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 MB
  • 2021-11-10 发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9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共 8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折.腰(shé) 忧戚.(qī) 红晕.(yùn) 分外妖娆.(ráo) B.鲜妍.(yán) 凝.望(níng) 枉.然(wǎng) 稍逊.风骚(sùn) C.娉.婷(pīng) 沉.醉(chén) 腐.烂(fǔ) 红装素裹.(guǒ) D.摇曳.(yì) 丰润.(rùn) 飘逸.(yì) 冠.冕堂皇(guān) 【解析】A项,折.腰(zhé);B项,稍逊.风骚(xùn);D项,摇曳.(y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2分) A.嘶哑 乡愁 蜡像 略输文采 B.喉咙 汹涌 坟墓 惟余莽莽 C.勃发 泳赞 坦荡 春风沉醉 D.流盼 曼游 叹息 休戚相关 【解析】A项,蜡象;C项,咏赞;D项,漫游。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D.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解析】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这次月考,只有琳琳得了满分,成了班里这一时期的风流人物....。 B.鲜花和彩旗将南昌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C.这姑娘红装素裹....,漂亮极了。 D.科比凭借精湛的球技被尊称为篮球场上的“一代天骄....”。 【解析】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用来形容月考满分的 琳琳不合语境。 5.(2018·四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科学推进,统筹谋划。 B.中国乒乓球男队第 21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实现了“九连冠”的壮 举。 C.中美经贸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的 需求促成的。 D.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 【解析】A项属于不合逻辑,应先谋划,再推进,因此应改为“要统 筹谋划,科学推进”;C 项属于句式杂糅,“最根本原因是……”与 “是……促成的”杂糅,应删除“的最根本原因”或“促成的”;D项属 于搭配不当,“合作”与“提高”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加深” 或“加强”。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D ) (2分) A.《沁园春·雪》是领袖毛泽东抗战途中所写的一首词。 B.《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大堰河——我的 保姆》《向太阳》也是他的作品。 C.台湾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因为《乡愁》这首诗,被誉为“乡愁诗 人”。 D.《我看》的作者是英国诗人、翻译家穆旦。 【解析】穆旦原名查良铮,是中国人。 7.默写填空。(6分) (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2)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5)《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感情的句子是:露从今 夜白,月是故乡明。 8.综合性学习。(7分)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 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 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材料二】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上海复旦附中 16岁 女生武亦姝最后胜出。对于古诗文她是发自内心喜欢,中央民大副教授蒙 受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她站在那里气定神 闲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材料三】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激起了 民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道路、积累 了经验。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 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语文老师眼里,简直就是一场标准 化考试。 网友 Q爱谁谁: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 诗词。 (1)读完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不失为一档好的节目,但仍 有网友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有什 么好的建议和方法?为什么?(3分) 示例:我会加入诗词的理解运用环节,这样既有朗读、背诵,又有理 解运用。运用中可以使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彰显和升华;继承中发扬,才是 我们学习古代文化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请根据上联,写出对应的下联。(2分) 上联:唐诗宋词彰显古今文化 下联:文人墨客传递华夏情怀 二、阅读(45分) (一)沁园春·雪(15分)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 9.“沁园春”是词牌名,“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 辞》里的《离骚》。上阕的表达方式是写景抒情,下阕则主要是议论抒情。 (4分) 10.“惜秦皇汉武”中的“惜”意思是( B )(3分) A.爱惜、惜别 B.可惜、惋惜 C.叹惜、痛惜 D.珍惜过去 11.词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C )(3分)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1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全词结构上的 作用各是什么?(5分) “江山如此多娇”一句承上,“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启下。 (二)(2018·三黔联考)一粒新西兰糖果(18分) ①如今的航空公司,飞机上服务的往往都是漂亮的空中小姐。你走进 法兰西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的机舱,哇,一个比一个漂亮。有些航 空公司却不然,反其道而用之,服务的都是手脚麻利的大嫂、大婶。这回 我们从奥克兰乘新西兰航班飞香港,飞机上服务的全都是空中“胖大 叔”“胖大伯”。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往那儿一站,整条过道差不多堵死。 但“胖大叔”“胖大伯”服务好得不得了,满面笑容,随时过来问你要这 要那。还过来捏捏被角,“先生,你脚上盖的够不够?”用完了早餐,飞机 已快到香港上空,空中“胖大伯”又拿出小藤筐,准备给乘客发“餐后糖 果”了。 ②此时,天已经发亮,太平洋的天边云际,正投过来一线霞光。于是 我看清与我坐在一排,等着接糖果的,是四位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三个孩 子跟我一样,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一个孩子是蓝眼睛黄头发的。胖大伯突 然停了下来,玩了个把戏:“在拿糖果之前,我想请小朋友替我帮忙……” ③胖大伯有什么点子啊? ④“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替我把筐里的糖果,发给每位乘客。”这显然是 在培养孩子。事情虽小,但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对准了座位 上的四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我自然是希望三个中国小孩能站出来。但是, 三个“黑眼睛”什么反应也没有。他们的父母头都没抬,有一位甚至将书 盖在眼睛上,似乎在补回昨晚的睡眠。看来,三个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 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可能愿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 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⑤“Let me try(让我试试)——”那个黄头发的小孩站了出来!马上, 机舱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小男孩接过胖大伯的藤筐,快乐地小跳着,小雀 儿一样满机舱给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送糖果。 ⑥情不自禁,我心中涌出难言的滋味,突然想到另一件事。有一次, 我们返回深圳,到广州转汽车要上一道天桥,有一段长长的斜坡。当时, 人来人往,背背包的、拖箱子的、提行李的,都鱼贯上坡。我突然问妻子, 这么多人,你能分出,哪些是香港人,哪些是大陆人吗?同样的黄皮肤、 同样的黑眼睛、操着几乎同样的粤语……她摇摇头。 ⑦“可以分出来——”我说。你看那大人提着行李大包小包,让小孩 轻松走在前头的,必是大陆人。而那大人若无其事,轻松说笑,让孩子提 着拖着行李上坡的,是香港人。一问,还真八九不离十。 ⑧“Hello——”这时,我听到耳边一个稚气的声音,是那个黄头发的 孩子站在我身边,向我伸过来一个藤筐。我随手从中拿了一枚。 ⑨我吃了这一粒甜蜜的糖果,却把舒展开的这张糖纸带了回来,放在 客厅的橱柜里,让所有来我家的孩子都能听到这个故事。 (选自《悦读馆》,作者陈秉安,有删改) 13.请从第①段找出新西兰航空公司做法和服务不一样的地方。(4分) 一反常规,机上服务人员为胖大叔、胖大伯;胖大伯们体型大,服务 却特别热情温馨。 14.