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2.47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放射科主治医师-6-3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 型题(总题数:48,score:100 分)
1.脾局限性包膜下积血的 CT 表现中,错误的是
A.呈新月形或半月形影,位于脾缘处
B.呈圆形或椭圆形影,位于脾内
C.相邻脾实质受压变平或呈内凹状
D.新鲜血液的 CT 值略高或相近于脾的密度
E.对比增强扫描脾实质强化而血肿不强化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脾包膜下积血位于脾实质外。
2.下列关于肝门解剖结构的排列,正确的是
A.肝动脉在门静脉的前侧,肝总管在静脉外侧
B.肝动脉在门静脉的外侧,肝总管在静脉的内侧
C.肝动脉在门静脉的后侧,肝总管在静脉的前侧
D.肝动脉在门静脉的内侧,肝总管在静脉后侧
E.肝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前内侧,肝总管在门静脉外
侧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肝门平第 11~12 胸椎水平。这一
层面可见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由肝门进入肝。三个
管道以门静脉最粗、较明显。
3.关于 Caroli 病的 CT 表现,错误的是
A.肝内胆管扩张,右叶为主
B.肝门区中心胆管不扩张
C.肝内多个小囊状区域,与肝内胆管不连接
D.扩张的肝内胆管可有小结石影
E.肝硬化表现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肝内多个小囊状区域,囊肿一般
很小,且与扩张的肝内胆管相连接,据此可排除单纯
性或先天性肝囊肿。
4.胆总管扩张分五型,最常见的是
A.Ⅰ型胆总管囊状或梭形扩张
B.Ⅱ型:胆总管单发憩室
C.Ⅲ型:胆总管下端在十二指肠壁内扩张并突入肠
腔
D.Ⅳ型:多发囊肿,肝内和肝外囊肿或多发肝外囊
肿
E.Ⅴ型:单发或多发肝内胆管囊肿即 Caroli 病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Ⅰ型多见,占 80%~90%;Ⅱ型占
2%;Ⅲ型占 1.4%~5%;Ⅳ型占 19%,Ⅴ型即 Caroli
病。
5.肝癌在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
A.速升速降型
B.速升缓降型
C.缓升速降型
D.缓升缓降型
E.以上都不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注射对比剂后 20~30 秒钟内扫
描,为动脉期的 CT 图像,此时,主要为门静脉供血
(占 75%)的肝脏还未出现明显对比增强,而主要由肝
动脉供血的肝癌,出现明显的斑片状、结节状早期强
化,从平扫的低密度变为高密度肿块,CT 值迅速达
到峰值。至注射对比剂后 50~60 秒钟进行扫描的门
静脉期,肿瘤对比增强密度迅速下降。延迟至 110~
120 秒钟扫描为平衡期,此时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升
高,由于肝实质增强密度持续上升而肝癌对比增强密
度持续下降,肿瘤又回到原来的低密度状态。如在动
态 CT 图像上分别测定 CT 值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
可见肝癌的时间一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反映肿瘤
内对比剂“快进快出”的特点。
6.小肝血管瘤与小肝癌的主要鉴别点是
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
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整个病灶强化
C.小血管瘤没有假包膜
D.延迟扫描血管瘤缩小或等密度充填
E.以上都不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以下三点可作为海绵状血管瘤 CT
诊断标准:①平扫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区;②增强
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并不断向中央扩大,强化密
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③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
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形成等密度。
7.关于门静脉瘤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平扫时瘤栓密度与门静脉无大差异
B.巨块型肝癌形成门静脉瘤栓的比例最高
C.若门静脉分支直径大于主干,则提示分支有瘤栓
