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4 M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九章 压 强
物理 九年级 全一册 配人教版 期末复习精练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
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
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易错点透析
易错点1:固体压强公式中受力面积的判断
压强公式 中的S是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所谓的
受力面积是指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的公共部分,而不一
定是物体的某一面积.
【例1】将一个质量是2 kg,底面积是500 cm2的长方体
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 m2,
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g取10 N/kg)( )
A. 2.5 Pa B. 25 Pa
C. 40 Pa D. 400 Pa
易错提示:(1)在利用 时,无法确定究竟是使
用长方体的底面积还是水平桌面的面积而作出错误的解
答.(2)面积单位换算错误,1 cm2=10-4 m2.
正解:根据题意得,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自
身的重力.相互接触挤压的公共部分为长方体底面积,
明确了这些问题就可计算出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G=mg=2 kg×10 N/kg=20 N;500 cm2=0.05 m2,
所以
答案:D
1. 如图Z9-1所示,物体A重15 N,B重30 N,物体A的
上、下底面积均是10 cm2,物体B的底面积是50 cm2,
则B对A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_Pa,A对水平面的压强
是_______________Pa.
3×104
4.5×104
2. (2019广州)如图Z9-2甲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
底面积S=1 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
S1=3 dm2,下底面积S2=12 dm2,把零件分别按图乙和
图丙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
线上.图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
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
F1_______F2,p1_________p2.(填“>”“=”或“<”)
=
=
易错点2: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区别与运用
(1)对于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我们一般的解题步骤是先
求压力,再求压强.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作用,运用F=
G=mg和 来解决. 定义式: 对固体、气
体、液体的压强计算都适用.
(2)对于液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液体压强p=ρgh,
再求压力F=pS.同时,要注意的是所装液体容器的形状,
只有容器为直棱柱状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
液体的重力. p=ρgh,是从 推导出来的.
对于液体,二式都可用,因液体有其特殊性,所以用p
=ρgh较多.式中ρ是指液体的密度,h是指从自由液面
到研究点的竖直高度.
【例2】如图Z9-3所示,一个上边大下边小的厚玻璃杯
自重7 N,内壁底面积是250 cm2,外壁与桌面的接触面
积是300 cm2,杯中装有6 cm高、重为20 N的水,则:
(1)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
(2)桌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g取10 N/kg)
(3)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容器的重力+液体的
重力.
易错提示:分不清两公式的具体运用.杯底所受水的
压力不一定等于水所受的重力,只能先用p水=ρ水hg
计算水的压强,再用公式F水=p水S计算杯底所受水的
压力.
解:(1)S内=250 cm2=0.025 m2,
S外=300 cm2=0.03 m2,
p水=ρ水hg=1.0×103 kg/m3×0.06 m×10 N/kg=
600 Pa,F水=p水S内=600 Pa×0.025 m2=15 N.
(2)F桌=G总=20 N+7 N=27 N,
3. (2019襄阳)如图Z9-4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
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
置过来,则( )
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A
4. 如图Z9-5所示,高度相同的均匀的实心铝圆柱体
和铁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ρ铝<ρ铁)( )
A. 铝的大 B. 铁的大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B
重点突破
重点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 小莉利用日常生活用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
么因素有关.
【猜想】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②压力
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1)把一只平底玻璃杯分别正放、倒放在
一盆大米上,观察杯子在米中下陷的深度.
(2)在倒放的杯子上加放一盒饮料,观察杯子在米中下
陷的深度.
【进行实验】观察到玻璃杯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的状况
如图Z9-6甲、乙、丙所示.
【分析论证】图甲和图___________的实验中,控制
了 ___________不变,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
力面积有关.
【总结】(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即压
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即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用到的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压力大小
小
明显
控制变量法和或转换法
2.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
验中,小明和小扬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
码、木板)设计了图Z9-7甲、乙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
甲、乙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扬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
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Z9-
7丙所示. 通过对图Z9-7甲、丙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
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
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扬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压
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帮小明和小扬设计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
大小的关系.(不增加新的实验器材)
转换法
海绵或木板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将图丙中的木板改为海绵并去掉桌面上的砝码,观察海
绵凹陷程度,并与乙图作对比.
3. 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
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
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
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 材 料 高度/cm 底面积/cm2
1 铜 20 10
2 铜 20 20
3 铜 20 30
表二
实验序号 材 料 高度/cm 底面积/cm2
4 铁 20 10
5 铁 20 20
6 铁 20 30
表三
实验序号 材 料 高度/cm 底面积/cm2
7 铜 10 10
8 铜 10 20
9 铜 10 30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
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
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ρ铜>
ρ铁). 请你完成: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
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
面积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
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
底面积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
著.
(3)请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或2、8,或3、9)的数据
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
象,可初步得出: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
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4(或2、5或3、6)
当圆柱体的材料、
底面积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材料的密度、圆柱体的高度
4. 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
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
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
验:
①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Z9-8甲所示分别折
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Z9-8乙),接合
处用双面胶粘住;
②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
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
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Z9-8丙);
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
g),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
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
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
③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②,记录相关
实验数据.
(1)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2)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是_______
同学所做的实验.
(3)下表为丙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
支柱形状 四棱柱 圆柱 三棱柱
塑料板与细沙总质量/g 392 400 243
根据丙同学测得的数据,三个支柱中能承受的最大压
力为_________N.
从小到大
丙
4
重点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5. 在使用U形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Z9-9甲所示,若小明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
橡皮膜,则应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左管液面比右管液面
_______(填“高”或“低”).当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
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________(填“平衡”或
“非平衡”)力的作用.
