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 MB
  • 2021-06-16 发布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1立体几何角的计算与证明特色训练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十一、立体几何角的计算与证明 一、选择题 1.【2017 年浙江卷】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 3cm ) 是 A. +12  B. +32  C. 3 +12  D. 3 +32  【答案】A 2.【2018 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 9 月测试(一模)】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 体积(单位: )是( ) A. B. C. D. 【答案】A 3.如图(1)在正方形 中, 分别是边 的中点,沿 及 把这个正方形 折成一个几何体如图(2),使 三点重合于 , 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 A. 平面 B. 平面 C. 平面 D. 平面 【答案】A 【解析】证明: 在折叠过程中,始终有 ,即 平面 ,故选 A. 4.如图,在四面体 D ABC 中,若 D ABC ,AB=BC, AD CD , E 是 AC 的中点,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平面 ABC  平面 ABD B. 平面 ABD  平面 BCD C. 平面 ABC  平面 BDE ,且平面 ACD  平面 BDE D. 平面 ABC  平面 ACD ,且平面 ACD  平面 BDE 【答案】C 【解析】因为 AB BC , AD CD , E 是 AC 的中点 BE AC , DE AC ⇒ AC  平面 BDE ,由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可得平面 ABC  平面 BDE ,平面 ADC  平面 BDE ,故 选 C. 5.已知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点 E , F , G 分别是线段 1B B , AB 和 1AC 上的动 点,观察直线CE 与 1D F , CE 与 1D G .给出下列结论: ①对于任意给定的点 E ,存在点 F ,使得 1D F CE ; ②对于任意给定的点 F ,存在点 E ,使得 1CE D F ; ③对于任意给定的点 E ,存在点G ,使得 1D G CE ; ④对于任意给定的点G ,存在点 E ,使得 1CE D G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4 个 B. 3个 C. 2 个 D. 1个 【答案】C ②当点 E 与 1B 重合时, CE AB 且 1CE AD ,∴ CE  平面 1ABD , ∵对于任意给定的点 F ,存在点 E ,使得 1CE D F ,故②正确. ③只有CE 垂直于 1D G 在平面 1BCC B 中的射影时, 1D G CE ,故③正确. ④只有CE  平面 1 1ACD 时,④才正确,因为过C 点的平面 1 1ACD 的垂线与 1BB 无交点,故 ④错误. 综上,正确的结论是②③,故选 C . 6.在正三棱柱 中, ,点 、 分别是棱 、 的中点,若 ,则 侧棱 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7.【2018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摸底】已知三棱锥 P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 ABC 满足 2 2, 90AB ACB    , PA 为球O 的直径且 4PA  ,则点 P 到底面 ABC 的 距离为 A. 2 B. 2 2 C. 3 D. 2 3 【答案】B 【解析】∵三棱锥 P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 PA 为球O 的直径且 4PA  , ∴球心O 是 PA 的中点,球半径 1 22R OC PA   ,过O 作OD  平面 ABC ,垂足是 D , ∵ ABC 满足 2 2AB  , 90ACB   ,∴ D 是 AB 中点,且 2AD BD CD   ,∴ 2 2 4 2 2OD OC CD     ,∴点 P 到底面 ABC 的距离为 2 2 2d OD  ,故选 B. 8.【2017 届广东省广州高三下第一次模拟】《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 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臑.若三棱锥 P ABC 为鳖臑, PA  平面 ABC , 2PA PB  , 4AC  ,三棱锥 P ABC 的四个 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 A. 8π B. 12π C. 20π D. 24π 【答案】C 9.【2018 届海南省八校高三上新起点联考】在三棱锥 P ABC 中, 1PA AB BC   , 2AC PB  , 3PC  ,则异面直线 PC 与 A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3 3 B. 3 4 C. 2 3 D. 2 4 【答案】A 【解析】 10.【2017 年浙江省镇海市镇海中学高中数学竞赛模拟(二)】如图,在四面体 P ABC 中, 已知 PA PB PC、 、 两两互相垂直,且 3PA PB PC   .则在该四面体表面上与点 A 距离 为 2 3 的点形成的曲线段的总长度为( ) A. 3 B. 3 3 2  C. 5 3 2  D. 3 3 【答案】B 【解析】 如图,设 2 3AE AF AG   ( E 在 AB 上, F 在 PB 上, G 在 PC 上). 由 , ,PA PB PA PC PB PC   , 3PA PB PC   , 知 3PF PG  , 6PAF   , 4 6 12EAF       . ∴在面 PAB 内与点 A 距离为 2 3 的点形成的曲线段(图中弧 EF ) 长为 32 312 6    . 同理,在面 PAC 内与点 A 距离为 2 3 的点形成的曲线段长为 3 6  . 同理,在面 ABC 内与点 A 距离为 2 3 的点形成的曲线段长为 2 32 33 3    . 同理,在面 PBC 内与点 A 距离为 2 3 的点形成的曲线段长为 332 2    . 所以,该四面体表面上与点 A 距离为 2 3 的点形成的曲线段的总长度为 3 3 2  . 故选 B. 11.