形成
D.增强扫描瘤栓呈低密度充盈缺损
E.可向两端延伸至肝内和(或)肠系膜上静脉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弥漫型肝癌形成门静脉瘤栓的比
例最高。
8.关于 Couinaud 肝段划分,错误的是
A.尾状叶(Ⅰ段)
B.左外叶分左外上段(Ⅱ段)和左外下段(Ⅲ段)
C.左内叶分为Ⅳ段、Ⅴ段
D.右前叶分右前下段(Ⅴ段)和右前上段(Ⅷ段)
E.右后叶分右后下段(Ⅵ段)和右后上段(Ⅶ段)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根据 Couinaud 肝段划分,左内叶
分为上部的Ⅳa 段和下部的Ⅳb 段。
9.关于脂肪肝的 CT 表现,错误的是
A.肝脏密度减低,重症可呈负值
B.局灶性脂肪浸润周围可见正常肝脏
C.肝脏密度低于脾脏
D.肝内血管影模糊或相对高密度
E.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变形或移位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脂肪肝时,血管走行正常、自
然。
10.典型肝脓肿在 CT 上的表现,除中央低密度脓腔
外,脓肿壁可出现三层环状结构,从内至外分别代表
A.纤维肉芽组织,水肿带,炎性坏死组织
B.水肿带,炎性坏死组织,纤维肉芽组织
C.炎性坏死组织,水肿带,纤维肉芽组织
D.炎性坏死组织,纤维肉芽组织,水肿带
E.纤维肉芽组织,炎性坏死组织,水肿带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典型肝脓肿的病理基础知识。
11.胰头癌时 CT 影像中出现的“双管征”同时增宽、
扩张是指
A.门静脉和肝动脉
B.肝内胆管和胆总管
C.胆总管和胰腺导管
D.胰导管和肝内胆管
E.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双管征是指由于胰腺占位压迫致
使胆总管和胰管扩张。
12.根据 CT 值推测胆系结石成分,从低到高依次为
A.胆固醇,胆色素,含钙
B.胆色素,含钙,胆固醇
C.胆色素,胆固醇,含钙
D.胆固醇,含钙,胆色素
E.无一定规律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胆系结石成分基础知识。
13.下列哪项征象不是转移性肝癌的特征
A.环靶征
B.亮环征
C.双管征
D.晕征
E.牛眼征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双管征为胰头癌的特征。
14.男,67 岁,上腹不适,体重下降 2 个月。CT 检查
发现脾脏内多发病灶,增强扫描呈结节样或不均质强
化,最可能的 CT 诊断是
A.脾转移瘤
B.脾肉瘤
C.脾血管瘤
D.脾炎性假瘤
E.脾梗死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脾转移瘤较少见,引起脾脏转移
的原发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
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15.女性,52 岁,右上腹疼痛伴黄疸,CT 平扫见肝左
内叶及右前叶密度减低,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正常胆
囊不显示,局部见与肝密度相似的软组织肿块影,最
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慢性胆囊炎
C.胆囊结石
D.肝癌
E.胆囊癌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胆囊癌侵犯邻近肝组织,形成肝
内较大低密度病变,压迫胆管导致黄疸。
16.男,55 岁,临床以黄疸就诊。CT 增强扫描见肝内
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上段明显扩张,直径约
15mm,胆总管下段见软组织肿块且有强化,如图所
示,应考虑
A.急性胆囊炎
B.胆总管结石
C.硬化性胆管炎
D.胆总管下段癌
E.以上都不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胆总管下段软组织肿块,增强扫
描有强化,其上方胆管及肝内胆管扩张,为胆总管下
段癌的典型 CT 表现。
17.男性,28 岁,交通事故受伤,CT 见肝脏裂伤约
2cm,包膜下血肿厚度<3cm,诊断肝钝性裂伤,分级
为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肝钝性伤 CT 表现分为五级:Ⅰ
级:肝包膜撕裂,表面撕裂小于 1cm 深,包膜下血肿
小于 1cm,仅见肝静脉血管周围轨迹征;Ⅱ级:肝撕
裂 1~3cm 深,中央和包膜下血肿小于 1~3cm;Ⅲ
级:肝撕裂深度大于 3cm,实质内和包膜下血肿直径
大于 3cm;Ⅳ级:肝实质内和包膜下血肿的直径大于
10cm,肝叶组织破坏或血管断裂;Ⅴ级:二叶组织破
坏或血供中断。
18.男,52 岁,贲门癌术后 3 年,肝脏 CT 增强扫描
如图所示,考虑的疾病为
A.贲门癌肝转移
B.原发性肝细胞癌
C.肝海绵状血管瘤
D.多囊肝
