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0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全国卫生职称资格考试中药学(师)考前冲刺
全真模拟试题一
专业知识
一、A 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
案。
1.呈圆柱状或不规则状,有刀劈痕;表面黄棕色或灰黑色,密布棕黑色细纵纹;沉水或半
沉水。此窭为( E )
A.降香
B.川木通
C.国产沉香
D.苏木
E.进口沉香
2.能使热水变红的药材是( B )
A.红花
B.苏木
C.西红花
D.鸡血藤
E.大血藤
3.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是:纤维鲜黄色,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品形成品纤维;石
细胞鲜黄色枝状,壁厚,层纹明显,该药材是( A )
A.关黄柏
B.牡丹皮
C.肉桂
D.厚朴
E.秦皮
4.形如“枯骨”,气香特异而浓烈,味苦辛的药材是(B )
A.川木香
B.木香
C.铁杆木香
D.槽子木香
E.土木香
5.黄连横切面的显微组织特征属于哪种类型( D )
A.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B.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C.单子叶植物根茎的结构
D.双子叶植物根茎的结构
E.蕨类植物根茎的结构
6.药材胡黄连来源于(B )
A.毛茛科
B.玄参科
C.茜草科
D.唇形科
E.萝藦科
7.某药提取液遇碘化钾碘液显紫色或酒红色,此为( E )
A.川贝母
B.浙贝母
C.山药
D.天花粉
E.天麻
8.下列人参商品中符合“芦长,体长,腿长”特征的是(C )
A.朝鲜红参
B.普通红参
C.边条红参
D.朝鲜白参
E.生晒参
9.药材鸡血藤横切面的特征之一是(C )
A.无髓
B.髓部位于中央
C.髓部偏于一侧
D.髓部有石细胞
E.髓部红色
10.折断时具银白色橡胶丝,可拉至 lCm 以上才断,该药材是(D)
A.厚朴
B.肉桂
C.通草
D.杜仲
E.秦皮
11.有 T 字形非腺毛及鞋底状腺毛的药材是( B )
A.大青叶
B.艾叶
C.番泻叶
D.紫苏叶
E.枸骨叶
12.叶呈蓝黑色或蓝色,非腺毛多列式,此为(C )
A.大青叶
B.马蓝叶
C.蓼大青叶
D.枸骨叶
E.路边青口
13.西红花滴加浓硫酸则呈( B )
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E.不变色
14.呈卵圆形,蒴果,外表深棕色,有网状突起的纹理及密生短钝软刺,种子气芳香浓烈,
此药材是(B )
A.缩砂
B.阳春砂
C.吴茱萸
D.益智
E.豆蔻
15 古人利用炮制方法降低苍术燥性的科学道理是( C )
A.降低挥发油的含量
B.降低生物碱的含量
C.降低强心苷的含量
D.降低鞣质的含量
E.降低黄酮的含量
16 酒制药物时,除哪种药物外,一般都为黄酒( C )
A.大黄
B.乌梢蛇
C.蟾酥
D.桑枝
E.白芍
17 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年老、体弱及久病患者的大黄炮制品种为
( E )
A.酒大黄
B.熟大黄
C.大黄炭
D.醋大黄
E.清宁片(由酒和蜜制成)
18.槟榔的软化方法为(D )
A.喷淋法
B.淘洗法
C.泡法
D.润法
E.漂法
19.适用于切段的药材为(D )
A.动物、角质类药材
B.质地致密、坚实
C.质地松泡、黏性大
D.全草类
E.皮类
20.香附去毛的方法为( D )
A.用刃器刮
B.用毛刷刷
C.用砂炒法烫
D.与瓷片撞
E.挖去毛
21。黄芩合理的切制方法是(E )
A.用沸水煮透切片
B.用冷水煮透,软化切片
C.温水润软切片
D.用冷水浸润软化切片
E.用蒸气蒸软切片
22.下列哪种药物不用麸炒法( D )
A.山药
B.白术
C.僵蚕
D.斑蝥
E.枳壳
23.下列哪味药炮制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毒性(D )
A.附子
B.藤黄
C.巴豆
D.延胡索
E.斑蝥
24.王不留行炒爆的目的是(E )
A.降低毒性
B.减少刺激性
C.矫臭矫味
D.利于储存
E.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25.制鳖甲砂炒后应投入( A )
A-醋液中稍浸
B.水液中稍浸
C.酒液中稍浸
D.盐水中稍浸
E.姜汁中稍浸
26.山楂炒焦可增强( D )
A.活血化瘀作用
B.止血作用
C.治高脂血症作用
D.消食止泻作用
E.酸涩收敛作用
27.酒制药物时,增强活血通络作用的药物为( BE)
A.黄柏
B.川芎
