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59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抗寄生虫药】模拟试卷 1
(总分:42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5,score:10 分)
1.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是( )。
【score:2 分】
【A】奎宁
【B】青蒿素
【C】氯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伯氯喹
【E】乙胺嘧啶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作用特点。氯喹能杀
灭红细胞内期的间日疟、三日疟以及敏感的恶性疟原
虫,药效强大,能迅速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对恶性
疟有根治作用,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
2.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来抑制疟原虫繁殖的药物
是( )。
【score:2 分】
【A】磺胺嘧啶
【B】青蒿素
【C】甲氧苄啶
【D】伯氯喹
【E】乙胺嘧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作用机制。乙胺嘧啶
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疟原虫叶酸代谢
过程,阻碍疟原虫的核酸合成,导致疟原虫的生长繁
殖受到抑制。
3.控制复发和阻止疟疾传播的首选药是( )。
【score:2 分】
【A】奎宁
【B】青蒿素
【C】氯喹
【D】伯氯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乙胺嘧啶
本题思路:
4.间日疟和三日疟首选( )。
【score:2 分】
【A】氯喹和伯氨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氯喹
【C】伯氨喹
【D】青蒿素
【E】乙胺嘧啶
本题思路:
5.对耐氯喹的恶性疟虫株首选( )。
【score:2 分】
【A】咯萘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伯氨喹
【C】噻嘧啶
【D】哌嗪
【E】甲苯咪唑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用药监护。对耐氯喹
的恶性疟虫株,首选咯萘啶或甲氟喹,亦可应用青蒿
素或乙胺嘧啶加磺胺多辛或奎宁。
二、 B1 型题(总题数:3,score:28 分)
A.氯喹 B.哌嗪 C.乙胺嘧啶 D.噻嘧啶 E.伯氨喹
【score:10 分】
(1).属于嘧啶类抗肠蠕虫药的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属于哌嗪类抗肠蠕虫药的是(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主要用于控制疟疾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 )。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5).主要用于疟疾预防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分类。控制症状的药
物包括青蒿素、氯喹、奎宁;阻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包括伯氨喹;病因性预防的药物包括乙胺嘧啶。哌嗪
类驱虫药包括哌嗪;嘧啶类驱虫药包括噻嘧啶。
A.产生自由基,破坏疟原虫的生物膜、蛋白质等最
终导致虫体死亡 B.改变虫体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透
性,使肌细胞超极化,减少自发电位发生,使蛔虫肌
肉松弛,虫体不能在肠壁附着而随粪便排出体外
C.与磺胺类或砜类合用,可在叶酸代谢的两个环节
上起到阻断作用,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D.直接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糖原量,减
少 ATP 生成,使其无法生长、繁殖,最终导致虫体死
亡 E.可抑制虫体乙酰胆碱酶,造成神经一肌肉接头
处乙酰胆碱堆积,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肌张力增
强,使虫体肌肉麻痹,从而排出体外【score:10
分】
(1).哌嗪的作用机制是(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青蒿素的作用机制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乙胺嘧啶的作用机制是(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噻嘧啶的作用机制是(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5).甲苯咪唑的作用机制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作用机制。哌嗪对蛔
虫和蛲虫均有较强的作用,它通过改变虫体肌细胞膜
的离子通透性,使肌细胞超极化,减少自发电位发
生,使蛔虫肌肉松弛,虫体不能在肠壁附着而随粪便
排出体外。甲苯咪唑可以选择性地使蠕虫的体被和脑
细胞中的微管消失,直接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
减少糖原量,减少 ATP 生成,使其无法生长、繁殖,
最终导致虫体死亡。
A.青蒿素 B.氯喹 C.哌嗪 D.乙胺嘧啶 E.伯氨喹
【score:8 分】
(1).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特点的药物是( )。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对红细胞外期的疟原虫无效,不能作为病因性预
防和良性疟的根治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对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
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内期作用较弱的药物是( )。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对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未成熟
的繁殖体均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作用特点。青蒿素具
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对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
强大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氯喹对
红细胞外期的疟原虫无效,不能作病因性预防和良性
疟的根治。伯氨喹对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
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内期作用较弱,对
恶性疟红细胞内期无效。乙胺嘧啶对原发性红细胞外
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是较好的病因性预防药。对红
细胞内期未成熟的繁殖体也有抑制作用。
三、 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score:4 分)
患者,女,47 岁,伴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
畏寒和低热,并且患有家族性的葡萄糖一 6 一磷酸脱
氢酶缺乏症。初步诊断为疟疾。处方:氯喹,
1.5g:3 天分服(首次 0.6g,6h 后再服 0.3g,第
2、3 天各 0.3g),伯氯喹 180mg:8 天分服。
【score:4 分】
(1).患者服用伯氨喹( )。【score:2 分】
【A】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过多症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易导致惊厥
【C】易导致腹泻
【D】极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E】易导致细菌感染
本题思路:
(2).针对以上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 )。【score:2
分】
【A】应用亚甲蓝 1~2mg/kg 做静脉注射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B】地西泮静脉注射
【C】服用洛哌丁胺
【D】使用非格司亭
【E】静脉滴注青霉素
本题思路:本组题主要考查药物的用药监护。伯氨喹
禁用于葡萄糖一 6 一磷酸脱氢酶缺乏者。葡萄糖一 6
一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伯氨喹可发生急性溶血型贫
血,这种溶血反应仅限于衰老的红细胞,并能自行停
止发展,一般不严重。一旦发生应停药,作适当的对
症治疗。当葡萄糖一 6 一磷酸脱氢酶缺乏时,会引起
高铁血红蛋白过多症,出现发绀、胸闷等症状,应用
亚甲蓝 1~2mg/kg 做静脉注射,能迅速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