E.肝囊肿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肝脏多发结节样低密度灶,边缘
强化,边界不清,结合贲门癌病史,考虑转移。
19.男性,40 岁,CT 平扫肝脏密度大片减低,肝内血
管清晰呈较高密度.其分布走行规则,如图所示,应
考虑
A.肝癌
B.重度脂肪肝
C.肝硬化
D.肝血管瘤
E.不能作出初步诊断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肝脏大片低密度影,肝内血管分
布及走行正常,为脂肪肝。
20.男,38 岁。CT 增强扫描示肝脏体积缩小,肝表面
欠光整;肝裂增宽,肝叶比例失调,尾叶较大。肝实
质密度不均。脾大。脾门及贲门周围可见团状软组织
影,静脉期呈高密度,脾门及贲门周围团状软组织影
应考虑为
A.副脾
B.增大的淋巴结
C.曲张的侧支循环血管
D.肿瘤组织蔓延
E.增大的胰尾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病例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
高压、侧支循环形成,脾门及贲门周围静脉血管增粗
扭曲,静脉期可见对比剂充盈。
21.男,41 岁。HBsAg(+),AFP 45μg/ml。体检超声
发现肝右叶有 26mm×23mm 大小低回声结节。CT 增强
扫描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肝血管瘤
B.肝细胞癌
C.肝炎性假瘤
D.脂肪肝
E.肝腺瘤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内低密
度病变,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增强密度迅速下降
为低密度,增强过程表现为“快进快出”,为肝细咆
癌的典型强化特点。本病例可见假包膜,是肝细胞癌
CT 诊断的重要征象。
22.女,54 岁,超声体检发现肝右后叶直径约 2.4cm
强回声结节。CT 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
三期扫描)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肝海绵状血管瘤
B.肝细胞性肝癌
C.转移瘤
D.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E.肝囊肿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动脉期,肝右后叶病灶边缘出现
斑块状强化灶;门脉期,强化灶互相融合并向肿瘤中
央扩展;延迟扫描,整个肿瘤均匀强化,强化程度逐
渐下降,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的强化密度。整个对比
增强过程表现“早出晚归”的特征,为肝海绵状血管
瘤的典型强化特点。
23.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并发症不包括
A.蜂窝织炎
B.脓肿
C.假性囊肿
D.胰腺管扩张
E.门静脉系统血管闭塞和血栓形成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并发症
包括蜂窝织炎、脓肿、假性囊肿及门静脉系统血管闭
塞和血栓形成。胰腺管扩张多见于慢性胰腺炎或为胰
头癌的间接征象。
24.慢性胰腺炎 CT 显示胰腺导管的特征性改变为
A.狭窄
B.扩张
C.平行双轨
D.不规则串珠状
E.以上均不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多数慢性胰腺炎病例 CT 可显示不
同程度的胰管扩张,可累及整个胰管,也可局限于某
部较显著;可表现为均匀性管状扩张,也可为狭窄与
扩张交替存在呈串珠状表现。串珠状扩张的胰管较多
见于慢性胰腺炎症;管状扩张在炎症与肿瘤均可见
到。
25.男,72 岁,胆石症史多年。1 个月来发热,上腹
疼痛,CT 扫描如下图,显示肝脏内多个直径 10~
30mm 低密度灶,CT 值 20HU,边缘呈环状强化,最有
可能的诊断是
A.多发性囊状肝转移瘤
B.胆源性肝脓肿
C.多发性肝囊肿
D.肝包虫病
E.肝脏囊腺瘤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发热、肝实质多发低密度灶,边
缘呈环状强化,符合肝脓肿 CT 表现。
26.患者,男,50 岁,右上腹痛伴黄疸,超声体检发
现腹腔多个液性暗区。CT 图像如下,最可能的诊断
是
A.腹腔囊肿
B.先天性胆管囊肿Ⅳ型
C.腹腔皮样囊肿
D.肝囊肿
E.胰腺囊肿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临床有黄疸、腹痛症状。腹部 CT
示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明显扩张,呈囊样,以
胆总管尤著,符合胆总管囊肿Ⅳ型表现。
27.关于肝脏病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肝硬化为肝实质内结缔组织广泛增生,假小叶形
成
B.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大量脂肪沉积所致
