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8.44 KB
  • 2021-06-16 发布

2021届广西柳江中学高三(11月)模拟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 届广西柳江中学高三(11 月)模拟考数学文科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若 a ,b 为实数,且 4 i bii a   ,则b  ( ) A. 2 B.2 C. 4 D.4 2.函数 2 2 3y x x    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 M 、 N ,则 M N =( ) A.[-1,3] B.[-1,4] C.[0,3] D.[0,2] 3.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单位:cm) 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cm 3 4 3 2 2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A. B. 2 C. 3 D. 4 4.已知圆 P: 2 2 4 2 3 0x y x y     与直线3 0x my  ( mR )相交于 A,B 两点,且 90APB  ,则 m 的值为( ) A.0 B.4 C.0 或 4 D.0 或 4 5.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 f x 满足      2 2f x f x f   ,则        1 2 3 2020f f f f     ( ) A.0 B.505 C.1010 D.2020 6.函数   2 1 x xf x e 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若 x,y 满足约束条件 0, + 3 0 2 0, x x y x y        ,则 2z x y  的最小值是( ) A.0 B.3 C.4 D.6 8.已知数列 1{ } nS 是首项为 1,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设 2 2 log n n n Sb S   , 1 2 3n nT b b b b    , 则满足 6nT … 的最小正整数 n 是( ) A.12 B.11 C.10 D.9 9.孪生素数猜想是希尔伯特在 1900 年提出的 23 个问题之一,2013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证明了孪生 素数猜想是一个弱化形式,问题可以描述为:存在无穷多个素数 p ,使得 2p  是素数,素数对 ( , 2)p p  称为孪生素数对,问:如果从 30 以内的素数组成的孪生素数对中随机抽取一对,这对孪 生素数的积超过 20 的概率为( ). A. 2 3 B. 3 4 C. 4 5 D. 5 6 10.若 3 4cos ,sin ,2 5 2 5    则角 的终边落在直线( )上 A. 24 7 0x y  B. 24 7 0x y  C. 7 24 0x y  D. 7 24 0x y  11.已知函数  y f x 对任意自变量 x 都有    2f x f x  ,且函数  f x 在 1, 上单调.若 数列 na 是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且  6 2012( }f a f a ,则 na 的前 2017 项之和为( ) A.0 B.2017 C.2016 D.4034 12.已知函数 ( ) sin(2 )f x x   ,若 ( ) ( )3f x f x   ,且 ( ) ( )2f f   ,则 ( )f x 取最大值时 x 的 值为( ) A. ,3 k k Z   B. ,4 k k Z   C. ,6 k k Z   D. 5 ,6 k k Z    二、填空题 13.设 R ,则“ 2 2     ”是“sin 0  ”的_________条件.(在一下条件中填一个:充 分不必要,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14.已知非零向量 a , b , c 满足 1a  , 2a b a b      , ( ) ( ) 3c a c b      ,则 c 的最 小值是 ,最大值是 . 15.已知, ,则 { [ (5)]}f f f 等于__________. 16.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 BC 上的中线 AD = 2,将△ABC 沿 AD 折成 60°的二面 角,连结 BC,则三棱锥 C - ABD 的体积为 . 三、解答题 17.已知椭圆 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O ,焦点在 x 轴上,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 21 4y x 的焦 点,它的离心率是双曲线 2 2 14 x y  的离心率的倒数. (Ⅰ)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Ⅱ)过椭圆 C 的右焦点 F 作直线l 交椭圆C 于 A 、 B 两点,交 y 轴于 M 点,若 1MA AF  , 2MB BF  ,求证: 1 2  为定值. 18. 香䁞 的内角 ǡ香ǡ䁞 的对边分别为 ǡǡ ,已知 cos䁞 o scos , tan䁞 o s , (Ⅰ)求 香 ; (Ⅱ)若 o 䁪 ,求 香䁞 的面积. 19.已知四棱柱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1AA  底面 ABCD,且底面 ABCD 为菱形,F 为 1BB 的中 点,M 为线段 1AC 的中点, 求证:(1) MF  平面 ABCD; (2) MF  平面 1 1A ACC . 20.已知 ( ) | 3| | |f x x x a    . (1)当 4a  时,解不等式 ( ) 2f x  ; (2)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2( ) 3f x a a  的解集非空,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1.