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 MB
  • 2021-06-24 发布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4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考纲要求 ]   1. 了解逻辑联结词 “ 或 ”“ 且 ”“ 非 ” 的含义 .2.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3.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p q p ∧ q p ∨ q 綈 p 真 真 ___ 真 假 真 假 ___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___ 假 假 假 ___ ___ 真 假 假 真 真 2. 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量词名称 常见量词 表示符号 全称量词 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任给等 ___ 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一个、某个、有些、某些等 ___ ∀ ∃ 3. 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4) 全称命题一定含有全称量词,特称命题一定含有存在量词. (    ) (5) 写特称命题的否定时,存在量词变为全称量词. (    ) (6) ∃ x 0 ∈ M , p ( x 0 ) 与 ∀ x ∈ M , 綈 p ( x ) 的真假性相反. (    ) 【 答案 】 (1) ×   (2) √   (3) √   (4) ×   (5) √   (6) √ 【 解析 】 由题意知命题 p 为假命题,命题 q 为真命题,所以 p ∨ q 为真命题.故选 A. 【 答案 】 A 2 . (2016· 浙江 ) 命题 “ ∀ x ∈ R , ∃ n ∈ N * ,使得 n ≥ x 2 ” 的否定形式是 (    ) A . ∀ x ∈ R , ∃ n ∈ N * ,使得 n < x 2 B . ∀ x ∈ R , ∀ n ∈ N * ,使得 n < x 2 C . ∃ x ∈ R , ∃ n ∈ N * ,使得 n < x 2 D . ∃ x ∈ R , ∀ n ∈ N * ,使得 n < x 2 【 解析 】 ∀ 的否定是 ∃ , ∃ 的否定是 ∀ , n ≥ x 2 的否定是 n < x 2 . 故选 D. 【 答案 】 D 3 . (2015· 浙江 ) 命题 “ ∀ n ∈ N * , f ( n ) ∈ N * 且 f ( n ) ≤ n ” 的否定形式是 (    ) A . ∀ n ∈ N * , f ( n ) ∉ N * 且 f ( n ) > n B . ∀ n ∈ N * , f ( n ) ∉ N * 或 f ( n ) > n C . ∃ n 0 ∈ N * , f ( n 0 ) ∉ N * 且 f ( n 0 ) > n 0 D . ∃ n 0 ∈ N * , f ( n 0 ) ∉ N * 或 f ( n 0 ) > n 0 【 解析 】 写全称命题的否定时,要把量词 ∀ 改为 ∃ ,并且否定结论,注意把 “ 且 ” 改为 “ 或 ” . 故选 D. 【 答案 】 D 【 答案 】 1 【 答案 】 ①②③ 题型一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 【 例 1 】 (1) 已知命题 p : m , n 为直线, α 为平面,若 m ∥ n , n ⊂ α ,则 m ∥ α ,命题 q :若 a > b ,则 ac > bc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 (2) 已知命题 p :若 x > y ,则- x <- y ;命题 q :若 x > y ,则 x 2 > y 2 . 在命题 ① p ∧ q ; ② p ∨ q ; ③ p ∧ ( 綈 q ) ; ④ ( 綈 p ) ∨ q 中,真命题是 (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答案 】 (1)B   (2)C 【 答案 】 B 【 答案 】 (1)B   (2)D 【 答案 】 (1)C   (2)D 【 方法规律 】 (1) 判定全称命题 “ ∀ x ∈ M , p ( x ) ” 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 M 中的每一个元素 x ,证明 p ( x ) 成立;要判断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内至少找到一个 x = x 0 ,使 p ( x ) 成立. (2) 对全 ( 特 ) 称命题进行否定的方法 ① 找到命题所含的量词,没有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先加上量词,再改变量词. ② 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 答案 】 (1)D   (2)C 题型三 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 例 4 】 已知命题 p :关于 x 的方程 x 2 - ax + 4 = 0 有实根;命题 q :关于 x 的函数 y = 2 x 2 + ax + 4 在 [3 ,+ ∞ ) 上是增函数.若 p ∨ q 是真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 【 答案 】 ( - ∞ ,+ ∞ ) 探究 1 在本例条件下,若 p ∧ q 为真命题,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 解析 】 ∵ p ∧ q 为真, ∴ p 和 q 均为真, ∴ a 的取值范围为 [ - 12 ,- 4] ∪ [4 ,+ ∞ ) . 探究 2 在本例条件下,若 p ∨ q 为真命题, p ∧ q 为假命题,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 解析 】 由 p 或 q 是真命题, p 且 q 是假命题知,命题 p 和 q 一真一假.若 p 真 q 假,则 a <- 12 ;若 p 假 q 真,则- 4 < a < 4. 故 a 的取值范围是 ( - ∞ ,- 12) ∪ ( - 4 , 4) . 