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 M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JK版 八年级上
1
2
3
4
5
6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B
控制变量法
D
125 cm2
B
D
11
12
13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C
1.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下列猜想
不可能的是( )
A.降落伞的面积
B.降落伞的颜色
C.降落伞的形状
D.降落伞的伞绳
夯实基础逐点练
B
2.在设计实验时,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
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________。
夯实基础逐点练
控制变量法
3.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丽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
行了记录,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
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1)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天平、________、停表。
(2)分析数据1、2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
的________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方法规律】本题利用控制变量法解答。1、2两次数据
显示降落伞的面积分别为0.5 m2和1 m2,而其他因素均
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3.67 s和5.83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刻度尺
面积
(3)分析数据2、3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
的________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方法规律】本题利用控制变量法解答。2、3两次数据
显示降落伞总质量分别为20 g和30 g,而其他因素均相
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5.83 s和4.91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
总质量
(4)分析数据2、4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
的________无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方法规律】本题利用控制变量法解答。2、4两次数据
显示降落伞的形状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而其他因素均
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均为5.83 s,所以降
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形状无关。
形状
(5)分析数据5、6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
的____________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方法规律】本题利用控制变量法解答。4、5两次数据显示降
落伞的伞绳长度分别为1 m和1.5 m,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
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均为5.83 s,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
间与降落伞的伞绳长度无关;5、6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释放高
度分别为3 m和6 m,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
留时间分别为5.83 s和9.24 s,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
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
【答案】释放高度
(6)实验中利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表格还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____无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控制变量法
伞绳长度
4.在研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
要学会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等物理量。
夯实基础逐点练
时间 长度
伞面的面积
5.正确使用仪器的一般步骤,首先要选择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合适的仪器;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
将指针_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测量和读数。
夯实基础逐点练
量程
分度值
调整到零刻度线
夯实基础逐点练
6.有三把刻度尺,一把分度值为1 dm,一把分度值为1 cm,
另一把分度值为1 mm,用它们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 )
A.使用第一把尺最好 B.使用第二把尺最好
C.使用第三把尺最好 D.无法判断使用哪把尺最好
【点拨】选择测量工具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并不是分
度值越小越好。
D
7.小明在测伞布面积时进行了如下操作:把伞布放在方
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再数出轮廓所占
的方格子数,注意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
的都不算,图中的每个小方格
的面积是6.25 cm2,则伞布的
面积为________。
夯实基础逐点练
125 cm2
8.为了研究水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水的质量有关,某同学
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相同的煤气灶上做起了
小实验。他先后做了4次对比实验,其中满足条件的
是( )
夯实基础逐点练
A.先后在锅内放入同质量的冰和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
同时间
B.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记录烧开
所用的不同时间
C.先后在锅内放入同质量的冷水和温水,记录烧开所用
的不同时间
D.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和煤油,记
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方法规律】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探究水吸收的热量
是否与水的质量有关时,可以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
相同温度的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答案】B
9.两位同学各购买了一个弹力球,他俩想比较哪一个球
的弹力好,应该( )
A.让两个球从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
的高度
B.把两个球向墙掷去,比较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C.把两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反弹的高度
D.让两个球从同一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
整合方法提升练
【方法规律】让两个球从同一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
高度,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高度又便于比较,可以简单地
比较出两球的弹力,而让两个球从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
下时不能比较两球的弹力,故A不正确,D正确;把两个
球向墙掷去或向地面掷去时,不容易控制两次力的大小一
定,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可取,故B、C不正确。
【答案】D
整合方法提升练
10.小明在探究影响影子大小的可能因素时,设计了这
样的实验,保持橡皮到后面屏幕之间的距离不变,
把手电筒打开后放在距离橡皮前不同的位置(25 cm
处、20 cm处、15 cm处、10 cm处及5 cm处),分别
测量在屏幕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记录的实验数
据如下表:
整合方法提升练
整合方法提升练
(1)此实验探究的是影子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关系。
(2)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_法。
整合方法提升练
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
控制变量
11.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
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最小刻度是1 mm,长度是20 cm的学生用尺
B.最小刻度是1 cm,长度是15 m的皮卷尺
C.最小刻度是1 mm,长度是4 m的钢卷尺
D.最小刻度是0.1 mm的游标卡尺
整合方法提升练
【答案】C
【点拨】了解量程和分度值既是为了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同时也是为了读数更符合要求。量程太小时,要将多次测
量的结果相加,这样会增大误差;分度值太大时,测量不
精确,误差可能太大,使玻璃在安装时不合适。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我们进行降落伞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测量一些长度,
比如降落伞的伞绳长度和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东东
同学的手中有游标卡尺、米尺、皮卷尺等测量工具,
他应该选择什么尺来测量这些长度呢?
整合方法提升练
解:测降落伞的伞绳长度用米尺就可以,而测降落伞离地
面的高度,则要用皮卷尺,因为皮卷尺的量程较大。
【点拨】不同的测量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一般都不相同,
根据被测长度的大小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仪器,
是测量中最关键的一步。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一只熟透的苹
果掉下来。小敏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
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苹果的下落时间是否与下落高度有关?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
实验。
探究培优拓展练
(1)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的___________
不变,让苹果的________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
长短。
探究培优拓展练
下落高度
【方法规律】探究苹果下落的快慢与苹果质量的关系,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需要保持苹果下落的高度相
同,改变苹果的质量,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质量
(2)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时,测量出同一个苹果在不
同高度下落时所对应的时间为t1、t2、t3…并绘出h-t图像如
图所示。他结合数学上学过的“二次函数”
知识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可能与下落时
间的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
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培优拓展练
探究培优拓展练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1-4 测量平均速2021-10-2733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全章高频考点专训2021-10-2733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课2021-10-2729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课2021-10-2726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课2021-10-2719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1-2-1 音乐的三要2021-10-2734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课2021-10-2721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课2021-10-2733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课2021-10-2753页
- 八年级上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课2021-10-27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