C.肝脓肿常包括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
D.细菌性肝脓肿液化坏死后脓液呈巧克力色,有臭
味
E.阿米巴性肝脓肿实验室检查,粪便中可查到阿米
巴滋养体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阿米巴性肝脓肿液化坏死后脓液
呈巧克力色,有臭味。
28.Budd-Chiari 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肝静脉阻塞
B.肝动脉阻塞
C.第一肝门阻塞
D.门静脉阻塞
E.胆管阻塞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Budd-Chiari 综合征为肝静脉阻
塞引起的症候群,导致肝静脉阻塞的主要原因包括肝
静脉血栓形成、肿瘤压迫肝静脉或下腔静脉、下腔静
脉肝段阻塞。
29.男,70 岁,上腹痛不适伴黄疸 1 个月余,AFP 阴
性。肝脏增强 CT 扫描如下图所示,该患者最可能的
诊断为
A.肝细胞癌
B.肝脓肿
C.慢性胆管炎
D.胆管细胞癌
E.肝血管瘤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发生在肝内胆
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多为单发,一般无肝硬化和肝炎
病史,是少血供肿瘤,发现时肿瘤通常较大。CT 平
扫病灶多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边缘不
清,病灶内或周围可见到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圆形
或长管状、边缘锐利的低密度影。局部肝脏萎缩,与
肝脏其他占位性病变明显不同,这是由于肿瘤浸润性
生长,内部大量纤维组织存在或局限性胆汁淤积性肝
硬化,且肿瘤位于肝脏边缘而出现牵拉回缩内凹征
象,致肝叶萎缩。可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增强扫描:
动脉期,病灶周围呈小片状轻度强化,病灶内呈线
样、网格样、结节样强化,门脉期、延迟期病灶中心
强化呈渐进性、持续性,最后病灶内强化密度可高于
肝实质。
30.男性,28 岁,腹痛呕吐。CT 示胰腺弥漫增大,结
构不清,胰周有较多渗液,部分包裹,结构不清,局
部可见气泡影,诊断
A.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B.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C.急性胰腺炎,假囊肿形成
D.急性胰腺炎,脓肿形成
E.急性胰腺炎,伴有出血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急性胰腺炎是胰蛋白酶原溢出被
激活成胰蛋白酶引发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一
种急性炎症。急性胰腺炎分急性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
两种。前者多见,占 80%~90%,表现为病变胰腺肿
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并细胞浸润。后者较少见,病
变以广泛的胰腺坏死、出血为特征。由于胰液、炎性
渗出、脓液、出血、坏死组织等聚积在胰腺内外,并
可沿多条途径在腹膜后间隙或向腹腔内扩散,因此常
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病前多有酗酒、暴饮暴食
或胆道疾病史,另外生化、血液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改
变。急性胰腺炎典型表现是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
密度稍减低,胰腺周围常有炎性渗出,导致胰腺边缘
不清,邻近肾前筋膜增厚,此征象尽管非胰腺炎所特
有,但却是胰腺炎的重要标志。脓肿是胰腺炎的重要
并发症,可危及生命,CT 表现与坏死区相似,为局
限性低密度灶,出现气体是脓肿的特征。脓肿诊断时
需与假囊肿鉴别,诊断困难时可针吸活检进一步明确
诊断。
31.食管静脉曲张不累及下列哪条静脉
A.胃冠状静脉
B.脐静脉
C.食管下静脉
D.奇静脉
E.肋间静脉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系门静脉
系的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和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
肋间静脉、奇静脉等的开放沟通。
32.提示直肠癌失去手术机会的 CT 征象为
A.肿块外缘毛糙
B.直肠全周受累
C.直肠周围脂肪内肿大淋巴结
D.直肠周围筋膜增厚
E.直肠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直肠周围筋膜增厚提示病变有盆
腔转移。
33.关于肝脏囊腺瘤,错误的是
A.常见于 30 岁以上女性
B.常无症状
C.肿瘤起源于肝细胞
D.肿瘤生长缓慢
