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0 KB
- 2021-06-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 题:9.2空间的平行直线与异面直线(二)
教学目的:
1. 掌握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和距离的概念;
2. 掌握两异面直线所成角及距离的求法.
3. 能求出一些较特殊的异面直线的距离
教学重点: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及距离的概念.
教学难点:两异面直线所成角及距离的求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2)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3)异面——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推理模式:.
3.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等角定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5.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画法
6.异面直线定理:连结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推理模式:与是异面直线
7.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作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
的选择无关,把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夹角).为了简便,点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
8.异面直线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叫两条异面直线垂直.两条异面直线 垂直,记作.
9.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
(1)通过平移,在一条直线上找一点,过该点做另一直线的平行线;
(2)找出与一条直线平行且与另一条相交的直线,那么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即为所求
二、讲解新课: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距离
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我们称之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理解:因为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时,它们不一定相交,所以公垂线的定义要注意“相交”的含义.
定义: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三、讲解范例:
例1 设图中的正方体的棱长为a
(1)图中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BA1成异面直线?
(2)求直线BA1和CC1所成的角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BC和AA1的距离.
解:(l)∵A1不在平面BC1,而点B和直线CC1都在平面BC1内,且BCC1.
∴直线BA1与CC1是异面直线.
同理,直线C1D1、D1D、DC、AD、B1C1都和直线BA1成异面直线.
(2)∵CC1∥BB1
∴BA1和BB1所成的锐角就是BA1和CC1所成的角.
∵∠A1BB1=45°,
∴BA1和CC1所成的角是45°.
(3)∵AB⊥AA1,AB∩AA1=A,
又∵AB⊥BC,AB∩BC=B,
∴AB是BC和AA1的公垂线段.
∵AB=a,
∴BC和AA1的距离是a.
说明:本题是判定异面直线,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与距离的综合题,解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
例2 已知分别是空间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若AC⊥BD时,求证:为矩形;
(3)若BD=2,AC=6,求;
(4)若AC、BD成30º角,AC=6,BD=4,求四边形的面积;
(5)若AB=BC=CD=DA=AC=BD=2,求AC与BD间的距离.
证明(1):连结,
∵是的边上的中点,
∴,
同理,,∴,
同理,,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2):由(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由AC⊥BD得,
∴为矩形.
解(3):由(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D=2,AC=6,
∴
∴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 .
解(4):由(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D=4,AC=6,
∴
又∵,,AC、BD成30º角,
∴EF、EH成30º角,
∴四边形的面积 .
解(5):分别取AC与BD的中点M、N,连接MN、MB、MD、NA、NC,
∵AB=BC=CD=DA=AC=BD=2,
∴MB=MD=NA=NC=
∴
∴MN是AC与BD的公垂线段
且
∴AC与BD间的距离为.
例3 平行四边形ABCD的内角C=60°,CD=2BC,沿对角线BD将平行四边形所在平面折成直二面角;求AC、BD所成的角.翰林汇
解:如图,折起前,∠A=∠C=60°,AD=BC=a,AB=DC=2a.
由余弦定理得BD2=a2+4a2-a·2a=3a2,
∴BD=.
∵AD2+BD2=AB2, ∴△ABD是直角三角形.
即∠ADB=90°.同理∠DBC=90°.
折起后∠ADB=∠CBD=90°.
如图,过A作AEBD,连结AC、CE、BE,四边形AEBD是矩形,BD⊥BE,DB⊥BC.
∴∠CBE是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CBE=90°,EC2=2a2.
∵DB⊥平面EBC,∴DB⊥EC.
∵AE⊥EC,AC2=AE2+EC2=5a2,
由AE‖BD得∠CAE,即为AC与BD所成的角.
在Rt△AEC中,cos∠CAE=.
于是AC与BD所成角为arccos.翰林汇
例4 空间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解:取中点,连结,∵分别是的中点,
∴且,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即为所成的角,
在中,,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
说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锐角或直角,当三角形内角是钝角时,表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它的补角
例5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1)A1B与B1D1所成角;(2)AC与BD1所成角.翰林汇
解(1)如图,连结BD,A1D,
∵ABCD-A1B1C1D1是正方体,∴DD1平行且相等BB1.
