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 MB
  • 2021-10-21 发布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该选项填涂到答题纸上.)‎ ‎ ‎ ‎1. 如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月食照片。读图,完成(1)~(2)题。 ‎ ‎(1)月食现象证明了( ) ‎ A.地表面貌 B.地球自转方向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 ‎ ‎ ‎(2)下列天气符号中,所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利于观测月食的是( ) ‎ A. B. C. D.‎ ‎ ‎ ‎2. 2019年10月11日零时16分左右,我国吉林省松原市(45°N,124°E)有陨石坠落。隔日,首都博物馆派出科考队伍前往寻找陨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1)要寻找坠落的陨石,应到(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 ‎ ‎(2)陨石坠落在(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 ‎ ‎ ‎(3)为更加快捷、准确地找到陨石坠落地,科考队应查阅(        )‎ A.中国政区图 B.吉林省气候图 C.松原市政区图 D.吉林省地形图 ‎ ‎ ‎3.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比例尺为1:2000. 据图完成(1)~(2)题。 ‎ ‎(1)小明所在学校( ) ‎ A.从广场向正西方向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 C.图书馆位于办公楼的正南方向 D.喷泉位于广场的西南方向 ‎ ‎ ‎(2)若量得图中科技楼到图书馆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 ‎ A.400米 B.200米 C.40米 D.20米 ‎ ‎ ‎4. 新西兰每年地震次数约为2万次。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据此材料及图,完成(1)~(3)题。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1)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 ‎ ‎ ‎(2)图中①、②代表的板块分别为( ) ‎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 ‎ ‎ ‎(3)当地震发生时,正在海边小木屋度假的游客自我保护措施比较得当的是( ) ‎ A.迅速躲到大树下 B.紧闭大门,等待救援 C.驾驶游艇逃生 D.撤离到空旷的高地 ‎ ‎ ‎ ‎5. 下列词语中,描写气候的是(        ) ‎ A.四季如春 B.风和日丽 C.阴转多云 D.暴风骤雨 ‎ ‎ ‎6. 如表为我校气象站某天2:00、8:00、14:00、20:00四个时刻观测的气温数据,读表完成(1)~(2)题。 ‎ ‎(1)‎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气温(℃)‎ ‎6‎ ‎18‎ ‎8‎ ‎12‎ ‎ 上述四个时刻,为14:00 记录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 ‎(2)‎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气温(℃)‎ ‎6‎ ‎18‎ ‎8‎ ‎12‎ ‎ 这天气温日较差大概为( )‎ A.10℃ B.12℃ C.小于10℃ D.大于12℃‎ ‎ ‎ ‎7. 读图,完成(1)~(2)题。 ‎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 ‎ ‎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①、②两地气温相差约15℃‎ D.②地比①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 ‎ ‎8. 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图1)。 图2示意薄荷岛气候资料。根据图文资料完成(1)~(2)题。 ‎ ‎(1)薄荷岛( )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A.气温年较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 C.为热带雨林气候 D.为热带季风气候 ‎ ‎ ‎ ‎(2)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 A.3~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9~10月份 ‎ ‎ ‎9. 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为符合该主题的是(        ) ‎ A.节约水资源 B.烧山垦荒 C.绿色出行 D.焚烧垃圾 ‎ ‎ ‎10.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 ‎ ‎ ‎(2)人口剧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11. 如图所示古民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图示建筑物为(        )‎ A.北京四合院 B.福建土楼 C.陕北窑洞 D.双层木楼 ‎ ‎ ‎(2)在城乡建设中,保留众多古建筑物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建筑的居住条件更好 B.它们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C.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D.它们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 ‎ ‎ ‎12. 以下四个区域,发达国家比较集中的是( ) ‎ A.欧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非洲南部 D.南美洲北部 ‎ ‎ ‎13. 2018年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G20,即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会议旨在促进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等重要问题开展开放性对话,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 ‎(1)G20峰会的召开,体现了当今国际关系的总体格局是(        )‎ A.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B.各国独立发展,互不干涉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减弱 ‎ ‎ ‎ ‎(2)在峰会上,中美两国就贸易问题暂时达成一致意见,中美的合作与交流,称为(        )‎ A.东西合作 B.南北对话 C.南南对话 D.南南合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 ‎ ‎ 如图为“地球公转和北半球夏至日、冬至日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 ‎ ‎(1)地球绕着________公转,方向________,周期为________。‎ ‎ ‎ ‎(2)在夏至日的地球光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A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 ‎ ‎ ‎(3)夏至日大概是在每年的________(填日期)前后,地球从夏至日公转到冬至日的过程中,漳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 ‎ ‎ ‎(4)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_(纬线名称)上。在冬至日光照图中,B点正迎来________。(日出或日落)。‎ ‎ ‎ ‎ 某中学组织了一次徒步研学旅行。如图示意旅行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虚线①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③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 ‎ ‎(2)该图等高距是________米,②处的海拔范围为________米。‎ ‎ ‎ ‎(3)朝阳峰位于甲村落的________方向。某同学登上朝阳峰,理论上他看不到的是________村落。‎ ‎ ‎ ‎(4)A、B两河段,流速较慢的是________河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 ‎ ‎ 读世界四大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①是________半球,④是________半球。从①、②半球来看,地球上的陆地集中分布在________半球(填序号)。‎ ‎ ‎ ‎(2)大洲丙是________,其东面濒临________洋,该大洋是④半球中的________(填字母)。‎ ‎ ‎ ‎(3)大洲甲与大洲丙的分界线是________,大洲乙与大洲丁的分界线是________。‎ ‎ ‎ ‎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和“三种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 ‎(1)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B海沿岸分布着________气候。