E.肿瘤囊腔与胆管不通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肝脏囊腺瘤起源于胆管,因此也
称胆管性囊腺瘤,可分为良性囊腺瘤和恶性囊腺瘤。
34.肝脓肿与肝癌都表现为环形强化时的鉴别点是
A.肝癌动脉期强化明显,肝脓肿静脉期强化明显
B.肝脓肿壁较薄
C.肝癌壁较厚
D.肝脓肿的壁为高度强化
E.肝癌的壁为中度强化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肝癌由肝动脉供血,故动脉期强
化明显,而肝脓肿静脉期常有明显强化,强化范围较
动脉期扩大。
35.胰岛细胞瘤的 CT 特点为
A.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结节样强化病灶
B.延迟扫描明显结节样强化病灶
C.延迟扫描明显环样强化灶
D.增强扫描静脉期低密度结节灶
E.增强扫描动脉期低密度结节灶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胰岛细胞瘤为富血管性,增强扫
描早期均匀明显强化,大者可环形强化,且持续时间
长。
36.肝脏的富血供性转移瘤,其原发瘤不包括
A.肺癌
B.肾癌
C.内分泌肿瘤
D.肉瘤
E.黑色素瘤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肺癌的肝转移瘤多为乏血供病
灶。
37.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胆管结石的 CT 表现
A.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中心密度高,周围低密度形成“靶征”
C.梗阻上方胆总管扩张
D.增强扫描见胆总管内强化影
E.可伴有肝内胆管和胆囊结石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胆管内结石不会发生强化,其余
的均为胆管结石的特点。
38.胆囊癌的特点不包括
A.多发生于 50~80 岁,女性多见
B.约 75%的病例合并胆囊结石
C.多发生在胆囊体部
D.可分为胆囊壁厚型、腔内型和肿块型
E.增强后病灶早期较明显强化,且持续时间长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胆囊癌多发生于胆囊底部或颈
部。
39.女,34 岁。查体 B 超示胰头部占位,内部呈无回
声区。CT 检查发现胰头部 2.9cm×2.4cm 大小的囊样
病灶,囊壁菲薄,其内可见分隔,未见壁结节,增强
扫描未见强化,如图所示,最可能的 CT 诊断为
A.囊性胰腺癌
B.浆液性囊腺瘤
C.浆液性囊腺癌
D.黏液性囊腺癌
E.胰腺假囊肿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胰腺囊性肿瘤分为浆液性囊腺
瘤、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癌。肿瘤直径较小,
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无强化,未发现壁结节提示可能
为浆液性囊腺瘤。
40.男,45 岁,无明显外伤史,腹部 CT 如图所示,
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脾破裂
B.脾淋巴瘤
C.脾梗死
D.脾囊肿
E.脾血管瘤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脾梗死的典型 CT 表现。
41.女,72 岁,上腹部胀痛不适 3 月余,胃纳减退,
体重减轻,黄疸,腰背部疼痛。CT 增强扫描可见胰
头部肿块,密度不均匀,胆总管及胰管扩张,如图所
示,最可能的 CT 诊断为
A.胰头癌
B.胰岛细胞瘤
C.壶腹癌
D.胆总管癌
E.十二指肠癌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胰头部肿块,强化不明显,胰
管、胆总管都受累的所谓“双管征”是诊断胰头癌较
可靠的征象。
42.男,71 岁,转移性右下腹痛 4 天。查体右下腹压
痛,可及包块。B 超示右下腹实质性占位。CT 扫描如
下图,最可能的 CT 诊断为
A.阑尾类癌
B.回盲部增殖型结核
C.阑尾周围脓肿
D.结肠癌
E.溃疡性结肠炎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症状及阑尾周
围脓肿早期 CT 表现。
43.急性胰腺炎增强扫描的主要目的是
A.判断有无胰腺坏死灶及其范围,推断病变的程度
B.观察胰腺与十二指肠的关系
C.观察胰腺与肾前筋膜的关系
D.观察胰腺与结肠肝曲及脾曲的关系
E.观察胰腺与脾静脉的关系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胰腺炎增强扫描的目的主要是判
断有无胰腺坏死灶及其范围,推断病变的程度,指导
临床治疗。
44.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强化特点为
A.动脉期均匀高密度强化,静脉期呈等密度或略低
密度,延迟扫描病灶呈相对低密度
B.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增强区域进行性向
