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 MB
- 2021-10-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1课时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Contents目
录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学习目标
1.能够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
理;
2. 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自己
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3.能够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探究
用心想一想
如图,A、B表示两个仓库,要在A、B一侧的河岸边
建造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码头应建
在什么位置?
A
B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我们曾经利用折纸的方法得到: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
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
已知: 如图, 直线MN⊥AB, 垂足是C,
且AC=BC, P是MN上任意一点.
求证: PA=PB. A C B
P
M
N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分析:要想证明PA=PB, 可以考虑去证明这条线段所在
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也就是想办法证明△APC≌ △BPC.
而△APC≌ △BPC的条件由已知AC=BC,且MN⊥AB,可
推知其能满足三角形全等公理(SAS). 故结论可证.
你能写出它的证明过程吗?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证明:∵MN⊥AB
∴∠PCA=∠PCB=90°
∵AC=BC, PC=PC
∴△APC≌ △BPC(SAS)
∴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 C B
P
M
N
如果点P与
点C重合,
那么结论显
然成立.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几何语言描述
这个结论是经常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根据之一.
A C B
P
M
N
如图,
∵ AC=BC, MN⊥AB,
P是MN上任意一点(已知),
∴ PA=PB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
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深入思考:你能写出“定理 线段垂直
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的逆命题吗?
逆命题: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它是真命题吗? 如果是, 请你证明它.
思
考
分
析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已知: 如图, PA=PB.
求证: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分析: 要想证明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可以
先作出过点P的AB的垂线(或是AB的中点), 然后证明另
一个结论正确.
A B
P
试一试:你能自己写出这两个证明过程吗?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已知: 如图, PA=PB.
求证: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方法一:
过点P作PC⊥AB,垂足为C
∵PC⊥AB
∴△APC和△BPC都是Rt△
∵PC=PC,PA=PB
∴Rt△APC≌ Rt△BPC (HL)
∴AC=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 C B
P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方法二:
把线段AB的中点记为C,连接PC
∵C为AB的中点
∴AC=BC
∵PA=PB,PC=PC
∴△APC≌ △BPC(SSS)
∴∠PCA=∠PCB=90°
∴PC⊥AB 即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 C B
P
.
已知: 如图, PA=PB.
求证: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逆定理: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
几何语言描述:
如图,
∵PA=PB(已知),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
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个结论是经常用来证明点在直线上(或直线经过某一点)的
根据之一.
A B
P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练一练
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 = AC,O 是△ABC
内一点, 且 OB = OC.
求证: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BC.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你还有其他
证明方法吗?
证明:
∵ AB = AC,
∴ 点 A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一条线段两个
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同理,点 O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 直线 AO 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
直线).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尺规作图
l已知:线段AB,如图.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l作法:
l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大于AB/2长
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和D.
A B
C
D
2. 作直线CD.
则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请你说明CD为什么是AB的垂直平分线,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做一做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随堂练习
1. 如图,已知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E是AB上的一点,
如果EC=7cm, 那么ED= cm;
如果∠ECD=60 °, 那么∠EDC= ° .
E
D
A B
C
7
6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2. 如图, 在△ABC中, 已知AC=27,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
交AC于点E, △BCE的周长等于50, 求BC的长.
B
A
E
D
C
分析提示:这是一道计算题,题目中出现了
线段垂直平分线,你首先应该想到我们刚刚学习
的有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相关的结论,
再结合已知的三角形的周长,将两个条件有机结
合,进行转化,得出最后的结果.
试一试:你能独立完成这道题目吗?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解:∵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
∴AE=BE
∵△BCE的周长等于50
∴BE+EC+BC=50
即:AE+EC+BC=50
∴AC+BC=50
∵AC=27
∴BC=23
2. 如图, 在△ABC中, 已知AC=27,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
交AC于点E, △BCE的周长等于50, 求BC的长.
B
A
E
D
C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3. 已知:如图,AB=AC,BD=CD,P是AD上一点.
求证:PB=PC
P
B
D
C
A
解:∵AB=AC
∴A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
∵BD=CD
∴ D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
∴ AD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P是AD上一点
∴PB=PC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课堂小结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及证明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
距离相等.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及证明
逆定理: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习题10.10,第1、2题.作 业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5-1-3 同位角、内2021-10-2124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感受可能性》参2021-10-2119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5 复习题 (共18张2021-10-2118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第十章 数据的收2021-10-2126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单项式乘单项式2021-10-2111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3-3 多项式的乘2021-10-2110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平面图形的认识2021-10-2116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第五章 相交线与2021-10-2119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5-2分式的基本性2021-10-219页
- 七年级下数学课件:6-1 平方根 (共22021-10-2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