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50 KB
  • 2021-06-10 发布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 (2)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 14 【2019 最新】精选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 (2) 理科数学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在△ABC 中, , ∴则 , ∴由正弦定理可得: 故选 C 2. 等比数列中,若,,则( ) A. 64 B. -64 C. 32 D. -32 【答案】A 【解析】数列是等比数列,,, - 2 - / 14 即 解得 那么 故选 A. 3. 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则( ) A. 5 或 7 B. 3 或 5 C. 7 或-1 D. 3 或-1 【答案】D 【解析】在等差数列中,公差,,,得 ,解得 或 . 故选 D. 4. 中,,,,则( ) A. 15 B. 9 C. -15 D. -9 【答案】B - 3 - / 14 .................. 故选 B. 5. 已知成等比数列,且曲线的顶点是,则等于( ) A. 5 B. 6 C. 7 D. 12 【答案】B 【解析】把 配方得 得到顶点坐标为 ,即 由 成等比数列,则 , 故选 B. 6.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整数,首项为 13,从第五项开始为负,则等 于( )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解析】在等差数列中,由 ,得 ,得 , ∵公差 为整数, . 故选 A. 7. 已知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若三角形有两解,则边的取值 范围是( ) A. B. C. D. - 4 - / 14 【答案】C 【解析】 ,要使三角形有两解,就是要使以 为圆心,半径为 2 的圆与 有两个交点, 当时,圆与相切; 当时交于点,也就是只有一解,,即 由正弦定理以及 .可得: 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 C. 8. 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的形状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C 当 时,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 当 时,即 ,那么 ,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 是得到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 9. 已知中,,则( ) - 5 - / 14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正弦定理 化简已知等式得: ,又 为三角形的内角, 则 . 故选 D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以及余弦定理的运用,熟练掌握定理 是解本题的关键. 10. 《九章算术》中有“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 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 5 钱,甲、 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 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 ) A. 钱 B. 钱 C. 钱 D. 钱 【答案】B 【解析】设甲、乙、丙、丁、戊所得钱分别为,则,解得,又 ,则,故选 B. 11. 设为等差数列,,公差,则使前项和取得最大值时正整数等于( ) A. 4 或 5 B. 5 或 6 C. 6 或 7 D. 8 或 9 【答案】B - 6 - / 14 【解析】设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公差为 解得 a 或(舍去) 则 , 故使前项和取最大值的正整数是 5 或 6. 故选 B. 12. 已知锐角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由题 为锐角,可得 ∵由正弦定理可得 ,可得: , 为锐角,可得 , - 7 - / 14 可得 故选 C. 第Ⅱ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此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 故 , 故三角形面积 故答案为 14. 数列的首项,,则__________. 【答案】-61 【解析】由题数列的首项,,则当时。 是以-1 为首项以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故答案为-61. - 8 - / 14 15. 已知等差数列,前项和分别为和,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故答案为 16. 如图半圆的半径为 1,为直径延长线上一点,且,为半圆上任意一 点,以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则四边形面积最大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 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 , , ∴当 ,即 即时,四边形 面积取得最大值,最大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函数的化简和求最大值问题. - 9 - / 14 其中利用余弦定理得到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 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角; (2)若的面积,,求边. 【答案】(1);(2)7.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 .利用二倍角和诱导公式化简可得角. (2)根据 ,即可求解边的值. 试题解析:(1)∵解得或, ∵, ∴,∴. (2)∵,即, ∴,∴ ,解得. 18. 已知等比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 围.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是等比数列,可得 *.可得,即可求解数 列的通项公式; - 10 - / 14 (2)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解 n,由于,分离参数,即可求解 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1)设等比数列公比为,∵,, ∴,,∴,∴,∴, ∴. (2)由(1)知,∴,即 对一切恒成立. 令,则随的增大而增大. ∴,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的求解,其中根据分 离参数的表达式以及结合单调性求解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 在等差数列中,,,其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并证明.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由已知列出 关于首项和公差的方程组,求得,,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 (2)求出,可得,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后即可证明. 试题解析:(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由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11 - / 14 得,又,解得,, 则; (2)由(1)知, 即 , 则 . 所以. 20. 在锐角中,分别为角的对边,且. (1)确定角的大小; (2)当时,求周长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由正弦定理化简已知可求,结合范围 ,求得 ,结合范围 ,即可得解 的值. (2)根据正弦定理可得.,结合是锐角三角形,可求得周长的最大值 . 试题解析:(1)由及正弦定理得,. ∵,∴. ∵是锐角三角形,∴. (2)∵, ∴ . ∵是锐角三角形,∴, - 12 - / 14 故, 所以周长的最大值是. 21. 轮船从某港口将一些物品送到正航行的轮船上,在轮船出发时,轮 船位于港口北偏西且与相距 20 海里的处,并正以 30 海里的航速沿正 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轮船沿直线方向以海里/小时的航速匀速行驶, 经过小时与轮船相遇. (1)若使相遇时轮船航距最短,则轮船的航行速度大小应为多少? (2)假设轮船的最高航速只能达到 30 海里/小时,则轮船以多大速度 及什么航行方向才能在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答案】(1)轮船以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轮船航距最短;(2 )航向为北偏东,航速为 30 海里/小时,轮船能在最短时间与轮船相 遇. 【解析】试题分析:(1)设两轮船在处相遇,在 中,利用余弦定理得 出关于 t 的函数,从而得出的最小值及其对应的,得出速度; (2)利用余弦定理计算航行时间,得出 距离,从而得出 的度数,得 出航行方案. 试题解析:(1)设相遇时轮船航行的距离为海里,则 . ∴当时,,, 即轮船以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轮船航距最短. (2)设轮船与轮船在处相遇,则 , - 13 - / 14 即. ∵, ∴,即,解得,又时, ∴时,最小且为,此时中, ∴航向为北偏东,航速为 30 海里/小时, 轮船能在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 22. 已知数列及,且,. (1)求的值;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求证:. 【答案】(1),,;(2);(3)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利用函数的性质能求出 的值. (2)由已知条件推导出,由此能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3)由利用错位相减法能证明. 试题解析:(1)由已知,所以. ,所以. ,所以. (2)令,则,① ,② - 14 - / 14 两式相减,得 , 所以,即, 又也满足上式,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3), 所以,③ ,④ ①-②得 , 所以. 又,∴,故. 又, 所以是递增数列,故.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前 3 项及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不等式的证 明,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错位相减法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