‎ ‎ ‎ ‎(2)②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图1中的________ (填字母) 地区,植被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 ‎ ‎(3)比较①、③两种气候的差异,从气温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降水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图中甲是________聚落,乙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________(工业或农业)为主。‎ ‎ ‎ ‎(2)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A、B、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________分布,这样的聚落形态一般呈________状分布。‎ ‎ ‎ ‎(3)A、B、C三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其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村落后来也发展为城市,影响该区域聚落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 ‎ ‎ 读“世界人口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B、G、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等地,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处________纬度地带,气候温和;从海陆位置看,多分布于________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 ‎ ‎(2)图中B地区居民主要为________人种,其通用________语,该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G地区人们多信仰________教,该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 ‎ ‎(3)A地区人口分布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该选项填涂到答题纸上.)‎ ‎1.‎ ‎【答案】‎ D A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解析】‎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它是地球形状的有力证明。‎ 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晴天,B表示的天气是多云,C表示的天气是雷雨,D表示的天气是小雨,晴天最有利于观测月食,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 ‎【答案】‎ A B C ‎【考点】‎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 ‎(1)我国吉林省松原市(45°N,124°E)有陨石坠落。从陨石坠落地的纬度看,45°N位于赤道以北,排除③地和④地;从其经度124°E,排除②地(在西经度区);验证①地符合(45°N、124°E)。 故选A。‎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此可判断松原市(45°N、124°E)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故选B。‎ ‎(3)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为更加快捷、准确地找到陨石坠落地,科考队应查阅松原市政区图。 故选C。‎ ‎3.‎ ‎【答案】‎ B C ‎【考点】‎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解答】‎ 从广场向东北方向走能到达校门,故A错误。 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故B正确。 图书馆位于办公楼的正北方向,故C错误。 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故D错误。根据题意。‎ 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2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米,若量得图中科技楼到图书馆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40米。‎ ‎4.‎ ‎【答案】‎ C A D ‎【考点】‎ 板块的运动 六大板块及其分布示意图 海陆变迁的证据 ‎【解析】‎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 ‎【解答】‎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图中的①②分别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故A符合题意。‎ 地震来时,避开玻璃门窗、围墙、电线杆、大树、大型广告牌等。故A错误; 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要想方设法展开自救。故B错误; 地震来时,驾驶游艇要立即上岸。故C错误; 地震来时,海边小木屋度假的游客,迅速跑到开阔的高地,故D正确。‎ ‎5.‎ ‎【答案】‎ A ‎【考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解析】‎ 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 四季如春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风和日丽、阴转多云、暴风骤雨表示的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结合题意,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6.‎ ‎【答案】‎ B B ‎【考点】‎ 时区的划分和地方时差的推算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解析】‎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读表可得,②时刻的气温最高,该时刻是14:00记录的。‎ 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读表可得,该地最低气温是6℃,最高气温是18℃,气温日较差是12℃。‎ ‎7.‎ ‎【答案】‎ B C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读图可得,南坡位于迎风坡,随着海拔升高,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最多。‎ 甲位于迎风坡,气流比乙气流湿润;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有明显差异; ②处比①处海拔高2500米,根据气温随地势的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①、②两地气温相差约15℃; ②地比①地气温低,原因是海拔高。‎ ‎8.‎ ‎【答案】‎ D A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解析】‎ 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其中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解答】‎ 读图可知,薄荷岛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季节变化明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为丘陵,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则被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图可知,菲律宾为热带季风气候,6﹣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时则被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9.‎ ‎【答案】‎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C ‎【考点】‎ 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解析】‎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解答】‎ 绿色出行有助于保护环境,符合“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的主题;BD选项叙述会破坏环境;A选项不符合题目的意思。 故选C。‎ ‎10.‎ ‎【答案】‎ B D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解析】‎ ‎(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人口增长导致的问题有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问题。‎ ‎【解答】‎ ‎(1)由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资源的总量会不断减少,人均粮食先增后降,人口数量先增后降,环境污染会不断加重。 故选B。