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 MB
- 2021-06-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章 统计与概率
5.3 概率
5.3.2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必备知识
·
探新知
关键能力
·
攻重难
课堂检测
·
固双基
素养作业
·
提技能
素养目标
·
定方向
素养目标
·
定方向
课程标准
学法解读
1.
了解事件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及概率关系.
2
.理解事件和
(
并
)
、积
(
交
)
运算的含义及其概率关系.
3
.理解事件的互斥与对立关系,掌握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4
.会进行事件的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素养.
必备知识
·
探新知
(1)
包含关系
一般地,如果事件
A
________
时,事件
B
一定发生,则称
“
A
包含于
B
”
(
或
“
B
包含
A
”
)
,记作
A
⊆
B
(
或
B
⊇
A
)
.用图形表示为:
事件的包含与相等
知识点
一
(2)
相等关系
如果事件
A
发生时,事件
B
一定发生;而且事件
B
发生时,事件
A
也一定发生,则称
“
__
__
__
__
______
”
,记作
A
=
B
.
发生
A
与
B
相等
思考:
如果两个事件相等,则这两个事件的样本点有什么关系?
提示:
如果两个事件相等,则它们的样本点完全相同.
即:
A
=
B
⇔
A
⊆
B
且
B
⊆
A
⇔
A
与
B
有相同的样本点.
(1)
事件的和
(
并
)
给定事件
A
,
B
,由
________
A
中的样本点与
B
中的样本点组成的事件称为
A
与
B
的和
(
或并
)
,记作
A
+
B
(
或
A
∪
B
)
.
事件
A
与
B
的和可以用如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和事件与积事件
知识点
二
所有
(2)
事件的积
(
交
)
给定事件
A
,
B
,由
A
与
B
中的
______________
组成的事件称为
A
与
B
的积
(
或交
)
,记作
AB
(
或
A
∩
B
)
.
事件
A
与事件
B
的积可以用如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公共样本点
思考:
“
A
∩
B
=
∅
”
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在一次试验中,事件
A
、
B
不可能同时发生.
事件的互斥与对立
知识点
三
不能同时
P
(
A
)
+
P
(
B
)
不可能
必然
1
关键能力
·
攻重难
事件关系的判断
题型探究
题型
一
在掷骰子的试验中,可以定义许多事件.例如,事件
C
1
=
{
出现
1
点
}
,事件
C
2
=
{
出现
2
点
}
,事件
C
3
=
{
出现
3
点
}
,事件
C
4
=
{
出现
4
点
}
,事件
C
5
=
{
出现
5
点
}
,事件
C
6
=
{
出现
6
点
}
,事件
D
1
=
{
出现的点数不大于
1}
,事件
D
2
=
{
出现的点数大于
3}
,事件
D
3
=
{
出现的点数小于
5}
,事件
E
=
{
出现的点数小于
7}
,事件
F
=
{
出现的点数为偶数
}
,事件
G
=
{
出现的点数为奇数
}
,请根据上述定义的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典例剖析
典例
1
(1)
请列举出符合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的事件;
(2)
利用和事件的定义,判断上述哪些事件是和事件.
[
解析
]
(1)
因为事件
C
1
,
C
2
,
C
3
,
C
4
发生,则事件
D
3
必发生,所以
C
1
⊆
D
3
,
C
2
⊆
D
3
,
C
3
⊆
D
3
,
C
4
⊆
D
3
.
同理可得,事件
E
包含事件
C
1
,
C
2
,
C
3
,
C
4
,
C
5
,
C
6
,
D
1
,
D
2
,
D
3
,
F
,
G
;事件
D
2
包含事件
C
4
,
C
5
,
C
6
;事件
F
包含事件
C
2
,
C
4
,
C
6
;事件
G
包含事件
C
1
,
C
3
,
C
5
.
且易知事件
C
1
与事件
D
1
相等,即
C
1
=
D
1
.
(2)
因为事件
D
2
=
{
出现的点数大于
3}
=
{
出现
4
点或出现
5
点或出现
6
点
}
,所以
D
2
=
C
4
∪
C
5
∪
C
6
(
或
D
2
=
C
4
+
C
5
+
C
6
)
.同理可得,
D
3
=
C
1
+
C
2
+
C
3
+
C
4
,
E
=
C
1
+
C
2
+
C
3
+
C
4
+
C
5
+
C
6
,
F
=
C
2
+
C
4
+
C
6
,
G
=
C
1
+
C
3
+
C
5
,
E
=
F
+
G
.
规律方法:事件间运算方法
1
.
利用事件间运算的定义.列出同一条件下的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分析并利用这些结果进行事件间的运算.
2
.利用
Venn
图,借助集合间运算的思想,分析同一条件下的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把这些结果在图中列出,进行运算.
1
.某市体操队有
6
名男生,
4
名女生,现任选
3
人去参赛,设事件
A
=
{
选出的
3
人有
1
名男生,
2
名女生
}
,事件
B
=
{
选出的
3
人有
2
名男生,
1
名女生
}
,事件
C
=
{
选出的
3
人中至少有
1
名男生
}
,事件
D
=
{
选出的
3
人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
}
.
问:
(1)
事件
D
与
A
,
B
是什么样的运算关系?
(2)
事件
C
与
A
的交事件是什么事件?
对点训练
[
解析
]
(1)
对于事件
D
,可能的结果为
1
名男生
2
名女生,或
2
名男生
1
名女生,故
D
=
A
∪
B
.
