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95 KB
  • 2022-11-20 发布

中国将紧握宏观调控政策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國將緊握宏觀調控政策華而誠中國自2003年起進入一個高經濟成長的狀態,隨著經濟過熱的現象再度浮現,中國政府在2004年4月開始採取宏觀調控政策以抑制過於活躍的投資活動。由於中國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已大到不可忽視,因此市場亦密切關注其宏觀調控措施之成效。好消息是中國的宏觀調控已收到初步成效,壞消息是這項工作尚未結束﹔換言之,中國將持續宏觀調控。如果中國景氣在近期降溫,讓人民幣顯著升值(10%以上)的機會不大,如此一來就無助于化解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而保護主義升溫將為全球經濟蒙上一層陰影,雖然中美之間爆發貿易大戰的機率並不大。投資過熱,中國急滅火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中國以極度寬鬆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來對抗通貨緊縮,而直到2003年5月亞洲SARS危機接近尾聲時,中國的物價才開始走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加溫的現象,實質投資成長率曾在2003年超越20%,接近1992~1993年通貨膨脹時期的水準,GDP於2003年亦強勁成長了9.4%,為1996年來的最高水準,同時,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開始浮上檯面。這次的經濟復甦和以往經濟過熱不同處在於,目前的通膨相對較為溫和。\n2004年第一季投資年增率強勁成長了43%(實資金額年增率亦有30%),讓中國政府意識到投資過熱,開始對鋼鐵、鋁、水泥、汽車、房地產採取降溫政策,也設法抑止農地轉換為工業、商業用途。再者,有鑑於通膨上升,人民銀行於2004年10月29日上調基本利率0.27%,為近八年來第一次升息,同時擴大了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及調降存款準備率,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此大表贊同,認為是朝利率自由化的目標邁進了重要的一步。此外,由於多數地區的房價已呈現兩位數的成長,除了收縮信用條件之外,中國政府自今年5月開始對持有不及兩年的房地產交易課以5%的銷售稅,以抑止投機行為。宏觀調控略有成效穩定經濟成長的措施至目前為止已略有成效,2005年3月份貨幣供給成長速度下滑至央行的目標14%,投資過熱的現象亦有所回落,而農作收成增加抑制了食品價格,也舒緩整體物價上升壓力。另外,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工業生產成長亦開始下滑,經常帳順差則在2004年成長至700億美元,佔GDP的4.2%,為投資需求降溫的另一證明。但即使如此,受到農業成長6.3%所提振,2004年GDP仍強勁成長了9.5%,成長率甚至微幅高於2003年的水準。然而,政府對於房地產的投機行為所採取的抑制政策似乎已開始產生效用,在房價昂貴的地區,如上海的房價已有下滑的跡象。\n不過,儘管宏觀調控已有成效,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仍然太快。今年第一季GDP年增率為9.4%,遠高於8%的目標水準,而工業生產年增率也大幅成長了16%,實質投資則估計成長了16%~17%。結果,目前的投資率(每單位GDP的投資)更加遠離其長期趨勢值--受到資本深化(capital-deepening)政策的影響,投資率自90年代以來逐年提高。所幸,通膨已下滑至2.8%。GDP表現強勁的主因是出口年增率大幅上升至34.9%,而進口年增率則下滑至12.2%,使得貿易順差再度增加了166億美元。然而,中國出口強勁成長是因為2004年底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所致,所以可能為短暫的現象,唯中國進口成長下滑連帶影響了周遭亞洲國家的出口成長。在貿易順差上升以及外國直接投資金額增加(134億美元)的情況下,中國外匯存底增加了490億美元之多。宏觀調控將持續綜合上述可知,即使通貨膨脹不再成為威脅,但中國持續強勁的投資成長仍是一個問題,一旦投資泡沫形成且破滅,會為銀行帶來沉重的壞帳負擔,可能危及金融體系的健全,阻礙其改革的腳步。有鑑於此,中國不太可能馬上放鬆宏觀調控政策。因此,投資需求將逐漸回落,GDP成長亦然,在此情況之下,若再開放人民幣升值將損及製造業成長,而對中國形成雙重傷害。然而,若投資及GDP在\n未來幾季仍維持強勁成長,且貿易順差持續上升,則人民幣升值將有助於中國經濟--即使它對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無濟於事。【圖1】:中國GDP年增率走勢圖\n中國經濟成長仍強勁14%中國GDP年增率12%10%8%6%4%2%0%1993Q41994Q31995Q21996Q11996Q41997Q31998Q21999Q11999Q42000Q32001Q22002Q12002Q42003Q32004Q22005Q1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局;資料整理:普羅財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