【 方法规律 】 根据命题真假求参数的方法步骤 (1) 先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每一个命题的真假 ( 有时不一定只有一种情况 ) ; (2) 然后再求出每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参数的取值范围; (3) 最后根据每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跟踪训练 3 (1) 已知命题 p : “ ∀ x ∈ [1 , 2] , x 2 - a ≥ 0 ” ,命题 q : “ ∃ x ∈ R ,使 x 2 + 2 ax + 2 - a = 0 ” ,若命题 “ p 且 q ” 是真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a | a ≤ - 2 或 a = 1} B . { a | a ≥ 1} C . { a | a ≤ - 2 或 1 ≤ a ≤ 2} D . { a | - 2 ≤ a ≤ 1} (2) (2017· 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 ) 已知 p :存在 x ∈ R , mx 2 + 1 ≤ 0 , q :任意 x ∈ R , x 2 + mx + 1 > 0. 若 p 且 q 为真命题,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m < 2 B .- 2 < m < 2 C . 0 < m < 2 D .- 2 < m < 0 【 解析 】 (1) ∵“ p 且 q ” 为真命题, ∴ p 、 q 均为真命题, ∴ p : a ≤ 1 , q : a ≤ - 2 或 a ≥ 1 , ∴ a ≤ - 2 或 a = 1. (2) 关于 p :存在 x ∈ R , mx 2 + 1 ≤ 0 , ∴ m < 0 ;关于 q :任意 x ∈ R , x 2 + mx + 1 > 0 ,则 Δ = m 2 - 4 < 0 ,解得- 2 < m < 2. 因为 p 且 q 为真命题,所以 p , q 均为真命题,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2 < m < 0. 故选 D. 【 答案 】 (1)A   (2)D 【 答案 】 C 【 温馨提醒 】 判断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有关命题的真假,首先要分清是要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还是要求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 ( 有解、无解 ) ,然后再利用逻辑用语进行判断. 二、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 典例 2 】 已知命题 p : “ ∀ x ∈ [0 , 1] , a ≥ e x ” ;命题 q : “ ∃ x ∈ R ,使得 x 2 + 4 x + a = 0 ” . 若命题 “ p ∧ q ” 是真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 【 解析 】 若命题 “ p ∧ q ” 是真命题,那么命题 p , q 都是真命题.由 ∀ x ∈ [0 , 1] , a ≥ e x ,得 a ≥ e ;由 ∃ x ∈ R ,使 x 2 + 4 x + a = 0 ,知 Δ = 16 - 4 a ≥ 0 , a ≤ 4 ,因此 e ≤ a ≤ 4. 【 答案 】 [e , 4] 【 温馨提醒 】 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要转化为简单命题的真假,解题时要首先考虑简单命题为真时参数的范围. 三、利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 典例 3 】 (1) 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 A , B ,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 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 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________ . (2) 对于中国足球参与的某次大型赛事,有三名观众对结果作如下猜测: 甲:中国非第一名,也非第二名; 乙:中国非第一名,而是第三名; 丙:中国非第三名,而是第一名. 竞赛结束后发现,一人全猜对,一人猜对一半,一人全猜错,则中国足球队得了第 ________ 名. 【 解析 】 (1) 由题意可推断:甲没去过 B 城市,但比乙去的城市多,而丙说 “ 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 ,说明甲去过 A , C 城市,而乙 “ 没去过 C 城市 ” ,说明乙去过城市 A ,由此可知,乙去过的城市为 A . (2) 由上可知:甲、乙、丙均为 “ p 且 q ” 形式,所以猜对一半者也说了错误 “ 命题 ” ,即只有一个为真,所以可知丙是真命题,因此中国足球队得了第一名. 【 答案 】 (1) A   (2) 一 【 温馨提醒 】 在一些逻辑问题中,当字面上并未出现 “ 或 ”“ 且 ”“ 非 ” 字样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并根据题目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各个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 ► 方法与技巧 1 .把握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形式,特别是字面上未出现 “ 或 ” 、 “ 且 ” 时,要结合语句的含义理解. 2 .要写一个命题的否定,需先分清其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再对照否定结构去写,并注意与否命题区别;否定的规律是 “ 改量词,否结论 ” . ► 失误与防范 1 . p ∨ q 为真命题,只需 p 、 q 有一个为真即可; p ∧ q 为真命 题,必须 p 、 q 同时为真. 2 .两种形式命题的否定 p 或 q 的否定:非 p 且非 q ; p 且 q 的否定;非 p 或非 q . 3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 否命题 ” 是对原命题 “ 若 p ,则 q ” 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加以否定而得到的命题,它既否定其条件,又否定其结论; “ 命题的否定 ” 即 “ 非 p ” ,只是否定命题 p 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