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 KB
- 2022-11-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青少年论文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摘要: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本文试结合主、客观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对策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一、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青少年是一特殊的群体,我国由于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加之有关的制度、法规的不健全,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比如以盗窃、抢劫为手段,兼报复、敲诈、强奸等,呈低龄化、谋财化、暴力化、团体化趋势发展。有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这既扰乱社会秩序,也给未成年人自身和家庭带来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客观因素(一)主观心理因素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观因素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结果所抱的主观心理态度。包括青少年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青春期提前、道德法制观念淡薄、对学习抱消极态度等。\n1.青少年不良心理因素心理是人的感情、思想等内心活动。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恰是诸多不良心理因素的发展与外界不良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如:不良意识或反社会意识;不良的需要或强烈、畸变的需要;不良的动机或犯罪的动机;不良的兴趣爱好;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扭曲的道德意识、薄弱或错误的法律意识;不良的行为习惯、消极的性格特征与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相应的智能;消极的不良环境、不良激情与实施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相适应的认识情绪、情感及意志等。随着青少年不良心理因素的发展,不良行为会不断的出现。一旦接受了外界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2.青少年青春期提前“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也是变化最大烦恼不安的阶段。在生理上,身体器官尤其是性器官正发育、成熟。在心理上由于其生理的发展,出现“成人感”,期望独立、寻求自主,情绪情感表现出不稳定,此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上多冲动、不计后果,往往因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孤注一掷,酿成大错。3.道德法制观念淡薄\n据有关方面调查,我国在押服刑的青少年犯道德法制观念主要特点是模糊、颠倒和混乱。例如,他们认为人生的理想是吃喝玩乐,认为英雄就是胆大敢拼,认为友谊就是哥们义气,认为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他们不懂得违法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也不知道违法犯罪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二)客观环境影响因素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过程,离不开周围情况和条件的影响,这些客观环境也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之一,客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1.家庭因素(1)家庭结构方面存在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比如家庭关系中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者因为离婚、死亡、服刑以及其他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时,致使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人际关系冷漠,青少年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他们在家里得不到爱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往往会向外寻求精神支持和寄托。(2)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家庭教育方式的粗暴、溺爱、姑息以及家庭成员行为不正或直接教唆等都是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n2.学校因素(1)受片面升学率错误导向的影响。为了快出人才、早出人才、多出人才,有些学校不适当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意培养少数“尖子生”、“优等生”,忽视了对多数人,特别是少数“差生”、“后进生”的教育培养。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在背离社会规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少数学生“破罐子破摔”,厌倦学校生活,弃学不读而走上越轨犯罪道路。(2)教育方法不当。通常表现为对学习成绩不好、课堂纪律差或者有这样那样缺点错误的学生,习惯于训斥,或动用行政手段,利用老师的权威,滥施处分,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和上进心。(3)重智育、轻德育,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一些学校没有把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摆到应有位置,整天忙于教学、抓考试、抓分数,忽视了正常的政治、道德、法制教育。3.社会因素(1)“读书无用”思潮泛滥。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高消费意识盲目膨胀,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时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n新抬头,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向往金钱、物质。“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等不良倾向造成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泛滥。(2)文化市场秩序混乱。目前,文化市场还没有完全纳入法制的轨道,游戏机室、网吧、桌球室、黄色书刊、黄色电影、卡垃ok、录像厅鳞次栉比。这些在吞噬着青少年的精神家园。(3)不正之风重新抬头。受到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影响,一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不正之风,不良习气重新抬头,这些不良风气往往助长青少年形成以“我”为中心,冷酷、自傲、自狂、目空一切、自以为事、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由多种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形成的综合病症,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的大问题。因此,务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重在找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1.家庭预防\n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最小的社会单位。这个单位人际关系的亲密度是任何人和社会团体都无法相比的,因此,要把好家庭影响关,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第一、父母应尽心尽责,多给孩子些关爱。孩子的心理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父母要适时地掌握孩子的言行举止,把握教育孩子的良好机遇。有的父母当自己的孩子锒铛入狱时,流下了内疚而无法挽回的泪水,而在此之前,夫妻双双混迹于赌场、舞厅,弃子不管。孩子因父母的"言传身教"而走上犯罪道路。第二,家庭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区别对待,对孩子要重于疏导,既不能溺爱,也不能处处以家长自居,动辄指责、打骂,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平时要注意孩子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要多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要与孩子有经常性的平等对话。第三,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受教育的过程,家长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首先要注意自己素质的提高,注意自己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父母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要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第四,家庭教育要与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配合协调,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支持和督促孩子服从学校教育,参加社会各类有益的活动。对那些具有不良习好的孩子,要特别注意,家长和学校要紧配合,互通情况,协同教育。同时,教育要注意公正性,不要伤其自尊心,不能造成其逆反心理。\n2.学校预防加大在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一是要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开展一些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演讲比赛、模拟法庭、法制文艺演出、法制夏令营、法制征文赛活动。当社区的义务法制宣传员,帮社区出版报,法律既得到了宣传,又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二是,采取措施,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知识水平。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三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美德,增强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四是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校园外部的摊点和校园出租房屋的经营项目要慎重考察,还有淫秽“口袋书”图书的非法印刷品、网吧,文化部门要采取措施,要求文化产品者、经营者、出版商、商家、娱乐场所、演艺界等,本着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精神,用正确的理论,用优秀的作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五是送法进校园,设立法制副校长,定期授法制课,开展以案说法活动。3.社会预防\n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流浪儿童的管理和救助,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打击吸毒、贩卖毒品的犯罪团伙,为净化社会环境,一是在社区内形成一种“守法光荣,犯罪可耻”的大众心理氛围,注重社区文化环境,抓校外辅导站工作的开展。开展“社区青少年法制学校”。二是广播电台、电视台要设立“青少年与法”与社会同行专栏。三是开设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电话。探索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办法,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警校共建,法制共建活动。五是聘请一批心理学专家、学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六是努力做好失足青少年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本着“不歧视、不偏见、不苛刻、不放弃”的原则,着重从心理上进行矫治。开展一次“大墙内就业,大墙外安心”的务实工作。七是加强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保护监护。【参考文献】[1]中央政法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r),中国档案出版社,北京.2002年出版,第6页.[2]王秉中主编.《罪犯教育学》(m),群众出版社,北京.2003年出版,第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