中心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
C.为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延迟扫描病灶逐渐变为
低密度
D.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呈低密度,为快进快
出
E.晚出晚归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B 为血管瘤强化特点;C 为肝腺瘤
强化特点;D 为肝癌强化特点。
45.下列脾脏病变 CT 增强扫描特点,错误的是
A.脾脏血管肉瘤增强扫描时表现似血管瘤,先从病
灶边缘强化,然后逐渐向中央充填
B.脾脏转移瘤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强化
程度较正常脾实质低
C.脾脏血管瘤增强后周围见结节状强化,并逐渐向
中心填充,延迟扫描病灶大部分完全充填
D.脾脓肿增强后脓肿壁明显强化,中央坏死区无改
变
E.脾梗死后增强扫描病灶可有强化,且轮廓较平扫
时清楚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脾梗死后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表
现,但轮廓较平扫时清楚。
46.患者,女,56 岁,上腹隐痛半年余,黑便。上腹
部 CT 增强扫描图像如下,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胃癌
B.胃溃疡
C.慢性胃窦炎
D.胃淋巴瘤
E.胃间质瘤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患者年纪较大,有腹痛,黑便。
CT 显示胃窦部胃壁增厚,局部见不规则软组织肿
块,因此最有可能的诊断是胃癌。胃镜证实为胃窦低
分化腺癌。
患者,女,26 岁,无明显不适,CT 平扫发现肝右叶
低密度病灶,呈圆形,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病
灶明显强化,静脉期密度下降,延迟扫描呈稍低密
度。
【score:2 分】
(1).根据以上影像学表现,以下最需要鉴别诊断的是
A.肝脓肿与肝血管瘤鉴别
B.肝腺瘤与肝细胞癌鉴别
C.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鉴别
D.肝腺瘤与肝血管瘤鉴别
E.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肝血管瘤鉴别【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下列哪一项资料对鉴别诊断无意义
A.AFP 升高
B.患者长期服用避孕药
C.腹主动脉旁见肿大淋巴结
D.患者出现腹水
E.上腹部疼痛【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肝细胞肝癌与肝腺瘤由肝动脉供
血为主,为富血供肿瘤,增强扫描有很大的相似性。
上腹部疼痛对肝脏病变鉴别诊断无确切意义。
男,58 岁,上腹部剑突下胀痛 3 个月余,近期症状
加重,伴消瘦、乏力及柏油样便,无黄疸。体检发现
左锁骨上两个肿大淋巴结,无压痛,可移动。肝脾肋
下未触及。上腹部 CT 图像如下
【score:6 分】
(1).根据以上资料,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恶性间质瘤
B.胃溃疡
C.胃窦癌
D.胃肉瘤
E.胃黑色素瘤【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CT 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哪一项不正确
A.发现癌肿胃壁外侵犯
B.观察冒壁增厚的程度
C.显示肝转移和肿大淋巴结
D.常用于明确胃癌的诊断
E.术后复查确定复发征象【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关于该病转移方式,描述错误的是
A.经淋巴结转移首先可分别转移到幽门上组、下
组,胃上组或脾胰组
B.可通过胸导管转移到肺门淋巴结或左锁骨上淋巴
结
C.通过门静脉转移到肝内十分常见
D.肺、骨转移较常见
E.晚期可种植于腹膜、卵巢或直肠陷凹上【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患者年龄较大,剑突下疼痛,且
症状逐渐加重,有血便及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为胃
癌。CT 检查能观察胃壁正常厚度,CT 能直接反映肿
瘤的大体形态。肿块型可见向胃腔内突出的息肉状肿
块。浸润型表现为胃壁增厚,其范围可局限也可呈弥
漫性。溃疡型则表现为在肿块的表面有不规则的凹
陷。CT 检查的重要价值还在于直接观察肿瘤侵犯胃
壁、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的情况。如果胃周围脂肪线
消失指示肿瘤已突破胃壁,但多不用于明确胃癌的诊
断。胃癌肺、骨转移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