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解说结尾段的作用。(4分) 照应标题,收束全文,满怀期待,意犹未尽。 15.请从文中选写两例,说明运用对比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例如:新西兰航空公司招收服务人员与别的航空公司招用漂亮小姐 的对比;“胖大叔”“胖大伯”体型与服务态度的对比,中外孩子对发放 糖果态度的对比…… 好处:使文中形象突出鲜明,读者印象深刻。 16.请就第④段画线句子说说你读后看法。(6分) 看来,三个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 商的,他们可能愿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 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示例: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误入歧途,价值取向偏颇,功名利禄至上, 包办溺爱,忽略对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12分) 铁 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 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 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 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 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 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 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 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 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 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 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 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 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 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 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 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 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 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 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 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 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 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7.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3分) 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18.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①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了上文阅读“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 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的观点,为下文“阅读是一种心境的解放, 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 竿见影”作铺垫。②呼应文章中心论点“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因为 “重量”既包括“重”,也包括“轻”。 1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只需答出两点)(5 分) ①回归传统阅读,去感受阅读带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去收获那种 沉入心底的甜蜜和酣畅。②自发性(随心)地阅读,不预设阅读期待,不强 迫自己阅读。我们要在阅读中去释放自己的心境和体会生活的美好。③用 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生活的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体现自己人生的精神 价值。 三、写作(50分) 20.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 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 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 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 请以“风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瞥.见(piē) 给.予(gěi) 游弋.(yì) 鸠.占鹊巢(jiū) B.亵.渎(xiè) 骈.进(pián) 旁骛.(wù) 恍.若隔世(huǎng) C.驰骋.(chěn) 濡.养(rú) 惊骇.(hài) 间不吝发.(fà) D.灰烬.(jìn) 广袤.(mào) 矗.立(zhù) 大发雷霆.(tínɡ) 【解析】A项,给(jǐ);C项,骋(chěng);D项,矗立(chù)。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积攒 恪守 言不及义 风功伟绩 B.赞誉 劫掠 荡然无存 彬彬有礼 C.贸然 麾下 形消骨立 自惭形秽 D.遵循 蔑视 娇揉造作 扭捏作态 【解析】A项,丰功伟绩;C项,形销骨立;D项,矫揉造作。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 功。 B.不少家长溺爱孩子,怕影响他们学习,就李代桃僵....,替孩子做家 务。 C.他对大家的好言相劝不理不顾,依然一意孤行....。 D.他不好好读书,在同学中穿梭往来,拉拉扯扯,说话言不及义...., 大家都讨厌他。 【解析】李代桃僵: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用来形容家长替孩子做 家务不合语境。 4.(2018·新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 100万字左右。 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解析】A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去掉“是否”;B项“大 约”与“左右”重复;C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结尾加上“的意愿”。 5.(2018·绥化改编)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 一阵杜鹃啼,________; 一阵风起,________。 A.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 飞絮 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B.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 絮 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C.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便让每一棵 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D.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便让每一棵 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解析】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如“一声雷”与“惹哭满天 的云”构成因果关系。“杜鹃啼”与“惊醒了一山桃花”相契合。“风起” 自然有了“飞絮”。所以答案为 C项。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2分) A.《敬业与乐业》所说的“业”是指成年人的职业,所以“敬业与乐 业”的精神不具有普遍意义。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 三年》。 C.《论教养》作者从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文 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D.《精神的三间小屋》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 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解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具有普遍意义。 7.默写填空。(5分)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为国事不惜自己的一切,却被贬谪的 内心悲伤,瞻念前程,心生悲己悲国心态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 拥蓝关马不前。 8.九年级(3)班正在举行“困难与成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 与。