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 MB
  • 2021-06-15 发布

河南省巩义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6月)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20 年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试卷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 1. 己知集合  2 2 3A x x x   ,  0 4B x x   ,则 A B  ( ) A.  1,4 B.  0,3 C.  3,4 D.  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集合 A,B,由此能求出 A B . 【详解】由 2 2 3x x  变形,得   1 3 0x x   ,解得 3x  或 1x   , ∴  | 3A x x  或 1x   . 又∵  0 4B x x   , ∴  3,4A B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交集的求法,考查交集定义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2. 在复平面内,复数 1 1 i 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D 【解析】 分析:将复数化为最简形式,求其共轭复数,找到共轭复数在复平面的对应点,判断其所在 象限. 详解: 1 1 1 1 1 (1 )(1 ) 2 2 i ii i i      的共轭复数为 1 1 2 2 i 对应点为 1 1( , )2 2  ,在第四象限,故选 D. 点睛:此题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属于送分题,解题时注意审清题意,切勿不可因简单 导致马虎丢分. - 2 - 3. 5G 时代悄然来临,为了研究中国手机市场现状,中国信通院统计了 2019 年手机市场每月 出货量以及与 2018 年当月同比增长的情况,得到如下统计图,根据该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2019 年全年手机市场出货量中,5 月份出货量最多 B. 2019 年下半年手机市场各月份出货量相对于上半年各月份波动小 C. 2019 年全年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低于 2018 年全年总出货量 D. 2018 年 12 月的手机出货量低于当年 8 月手机出货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统计图,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对于 A,由柱状图可得五月出货量最高,故 A 正确; 对于 B,根据曲线幅度可得下半年波动比上半年波动小,故 B 正确; 对于 C,根据曲线上数据可得仅仅四月五月比同比高,其余各月均低于 2018 年, 且明显总出货量低于 2018 年,故 C 正确; 对于 D,可计算的2018 年 12 月出货量为  3044.4 1 14.7% 3569.05   ,8 月出货量为  3087.5 1 5.3% 3260.3 3569.05   ,故 12 月更高,故 D 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考查数据分析与图表分析能力,属于容易题. 4. 函数 ( ) 2 1 x xf x x   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 3 -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导数和单调性的关系,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判断函数的变化趋势,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1( ) 2 2 11 1 x xxf x x x       的定义域为 ( , 1) ( 1, )     , 2 1( ) 2 ln 2 0( 1) xf x x      恒成立, ( )f x 在 ( , 1)  , ( 1, )  单调递增, 当 0x x 时, ( ) 0f x  ,函数单调递增,故排除C , D , 当 x   时, 2 0x  , 11 x x  , ( ) 1f x  ,故排除 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关键是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属 于中档题. 5. 若 1a  ,则双曲线 2 2 2 1x ya  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 2, ) B. ( 2,2) C. (1, 2) D. (1,2) 【答案】C 【解析】 2 2 1c a  , 2 2 2 2 2 2 1 11c ae a a a     , 1a Q , 2 10 1a    , 21 2e  ,则 0 2e  ,选 C. 6. 已知 2log 7a  , 3log 8b  , 0.20.3c  ,则 , ,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c b a  B. a b c  - 4 - C. b c a  D. c a b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利用 0,1,2 等中间值区分各个数值的大小. 【详解】 0.2 00.3 0.3 1c    ; 2 2log 7 log 4 2  ; 3 31 log 8 log 9 2   . 故 c b a  . 故选 A. 