∴DBB1D1为平行四边形,∴BD//B1D1.
∴A1B,BD,A1D是全等的正方形的对角线.
∴A1B=BD=A1D,△A1BD是正三角形,
∴∠A1BD=60o,
∵∠A1BD是锐角,
∴∠A1BD是异面直线A1B与B1D1所成的角.
∴A1B与B1D1成角为60o.
(2)连BD交AC于O,取DD1 中点E,连EO,EA,EC.
∵O为BD中点,∴OE//BD1.
∵∠EDA=90o=∠EDC,ED=ED,AD=DC,∴△EDA≌△EDC,∴EA=EC.
在等腰△EAC中,∵O是AC的中点,∴EO⊥AC,∴∠EOA=90o.
又∴∠EOA是异面直线AC与BD1所成角,∴AC与BD成角90o. 翰林汇
例6.在长方体中,已知AB=a,BC=b,=c(a>b),求异面直线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在长方体的一旁,补上一个全等的长方体,
则BE≠AC,(或其补角)即和CD所的角
∵,,,
∴
=
∴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翰林汇
四、课堂练习: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垂直于两条异面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 )
(2)两线段AB、CD不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C=BD,AD=BC,则AB⊥CD( )
(3)在正方体中,相邻两侧面的一对异面的对角线所成的角为60º ( )
(4)四边形的一边不可能既和它的邻边垂直,又和它的对边垂直 ( )
答案:(1)× (2)× (3)√ (4)×
E
A
F
B
C
M
N
D
2.右图是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BM与ED平行;
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
③CN与BM成60º角;
④DM与BN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3.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1)求证:对角线AC与BD是异面直线;
(2)若AC⊥BD,E,F,G,H分别这四条边AB,BC,CD,DA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
(3)若AB=BC=CD=DA,作出异面直线AC与BD的公垂线段.翰林汇
证明:(1)∵ABCD是空间四边形,
∴A点不在平面BCD上,而C平面BCD,
∴AC过平面BCD外一点A与平面BCD内一点C,
又∵BD平面BCD,且CBD.∴AC与BD是异面直线.
(2)解如图,∵E,F分别为AB,BC的中点,∴EF//AC,且EF=AC.
同理HG//AC,且HG=AC.∴EF平行且相等HG,∴EFGH是平行四边形.
又∵F,G分别为BC,CD的中点,∴FG//BD,
∴∠EFG是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
∵AC⊥BD,∴∠EFG=90o.∴EFGH是矩形.
(3)作法取BD中点E,AC中点F,连EF,则EF即为所求.
4.完成下列证明,已知直线a、b、c不共面,它们相交于点P,AÎa,DÎa,BÎb,EÎc求证:BD和AE是异面直线
证明:假设__ 共面于g,则点A、E、B、D都在平面__内
QAÎa,DÎa,∴__Ìγ.
QPÎa,∴PÎ__.
QPÎb,BÎb,PÎc,EÎc
∴__Ìg,__Ìg,这与____矛盾
∴BD、AE__________
翰林汇
答案:假设BD、AE共面于g,则点A、E、B、D都在平面 g 内
∵AÎa,DÎa,∴ a Ìg.
∵PÎa,PÎ g .
∵PÎb,BÎb,PÎc,EÎc.
∴ b Ìg,c Ìg,这与a、b、c不共面矛盾
∴BD、AE是异面直线翰林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和有关概念.并学会如何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及距离,懂得将其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 空间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条件,以及与对角线的长度夹角有关的问题的解法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相关文档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11课时)2021-06-304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四章(第17课时)2021-06-306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九章直线平面2021-06-307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九章直线平面2021-06-257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7课时)函2021-06-255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四章(第10课时)2021-06-259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三章 3_1_1函2021-06-259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1课时)2021-06-256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3课时)映2021-06-254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九章直线平面2021-06-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