(8分) (1)请写出一句与“困难·逆境”有关的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 分) 示例: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2)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3 分) 示例:在有的人眼里,困难好像无底的深渊,掉下去就再也没有了希 望;在有的人眼里,困难则好像万能的磨刀石,越磨越快,越挫越勇。亲 爱的同学们,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做呢?如果班会上安排你发言,那么你的主 要观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3分) 示例:面对困难,我们要想办法克服它,要善于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 个小困难,然后个个击破。 二、阅读(45分) (一)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14分) 柳 静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 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 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 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 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 2018年 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 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 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 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 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 中 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 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 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 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 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 寸小 46%,尾鳍尺寸小 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 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 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 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 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 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 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 4期,有删改) 9.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3分) ①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②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有利种群的健康发展;③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10.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分) 作比较,列数字。通过斯科特礁和罗利沙洲的比较和数字,准确地说 明了鲨鱼对海洋中许多鱼的眼睛和尾鳍尺寸的影响。 11.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4分) (1)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 么用“悄悄”一词?)(2分) “悄悄”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数量的减少对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的影响缓慢的过程,表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清道夫”一词有何表达 效果?)(2分) “清道夫”原指清扫马路的工人,文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清理海 洋腐烂大型动物尸体,净化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 动性。 1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探究结论。(4分) 【链接材料】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 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太多,森 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 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示例:狼捕杀鹿遏制了鹿的大量繁殖对草原森林的破坏,狼捕杀的多 数是病鹿,从而避免了传染病在鹿群中传播,让鹿群能健康地繁殖发展, 维护了生态平衡。说明人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母语是教育的起点(15分)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 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 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 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 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 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 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 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 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 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 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 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 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 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 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 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 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 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 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 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 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 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 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 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 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 语文。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或“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 直接的对象”。 14.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母语”比作“文化母乳”,形象地论述了母语 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15.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4分) A.文章第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 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 缺点及危害。 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 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16.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4分) 示例: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写一手好字,不但便于与人交流, 还体现了我们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同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学会了思考、 表达和交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血脉。