【点睛】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要根据底数与1的大小区别对待. 7. 【2018 年天津卷文】设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 5, 2 4, 1, 0, x y x y x y y          则目标函数 3 5z x y  的最 大值为 A. 6 B. 19 C. 21 D. 45 【答案】C 【解析】 分析:首先画出可行域,然后结合目标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确定函数取得最大值的点,最后 求解最大值即可. 详解: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 A 处取得最大值,联立直线方程: 5 1 x y x y      ,可得点 A 的坐标为:  2,3A ,据此可知目标 函数的最大值为: max 3 5 3 2 5 3 21z x y       .本题选择 C 选项. - 5 - 点睛:求线性目标函数 z=ax+by(ab≠0)的最值,当 b>0 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 y 轴上截距 最大时,z 值最大,在 y 轴截距最小时,z 值最小;当 b<0 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 y 轴上截 距最大时,z 值最小,在 y 轴上截距最小时,z 值最大. 8.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 N 的值为 20,则输出T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结合流程图运行程序即可求得输出的数值. - 6 - 详解:结合流程图运行程序如下: 首先初始化数据: 20, 2, 0N i T   , 20 102 N i   ,结果为整数,执行 1 1T T   , 1 3i i   ,此时不满足 5i  ; 20 3 N i  ,结果不为整数,执行 1 4i i   ,此时不满足 5i  ; 20 54 N i   ,结果为整数,执行 1 2T T   , 1 5i i   ,此时满足 5i  ; 跳出循环,输出 2T  . 本题选择 B 选项. 点睛:识别、运行程序框图和完善程序框图的思路: (1)要明确程序框图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2)要识别、运行程序框图,理解框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 (3)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解答并验证. 9. 设 ,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l     ,则 l  B. 若 / / , / /l    ,则 l  C. 若 , / /l    ,则l  D. 若 / / ,l    ,则 l  【答案】C 【解析】 对于 A、B、D 均可能出现 / /l  ,而对于 C 是正确的. 10. 如图,O 为 ABC 的外心, 4AB  , 2AC  , BAC 为钝角, M 是边 BC 的中点, 则 AM AO    的值 ( ) A. 4 B. 5 C. 6 D. 7 【答案】B - 7 - 【解析】 【分析】 取 AB 、AC 的中点 D 、E ,可知 OD AB ,OE AC ,所求 AM AO AD AO AE AO          , 由数量积的定义结合图象可得 2| |AD AO AD    , 2| |AE AO AE    ,代值即可. 【详解】解:取 AB 、 AC 的中点 D 、 E ,可知 OD AB ,OE AC M 是边 BC 的中点, 1 ( )2AM AB AC     1 1 1( )2 2 2AM AO AB AC AO AB AO AC AO                , AD AO AE AO       , 由数量积的定义可得 · cosAD AO AD AO OAD     , 而 cosAO OAD AD   ,故 2| | 4AD AO AD     ; 同理可得 2| | 1AE AO AE     , 故 5AD AO AE AO     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为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数形结合并熟练应用数量积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属于中档题. 11. 已知直线 l 过抛物线 2: 8C y x 的焦点 F ,且与抛物线C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M ,点 N 在抛物线C 的准线 1l 上,且 1MN l .若点 M 到直线 NF 的距离是 4 3 ,则直线 l 的斜率是 ( ) A. 3 3  B. 3 3 C. 3 D. 3 - 8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出 M 点坐标,由此得到 N 的坐标,求出直线 NF 的方程,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列方程, 由此求得 M 点的坐标,进而求得直线l 的斜率. 【详解】由题意可知  2,0F ,设  0 0,M x y ,则  02,N y , 直线 NF 的方程为  0 24 yy x   ,即 0 02 04y x y y   . 因为点 M 到直线 NF 的距离是 4 3 ,所以 0 0 0 0 2 0 4 2 4 3 16 x y y y y     . 因为点 M 在抛物线C 上,所以 2 0 08y x , 所以 3 0 0 0 2 0 4 28 4 3 16 y y y y     ,整理得  2 2 0 0 16 64 48y y    ,解得 0 4 3y  , 所以 0 6x  ,即  6,4 3M ,故直线l 的斜率是 4 3 0 36 2   . 