【2017 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第八次模拟】已知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2,其表面上的动点T 到底面 ABCD 的中心 O 的距离为 2 ,则 线段TO 的中点的轨迹长度为( ) A.  B. 2 C. 3 D. 4 【答案】B 12.【2018 届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开学】已知三棱锥 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 球面上,底面 满足 ,若该三棱锥体积最大值为 3,则其外接球的 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二、填空题 13.【2018 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考试】一个棱长为 2 的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 分后,剩下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体积为 _________. 【答案】 18 2 3 20 3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正方体在一个角上截去一个三棱锥, ∵正方体的棱长是 2, ∴三棱锥的体积 1 1 1 42 2 23 2 3V       , ∴剩余部分体积 1 202 2 2 3V V     , 截面为边长为 2 2 的正三角形,其面积为  23 2 2 2 34  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2 13 2 3 2 2 2 3 18 2 32         . 14.在正三棱锥 S ABC 中, M 是 SC 的中点,且 AM SB ,底面边长 2 2AB  ,则 正三棱锥 S ABC 的体积为__________,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8 3 , 12 15.【2017 届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三 2 月高考模拟】如图,正四面体 ABCD 的顶点C 在平 面 内,且直线 BC 与平面 所成角为15 ,顶点 B 在平面 上的射影为点 O ,当顶点 A 与 点O 的距离最大时,直线 CD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 【答案】 6 6 【解析】当四边形 ABOC 为平面四边形时,点 A 到点 O 的距离最大。 此时平面 ABOC⊥平面α,过 D 作 DN⊥平面 ABOC,垂足为 N, 则 N 为正三角形 ABC 的中心。 16.【2017 课标 1,理 16】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 O,半径为 5 cm,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中心为 O.D、E、F 为圆 O 上的点,△DBC,△ECA,△FAB 分别是以 BC,CA,AB 为底边 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 BC,CA,AB 为折痕折起△DBC,△ECA,△FAB,使得 D、 E、F 重合,得到三棱锥.当△ABC 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单位:cm3)的最大值为 _______. 【答案】 4 15 【解析】 三、解答题 17.【2017 浙江卷】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PAD 是以 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 CD⊥AD,PC=AD=2DC=2CB,E 为 PD 的中点. (I)证明:CE∥平面 PAB; (II)求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I)见解析;(II) 2 8 . (Ⅰ)取 PA 中点 F,构造平行四边形 BCEF,可证明;(Ⅱ)由题意,取 BC,AD 的中点 M,N, 可得 AD⊥平面 PBN,即 BC⊥平面 PBN,过点 Q 作 PB 的垂线,垂足为 H,连结 MH.可知 MH 是 MQ 在平面 PBC 上的射影,所以∠QMH 是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依此可在 Rt△MQH 中, 求∠QMH 的正弦值. 试题解析: (Ⅰ)如图,设 PA 中点为 F,连接 EF,FB. 因为 E,F 分别为 PD,PA 中点,所以 / /EF AD且 1 2EF AD , 又因为 / /BC AD , 1 2BC AD ,所以 / /EF BC 且 EF BC , 即四边形 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 /CE BF , 因此 / /CE 平面 PAB. 所以 AD⊥平面 PBN, 由 BC//AD 得 BC⊥平面 PBN, 那么平面 PBC⊥平面 PBN. 过点 Q 作 PB 的垂线,垂足为 H,连接 MH. MH 是 MQ 在平面 PBC 上的射影,所以∠QMH 是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 设 CD=1. 在△PCD 中,由 PC=2,CD=1,PD= 2 得 CE= 2 , 在△PBN 中,由 PN=BN=1,PB= 3 得 QH= 1 4 , 在 Rt△MQH中,QH= 1 4 ,MQ= 2 , 所以 sin∠QMH= 2 8 , 所以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2 8 . 18.【2018 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 9 月测试(一模)】如图,四面体 中, ,平面 平面 . (1)求 的长; (2)点 是线段 的中点,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 ;(2) . 试题解析:(1)∵ , , , ∴ , 又∵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 ∴ , ∵ , ∴ . 由 , ,得 ,∴ , 又∵ , ∴ ,又∵ , ∴ . 19.