用键盘打字,字体规范、速度 快、准确性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汉字书写,也要重视键盘打字,把键 盘打字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 (三)奶奶的第一次合影(16分) ①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 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 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 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 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 ②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 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 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但她从不 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③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④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 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 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⑤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 归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 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 一声。 ⑥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 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 ⑦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 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 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 ⑧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 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⑨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 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奶奶。 ⑩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 久的屋子,微笑地看着我说:“二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 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 7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才有碗 口那么粗。” ⑪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 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搂不严。 ⑫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 了,咱们的老屋和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 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也该到头了。”我的眼泪竟然“哗” 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 ⑬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 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 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她颤 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 ⑭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 17.通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根据第①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3分) ①迷信;②固执。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条白线比作一道“阴森恐怖的符”,表现 “我”面对拆迁惊慌、无奈的心态。也说明拆迁给“我”的冲击之大,因 为爷爷栽的油桐树即将消失,奶奶即将逝去。 18.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6分) ①设置悬念,“第一次合影”是什么情况,和谁“合影”,这些悬念吸 引读者读下去。②“合影”二字点出贯穿全文的线索“照相”。③“第一次 合影”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揭示作品的主旨,表现奶奶对爷爷和过往生活 的深切怀念、对家的热爱。 19.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①贯穿主要情节;②推动情节发展;③表现人物形象;④升华作品主 旨。 三、作文(50分) 20.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 家,展露了国的文明与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 请以“我的中国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 )(2分) A.谪.守(zhé) 毳.衣(cuì) 酒洌.(liè) 忧谗.畏讥(chān) B.伛偻..(yǔ lǚ) 琼.楼(qióng) 更.定(ɡēnɡ) 波澜.不惊(lán) C.金樽.(zēn) 嗟.夫(jiē) 沧.海(cāng) 林壑.尤美(hè) D.宫阙.(què) 野蔌.(sù) 淫.雨(yín) 觥.筹交错(guāng) 【解析】A项,忧谗.畏讥(chán);C项,金樽.(zūn);D项,觥.筹交错(gōng)。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 )(2分) A.拥.毳衣炉火(裹着) 弈.者胜(下棋) B.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春和景.明(日光) C.沙鸥翔集.(停息) 南极.潇湘(至,到达) D.连月不开.(开启) 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解析】连月不开.(天气放晴);焉得更.有此人(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C )(2分) A.余.住西湖 B.前人之述备.矣 C.蔚然而深秀.者 D.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析】A项,我/剩下;B项,详尽/准备;D项,情趣/心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2分)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B 项,具同“俱”,全、皆;C 项,要同“邀”,邀请;D 项,属同“嘱”,嘱咐。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一封/朝奏/九重天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6.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D )(2分) A.《岳阳楼记》一文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和远大抱负。 B.《醉翁亭记》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C.《湖心亭看雪》结尾借舟子的话,来点明自己看雪的痴态。 D.《长沙过贾谊宅》中“汉文有道恩犹薄”一句抒发了对汉文帝的赞 赏之情。 【解析】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 7.默写填空。(6分)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3)(潍坊中考)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4)(潍坊中考)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向离别的亲人表达美 好祝愿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综合性学习。(7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 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文化传承的 通道。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 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2分) 活动一:经典诵读(好书伴我行) 活动二:书目推荐(读书交流会、小百家讲堂等)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分) 示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精 神食粮。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要想做“腹 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就来读书吧!下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悠悠书香伴 我行”之旅。 (3)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如下图片。请你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 答题。(2分) ①请根据画面拟一个标题。 春光好,正读书;与春天一起读书;春光明媚读书时;阳春三月好读 书;沉(醉)在春光里。