故选:D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中档题. 12. 若对任意实数 ( ,1]x  , 2 2 1 1x x ax e    恒成立,则 a ( ) A. 1 2  B. 0 C. 1 2 D. e 【答案】A 【解析】 【分析】 求出 (1 )[ (2 1)]( ) ( 1)x x x af x xe     „ .当 2 1 1a  … ,当 2 1 1a  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 的最值,推出 2 1 2 2( ) (2 1) 1a af x f a e   … … .令 2 1 1a t   ,不等式化为 1 0te t  „ ,构造函 数,利用函数的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函数的最小值,然后求解 a 即可. 【详解】解: 2 2 1( ) x x axf x e   ,则 (1 )[ (2 1)]( ) ( 1)x x x af x xe     „ . - 9 - 当 2 1 1a  … ,即 0a… 时, ( ) 0f x „ ,则 ( )f x 在 ( ,1]单调递减, 故 2 2( ) (1) 1af x f e … … ,解得 1 02 ea  „ ,所以 0a… 不符合题意; 当 2 1 1a   ,即 0a  时, ( )f x 在 ( ,2 1)a  上单调递减,在 (2 1a  ,1]上单调递增, 则 ( ) (2 1)minf x f a  . 因为 2 2 1 1x x ax e   … ,所以 2 1 2 2( ) (2 1) 1a af x f a e   … … . 令 2 1 1a t   ,不等式 2 1 2 2 1a a e   … 可转化为 1 0te t  „ , 设 ( ) 1tg t e t   ,则 ( ) 1tg t e   , 令 ( ) 0g t  ,得 0t  ;令 ( ) 0g t  ,得 0 1t  , 则 ( )g t 在 ( ,0) 上单调递减,在 (0,1) 上单调递增, 当 0t  时, ( )g t 有最小值 0,即 ( ) 0g t … , 因为 ( ) 0g t „ ,所以 ( ) 0g t  ,此时 2 1 0a   ,故 1 2a   . 故选: A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分 类讨论思想,是难题. 二、填空题 13. 函数 ( ) 2cos sinf x x x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分析】 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通过正弦函数的有界性求解即可. 【详解】解:函数 f(x)=2cosx+sinx 5 ( 2 5 5 cosx 5 5  sinx) 5 sin(x+θ),其 中 tanθ=2, 可知函数的最大值为: 5 . 故答案为 5 . - 10 - 【点睛】通过配角公式把三角函数化为 sin( )y A x B    的形式再借助三角函数图象研究性 质,解题时注意观察角、函数名、结构等特征.一般可利用 2 2| sin cos |a x b x a b   求最 值. 14. 已知函数 (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 , 0)x   时, 3 2( ) 2f x x x  ,则 (2)f  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 【分析】 由函数的奇偶性可知    2 2f f   ,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函数  f x 是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    f x f x   ,则    f x f x   ,        3 22 2 2 2 2 12f f       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属于基础题型. 15. 利用随机模拟方法计算 4y  和 2y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首先利用计算机产生两组 0-1 区间的均匀随机数, 1a RAND , 1b RAND ,然后进行平移和伸缩变换,  14 0.5a a  , 14b b ,若共产生了 N 个样本点 ,a b ,其中落在所围成图形内的样本点数为 1N ,则所围成 图形的面积可估计为________.(结果用 N , 1N 表示) 【答案】 116N N 【解析】 【分析】 根据平移和伸缩变换可得点  ,a b 落在矩形区域内,再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估计面积, 即可得答案; 【详解】 1 20 1,0 1a a    , 2 2,0 4a b     ,  ( , )a b 落在长为 4,宽为 4 的正方形 ABCD 区域内,其面积为 S , 设 4y  和 2y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1S ,  1 1 1 1 16S N NSS N N    , - 11 - 故答案为: 116N N . 【点睛】本题考查随机模拟估计面积、几何概率模型的应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考查运算 求解能力. 16. 