‎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下降,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故②错误,①③④正确。 故选D。‎ ‎11.‎ ‎【答案】‎ B D ‎【考点】‎ 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1)影响聚落的因素除自然地理环境外,还受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制约。如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总之,影响乡村聚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任何乡村聚落的形式、发展、衰亡都是某种主导因素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杰作。‎ ‎(2)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解答】‎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也各有差异,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读图可知,该图为福建土楼。 故选B。‎ ‎(2)在城乡建设中,保留众多古建筑物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具有重要的作用。 故选D。‎ ‎12.‎ ‎【答案】‎ A ‎【考点】‎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解析】‎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发达国家以欧洲最为集中。‎ ‎【解答】‎ 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欧洲西部,如法国、英国、德国等属于发达国家。‎ ‎13.‎ ‎【答案】‎ C B ‎【考点】‎ 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 ‎【解析】‎ ‎(1)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2)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解答】‎ ‎(1)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G20峰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之间关于经济、政治之间的商谈,属于南北对话。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答案】‎ 太阳,自西向东,一年 逆时针,北温带 ‎6月22日,昼渐短,夜渐长 南回归线,日落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周期为一年。‎ 在夏至日的地球光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所以该图中的两条虚线圈是北极圈和北回归线,A点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 夏至日大概是在每年的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从夏至日公转到冬至日的过程中,福建省漳州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在冬至日光照图中,B点正迎来日落,该点位于昏线上。‎ ‎【答案】‎ ‎(1)山脊,鞍部 ‎(2)50,400—450‎ ‎(3)西北,乙 ‎(4)B,等高线稀疏、坡缓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2)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 ‎(1)图中虚线①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故为山脊;③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故为鞍部。‎ ‎(2)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由此可判定,该图等高距是50米,②处的海拔位于400—450米之间。‎ ‎(3)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朝阳峰位于甲村落的西北方向。某同学登上朝阳峰,理论上他看不到的是乙村落,原因在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此可判定,A、B两河段,流速较慢的是B河段,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坡缓。‎ ‎【答案】‎ ‎(1)东,南,①‎ ‎(2)亚洲,太平,A ‎(3)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考点】‎ 洲界线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3)本题主要考查洲界线。‎ ‎【解答】‎ ‎(1)图①中主要有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该半球是东半球;图④中心为南极洲,是南半球;从①、②半球来看,地球上的陆地集中分布在①东半球。‎ ‎(2)图中丙是亚洲,其东面濒临太平洋,该大洋位于④半球中的A处,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3)图中甲—亚洲与丙—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乙—北美洲与丁—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答案】‎ ‎(1)热带草原,地中海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温带落叶阔叶林 ‎(3)①终年高温,③终年寒冷,①终年降水多,③终年降水少,纬度因素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解析】‎ ‎(1)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2)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 ‎(1)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是地中海,该地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 ‎(2)②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图1中的D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3)读图可得,从气温上看①终年高温,③终年寒冷;从降水上看①终年降水多,③终年降水少,①属于热带雨林气候,③属于冰原气候,造成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答案】‎ ‎(1)城市,农业 ‎(2)河流,条带 ‎(3)B,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考点】‎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解析】‎ ‎(1)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发展。‎ ‎【解答】‎ ‎(1)读图可得,图中甲是城市聚落,乙是乡村聚落,乙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 ‎(2)图中A、B、C聚落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这样的聚落形态一般呈条带状分布。‎ ‎(3)A、B、C三个聚落中,B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该聚落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D村落后来也发展为城市,影响该区域聚落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利,该聚落位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 ‎【答案】‎ ‎(1)C,E,中低,沿海 ‎(2)黄色,汉,基督 ‎(3)稀疏,气候寒冷 ‎【考点】‎ 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解析】‎ ‎(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2)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人种、宗教、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3)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 ‎【解答】‎ ‎(1)图中B亚洲东部、G北美洲东部、C亚洲南部、E欧洲西部都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它们都地处中低纬度地带,气候温和,多分布于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2)亚洲东部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居民通用汉语,北美洲东部人们多信仰基督教,该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3)A位于西伯利亚地区,该地区气候寒冷,人口分布较稀疏。‎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