C.紫河车
D.黄连
E.蕲蛇
28.能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是下列哪种黄连的炮制品
种( E )
A.黄连
B.酒黄连
C.姜黄连
D.炒黄连
E.吴萸制黄连
29.下列哪种药盐制时需先炒药后加盐水( B )
A.荔枝核
B.车前子
C.小茴香
D.黄柏
E.橘核
30.可缓和苦燥之性,增强其滋阴降火,退虚热作用的黄柏炮制品种为( A )
A.盐黄柏
B.酒黄柏
C.黄柏炭
D.醋黄柏
E.姜黄柏
31.适于表证已解而咳嗽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为( D )
A.麻黄
B.蜜麻黄
C.麻黄绒
D.蜜麻黄绒
E.以上都不是
32.下列药物中用明煅法炮制的药物是( A )
A.明矾
B.炉甘石
C.血余炭
D.棕榈炭
E.磁石
33.具有燥湿化痰作用,多用于中成药中,用治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的是( B )
A.生半夏
B.法半夏
C.姜半夏
D.清半夏
E. 酒半夏
34.制备西瓜霜的药物除成熟的西瓜外还有( D )
A.石膏
B.滑石
C.白矾
D.芒硝
E.硼砂
35.发酵法的最佳温度为( A )
A. 30 - 37℃
B. 25 -30℃
C. 37-40℃
D. 40-45℃
E. 25-25℃
36.苦杏仁烊制的作用是( D )
A.使苦杏仁入汤剂有更多氢氰酸(HCN)溶出
B.促进酶解反应
C.使苦杏仁煎后内服迅速释放 HCN
D.使苦杏仁酶受热变性失活,防止苦杏仁苷水解
E.利于润肠通便作用的发挥
37.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功能的是( B )
A.桃仁皮
B.生桃仁
C.炒桃仁
D.酒炙桃仁
E.以上都不是
38.欲增强五味子的酸涩收敛作用,宜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D )
A.清蒸法
B.酒蒸法
C.酒炖法
D.醋蒸法
E. 醋炙法
39.关于麝香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与当归同贮
B.放在低温库内
C.放在小袋内密封,放冰箱保存
D.可置于无盖的玻璃容器内盛装
E.避光保存
40.冷藏养护技术的适宜温度是( B )
A.0℃以下
B.0 - 10℃
C.0-20℃
D.10-20℃
E.20-37℃
41.霉菌的最适宜生长温度是( D )
A.0℃以下
B.10%以下
C.10-20℃
D.20-30℃
E.45℃
42.以下哪一种不是容易变色的中药( C )
A.槐花
B.菊花
C.杏仁
D.莲子
E.麻黄
4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煎药操作常规(C )
A.煎药人员收到代煎药后,应与处方核对
B.煎药时应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避免出现煎干煎糊现象
C.药物煎好后,放至室温后过滤煎液
D.核对药瓶标签信息准确无误后方可发出
E.有特殊煎煮的药物应特殊处理
44.以下哪一个不是加辅料炒常用的固体辅料(E )
A.麦麸
B.灶心土
C.蛤粉
D.滑石粉
E.盐
45.清开灵注射液主治( B )
A.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B.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
C.冠心病心绞痛见胸闷、心前区疼痛
D.关节肿胀,麻木
E.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
46.具有一个侧支的花鹿茸是( A )
A.二杠茸
B.单杠茸
C.三岔茸
D.四岔茸
E.大挺
47.下列不属于调配制度的是( D )
A.调配人员接到计价收费后的处方,应再次审方
B.应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C.特殊管理的药品剂量是否正确
D.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有无禁忌
E.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
48.以下哪一项是由于形状类似,而不能放在一起的饮片组合( C )
A.甘草与京大戟
B.丁香与郁金
C.炙甘草片和炙黄芪片
D.藜芦与北沙参
E.乌头与半夏
49.常用来解救中毒的中药方剂是( D )
A.四逆汤
B.四物汤
C.桂枝汤
D.甘草、绿豆汤
E.甘草、人参汤
50.下列关于罂粟壳使用不正确的是( C )
A.不得零售
B.不得单包
C.每张处方不超过 2 日常用量
