涟涟 (6). 载笑载言 (7).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8).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孰”“涟”“载”“诞”“殇”的书写。‎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3 -‎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________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________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________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________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的地位。‎ ‎17. 选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析全对的一项是 A. 借代 排比 反复 B. 比喻 借代 夸张 C. 比喻 排比 对比 D. 夸张 反复 对比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蜷缩 骇人听闻 兑现 气壮山河 B. 退缩 骇人听闻 实现 气壮山河 C 蜷缩 耸人听闻 兑现 理直气壮 D. 退缩 耸人听闻 实现 理直气壮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地位。‎ B. 他们承诺给予所有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C. 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追求幸福和自由、生存的地位。‎ D. 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比喻:“穷困的孤岛”比喻黑人处境;排比:第一段连用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构成排比;对比:“物质充裕的海洋” 与“穷困的孤岛”。‎ 故选C。‎ ‎【18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蜷缩:蜷曲而收缩。退缩:形容人物胆量不足而放弃的行为。语境“黑人仍然________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填入“蜷缩”。‎ 第二组,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这里前面例举的都是事实,没有夸大,应用“骇人听闻”‎ 第三组,兑现:凭证券换取现款或比喻实现诺言。实现:成为现实。语境“诺言”,填入“兑现”。‎ 第四组,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范围广,此处用于“词句”,不是人,应用“气壮山河”。‎ 故选A。‎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这里主要是考查“幸福、生存和追求自由”三项权利的先后顺序,首先是起码的“生存”权利,再是“自由”权利,最高级的是“幸福”的权利。‎ 故选B。‎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①,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 23 -‎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注释:夸父,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为了让族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决定把太阳摘下,让太阳听从人们的指挥,于是开始逐日。经过九天九夜,夸父终于追上了太阳。但太阳炽热异常,夸父十分口渴,在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最后在奔于大泽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根据上面的文段内容,仿照画线句,从夸父的角度另写一段文字。‎ ‎【答案】倘使有一根手杖,我甘愿做上古的夸父。我要追逐那炽热的太阳,让我在眼前一片水,身内一团火的当儿,没了呼吸,而化做一片林、一阵光(一座.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能力层级表达运用E级。目的是考查学生灵活使用各种句式、表情达意的能力。仿句要仿形式,句式结构一致,手法修辞相同。仿句要仿写内容,语意切合语境,情感色彩统一。需要联想寻找相关材料,语言得体简明连贯。本题要求仿照句子再写两个句子,注意句式一致。仿照“倘使有一……我甘愿做……我要……让我在眼前……身内……的当儿……而化做……”句式,“从夸父的角度另写一段文字”,材料中夸父“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材料中心“为着追求光和热”,据此仿句即可。‎ ‎【点睛】做好仿句需要做到下面几点:(1)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子与原句的句意一样。(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3)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4)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5)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四、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2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除了经济话题,两位领导人还就加强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领域交流,促进青少年双向交流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 - 23 -‎ 发展中日关系,青年一代既要有担当意识,更要有正确的认识与思考。请你围绕“文化、旅游、教育、青少年双向交流”中的某一方面给日本的同龄朋友写-封信,谈谈你对发展中日关系的看法。‎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2)统一以“山口正树”为收信人, 以“追梦者”为寄信人; (3) 不少于800字; (4) 题目有否不作评分要求。‎ ‎【答案】【例文】‎ 我看中日教育 山口正树:‎ 你好!我的身边有很多人在锻炼,但是单从运动方面看,中日教育有着区别。在你的国家,学生基本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这一方面得益于棒球等运动在全社会的普及,一方面也归功于教育界在将运动融入游戏中所做的努力。而我国由于缺乏全民运动的传统,并且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对体育锻炼的积极程度相对减弱。‎ 在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中,除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你们国家,每到周末,家长会普遍参与到亲子运动中,整个社会运动氛围相当浓烈。对比我国,父母更倾向于送我们上各类的辅导班、兴趣班,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和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便少了许多。‎ 在这些看似微小的差异背后,折射出了许多中日之间教育理念的本质差别。培养孩子,归根结底,是希望我们获得一些去构建幸福快乐人生的能力。送我们弹琴画画,是希望我们理解艺术,拥有感知美的能力,从中获得高雅的乐趣;送我们上补习班,希望我们在同龄人中杰出卓越,是希望我们能在漫长人生中有能力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幸福;培养我们良好的精神品质,是希望我们能与外部世界友好地相处,在人生的曲折中拥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培养我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不单是希望我们能从运动中获得纯粹的乐趣,也希望我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康地享受人生的快乐。‎ 如何培养孩子,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父母对人生幸福的认知和定义,反映了社会衡量个人的一把尺子。然而,在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下,衡量孩子的尺子只有一把,就是分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育者容易犯的错误便是,也用这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而选择性地忽视了教育的其他部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评价一个人何止一个方面;而只做好一个方面,孩子又怎么可能拥有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呢?‎ 其实家庭教育,不只是将教育的责任“批发”给学校和兴趣班,而是父母在互动中陪伴孩子成长;我们的成才,也不是只以分数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快乐和获得快乐的能力。虽然中日教育理念有一些不同之处,但是两国的目的都是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希望我们常常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互相借鉴,择善从之,共同进步。‎ - 23 -‎ 追梦人 某年某月某日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中国年轻一代应该铭记中日历史,但是更要共谋发展,材料“两位领导人还就加强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领域交流,促进青少年双向交流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围绕“文化、旅游、教育、青少年双向交流”中的某一方面给日本的同龄朋友写-封信,谈谈你对发展中日关系的看法。从中选取之一,围绕所选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抬高对方,不贬低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谋求解决之道。‎ ‎【立意】我看中日文化;山川异域,共同进步;我看中日旅游;加快青少年双向交流等等;‎ ‎【结构】题目切题《我看中日教育》,第一段指出“单从运动方面看,中日教育有着区别” 。第二段分析原因,“在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中,除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段本职上的原因,“在这些看似微小的差异背后,折射出了许多中日之间教育理念的本质差别”;第四段,从培养孩子的角度分析父母的出发点。最后一段,写这封信的目的,“希望我们常常交流,共同进步”。‎ ‎【素材】1.国内年轻人作为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日本的看法客观上讲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一个国家的公众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看法,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来看待、来评价的,这也是普遍的一个规律。这些年来,这几年来日本的对华政策,基本上是把中国作为首要的战略对手,其政策势必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反映出来。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公众对于日本的看法。 ‎ ‎2.近年来,在日本政府的政策引领下,有不少日本民众是支持政府相应政策的。同样的,他们对于中国的一些观点、看法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了,中国的公众也透过这样的一些舆论,形成了对日本及其公众的看法。‎ ‎3. ‎ - 23 -‎ 中日关系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国民互信这个层面还是相当缺乏的。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促进双方彼此之间的了解。比方说中国一些反日游行活动,日本认为是政府在操纵、在策划主持,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另外,中国对日本也存在着一些误解,我们不要认为安倍之流代表整个日本,我们应该看到很多日本人对中国还是友好,至少很多人是不那么热衷于反华的。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非常极端的“爱国者”,实际上对日本是不了解的。比较了解的人,相对来说对日本比较理性一点。让双方增进了解最直接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人员的往来。比方说我们可以通过暑期的活动、游学这种方式,让中日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青年人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为中日的未来,主要在青年。‎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 - 23 -‎ ‎ ‎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