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6.00 KB
- 2021-08-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课时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及其主要性质和应用。
2.利用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会设计实验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和蛋白质的存在。
3.结合实例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分析,体验有机化合物在能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及有机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糖 类
1.糖类的组成、分类及用途
(1)组成
糖类是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 Cn(H2O)m表示,因此曾把它们称为碳水化合物。
(2)分类及用途
类别
单糖
低聚糖
(以双糖为例)
多糖
特点
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
1 mol双糖能水解成 2 mol单糖
1 mol多糖能水解成n(n>10) mol单糖
化学式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常见
物质
葡萄糖、果糖
麦芽糖、蔗糖
淀粉、纤维素
用途
可用于制造药品、糖果等
可用作甜味剂
淀粉可用于制造葡萄糖和酒精;纤维素可用于制造无烟火药、电影胶片的片基、纸张等
2.葡萄糖
(1)物理性质及存在
颜色
状态
水溶性
存在
白色
固体
易溶于水
葡萄和其他有甜味的水果中
(2)分子结构与性质
- 14 -
(3)化学性质及应用
①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氧化反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6H12O6+6O2―→6CO2+6H2O
②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使新制的Cu(OH)2转化为砖红色沉淀,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3.淀粉和纤维素
(1)淀粉在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淀粉遇I2变蓝,这是淀粉的特征反应,可用于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由于淀粉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而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乙醇,因此工业上常以富含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酿酒。
化学方程式:
(C6H10O5)n+nH2OnC6H12O6,
C6H12O62C2H5OH+2CO2↑。
(2)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水解生成葡萄糖。不过,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所需要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然而,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刺激肠道蠕动并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因此,我们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
1.葡萄糖
(1)结构特点
(2)化学性质
- 14 -
2.麦芽糖与蔗糖
麦芽糖与蔗糖都是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3.淀粉与纤维素
物质
淀粉
纤维素
相同点
都是多糖,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不同点
虽然化学式都是(C6H10O5)n,但n值不同,所以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遇I2变蓝
主要
用途
为人体提供能量:
淀粉葡萄糖CO2+H2O+能量
刺激人体肠道蠕动并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1.判断正误
(1)分子式为CH2O的物质属于糖类物质。( )
(2)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
(3)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
(4)糖类物质充分燃烧均生成CO2和H2O。( )
(5)纤维素遇I2变蓝。(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淀粉和葡萄糖 B.蔗糖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
解析:选D。互为同分异构体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分子式相同;②结构不同。选项A、B中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不同,而选项C中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虽然都是(C6H10O5)n,但n值不同,故都不符合要求,只有选项D中葡萄糖和果糖满足条件,互为同分异构体。
3.将下列糖类物质与其相应的性质或用途连线。
- 14 -
(1)葡萄糖 a.遇碘水变蓝
(2)蔗糖 b.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淀粉 c.在人体内不水解
(4)纤维素 d.常做甜味剂的双糖
答案:(1)-b (2)-d (3)-a (4)-c
油 脂
1.组成特点及分类
油脂
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3.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油脂在小肠内受酶的催化作用而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的营养成分被肠壁吸收,同时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2)高级脂肪酸对人类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些高级脂肪酸如亚油酸(C17H31COOH)是人体所必需的。
(3)用于生产肥皂和油漆等。
油脂的分类、结构与性质
物质
油
脂肪
区
别
状态
常温下呈液态
常温下呈固态
结构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稳定性
不太稳定
较稳定
来源
由植物种子所得的油脂
由动物体所得的油脂
联系
都属于酯类,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油经加氢后可转化为脂肪
1.判断正误
(1)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2)植物油脂的沸点高于动物油脂的沸点。( )
- 14 -
(3)植物油脂能使溴水褪色。( )
(4)油脂能发生水解反应。( )
答案:(1)× (2)× (3)√ (4)√
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
B.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选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但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分为油和脂肪,其中形成油的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
A.饱和高级脂肪酸
B.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C.乙醇
D.甘油
解析:选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蛋白质
1.组成特点
组成元素
代表物质
分子组成
C、H、O、N、S等
动物的肌肉、
皮肤、毛发等
氨基酸连接
成的高分子
2.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2)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盐[如(NH4)2SO4、NaCl]的浓溶液,会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使其从溶液中析出,这样析出的蛋白质在继续加水时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3)变性: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某些有机化合物(如乙醇、甲醛等)以及酸、碱、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等)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失去生理活性。
(4)特征反应
- 14 -
3.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蛋白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羊毛、蚕丝、牛皮和鱼鳔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羊毛和蚕丝是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牛皮经加工后可制成柔软坚韧的皮革,鱼鳔经过熬制提取的蛋白质可制成黏合剂。
1.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转化关系
蛋白质多肽二肽α氨基酸
2.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和渗析
盐析
变性
渗析