已知点  1 2 cos , 2 sinP    (其中  0,2  ,点 P 的轨迹记为曲线 1C ,以坐标原 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点 Q 在曲线 2 1: 2 cos 4 C        上. (1)求曲线 1C 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当 0  , 0 2   时,求曲线 1C 与曲线 2C 的公共点的极坐标 22.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 60 名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  40,50 , 50,60 … 90,100 后,画出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估计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的中位数. (2)从被抽取的数学成绩是 70 分以上(包括 70 分)的学生中选两人,求他们在同一分数段的概 率. (3)假设从全市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任意抽取 4 个学生,设这四个学生中数学成绩 为 80 分以上(包括80 分)的人数为 X (以该校学生的成绩的频率估计概率),求 X 的分布列和数 学期望. 23.已知函数 1( ) ln 1( )af x x ax a Rx      . (1)当 1a   时,求曲线 ( )y f x 在点 2, (2)f 处的切线方程; (2)当 1 2a  时,讨论 ( )f x 的单调性. 【答案与解析】 1.D 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将原式化简,再由复数相等,即可得出结果. 由 4 i bii a   得, 24 i ai bi   ,即 4 i b ai   , 所以 4b  .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由复数相等求参数的问题,熟记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2.D 先求出函数 2 2 3y x x    的定义域和值域,得到集合 M 、 N ,再求交集即可. 解:要使函数 2 2 3y x x    有意义, 则 2 2 3 0x x    解得 1 3x   , 故  1,3M   ; 由 2( 1) 4 [0,2]y x     , 所以  0,2N  .故  0,2M N  . 则选:D 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求法,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是简单题. 3.B 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 ,原几何体是圆锥的一半,故 21 1 2 3 22 3V        ,选 B. 考点: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 4.C 首先将圆的方程化成标准式,求出圆心坐标,半径,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可得. 解:∵P 为圆 2 2 4 2 3 0x y x y     的圆心,    2 22 1 8x y    ,  2, 1P  , 2 2r  . 又 90APB   ,∴圆心到直线3 0x my  的距离 2 2 3 2 2 3 md m     ,解得 0m  或 4,故选: C. 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5.A 根据题意,由函数奇偶性得到函数周期,进而可求出结果. 由奇函数可得  0 0f  .由      2 2f x f x f   , 令 2x  ,得  2 0f  ,则    2f x f x  , 所以  f x 的图象关于 1x  对称. 又因为             2 2 2 2 4 4f x f x f x f x f x f x              , 所以  f x 是周期为 4 的周期函数.            1 3 5 7 2017 2019 0f f f f f f       ,          2 4 6 2018 2020 0f f f f f      , 所以        1 2 3 2020 0f f f f     .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与周期性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 6.C 根据奇偶性以及函数值正负与趋势确定选项. ∵ xR ,且 ( ) ( )f x f x  ,∴ ( )f x 是偶函数,故排除 B 项; 又∵ 1x  时, ( ) 0f x  ; x   时, ( ) 0f x  ,所以排除 A,D 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与函数图象识别,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基础题. 7.C 画出可行域,通过平移基准直线 2 0x y  到可行域边界位置,由此求得 z 的最小值. 画出可行域如下图阴影部分所示,由图可知, 过平移基准直线 2 0x y  到可行域边界  2,1A 时, 2z x y  有最小值为 2 2 1 4   . 故选:C 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线性规划求最值,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 8.C 本题先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计算出数列 1{ } nS 的通项公式,从而可得 1 nS n  ,然后代入 2 2 log n n n Sb S   进行计算并加以转化,再运用裂项相消法进行求和,写出 nT 的表达式,然后将四个 选项的结果代入 6nT … 进行计算并比较即可得到满足 6nT … 的最小正整数 n . 