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50 KB
  • 2021-04-14 发布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一、学情分析 ‎  所教班级七年级(3)班44人,这个班级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一部分学生灵活一些,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男生的学习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学生智力水平较低,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偏低。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  存在的不足有:‎ ‎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  二、教材分析 ‎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六个方面的内容。‎ ‎  第一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成长的生活故事(林海因 ‎  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889字)‎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  一、教材分析 ‎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6篇,自读14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  二、学生情况分析 ‎  所教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  存在的不足是:‎ ‎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有待提高。‎ ‎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  三、学期目标 ‎  思想品德目标:‎ ‎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  知识目标:‎ ‎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  能力的目标:‎ ‎  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  人文素质目标:‎ ‎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  四、教学措施 ‎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4、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  五、教学进度表 ‎  第一周 1.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3) 2.爸爸的花儿落了(2)‎ ‎  第二周 3.丑小鸭(2 ) 4.诗两首(2) 5.伤仲永(2)‎ ‎  第三周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3) 6.. 黄河颂(3)‎ ‎  第四周 7. 最后一课(2)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2) 9.土地的誓言(2)‎ ‎  第五周 10. 木兰诗(3)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3)‎ ‎  第六周 11.邓嫁先(3)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3)‎ ‎  第七周 清明节 13.音乐巨人贝多芬(2)‎ ‎  第八周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 15.孙权劝学(3)‎ ‎  第九周 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2 )复习(4)‎ ‎  第十周 期中考试 ‎  第十一周 16.社戏(2)‎ ‎  第十二周 17.安塞腰鼓(2)18. 竹影(2)‎ ‎  第十三周 19.观舞记(2)20.口技(2) 综合性学习写作:戏曲大舞台(2)‎ ‎  第十四周21.伟大的悲剧(2) 22.在沙漠中心(2)23.登上地球之巅(2)‎ ‎  第十五周 24. 真正的英雄(2)25.短文两篇(2)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2)‎ ‎  第十六周 26.猫(2)27.斑羚飞渡(2)‎ ‎  第十七周28. 华南虎(2) 29.马(2)‎ ‎  第十八周30.狼(2)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2)‎ ‎  第十九周 复习 ‎  第二十周 考试 ‎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同时以 ‎“落实温州市语文新常规精神和我校的“1+6”模式课堂变革活动”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开展各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重点学习《温州市初中教学常规》(201x版),切实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力求完善“1+6”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  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  二、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分为六大单元。‎ ‎  第一单元的课文介绍了中国杰出人物的非凡生平。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本单元学习要学会精读的学习方法。‎ ‎  第二单元的作品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文章。本单元在继续学习精读的方法中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 ‎  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通过普通人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在注重熟读精思的学习中体现了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境界。‎ ‎  第四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 ‎  第五单元的文章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在学习中可进行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  第六单元的文章是关于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学会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  三、学情分析 ‎  经过一个学期的了解,七年级的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 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相信通过努力会有所改变。‎ ‎  四、教学目标 ‎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  1.掌握七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  (二)德育教育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  五、教学重、难点 ‎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  3、能够掌握每课的重点字词的书写以及释义。‎ ‎  4、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  5、能够结合实际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品味生活 ‎ ,养成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能够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  6、作文方面做到三点:‎ ‎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3)继续加强记叙文的写作,多看多积累多悟多写。‎ ‎  六、教学策略 ‎  通过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了解,预设以下教学方式、策略、方法与手段:‎ ‎  (一)、阅读:‎ ‎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课外阅读积累。‎ ‎  2、课内阅读:对于重点篇目要精讲,并要进行配套的训练。要重在以教材为载体教会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 ‎  3、课外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如推荐佳作、摘抄佳作、写读书笔记、阅读检测等。要通过专题阅读训练,各个突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  4、学生每周必须要有5000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每周要完成1000字以上文字笔记,每月必须读一本文学名著,并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  5、指导和训练重点:课内文言文。‎ ‎  文言文是学生新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踏实,还要肯花时间。而文言文的教学和训练又要贯穿整个学年,因此要由浅入深加大训练难度,扩大训练量,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精讲课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切实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学好文言文。‎ ‎  (二)、写作:‎ ‎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摘录本、周记本,分别用于阅读、随笔和作文写作。‎ ‎  2、进行分类训练:‎ ‎  (1)阅读、随笔(周记)‎ ‎  (2)作文训练:‎ ‎  本学期,重点是要掌握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其基本要求如下:‎ ‎  A、懂得记叙要紧扣事件的发展,掌握几种常见的突出主题的写法。‎ ‎  B、懂得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  (3)作文的训练要求:‎ ‎  除阅读、随笔外,平时的作文指导与训练总共安排8次,并将考纲要求及各项训练点穿插到这8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 ‎  (三)其它:‎ ‎  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后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1)诗词名句的积累。‎ ‎  (2)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积累。‎ ‎  (3)成语、熟语的积累。‎ ‎  (4)佳作精彩片断的积累。充分利用摘抄本。‎ ‎  七、教学进度安排 ‎  将名著指导有序安排进单元阅读教学中。‎ ‎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 ‎  预备周 ‎  1 《邓稼先》《说和做》 阅读指导 4‎ ‎  2 《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 3‎ ‎  3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单元测试 4‎ ‎  4 《黄河颂》《最后一课》 4‎ ‎  5 《土地的誓言》《木兰诗》 3‎ ‎  6 写作: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4‎ ‎  7 单元测试 《阿长与》《老王》 5‎ ‎  8 《台阶》《卖油翁》 3‎ ‎  9 写作:抓住细节 单元测试 4‎ ‎  10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5‎ ‎  1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 4‎ ‎  12 《最苦与最乐》 《短文两篇》 4‎ ‎  13 写作: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5‎ ‎  14 《紫藤萝瀑布》 《一颗小桃树》 4‎ ‎  15 《外国诗二首》 《古代诗歌五首》 3‎ ‎  16 写作:文从字顺 《伟大的悲剧》 《太空一日》 5‎ ‎  17 《带上她的眼睛》 《河中石兽》 4‎ ‎  18 写作: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4‎ ‎  19 单元测试 期末复习 5‎ ‎  20 期末复习 5‎ ‎  20**.02.18‎ ‎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知识结构、课程标准及内容 ‎  单元安排:‎ ‎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 ‎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  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  人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  重点难点 ‎  我任教初一(2)、(3)、(4)班语文,教学任务艰巨,担子太重。初一(3)、(4)是重点班,每班人数八十多人,人数众多,每班男生比女生多十人左右,语文基础好些。初一(2)是普通班,有七十六人,男生比女生多十人,学生语文基础太差。‎ ‎  初一(3)、(4)是重点班,语文成绩较好,优秀率达百分之三十多,及格率达百分之八十多,成绩相对稳定,学习基础较扎实。初一(2)是普通班,学生语文基础太差,优秀率达百分之五,及格率达百分之三十。‎ ‎  大部分同学来自乡下,父母在外打工多,少部分来自泗县城周边地区,父母做生意或在外打工,照料学生时间较少,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乡下小学教育中不重视语文学习,语文成绩较差,特别是作文能力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学生的语文成绩差别大,文字书写潦草,语文积累少,阅读面不广。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较好,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带头学习,课下认真阅读。‎ ‎  主要措施 ‎  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诱思教学法。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重点作业多加评讲。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继续开展网络辅助教学,以泗县三中教学网站为平台,‎ ‎  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习.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