已知 A,B 是球 O 的球面上两点,∠AOB=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 O-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36,则球 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答案】144π 【解析】 【分析】 易知当点 C 位于垂直于面 AOB 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设球 O 的半径为 R,列方程 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当点 C 位于垂直于面 AOB 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 设球 O 的半径为 R,此时 VO-ABC=VC-AOB= × R2×R= R3=36, 故 R=6,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S=4πR2=144π. 故答案为 144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棱锥体积的求解,球的几何特征和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 17. 设{ }na 是等差数列,且 1 2 3ln 2, 5ln 2a a a   . (Ⅰ)求{ }na 的通项公式; (Ⅱ)求 1 2 naa ae e e   . - 12 - 【答案】(I) ln 2n ;(II) 12 2n  . 【解析】 【分析】 (I)设公差为 d ,根据题意可列关于 1,a d 的方程组,求解 1,a d ,代入通项公式可得;(II) 由(I)可得 2na ne  ,进而可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进行求解. 【详解】(I)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 ∵ 2 3 5ln2a a  , ∴ 12 3 5ln2a d  , 又 1 ln2a  ,∴ ln2d  . ∴  1 1 ln2na a n d n    . (II)由(I)知 ln2na n , ∵ 2 ln2 =2n na nln ne e e  , ∴ nae 是以 2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2 1 2 ln2 ln2 ln2n naa ae e e e e e        2=2 2 2n   1=2 2n  . ∴ 1 2 naa ae e e   1=2 2n  点睛: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共涉及五个基本量 1, , , ,n na a d n S ,知道其中三个可求 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思想. 18. 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PA⊥AB,PA⊥BC,AB⊥BC,PA=AB=BC=2,D 为线段 AC 的 中点,E 为线段 PC 上一点. (1)求证:PA⊥BD; - 13 - (2)求证:平面 BDE⊥平面 PAC; (3)当 PA∥平面 BDE 时,求三棱锥 E-BCD 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 1 3 【解析】 试题分析:(Ⅰ)要证明线线垂直,一般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Ⅱ)要证明面面垂直,一般 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线线垂直;(Ⅲ)由 1 3 BCDV S DE   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I)因为 PA AB , PA BC ,所以 PA  平面 ABC , 又因为 BD  平面 ABC ,所以 PA BD . (II)因为 AB BC , D 为 AC 中点,所以 BD AC , 由(I)知, PA BD ,所以 BD  平面 PAC . 所以平面 BDE  平面 PAC . (III)因为 PA 平面 BDE ,平面 PAC 平面 BDE DE , 所以 PA DE . 因为 D 为 AC 的中点,所以 1 12DE PA  , 2BD DC  . 由(I)知, PA  平面 ABC ,所以 DE  平面 PAC . 所以三棱锥 E BCD 的体积 1 1 6 3V BD DC DE    . 【名师点睛】线线、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证明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其中证明线面垂直又是 重点和热点,要证明线面垂直,根据判定定理可转化为证明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也可根据性质定理转化为证明面面垂直. 19. 2019 年,我国施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涉及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 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某单位老、中、青员工分别有 72,108,120 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单位上述员工中抽取 25 人调查专项附加扣除的 - 14 - 享受情况. (Ⅰ)应从老、中、青员工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Ⅱ)抽取的 25 人中,享受至少两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员工有 6 人,分别记为 , , , , ,A B C D E F . 享受情况如下表,其中“”表示享受,“×”表示不享受.现从这 6 人中随机抽取 2 人接受 采访. 