含义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盐的浓溶液,会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使其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质在紫外线照射、强酸、强碱、加热、重金属盐等条件下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利用半透膜分离蛋白质胶体和溶液
条件
碱金属、镁、铝等轻金属盐及铵盐的浓溶液
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重金属盐、甲醛、酒精等
水和半透膜
特点
可逆,蛋白质仍然保持原有的性质
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可逆,须多次换水或采用流动的水
实质
物理变化(溶解度降低)
化学变化(结构、性质改变)
胶体微粒直径大于离子直径
用途
分离、提纯蛋白质
杀菌、消毒,缓解重金属盐中毒等
精制蛋白质
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
(2)
(3)
1.判断正误
(1)蛋白质和氨基酸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14 -
(2)蛋白质和葡萄糖充分燃烧,二者产物相同。( )
(3)缬氨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 )
(4)“卤水点豆腐”属于蛋白质的变性过程。( )
(5)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①福尔马林 ②酒精
③KMnO4溶液 ④硫酸钠
⑤硫酸铜 ⑥硝酸
A.除④⑥外 B.除③外
C.①②⑤ D.除④外
解析:选D。能够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重金属盐、强氧化剂、酸、碱、乙醇、甲醛等物质。
3.请将下列应用或操作与蛋白质的相应性质连线。
答案:(1)-b (2)-e (3)-d (4)-c (5)-a
课堂小结
1.葡萄糖的结构记忆口诀:单糖六碳葡萄糖,一个醛基五个羟。
2.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糖,其分子组成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的特征反应是遇碘变蓝色。
3.蔗糖、淀粉、纤维素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4.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 14 -
5.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蛋白质能发生显色反应,即浓硝酸可以使分子中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合格考训练
1.(2019·高考江苏卷)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
A.氢 B.碳
C.氮 D.氧
解析:选C。淀粉的组成通式为(C6H10O5)n,不含N元素,C项符合题意。
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解析:选A。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系列加工制成的,属于合成纤维,A项正确;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纤维,B项错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羊毛属于蛋白质,C项错误;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项错误。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解 B.盐析
C.变性 D.显色反应
解析:选B。盐析是蛋白质在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而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4.(2018·高考全国卷Ⅰ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绝大多数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解析:选A。果糖为单糖,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B项正确;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之褪色,
- 14 -
C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项正确。
5.现有四种试剂: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②浓硝酸;③硝酸银溶液;④碘水。为了鉴别葡萄糖、淀粉、食盐、鸡蛋清四瓶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一一鉴别出来,对应正确的选用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选D。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水变蓝;食盐溶液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鸡蛋清溶液中含有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显黄色,故对应选用顺序为①④③②。
6.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体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补品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食用豆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_。
A.蛋白质凝胶 B.纯蛋白质
C.脂肪 D.淀粉
(2)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氨基酸 B.蛋白质 C.油脂 D.糖类
(3)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4)豆油不能保存较长时间,因此须将豆油进行硬化,油脂的硬化就是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进行________;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1)豆腐是一种蛋白质凝胶。(3)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或丙三醇。
答案:(1)A (2)A (3)氨基酸 (4)催化加氢 高级脂肪酸 甘油(或丙三醇)
等级性测试
1.棉花和羊毛都具有的特点是( )
A.遇浓硝酸显黄色
B.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
解析:选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二者共同的性质是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遇浓硝酸显黄色”“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蛋白质燃烧不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生成含氮的物质、硫的氧化物等。
2.“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灼烧时的特殊气味来鉴别蛋白质
B.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 14 -
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选C。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为蛋白质的显色反应,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合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A、B、D均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C错误。
3.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葡萄糖 B.纤维素
C.淀粉 D.蔗糖
解析:选A。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而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4.以下现象中,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
A.用波尔多液对果树杀菌
B.用福尔马林对种子消毒
C.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变浑浊
D.用氯化汞消毒医疗器械
解析:选C。A.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B.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C.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变浑浊是盐析,不是变性;D.氯化汞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5.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水解→葡萄糖 B.纤维素水解→葡萄糖
C.蛋白质水解→氨基酸 D.石油分馏→甘油
解析:选D。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多种烃(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得到的产物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而甘油即丙三醇(分子式为C3H8O3)不属于烃,D不正确。
6.(2019·高考全国卷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析:选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蜡炬成灰”指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7.(2019·衡水高一测试)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可依次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 14 -