【2018 届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 9 月测试】如图,四棱锥 ,底面 为菱形, 平面 , , 为 的中点, . (I)求证:直线 平面 ; (II)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见解析;(2) . 【解析】试题分析:(1)易证 ,再在底面证明 ,从而目标得证;(2)连接 过 点作 于 点.由(1)易得 平面 ,所以 为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在 △PAE 中求出所成角的正弦值即可. 试题解析: (I)证明: , 又 又 平面 , 直线 平面 . (方法二)如图建立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 设平面 的法向量 , .所以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0.【2017 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正方形,平面 PAD⊥平面 ABCD, 点 M 在线段 PPD//平面 MAC,PA=PD= 6 ,AB=4. (I)求证:M 为 PB 的中点; (II)求二面角 B-PD-A 的大小; (III)求直线 MC 与平面 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见解析(2) 3  (3) 2 6 9 试题解析:解:(I)设 ,AC BD 交点为 E ,连接 ME . 因为 PD  平面 MAC ,平面 MAC  平面 PBD ME ,所以 PD ME . 因为 ABCD 是正方形,所以 E 为 BD 的中点,所以 M 为 PB 的中点. (II)取 AD 的中点O ,连接 OP , OE . 因为 PA PD ,所以OP AD . 又因为平面 PAD  平面 ABCD ,且OP  平面 PAD ,所以OP 平面 ABCD . 因为OE  平面 ABCD ,所以OP OE . 因为 ABCD 是正方形,所以OE AD .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  0,0, 2P ,  2,0,0D ,  2,4,0B  ,  4, 4,0BD   ,  2,0, 2PD   . 设平面 BDP 的法向量为  , ,n x y z ,则 0{ 0 n BD n PD       ,即 4 4 0 { 2 2 0 x y x z     . 令 1x  ,则 1y  , 2z  .于是  1,1, 2n  . 平面 PAD 的法向量为  0,1,0p  ,所以 1cos , 2 n pn p n p   . 由题知二面角 B PD A  为锐角,所以它的大小为 3  . 21.【2018 届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如图5,矩形 ABCD 中, AB 12,AD 6,  , E,F分别为 CD,AB 边上的点,且 DE 3,BF 4  ,将 BCE 沿 BE 折 起至 PBE 位置(如图 6 所示),连结 AP,PF ,其中 PF 2 5 . (Ⅰ) 求证: PF ABED 平面 ; (Ⅱ) 在线段 PA 上是否存在点 Q 使得 FQ PBE 平面 ?若存在,求出点 Q 的位置;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Ⅲ) 求点 A 到 PBE平面 的距离. 【答案】(1)见解析;(2) 8 5 3 (Ⅲ) 由 PF⊥平面 ABED,知 PF 为三棱锥 P-ABE 的高,利用等积法能求出点 A 到平面 PBE 的距离. 试题解析: (Ⅰ)连结 EF ,由翻折不变性可知, 6PB BC  , 9PE CE  , 在 PBF 中, 2 2 220 16 36PF BF PB     , 所以 PF BF 在图1中,易得  226 12 3 4 61EF      , 在 PEF 中, 2 2 261 20 81EF PF PE     ,所以 PF EF 又 BF EF F  , BF  平面 ABED , EF  平面 ABED ,所以 PF  平面 ABED . (Ⅱ) 当Q 为 PA 的三等分点(靠近 P )时, / /FQ 平面 PBE . 证明如下: 因为 2 3AQ AP , 2 3AF AB ,所以 / /FQ BP 又 FQ  平面 PBE , PB  平面 PBE ,所以 / /FQ 平面 PBE . (注:学生不写 FQ  平面 PBE ,扣 1 分) (Ⅲ) 由(Ⅰ)知 PF  平面 ABED ,所以 PF 为三棱锥 P ABE 的高. 设点 A 到平面 PBE 的距离为 h ,由等体积法得 A PBE P ABEV V  , 即 1 1 3 3PBE ABES h S PF     ,又 1 6 9 272PBES     , 1 12 6 362ABES     , 所以 36 2 5 8 5 27 3 ABE PBE S PFh S       ,即点 A 到平面 PBE 的距离为 8 5 3 . 22.【2018 届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 9 月月考】如图,已知四棱锥 ,底面 为菱形, , , ABCD 平面 ABCD , ,M N 分别是 ,BC PC 的中点. (1)证明: AM PAD 平面 ; (2)若 H 为 上的动点, 与平面 所成最大角 的正切值为 ,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答案】(1)详见解析(2) 15 5 试题解析:(1)证明:由四边形 ABCD 为菱形, 120BAD   ,可得 60ABC ABC   , 为正三角形。 因为 M 为 BC 的中点,所以 AM BC ,又 BC AD ,因此 AM AD , 因为 PA ABCD 平面 , AM  平面 ABCD ,所以 PA AM , 而 PA AD A  ,所以 AM PAD 平面 (2)设 H 为 PD 上任意一点,连接 AH 、 MH 所以 ADH =45 ,于是 2PA  因为 PA  平面 ABCD , PC 平面 PAC ,所以平面 PAC  平面 ABCD , 过 M 作 MO AC 于O ,则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 MO  平面 PAC , 所以 MO AN ,过过 M 作 MS AN 于 S ,连接OS , AN  平面 MSO , 所以 AN SO ,则 MSO 为二面角 M AN C  的平面角, 在 Rt AOM 中, 330 2OM AMsin   , 330 2OA AMcos   又 N 是 PC 的中点, PA AC , AN PC  且 AN NC 在 Rt ASO 中, 3 245 4SO AOsin   , 又 2 2SM MO SO  = 30 4 , 在 Rt MSO 中, cosMSO= SO SM = 15 5 即二面角 M AN C  的余弦值为 15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