低
平衡
(2)如图Z9-9乙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
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
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内
部压强和液体________的关系.若图中U形管内注入的红
墨水密度和水接近,且h=10 cm,则橡皮膜处的压强约
为_____________Pa.(g取10 N/kg)
(3)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将
液体压强计做了如图Z9-9丙所示的改进.当两探头置于
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
容器内,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
位置如图Z9-9丙所示,则ρ甲
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ρ乙;若要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
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
液体中的深度.
深度
1 000
大于
增大
6. 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如图Z9-10甲所示,小
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图Z9-10乙所示,
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
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
橡皮膜仍向内凹,如图Z9-10丙所示,说明倒入液体
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水的密度.
深度
小于
(3)将甲图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透
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图Z9-10丁所示.使胶管内液
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蒙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
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___________.
(4)使装置保持如图Z9-10丁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
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
瓶和胶管里的液面相平,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
连通器
7. 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小珠找来一根薄
壁硬塑料管(不计塑料管自重),并在一端扎上橡皮膜.
另有一大杯水,刻度尺,天平及细沙,并按如下步骤进
行实验:
次 数 1 2 3 4
沙子的质量m/g 12 18 36 m0
橡皮膜到水面距离L/cm 15 22.5 45
a. 如图Z9-11甲所示,将扎有橡皮膜的一端竖直插入
水中,发现橡皮膜向塑料管内部凹陷;
b. 如图Z9-11乙所示,将塑料管取出,向管中缓慢倒
入适量水,发现橡皮膜向管外部凸出;
c. 将塑料管中的水倒掉,擦干;
d. 向塑料管中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用手将塑料
管竖直缓慢插入水中,直至橡皮膜变平;
e. 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次橡皮膜到水面的距离L.
(1)步骤a中,橡皮膜向塑料管内部凹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
强与深度成________,塑料管的横截面积为
________cm2.
(3)当沙子的质量为m0 g时,表格空格处应填_________.
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正比 0.8
1.25m0
8.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Z9-12所
示的操作: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
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的关系,结
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两图
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
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
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____.
U形压强计
无关
深度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乙、丙
相等
9. 如图Z9-13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
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
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
起.小芸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
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
(1)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
器中A,B两侧液体的_________相同.
(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小芸同学
在A、B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实验现象如乙图所示.
由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
__________,液体压强越大.
深度
越大
重点3:压强、压力的计算
10. 如图Z9-14所示,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
倾斜,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力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减小
C. 不发生变化
D. 先变大后变小
(3)请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写出一条评估意见: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不透
明液体,不便观察(或由于容器壁、隔板既不透明又
无刻度,不易测准A、B两侧液体的深度或橡皮膜的弹
性好坏,影响实验效果等)
B
11. 如图Z9-15所示,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
丙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______;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
如果在三个正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
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____.(均填
“甲”“乙”或“丙”)
1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质量为0.2 kg,容积为
5×10-4 m3,然后装满水,其水的重力为________N,
总压力为______N;若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
m2,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g取10 N/kg)
甲 丙
丙
5
7
140
13. (2019哈尔滨)如图Z9-16所示,2018年10月24日,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的海底隧道位于40 m深的海
水下,海水在此深度处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
若汽车重力为G1,车内人和物体的总重为G2,车轮与桥
面接触的总面积为S,当车在水平桥面行驶时,汽车对
桥面压强p=_________.(ρ海水=1.03×103 kg/m3,g
取10 N/kg)
4.12×105
14. (2019宁夏)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
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
Z9-17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则甲、乙两种液
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_________(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ρ乙.
15. (2019鸡西)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Z9-18甲所示,饮料杯对水平
桌面的压强是p1,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
倒立放置,如图Z9-18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
位置),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饮料对杯底的压
力是F2,则p1_________p2,F1____________F2.(均填
“>”“<”或“=”)
大于
> <
16. 如图Z9-19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面
积为200 cm2,未装水时的质量为0.2 kg.容器盛水后水
面的高度为15 c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103 Pa.
求水对容器向上的压力.(已知ρ水=1.0×103 kg/m3,
g取10 N/kg,忽略容器壁的厚度)
答案:10 N
重点4: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7. 如图所示,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图是
( )
18. (2019赤峰)如图Z9-20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
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当微风
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
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洞穴内能形成气
流,是因为B口上方比A口上方( )
A.风速大、气压大
B.风速大、气压小
C.风速小、气压大
D.风速小、气压小
B
B
19. 如图Z9-21所示,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
流偏导器”.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
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
度比下方空气速度_______(填“大”或“小”),此时,
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_________(填“大”或
“小”),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______(填
“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小
大
下
20. 如图Z9-22所示,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当打
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_______车内空气的流速,天
窗处空气的压强_________车内空气的压强,所以车内空
气被“抽”到车外.(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 氢气球上升到高空会破裂,原因是高空大气压
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氢气球内部气
压.高压锅有良好的密封性,加热后锅内水蒸气不容易外
泄,从而增大锅内气压,使水的沸点_________.图Z9-
23中打开水龙头,自来水流过图Z9-23中所示管道,在A、
B、C三处,水的压强最小的是__________.
大于
小于
小于
升高
B
22. (2019达州)牵引车可以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战斗机机翼下平
上凸,目的是使战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
翼上方空气的流速,从而使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
战斗机在进入战斗前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________(填
“增大”或“减小”)战斗机的惯性,从而增强战斗机
的机动性.
23. (2019长沙)小海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
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
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车行驶到山
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
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_____造成的.
运动状态
大于
减小
小
低
相关文档
- 第十三章轴对称13-1轴对称13-1-2线2021-11-0128页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2021-11-0117页
- 2019秋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二章四2021-11-0143页
- 2019_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教2021-11-0122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小结2021-11-0113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3-2021-11-0127页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维护2021-11-0120页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2021-11-0129页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整式2021-11-0125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2021-11-0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