由题意,可知 1 1 1 ( 1) n n nS      ,故 1 nS n  , *n N , 2 2 2 2 2 2 1 2log log log log ( 2) log1 2 n n n S nnb n nS n n          , 1 2 3 4 1n n nT b b b b b b       2 2 2 2 2 2 2 2 2 2(log 3 log 1) (log 4 log 2) (log 5 log 3) (log 6 log 4) [log ( 1) log ( 1)]n n            2 2[log ( 2) log ]n n   2 2 2 2log ( 1) log ( 2) log 1 log 2n n      2log ( 1)( 2) 1n n    , 6nT … ,即 2log ( 1)( 2) 1 6n n   … , 化简整理,得 ( 1)( 2) 128n n  … , 当 9n  时,10 11 110 128   ,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当 10n  时,11 12 132 128   , 当 11n  时,12 13 156 128   , 当 12n  时,13 14 182 128   , 满足 6nT … 的最小正整数 n 是 10,选项C 正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求通项公式,以及运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数列与不等式综合.考查了转化与化归 思想,定义法,对数的运算,不等式的运算,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属中档题. 9.B 列举出 30 以内的素数组成的孪生素数对有 4 个,这对孪生素数的积超过 20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3 个, 由此能求了这对孪生素数的积超过 20 的概率. 30 以内的素数组成的孪生素数对有(3,5),(5,7),(11,13),(17,19),从 30 以内的素数组成 的孪生素数对中随机抽取—对,基本事件个数 n=4, 这对孪生素数的积超过 20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5,7),(11,13), (17,19),共 3 个, 所以这对孪生素数的积超过 20 的概率为 3 4p  ,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列举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0.B 由条件可知 2 7 24cos 2cos 1 ,sin 2sin cos2 25 2 2 25          , 24tan 7   .又 24tan 7 y x     , 所以 24 7x y  ,即 24 7 0x y  . 故选:B. 11.B 因为函数  y f x 对任意自变量 x 都有    2f x f x  ,所以函数的对称轴为 1x  ,因为  6 2012( }f a f a ,所以 6 2017 2a a  ,由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   1 2017 6 20122017 2017 20172 2n a a a aT       ,故选 B. 12.C 由题意可得 6x  为 f(x)的对称轴,再根据   2f f       ,由此求出 的值,写出 f(x)的 解析式,求出  f x 取最大值时 x 的值. ∵  3f x f x     对 x∈R 恒成立, ∴ 6x  为  f x 的对称轴, ∴ 2 6 2k k Z      , , 解得 ,6k k Z   , , ∵   2f f       , ∴ 2 , 0,sin sin sin sin sin( )> ( ), > >          故取 ,6   , 2 6f x sin x   ( ) ( ),则 2 2 ,6 2 6x k x k k Z        , 取最大值 故选 C.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问题,是中档题. 13.充分不必要 分别解不等式 2 2     和sin 0  ,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可得出结论. 解不等式 2 2     ,即 2 2 2       ,解得 0    ; 解不等式 sin 0  ,可得 2 2k k      ,其中 k Z .  0     2 2 ,k k k Z        , 因此,“ 2 2     ”是“sin 0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 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了集合包含关系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基 础题. 14.1,3.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2 2( ) ( ) 3 ( ) 3 | | 2 cos , 3c a c b c a b c c c a b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3cos , [ 1,1] [1,3]2 ca b c cc          ,∴ c 的最小值是1,最大值是3.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综合运用. 15. 5 先求出  5 0f  ,再求得  0 1f   以及  1 5f    ,即为 { [ (5)]}f f f 的值.           5 0, 5 0 1, { [ (5)]} 1 2 1 3 5f f f f f f f f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5 本题考查函数求值,考查分段函数的应用,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6. . 试题分析:由题意有:AD  面 BCD, 21 1 3 2 32 2 .3 3 4 3C ABD A BCD BCDV V AD S           考点:三棱锥体积 17.(1) 2 2 15 x y  . (2)见解析. 分析:(Ⅰ)设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抛物线方程为 2 4x y ,其焦点为 (0,1) , 根据题意求得 1b  ,进而根据离心率求得 2 5a  ,即可得到椭圆的方程; (Ⅱ)设 1 1( , )A x y , 2 2( , )B x y , 0(0, )M y ,设直线l 的方程为 ( 2)y k x  ,代入椭圆的方程,利 用韦达定理,得 1 2 1 2,x x x x ,进而得到向量的坐标,根据 1MA AF  , 2MB BF  ,即可求解 1 2  的值. 