A.碘水,变蓝;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
B.浓硝酸,变黄;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
C.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浓硝酸,变黄
D.碘水,变蓝;浓硝酸,变黄;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
解析:选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用碘水鉴别淀粉溶液;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可用浓硝酸鉴别蛋白质溶液;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葡萄糖溶液。
8.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解析:选D。混合液呈碱性,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I2能与NaOH溶液反应;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
9.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H2O分子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葡萄糖与麦芽糖都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表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H、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当于6个H2O的组成,但这两种元素都与C原子结合,没有水分子存在,A错误;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含有醛基,故都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C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看似相同,均为(C6H10O5)n,但n值不同,纤维素的n值更大一些,故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10.某期刊封面上有如图所示的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中“棍”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的物质是( )
- 14 -
A.葡萄糖 B.酯
C.氨基酸 D.乙醇钠
解析:选C。由分子的球棍模型图,结合原子结构可知,白球代表H,蓝球代表N,绿球代表C,红球代表O。故该模型图表示的分子是H2NCH2COOH,是一种氨基酸。
11.(2019·咸宁高一质检)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和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解析:选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
1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聚酯纤维,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高分子化合物
B.通过灼烧闻气味可以区别该物质与羊毛
C.该物质属于多糖
D.该物质属于混合物
解析:选C。该物质属于合成纤维,是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多糖,A项正确,C项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以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该物质与羊毛,B项正确。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D项正确。
- 14 -
13.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解析:选A。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会变性,氨基酸与重金属离子反应,不属于变性,B项错误;两种氨基酸可以自身脱水形成二肽,也可以相互之间脱水形成二肽,故可以生成4种二肽,C项错误;氨基酸中存在羧基,与OH-反应生成羧酸根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
14.某学生做淀粉水解实验,步骤如下: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砖红色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填写所加试剂名称及其作用:
A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淀粉水解的条件:稀硫酸做催化剂。为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应先加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淀粉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
答案:(1)(C6H10O5)n+nH2OnC6H12O6
(2)Cu2O
(3)稀硫酸 做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氢氧化钠溶液
中和稀硫酸,提供碱性环境
15.现有四种物质:A.乙烯;B.葡萄糖;C.油脂;D.蛋白质。试按要求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
(1)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________。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能与H2O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 14 -
解析:(1)乙烯只含C、H两种元素;葡萄糖和油脂只含C、H、O三种元素;蛋白质除含C、H、O元素外,还含有N、S等元素。
(2)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余三种物质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3)乙烯能与H2O加成,油脂和蛋白质均能水解。
(4)乙烯和葡萄糖不能水解;油脂既能水解又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蛋白质能水解但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1)BC (2)B (3)ACD (4)C
16.A是面粉的主要成分,C与E反应可生成F,D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下图是A、B、C、D、E、F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能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物质除D外还有________(填字母)。
(5)钠与C的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有哪些不同?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
解析: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H2OH(CHOH)4CHO],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CH3CH2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CH3CHO),乙醛氧化生成乙酸(CH3COOH),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催化下可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部分盐反应。凡是含醛基(—CHO)的有机物都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
答案:(1)(C6H10O5)n CH2OH(CHOH)4CHO
(2)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3)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4)B (5)①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乙醇<水,原因是水中的H比乙醇—OH中的H活泼;②钠浮在水面上,而在乙醇中沉入底部,原因是密度:水>Na>乙醇。
- 14 -
相关文档
- 高中化学课件必修二《第三章 第一2021-08-0636页
- 高中化学课件必修二《第三章 第一2021-08-0635页
-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2021-08-065页
-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2021-08-065页
- 高中化学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2021-08-0613页
- 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2021-08-0645页
-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2021-07-099页
- 高考化学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2021-07-0827页
- 2020届二轮复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课2021-07-0845页
-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_1最简2021-07-0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