D.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7 天
E.一张处方总剂量不得超过 18g
51.下列哪项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管理制度内容( D )
A.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工作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预防保健机构中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工作
D.只有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E.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辖区内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工作
52.下列与夏天无注射液不能同用的是( D )
A.鱼腥草注射液
B.通痹 I 号注射液
C.祛风湿注射液
D.紫丹花注射液
E.当归注射液
53.下列不属于“十八反”的是( E )
A.海藻、大戟、芫花不能与甘草合用
B.半夏、瓜蒌、贝母、白连不能与川乌合用
C.藜芦不能与人参、细辛合用
D.附子不可与贝母合用
E.巴豆不宜与牵牛子合用
54.处方上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炒炭的品种不包括( D )
A.艾叶
B.地榆
C.蒲黄
D.槐花
E.杜仲
55.处方上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砂烫、蛤粉烫的品种不包括( B )
A.鳖甲
B.龙骨
C.骨碎补
D.狗脊
E.穿山甲
5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中药药引仅起引药归经的作用
B.引药归经,即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达到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C.太阳病用防风、羌活为引,属药物类药引中的引经报使类
D.食物类药引有粳米、蛋黄、蛋清、蜂蜜、西瓜汁等
E.酒、醋、茶等可用作药引
57.由医院药房根据经常性医疗需要,与医师协商制定的方剂称为( D )
A.经方 B.时方 C.法定处方 D.协定处方 E.验方
58.热原和鞣质的不同点是( E )
A.可从原料中带走 B.注射剂中不得含有 C.具有不挥发性
D.具有水溶性 E.可用高温法或酸碱法
59.不需同时满足无菌和无热原要求的是( C )
A.混悬液型注射剂 B.注射粉针剂 C.滴眼剂ˆ
D.乳浊型注射剂 E.血浆代用品
60.甘油在药剂中广泛应用,但不用于( C )
A.膜剂制备 B.空胶囊制备 C.液体药物制备中的增溶剂
D.注射用乳剂的制备 E.混悬液中低分子助悬剂
61.滴眼剂与注射剂相比的特殊性之处是( D )
A.必须无菌操作 B.具有适宜的渗透压 C.必要时可加入抑菌剂
D.常加黏度调节剂 E.可以为溶液、混悬液
62.黑膏药中的细料药,制备时在哪个工序中加入( E )
A.药材提取 B.炼油 C.下丹成膏 D.去“火毒” E.摊涂
63.对含黏性、油性、纤维性组分及坚硬的药材有较大适应能力的粉碎机械是( B )
A.球磨机 B.万能粉碎机 C.万能球磨机
D.锤式粉碎机 E.羚羊角粉碎机
64.用于无菌操作的安瓿需采用( C )
A.湿热灭菌 B.紫外线灭菌 C.干热灭菌 D.微波灭菌 E.辐射灭菌
65.甘油在炉甘石洗剂中的作用是( D )
A.增溶剂 B.主药 C.助溶剂 D.助悬剂 E.反絮凝剂
66.下列不属于粘冲原因的是( E )
A.药物易吸潮 B.冲模表面粗糙或有缺损 C.润滑剂用量不足
D.冲头上刻字太深 E.药物中含纤维性成分、矿物药太多
67.属于硫化干燥技术的是( C )
A.真空干燥 B.冷冻干燥 C.沸腾干燥 D.微波干燥 E.红外干燥
68.一般来讲需要加入抑菌剂的是( C )
A.固体药物 B.药物的灭菌粉末 C.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滴眼液
D.脊髓注射剂 E.静脉注射剂
69.药材全粉末片的崩解时限为( C )
A.10 分钟 B.20 分钟 C.30 分钟 D.40 分钟 E.60 分钟
70.成品质量检查时,不需进行水分检测的是( C )
A.颗粒剂 B.水蜜丸 C.栓剂 D.胶剂 E.胶囊剂
71.轻粉的主要成分为( C )
A.氯化汞 B.氧化汞 C.氯化亚汞 D.汞 E.氧化砷
72.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不包括( E )
