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7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级主管护师【护理健康教育学】-试卷 1
(总分:76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A2 型题(总题数:32,score:64 分)
1.关于健康教育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B】预防疾病
【C】促进健康
【D】提高生活质量
【E】学习治疗方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健康教育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
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
量的目的。
2.不属于成瘾行为的戒断症状主要有
【score:2 分】
【A】空虚
【B】焦虑不安
【C】呼吸急促
【D】贪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寻死觅活
本题思路:成瘾行为在戒断时会出现一系列戒断症
状,如感到空虚、焦虑不安、呼吸急促甚至寻死觅
活。
3.致病性行为模式是指
【score:2 分】
【A】日常生活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
【B】患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疾病康复的
行为
【C】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D】违反法律法规并危害健康的行为
【E】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
本题思路:在危害健康行为中,致病性行为模式是指
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
4.人类的行为因遗传、环境以及学习经历的不同而千
差万别,丰富多彩,表现出较大的
【score:2 分】
【A】目的性
【B】可塑性
【C】差异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规律性
【E】一致性
本题思路:
5.知信行模式的内容包括信息、知识和学习、信念和
态度、行为改进和
【score:2 分】
【A】学习知识
【B】调整信念
【C】端正态度
【D】调节情绪
【E】增进健康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6.健康促进是指
【score:2 分】
【A】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
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制定健康政策的过程
【C】创造支持环境的过程
【D】发展个人技能的过程
【E】调整卫生方向的过程
本题思路:
7.美国心理学家伍得渥斯提出的行为表示式中的 3 个
成分是
【score:2 分】
【A】刺激、有机体和结果
【B】刺激、环境和行为反应
【C】环境、有机体和结果
【D】环境、有机体和行为反应
【E】刺激、有机体和行为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
8.婴幼儿在 0~3 岁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
发展而成,这个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被称为
【score:2 分】
【A】被动发展阶段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稳定发展阶段
本题思路: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被动发展阶段在
0~3 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
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为。
9.根据健康信念模式,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
的时候,对自身采取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称为
【score:2 分】
【A】自我效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自我觉察
【C】自觉行为
【D】自我完善
【E】自我否定
本题思路: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
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三方面
的认识,其中人们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
自信,也称为自我效能或效能期待。
10.李某,女,20 岁,非常害怕猫,见到猫就出汗,
心跳加速,慌忙躲避,被诊断为恐惧症。医生采用放
松技术与适当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李某逐渐由能
够观看小猫,到接近小猫,到触摸小猫,这种循序渐
进消除敏感行为的方式为
【score:2 分】
【A】系统脱敏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厌恶法
【C】示范法
【D】强化法
【E】消除法
本题思路: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行为治疗方
法,它应用“抗条件作用”原理以解除患者的与焦虑
有联系的神经症等行为问题。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则
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患
者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
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
11.小王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定期进行
适量的运动,这种行为属于
【score:2 分】
【A】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B】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C】日常健康行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本题思路:日常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
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12.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
属于传播活动中的
【score:2 分】
【A】人际传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群体传播
【C】大众传播
【D】组织传播
【E】自我传播
本题思路: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
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使个体之间相互沟通。
13.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
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
群传递信息的过程被称为
【score:2 分】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大众传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组织传播
【E】自我传播
本题思路:人类的传播类型可以分为人际传播、群体
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其中,大众
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
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
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14.下列属于封闭式提问的问题是
【score:2 分】
【A】经过这两天的治疗,您今天感觉好多了吧?
【B】您是河北人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您为什么不愿意选择手术治疗呢?
【D】您是在哪里做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E】您愿意和我谈谈自己手术后的感受吗?
本题思路:封闭式提问的问题比较具体,对方用简
短、确切的语言即可作出回答,如“是”或“不
是”,“好”或“不好”。
15.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往气氛
所产生的语义来传递信息,属于
【score:2 分】
【A】仪表语
【B】动态体语
【C】同类语言
【D】时空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形象语
本题思路: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
往气氛所产生的语义来传递信息,人际交往中的非语
言传播,是时空语。
16.下列不属于非语言传播技巧的是
【score:2 分】
【A】双目注视对方
【B】点头
【C】微笑
【D】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语言予以
反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抚摸
本题思路:非语言传播技巧包括动态体语、仪表形
象、同类语言和时空语。在人际传播中,插入“是
的”、“很好”等肯定性语言予以反馈,属于倾听的
技巧。
17.下面对群体传播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单
向性的直接传播
【B】群体传播和群体意识的形成没有关系
【C】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
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
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其存在不利于群体传播的开展
【E】群体意识越强,越不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
本题思路:信息传播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在群
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
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中的
“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
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
18.影响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score:2 分】
【A】传播者
【B】信息
【C】环境
【D】媒介
【E】动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健康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其传播效果受多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影响健康
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
受者和环境。
19.受者对健康信息的选择性理解是指
【score:2 分】
【A】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受其固有的态度、信仰影
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受者对信息有些部分理解,有些部分不理解
【C】受者对信息有些部分理解正确,有些部分理
解不正确
【D】受者对信息有选择地记忆
【E】受者对信息有选择地接受
本题思路: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包括选择性接受、理
解、记忆,选择性理解是指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受其固
有的态度、信仰影响。
20.下列属于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社会环境因素的选
项是
【score:2 分】
【A】环境布置
【B】传播活动地点、场所
【C】相关的政策法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传播者的行为动机
【E】受者的心理需求
本题思路:影响健康传播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社会规范、政
策法规等都属于社会环境。
21.护士发现糖尿病患者王某的饮食中包含大量的甜
食后,下面哪种表述更合适
【score:2 分】
【A】你不知道糖尿病是不能吃甜食的吗?你不能再
吃任何甜食了,不然你的糖尿病就不能控制了。
【B】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啊,不知道糖尿病是不能
吃甜食的吗?