详解:(Ⅰ)设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抛物线方程为 2 4x y ,其焦点为 0,1 , 则椭圆C 的一个顶点为 0,1 ,即 1b  ,由 2 2 2 2 5 5 c a be a a    , ∴ 2 5a  ,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 2 2 15 x y  . (Ⅱ)证明:易求出椭圆C 的右焦点  2,0F ,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 00,M y ,显然直线l 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l 的方程为  2y k x  ,代入方程 2 2 15 x y  , 整理得 2 2 2 21 5 20 20 5 0k x k x k     ,∴ 2 1 2 2 20 1 5 kx x k    , 2 1 2 2 20 5 1 5 kx x k   , 又  1 1 0,MA x y y  ,  2 2 0,MB x y y  ,  1 12 ,AF x y    ,  2 22 ,BF x y   , 而 1MA AF  , 2MB BF  , 即   1 1 0 1 1 10, 2 ,x y y x y     ,   2 2 0 2 2 20, 2 ,x y y x y     , ∴ 1 1 12 x x    , 2 2 22 x x    ,所以 1 2 1 2 1 22 2 x x x x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2 2 104 2 x x x x x x x x 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问题,解答此 类题目,通常利用 , , ,a b c e 的关系,确定椭圆(圆锥曲线)方程是基础,通过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 (圆锥曲线)方程的方程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目标函数”的解析式,确定 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等. 18.(Ⅰ) ;(Ⅱ) 䁪 s . 试题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 o s昀sin , o s昀sin䁞 将边化为角,根据同角基本关系求得 tan o s tan䁞 ,最后根据 tan香 on tan 䁞 ,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化简;(Ⅱ)根据(Ⅰ)的 结果和正弦定理求 ,最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o s sin䁞 求解. 试题解析:(Ⅰ)由题设条件及正弦定理,得 sincos䁞 o ssin䁞cos , tan o s tan䁞 ; tan䁞 o s , tan o , tan香 o tan n 䁞 on tan 䁞 on tantan䁞 ntantan䁞 on , 香 ǡ 香 o . (Ⅱ)在 香䁞 中,由 tan o , tan䁞 o s 得 sin o , sin䁞 o 䁪 䁪 , 由正弦定理,得 o 䁪 sin ,解得 o 䁪 , 香䁞 o s sin䁞 o s 䁪 䁪 䁪 䁪 o 䁪 s . 19.(1) 证明见解析(2) 证明见解析 (1) 取 AC 的中点 O,再证明 MF BO∥ 即可. (2)利用等腰三角形与菱形的性质证明 1MF AC 与 MF AC 即可. 证明:(1)取 AC 的中点 O,连接 MO, 因为 M,O 分别为 1AC ,AC 的中点, 所以 1 1 2MO CC∥ 又 F 为 1BB 的中点, 所以 1 1 2BF CC∥ . 所以 MO BF∥ . 所以四边形 MOBF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MF BO∥ ,又 MF  平面 ABCD, BO  平面 ABCD, 所以 MF  平面 ABCD. (2)因为 F 为 1BB 的中点,易得 1AF C F , 又 M 为 1AC 的中点,所以 1.MF AC 又四边形 ABCD 为菱形,所以 BO AC . 又 MF BO∥ ,所以 MF AC . 又 1AC AC A ,所以 MF  平面 1 1A ACC .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与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属于中等题型. 20.(1) 5 9,2 2      ;(2) ( , 1] [3, )    (1)由 4a  可得| 3| | 4 |x x   ,去绝对值,分类讨论解不等式,求并集,可得所求解集; (2)由题意可得 2( ) 3f x a a  有解,运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可得此不等式左边的最小值,解 a 的 不等式可得所求范围. (1) 当 4a  时, ( ) | 3| | 4|f x x x    2 7, 4 1,3 4 7 2 , 3 x x x x x         , 故 ( ) 2f x  等价于 2 7 2 4 x x     或 1 2 3 4x     或 7 2 2 3 x x     . 解得: 94 2x  或 3 4x  或 5 32 x  . 综上所述:不等式 ( ) 2f x  的解集为: 5 9,2 2      . (2) 不等式 2( ) 3f x a a  的解集非空, x R  使得 2| 3| | | 3x x a a a     成立, 而| 3| | | | ( 3) ( ) | | 3|x x a x x a a         , 故 2| 3| 3a a a   , 即 2 23 3 3a a a a a     ,即 2 2 2 3 0 4 3 0 a a a a         , 解得 3 1 3  1 a a a       或 或 , 故 a 的取值范围为 ( , 1] [3, )    本题考查分类讨论解绝对值不等式以及不等式能成立求参数的问题,考查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属 于中档题. 21.