员工 项目 A B C D E F 子女教育 ○ ○ × ○ × ○ 继续教育 × × ○ × ○ ○ 大病医疗 × × × ○ × × 住房贷款利息 ○ ○ × × ○ ○ 住房租金 × × ○ × × × 赡养老人 ○ ○ × × × ○ (i)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 (ii)设 M 为事件“抽取的 2 人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至少有一项相同”,求事件 M 发生的 概率. 【答案】(I)6 人,9 人,10 人; (II)(i)见解析;(ii) 11 15 . 【解析】 【分析】 (I)根据题中所给的老、中、青员工人数,求得人数比,利用分层抽样要求每个个体被抽到 的概率是相等的,结合样本容量求得结果; (II)(I)根据 6 人中随机抽取 2 人,将所有的结果一一列出; (ii)根据题意,找出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利用公式求得概率. 【详解】(I)由已知,老、中、青员工人数之比为 6:9:10 , - 15 - 由于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 25 位员工, 因此应从老、中、青员工中分别抽取 6 人,9 人,10 人. (II)(i)从已知的 6 人中随机抽取 2 人的所有可能结果为          , , , , , , , , ,A B A C A D A E A F ,       , , , , , , ,B C B D B E B F ,      , , , , ,C D C E C F ,     , , , , ,D E D F E F ,共 15 种; (ii)由表格知,符合题意的所有可能结果为        , , , , , , ,A B A D A E A F ,     , , , , ,B D B E B F ,   , , ,C E C F ,   , , ,D F E F , 共 11 种, 所以,事件 M 发生的概率 11( ) 15P M 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随机抽样、用列举法计算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古典概型即 其概率计算公式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0. 设椭圆 2 2 2 13 x y a   ( 3a  )的右焦点为 F ,右顶点为 A ,已知 1 1 3e OF OA FA   , 其中O 为原点, e 为椭圆的离心率.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过点 A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点 B ( B 不在 x 轴上),垂直于 l 的直线与 l 交于点 M , 与 y 轴交于点 H ,若 BF HF ,且 MOA MAO   ,求直线的l 斜率. 【答案】(1) 2 2 14 3 x y  ;(2) 6 4k   或 6 4k  . 【解析】 【分析】 (Ⅰ)求椭圆标准方程,只需确定 a ,由 1 1 3c OF OA FA   ,得   1 1 3c c a a a c    ,再利用 2 2 2 3a c b   ,可解得 2 1c  , 2 4a  ; (Ⅱ)先化简条件: MOA MAO    MA MO ,即 M 再 OA 中垂线上, 1Mx  . 设直线l 方程为  2y k x  ,点 B 可求;根据 BF HF ,求点 H,由点斜式得到直线 MH 方程,联立直线l 和直线 MH 方程,求得 Mx 表达式,列等量关系解出直线斜率. - 16 - 【详解】解:(Ⅰ)设  ,0F c ,由 1 1 3c OF OA FA   ,即   1 1 3c c a a a c    , 可得 2 2 23a c c  ,又 2 2 2 3a c b   , 所以 2 1c  ,因此 2 4a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Ⅱ)设  ,B BB x y ,直线的斜率为  0k k  ,则直线 l 的方程为  2y k x  , 由方程组   2 2 1,4 3 2 , x y y k x       消去 y ,整理得  2 2 2 24 3 16 16 12 0k x k x k     , 解得 2x  或 2 2 8 6 4 3 kx k   , 由题意得 2 2 8 6 4 3B kx k   ,从而 2 12 4 3B ky k   , 设  0, HH y ,由(1)知  1,0F , 有  1, HFH y  , 2 2 2 9 4 12,4 3 4 3 k kBF k k        , 由 BF HF ,得 0BF HF   , 所以 2 2 2 124 9 04 3 4 3 Hkyk k k     ,解得 29 4 12H ky k  , 因此直线 MH 的方程为 21 9 4 12 ky xk k    , 设  ,M MM x y ,由方程组   21 9 4 ,12 2 , ky xk k y k x        消去 y ,得   2 2 20 9 12 1M kx k   , 在 MAO 中, MOA MAO    MA MO , 即 2 2 2 22M M M Mx y x y    ,化简得 1Mx  ,即   2 2 20 9 1 12 1 k k    , 解得 6 4k   或 6 4k  , - 17 - 所以直线 l 的斜率为 6 4k   或 6 4k  .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体现了“整体运算” 思想和“设而不求”的解题方法,考查转化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1. 已知函数 ( ) xf x e x  . (1)讨论 ( )f x 的单调性; (2)若 1 2( ) ( )f x f x , 1 2x x ,求证: 1 2 2x xe e  . 