A.通过被动扩散 B.通过主动转运 C.通过胞饮
D.通过促进扩散 E.通过药物体内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73.能够避免肝脏对药物首过作用的剂型是( E )
A.骨架片
B.β- CD 包合物
C.软胶囊
D.肠溶衣片
E.栓剂
74.不能作为注射用溶剂的是( E )
A.大豆油
B.乙醇
C.丙二醇
D.聚乙二醇
E.纯化水
75.储藏条件影响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这些条件不包括( E )
A.温度
B.光线
C.氧气
D.湿度
E.Ph
76.药物剂型与其体内过程密切相关的是( A )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消除
77.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 E )
A 一总水分
B.结合水
C.非结合水
D.自由水
E.平衡水
二、B 型题。以下每组考题有 A、B、C、D、E 五个备选项,每一考题只有一个最佳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项可以重复选择。
A.断面有淡黄色小点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B.断面具放射状纹理
C.断面有“星点”
D.断面有一条凸起的环纹或条纹
E.断面有“云锦花纹”
78.何首乌( E )
79.川牛膝( A )
80.甘草( B)
81.狗脊( D )
82.黄芪( B )
A.大黄
B.延胡索
C.杜仲
D.厚朴
E.淫羊藿
83.用醋炙的药物为( B )
84.用酒炙的药物为( A )
85.用盐炙的药物为( C )
86.用姜炙的药物为( D )
A.风化
B.潮解融化
C.粘连
D.腐烂
E.泛油
87.含结晶水的盐类经风吹后,失去结晶水,形成粉末的现象称为( A )
88.固体药物在潮湿空气中逐渐吸收水分,发生溶解的现象称为( B )
89.固体药物因受热发黏后连接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C)
90.新鲜药物受气温影响而引起焖热,或存放过久,出现干枯、霉烂败坏的现象称为( D )
A.速效制剂
B.靶向制剂
C.控释制剂
D.缓释制剂
E.前体药物制剂
91.脂质体、磁性制剂属于( B )
92.将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母体药物,导入另一种载体基团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这种化合
物在人体内将活性的母体药物释放出来属于( E )
A.片剂
B.散剂
C.颗粒剂
D.胶囊剂
E.栓剂
93.药物可不经胃肠道吸收( E )
94.口服后,无需体内崩解过程( B)
A.主含挥发油
B.主含生物碱类成分
C.主含黄酮类成分
D.主含苷类成分
E.主含鞣质类成分
95.辛夷( E )
96.丁香( C )
97.洋金花( B )
A. 泻下
B.泻下稍缓,以清上焦实热为主
C.泻下作用缓和,并增强活血去瘀之功
D.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
E.以消瘀为主
98.酒大黄长于( B )
99.熟大黄长于( C )
100 大黄炭长于( D )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2021-05-1744页
- 医学考试-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2021-05-1746页
- 医学考试-中药学(三)2021-05-1738页
- 医学考试-心血管内科学模拟题20182021-05-1721页
- 医学考试-初级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2021-05-1745页
-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试卷152021-05-1718页
- 【医学考试】外科主治医师(小儿外科2021-05-1715页
- 医学考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练习2021-05-1716页
- 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三)2021-05-1730页
- 医学考试-中医妇科学练习试卷24-12021-05-17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