(1) 2 2 cos 1 0     , 1 0x y   (2) 31, 2      (1) 由点  1 2 cos , 2 sinP    (其中  0,2  ,可知点 P 的轨迹曲线 1C 的参数方程为: 1 2 cos 2 sin x y       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再利用互化公式即可化为极坐标方程, Q 的曲线方程为 2 1: 2 cos 4 C        ,化简得 22 ( cos sin ) 12       ,利用互化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2) 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解得直角坐标再化为极坐标即可得出. (1)点  1 2 cos , 2 sinP    (其中  0,2  ,可知点 P 的轨迹曲线 1C 的参数方程为: 1 2 cos 2 sin x y       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2 2( 1) 2x y   . 展开为 2 2 2 1 0x y x    ,化为极坐标方程: 2 2 cos 1 0     Q 的曲线方程为 2 1: 2 cos 4 C        ,化简得 22 ( cos sin ) 12       ,化为直角坐标方 程: 1 0x y   (2)联立 2 2 1 0 2 1 0 x y x y x         化为 0x  ,解得 0 1 x y     ,可得交点 (0, 1) ,化为极坐标 31, 2      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考查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考查直线和圆的 交点问题,属于中档题. 22.(1) 73.33分.(2) 29 70P  .(3)见解析. 试题分析:⑴通过各组的频率和等于1,求出第四组的频率,考查直方图,求出中位数即可;    2 * GB2  ⑵ 分别求出 70,80 , 80,90 , 90,100 的人数是18,15,3,然后利用古典概 型概率求解即可;⑶判断概率类型  4 0.3X B , ,即可写出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析:(1)因为各组的频率和等于 1,故第四组的频率: 4 1 (0.025 0.15*2 0.01f     0.005)*10 0.3  . 直方图如图所示. 中位数是 0.170 10 73.330.3cx     , 估计这次考试的中位数是 73.33分. (2) 70,80 , 80,90 , 90,100 的人数是18,15,3,所以从成绩是 70 分以上(包括 70 分) 的学生中选两人,他们在同一分数段的概率: 2 2 2 18 15 3 2 36 29 70 C C CP C    . (3)因为  4,0.3X B ,   4 4 0.3 0.7k k kp X k C    , 0,1,2,3,4k  , 所以其分布列为: X 0 1 2 3 4  P X k 0.2401 0.4116 0.2646 0.0756 0.0081 数学期望为 4 0.3 1.2EX np    . 23.(1) ln 2 0x y   ; (2) 当 0a  时,函数 ( )f x 在(0,1)上单调递减,(1,+∞)上单调递增; 当 1 2a  时, ( )f x 在(0,+∞)上单调递减; 当 10 2a  时, ( )f x 在(0,1)上单调递减, 1(1, 1)a  上单调递增, 在 1( 1, )a   上单调递减. (1)当 1a   时,求出 (2), '(2)f f ,根据点斜式即可求出切线方程;(2)求 '( )f x ,通分可知分母恒 大于 0,只需对分子进行分情况讨论,所以构造 2( ) 1g x ax x a    ,由于 2x 的系数为 a ,所以 先以 0, 0a a  讨论,当 0a  时, ( )g x 为二次函数且两根为 1, 1 1a  ,所以以 1, 1 1a  的大小 关系分情况讨论即可. (1) 1a   时, 2( ) ln 1, (0, )f x x x xx       , 2 1 2'( ) 1f x x x    , 因此 '(2) 1,f  即曲线 ( )y f x 在点 2, (2)f 处的切线斜率为 1. 又 (2) ln 2 2f   ,所以曲线 ( )y f x 在点 2, (2)f 处的切线方程为 (ln 2 2) 2y x    ,即 ln 2 0x y   . (2)因为 1( ) ln 1, (0, )af x x ax xx       , 所以 2 2 2 1 1 1'( ) a ax x af x ax x x         . 令 2( ) 1g x ax x a    , ①当 0a  时, ( ) 1 , (0, )g x x x    , 当 (0,1)x 时, ( ) 0, '( ) 0, ( )g x f x f x  单调递减; 当 (1, )x  时, ( ) 0, '( ) 0, ( )g x f x f x  单调递增; ②当 0a  时, 1( ) ( 1)( ( 1)), (0, )g x a x x xa       , (i)当 1 2a  时, ( ) 0g x  恒成立, '( ) 0, ( )f x f x 在(0,+∞)上单调递减; (ii)当 10 2a  时, 1 1 1 0,a    (0,1)x 时, ( ) 0, '( ) 0, ( )g x f x f x  单调递减; 1(1, 1)x a   时, ( ) 0, '( ) 0, ( )g x f x f x  单调递增; 1( 1, )x a    时, ( ) 0, '( ) 0, ( )g x f x f x  单调递减; ③当 0a  时,由 1 1 0a   , (0,1)x 时, ( ) 0, '( ) 0, ( )g x f x f x  单调递减; (1, )x  时, ( ) 0, '( ) 0, ( )g x f x f x  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 当 0a  时,函数 ( )f x 在(0,1)上单调递减,(1,+∞)上单调递增; 当 1 2a  时, ( )f x 在(0,+∞)上单调递减; 当 10 2a  时, ( )f x 在(0,1)上单调递减, 1(1, 1)a  上单调递增, 在 1( 1, )a   上单调递减.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常用步骤:①确定函数 ( )y f x 的定义域; ②求导数 '( )f x 并化简,令 '( ) 0f x  ,解此方程,求出在定义域内的一切实根; ③用求得的根划分定义区间,确定 '( )f x 在各个开区间内的符号; ④确定 '( )f x 在各个区间内的符号,根据符号判定函数在每个相应区间内的单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