【C】我知道你很喜欢吃甜食,但如果你能想法控
制一下对甜食的摄取,就符合糖尿病的饮食要求
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吃吧,吃吧,再吃你就没命了。
【E】知不知道自己的糖尿病多严重,还这么吃甜
食,不要命了。
本题思路:在人际传播中,传播者的语言要礼貌、恰
当、得体。选项 C 符合要求。
22.健康教育的实质是
【score:2 分】
【A】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B】行为干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确立健康教育的诊断
【D】健康教育的过程
【E】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题思路:
23.下面不属于健康教育的流行病学诊断所回答的问
题是
【score:2 分】
【A】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
是什么?
【B】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C】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
龄、种族和职业上有何特征?
【D】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区、季节、持续时
间时上有何规律?
【E】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
素是什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健康教育的流行病学诊断所回答的问题除
ABCD 外,还包括对哪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
敏感?预期效果和效益可能最好?
24.医院健康教育的重点是
【score:2 分】
【A】医护人员教育
【B】患者教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社区教育
【D】住院教育
【E】门诊教育
本题思路:
25.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教育诊断中对社会环境的诊
断
【score:2 分】
【A】经济指标
【B】文化指标
【C】卫生服务指标
【D】社区资源
【E】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状况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社会环境诊断包括经济指标、文化指标、
卫生服务指标、社会指标和社区资源五项。
26.在健康教育计划中,确定优先项目时应遵循的原
则为
【score:2 分】
【A】公平性和合理性原则
【B】准确性和时效性原则
【C】重要性和有效性原则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
【E】重要性和时效性原则
本题思路:
27.下列属于过程评价内容的是
【score:2 分】
【A】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
【B】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
【C】教育材料发放系统
【D】是否在最初的计划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
【E】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内容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①针对个体的评价
内容;②针对组织的评价内容;③针对政策和环境的
评价内容。A,B,C,D 均属于形成评价的内容。
28.关于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提高患者依从性
【B】是一种治疗方法
【C】密切医患关系
【D】降低医疗成本
【E】减少医疗差错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包括:①提高患者依
从性;②心理治疗;③是一种治疗方法;④密切医患
关系;⑤降低医疗成本。
29.患者健康教育中,评估教育需求时,下列属于直
接评估的是
【score:2 分】
【A】阅读患者病历
【B】与患者家属交谈
【C】与患者接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分析患者病史
【E】分析患者的健康影响因素
本题思路:直接评估即通过与患者的接触、谈话直接
获得。A,B,D,E 均属于间接评估。
30.下列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的因素中,不属于测试或
观察因素的是
【score:2 分】
【A】暗示效应
【B】评定错误
【C】霍桑效应
【D】测量对象成熟性
【E】回归因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测试或观察因素包括测量者因素、测量工
具因素和测量对象因素 3 个方面。其中测量者因素又
包括暗示效应、测量者成熟性、评定错误,测量对象
因素包括测量对象成熟性和霍桑效应。
31.某社区针对吸烟人群准备实施戒烟的健康教育计
划进行评价,下列哪项属于形成评价
【score:2 分】
【A】在项目中运用的干预策略和活动
【B】吸烟人群对干预活动的满意程度
【C】吸烟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吸烟人群采纳干预行为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
【E】干预后吸烟人群健康行为是否发生改变
本题思路:形成评价包括:①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
征;②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③教育材料
发放系统,包括生产、储存、批发、零售及发放渠
道;④是否在最初的计划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
32.患者刘某,男,23 岁,急性阑尾炎术后,主管护
士通过阅读患者病历了解到患者对阑尾炎术后的康复
知识了解不足,并制订了健康教育计划。主管护士评
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方法称为
【score:2 分】
【A】直接评估法
【B】间接评估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病历评估法
【D】非语言评估法
【E】语言评估法
本题思路:评估教育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评估和
间接评估,间接评估即通过阅读病历、分析病史及健
康影响因素获得相关资料。
二、 B1 型题(总题数:3,score:12 分)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
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score:4
分】
(1).人们在装修房子时选购绿色环保建材以减少室内
空气污染,属于一种【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驾车使用安全带是一种【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避开有害环境行为指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离开污染环境
等。预警行为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
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
安全带。
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致病性行为模式 C、不良
疾病行为 D、违规行为 E、预警行为【score:4 分】
(1).缺乏体育锻炼的行为属于【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患病后不按照医嘱服药的行为属于【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
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
炼等。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
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
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A、反射 B、自我控制 C、调试 D、顺应 E、应对
【score:4 分】
(1).看到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是一种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个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以
适应客观环境的行为称为【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人体通过“反射弧”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的方式称为反射,与人的本能行为相联系。如看到飞
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就是一种反射活
动。个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以
适应客观环境的行为称为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