(符合画面主题即可) 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略。要点: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生动、连贯。 二、阅读(45分)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分)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2分) 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 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 10.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 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全诗感情低沉。 (二)醉翁亭记(12分)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 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 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 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 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名.之者谁 命名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寄托 (3)觥.筹交错 酒杯 (4)树林阴翳. 遮盖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 A.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 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 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 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 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解析】“颓然”在这里形容作者的醉态,无抑郁和苦闷之意。 14.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 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原因。(2分)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 北有白米山。 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 形势;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 (三)湖心亭看雪(10分)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 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拥.毳衣炉火 裹、围 (2)是.日更定矣 这 16.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B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金陵人,客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D.问其.姓氏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解析】A项,消失;B项,此地/这;C项,表承接关系;D项,第 三人称代词。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等的声音都消失了。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都是白色的。 1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作者写作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 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表 现了悠远脱俗的精神。 C.两个赏雪人见到志趣相投的作者,惊喜劝酒,作者被迫喝下三大 杯酒后赶紧离去。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深化意境,反衬作者痴迷于 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解析】“被迫”是对“强”的误解,文中也没有赶紧离去之意。 (四)比较阅读(12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 然米家父子 ① 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 听晚梵声出松杪 ② ,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 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 ③ 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 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 ④ ,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释】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 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春和景.明 日光 (2)心旷神怡. 愉快 (3)悉.成明霞 全,都 (4)得.踏危石 能够 20.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于.潮汐汩没之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解析】A项,介词,在;B项,有时;C项,因为/凭借;D项,助 词,的。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水面上浮动的月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 璧。 (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太阳)刚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 几千丈高。 22.填空和解答。(4分) (1)根据乙文内容填空。(2分) 游焦山四件快事:观返照吸江亭 ——晚望月孝然祠外——听晚梵声出 松杪——晓起观海门日出 (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 简述。(2分) 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 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参考译文】来焦山有四件令人高兴的事:观看夕阳返照在吸江亭的 美景,青青的山峰映照着落日,沧海烟云一片烟波浩渺的景象,像是米家 父子的笔法创造的意境;晚上在孝然祠外观看月色,天空碧蓝,万里长空, 没有一丝云彩;听那诵经的声音从松树梢间传来,让人有出落凡尘的想法; 早晨起来观看海门日出,(太阳)刚开始从远处的树林中稍微露出红色的光 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光芒照射在水中,一下子全都变成了明亮、 摇曳多姿、荡漾的霞光。 《瘗鹤铭》在雷轰石的下面,惊涛骇浪早晚喷涌和激荡。我是在十一 月的时候来游玩的,江水刚落潮,于是能够在潮汐起落中踏上高高的崖石, 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实在是有幸啊。 (五)初至西湖记(7分) 袁宏道 从武林门 ① 而西,望保叔塔 ② 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 庆 ③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 ④ ,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 ⑤ 梦中 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 ⑥ 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 ⑦ 同学佛人 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注释】①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②保叔塔:应作“保俶塔”,在 西湖边的山上。③昭庆:和下文的“净寺”都是西湖的寺庙名。④娥:美 女的黛眉。⑤东阿王:即三国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⑥子公:袁宏道 的朋友,与其同游杭州。⑦石篑兄弟:即陶周望兄弟。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才一举.头 抬起 (2)觅.阿宾旧住僧房 找到 2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 2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 纹如绫”这句话。(3分) 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而又有气势地描绘出西 湖的美丽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参考译文】从杭州城的武林门向西走,望见保俶塔高耸在层层山崖 中,(诗人的)心就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 船进入西湖。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花的美丽,就像少女的 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 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 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大约好像东阿王曹植在梦中初遇河洛之神 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游览 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 仔细观赏。