(2)
对于事件
C
,可能的结果为
1
名男生
2
名女生,
2
名男生
1
名女生,
3
名男生,故
C
∩
A
=
A
.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判断
题型
二
从
40
张扑克牌
(
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点数从
1
~
10
各
4
张
)
中,任取一张.
(1)
“
抽出红桃
”
与
“
抽出黑桃
”
;
(2)
“
抽出红色牌
”
与
“
抽出黑色牌
”
;
(3)
“
抽出的牌点数为
5
的倍数
”
与
“
抽出的牌点数大于
9
”
.判断上面给出的每对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是否为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
典例剖析
典例
2
[
解析
]
(1)
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
理由是:从
40
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
1
张,
“
抽出红桃
”
和
“
抽出黑桃
”
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所以是互斥事件.同时,不能保证其中必有一个发生,这是由于还可能抽出
“
方块
”
或者
“
梅花
”
,因此,二者不是对立事件.
(2)
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
理由是:从
40
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
1
张,
“
抽出红色牌
”
与
“
抽出黑色牌
”
,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其中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
(3)
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
理由是:从
40
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
1
张,
“
抽出的牌点数为
5
的倍数
”
与
“
抽出的牌点数大于
9
”
这两个事件可能同时发生,如抽得牌点数为
10
,因此,二者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
规律方法: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判定方法
(1)
利用基本概念
①
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
②
对立事件首先是互斥事件,且必须有一个要发生.
(2)
利用集合的观点来判断
设事件
A
与
B
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分别是
A
,
B
.
①
事件
A
与
B
互斥,即集合
A
∩
B
=∅
;
②
事件
A
与
B
对立,即集合
A
∩
B
=∅
,且
A
∪
B
=
I
,即
A
=∁
I
B
或
B
=∁
I
A
.
2
.从一批产品中取出
3
件产品,设
A
=
{3
件产品全不是次品
}
,
B
=
{3
件产品全是次品
}
,
C
=
{3
件产品不全是次品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__________(
填写序号
)
.
①
A
与
B
互斥;②
B
与
C
互斥;③
A
与
C
互斥;④
A
与
B
对立;⑤
B
与
C
对立.
对点训练
①②⑤
[
解析
]
A
=
{3
件产品全不是次品
}
,指的是
3
件产品全是正品,
B
=
{3
件产品全是次品
}
,
C
=
{3
件产品不全是次品
}
包括
1
件次品
2
件正品,
2
件次品
1
件正品,
3
件全是正品
3
个事件,由此知:
A
与
B
是互斥事件,但不对立;
A
与
C
是包含关系,不是互斥事件,更不是对立事件;
B
与
C
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
所以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①②⑤
.
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的应用
题型
三
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中射中
10
环、
9
环、
8
环、
7
环、
7
环以下的概率分别为
0.1,0.2,0.3,0.3,0.1.
计算这个运动员在一次射击中:
(1)
射中
10
环或
9
环的概率;
(2)
至少射中
7
环的概率.
典例剖析
典例
3
[
解析
]
设运动员射击一次,射中
10
环、
9
环、
8
环、
7
环、
7
环以下分别记为
A
,
B
,
C
,
D
,
E
,则
P
(
A
)
=
0.1
,
P
(
B
)
=
0.2
,
P
(
C
)
=
0.3
,
P
(
D
)
=
0.3
,
P
(
E
)
=
0.1
.
(1)
∵
A
,
B
互斥,
∴
P
(
A
+
B
)
=
P
(
A
)
+
P
(
B
)
=
0.1
+
0.2
=
0.3
,即射中
10
环或
9
环的概率为
0.3
.
(2)
记
F
=
A
+
B
+
C
+
D
,
∵
E
,
F
对立,
∴
P
(
F
)
=
1
-
P
(
E
)
=
1
-
0.1
=
0.9
,即
P
(
A
+
B
+
C
+
D
)
=
0.9
,即至少射中
7
环的概率为
0.9
.
规律方法:
(1)
公式
P
(
A
∪
B
)
=
P
(
A
)
+
P
(
B
)
,只有当
A
,
B
两事件互斥时才能使用,如果
A
,
B
不互斥,就不能应用这一公式.
(2)
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时,必须准确判断两个事件确实是对立事件时才能应用.
对点训练
典例剖析
典例
4
易错警示
[
辨析
]
错解的原因在于忽视了
“
事件和
”
概率公式应用的前提条件,由于
“
朝上一面的数是奇数
”
与
“
朝上一面的数不超过
3
”
这二者不是互斥事件,即出现
1
或
3
时,事件
A
,
B
同时发生,所以不能应用公式
P
(
A
∪
B
)
=
P
(
A
)
+
P
(
B
)
求解.
课堂检测
·
固双基
素养作业
·
提技能
相关文档
- 2019届二轮复习(文)2-6-1统计与概2021-06-3021页
- 2019届二轮复习(文)2-6-2-1统计与2021-06-3043页
- 高中数学第五章统计与概率5-3-5随2021-06-2437页
-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统2021-06-246页
- 2018届二轮复习统计与概率理学案(全2021-06-2419页
- 【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 2021-06-2420页
- 2011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统计与概率2021-06-248页
- 高考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复习:小题专2021-06-237页
- 2013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统2021-06-237页
- 广东省13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2021-06-2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