【答案】(1)  f x 在 0,  单调递增,在  ,0 单调递减;(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分别令   0f x  ,   0f x  求出单调性; (2)设 2 1x x ,则 2 1 1 2 1 2 2 1 1 x x x x e ee x e x x x      , 要证: 1 2 2x xe e  ,即证:  2 1 2 1 2 1 2x x x x x x e ee e     ,而    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1 1 x x x x x x x x x x ee e x xe e e         ,令 2 1t x x  ,  0,t   ,  2 1 2 1 2 1 2x x x x x x e ee e     等价于  1 2 1 2 2 01 t t t t et t e ee        ,  0,t   ,证明 ( )g t 的单调性即可. 【详解】(1)函数  f x 定义域为 ,R   1xf x e   , 令   0f x  得  0,x  ,令   0f x  得  ,0x  , 故  f x 在 0,  单调递增,在 ,0 单调递减. (2)    1 2f x f x ,不妨设 2 1x x ,则 2 1 1 2 1 2 2 1 1 x x x x e ee x e x x x      , 要证: 1 2 2x xe e  ,即证:  2 1 2 1 2 1 2x x x x x x e ee e     ……(*), 而    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1 1 x x x x x x x x x x ee e x xe e e         ,令 2 1t x x  ,  0,t   , - 18 - (*)等价于  1 2 1 2 2 01 t t t t et t e ee        ,  0,t   , 设    1 2 2t tg t t e e    ,  0,t   ,      1 1 2 1 1,t t tg t t e e t e        令    1 1th t t e   ,  ' 0th t te  在  0,t   恒成立, 则  g t 在  0,t   单调递增,故    0 0g t g   ,故  g t 在  0,t   单调递增, 故    0 0g t g  ,故原命题得证.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以及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 能力,属于高考常考题型. 22.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1; 2C x   ,圆    2 2 2 : 1 2 1C x y    ,以坐标原点为极 点, 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 1C , 2C 的极坐标方程; (2)若直线 3C 的极坐标方程为  4 R   ,设 2 3,C C 的交点为 ,M N ,求 2C MN 的面 积. 【答案】(1) cos 2    , 2 2 cos 4 sin 4 0        ;(2) 1 2 . 【解析】 试题分析:(1)将 cos , sinx y     代入 1 2,C C 的直角坐标方程,化简得 cos 2    , 2 2 cos 4 sin 4 0        ;(2)将 4   代入 2 2 cos 4 sin 4 0        ,得 2 3 2 4 0    得 1 22 2, 2   , 所以 2MN  ,进而求得面积为 1 2 . 试题解析: (1)因为 cos , sinx y     ,所以 1C 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 2    , 2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2 cos 4 sin 4 0        (2)将 4   代入 2 2 cos 4 sin 4 0        得 2 3 2 4 0    得 1 22 2, 2   , 所以 2MN  - 19 - 因为 2C 的半径为 1,则 2C MN 的面积为 1 12 1 sin 452 2     考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 已知函数 ( ) | 1| 2 | |, 0f x x x a a     . (1)当 1a  时,求不等式 ( ) 1f x  的解集; (2)若 ( )f x 的图象与 x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大于 6,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2{ | 2}3x x  (Ⅱ)(2,+∞) 【解析】 试题分析: (Ⅰ)由题意零点分段即可确定不等式的解集为 2 23x x     ; (Ⅱ)由题意可得面积函数为为  22 13 a  ,求解不等式  22 1 63 a   可得实数 a的取值范围为  2, 试题解析: (I)当 1a  时,   1f x  化为 1 2 1 1 0x x     , 当 1x   时,不等式化为 4 0x   ,无解; 当 1 1x   时,不等式化为3 2 0x   ,解得 2 13 x  ; 当 1x  时,不等式化为 2 0x   ,解得1 2x  . 所以   1f x  的解集为 2 23x x     . (II)由题设可得,   1 2 , 1, 3 1 2 , 1 , 1 2 , , x a x f x x a x a x a x a                所以函数  f x 的图像与 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 2 1,03 aA      ,  2 1,0B a  ,  , 1C a a  , ABC 的面积为  22 13 a  . - 20 - 由题设得  22 1 63 a   ,故 2a  .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为 2,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