第二天早上,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到了十九日,石篑兄弟偕 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 了。 三、作文(50分) 26.你是否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为其雄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你 是否驻足悠久的文化古迹,因历史的回声而深思?你是否阅读过名家的山 水游记,为其丰富的内涵所陶醉?每一次背上行囊,每一次翻开书页,都 会给我们带来诗一般的感受和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 请以“我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妄.想(wàng) 恍.若(huǎng) 谪.守(dí) 惟余莽.莽(mǎng) B.亵.渎(xiè) 林壑.(hè) 旁骛.(wù) 浩浩汤.汤(tāng) C.栖.息(qī) 琉.璃(liú) 投箸.(zhù) 相得益彰.(zhāng) D.惊骇.(hǎi) 瞥.见(piē) 劫.掠(jié) 鸠.占鹊巢(jiū) 【解析】A项,“谪”读“zhé”;B项,“汤”读“shāng”;D项, “骇”读“hài”。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 A.羡慕 娉婷 随心所致 一意孤行 B.飘逸 摇曳 风霜高洁 郴郴有理 C.禅师 秘决 附庸风雅 富丽堂皇 D.制裁 涵养 风功伟绩 不二法门 【解析】B项,彬彬有礼;C项,秘诀;D项,丰功伟绩。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沁园春·雪》中勾画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 雄心壮志。 B.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C.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 心无旁骛,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 【解析】A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 美好漂亮。 4.(2018·黄石)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苏州园林的修建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怎能不令人不惊叹呢? B.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不为许多 人所知道。 D.由于井房的经历,使海伦·凯勒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解析】A项否定词使用不当,应删去第二个“不”;B项搭配不当, 删去“人生感受和”;D项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使”。 5.(2018·长沙改编)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走进长沙,品味生活。你可以漫步西园北里的麻石步道,________, 任凭一种不可名状的亲切感涌上心头;也可以徜徉太平老街,________, 在岁月中找寻自己的足迹;还可以信步贾谊故居,浏览大师之作,________, 才华横溢……当然,你也可以静坐杜甫江阁,迎着湘江夜风,品清茶,听 湘曲,与三五好友一起享受人间美景。 A.聆听百年名校的朗朗书声 感受沉淀的斑驳时光 感叹他的文不 加点 B.感受沉淀的斑驳时光 聆听百年名校的朗朗书声 感叹他的文不 加点 C.感叹他的文不加点 感受沉淀的斑驳时光 聆听百年名校的朗朗 书声 D.感受沉淀的斑驳时光 感叹他的文不加点 聆听百年名校的朗朗 书声 【解析】作答时紧扣“西园北里”“太平老街”“贾谊故居”,再结合具 体语境作答。 6.默写填空。(7分)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 爱这土地》)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乐观人生态度,蕴含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深刻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 (5)(黄冈中考)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两句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7.名著阅读。(2分)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上面的诗句选自艾青的《太阳的话》,全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 作用是便于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 易与读者亲近。 8.综合性学习。(6分) 【本报讯】 今年 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 者》,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痴迷汉字的他,二 十多年来花费三十万美元的个人积蓄研究汉字,仅凭一己之力建立起了汉 字字源网站,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在中国,他被人们称作“汉字叔叔”。 面对观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66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为汉字 工作到 80岁呢!” 学校准备邀请“汉字叔叔”作为嘉宾来参加“校园汉字听写大会”, 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校报打算刊登上面的新闻,请你拟一个标题。(2分) “汉字叔叔”成为“朗读者”。 (2)学校安排你采访“汉字叔叔”,请你设计两个问题。(2分) 示例:①您爱上汉字的原因是什么?②您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什么? ③在网友的留言里,最让您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 (3)学校将为“汉字叔叔”举行欢迎仪式,请你写一篇欢迎辞。(2分) 示例:尊敬的“汉字叔叔”:您好!欢迎您参加我校的“汉字听写大会”。 您不遗余力地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并建立汉字字源网站,非常感谢您对汉 字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您对汉字的感情令我们感动。期待着您与我们分 享汉字传播的故事。谢谢! 二、阅读(45分) (一)行路难(其一)(5分)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 用是什么?(2分)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10.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分) 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形象。 (二)岳阳楼记(12分)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 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 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 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2分) A.登斯.楼也 斯.是陋室 B.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C.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D.忧.谗畏讥 生于忧.患 【解析】A项,这;B项,日光/景色;C项,穷、尽/到达;D项,担 忧/忧愁。 1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 (2分) A.感极而.悲者矣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若夫..淫雨霏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满目萧然.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D.多会于.此 达于.汉阴 【解析】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项,句首发语词;C 项,助词,……的样子/连词,表转折;D项,在/到。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端着酒,迎着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1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B ) (4分) A.本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进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照应“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表达了古仁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 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D.作者描写阴晴两种天气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目的 是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从而突出全文主旨。 【解析】“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读点诗词养点气(13分) ①诗词中不仅传递着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 气、骨气、地气、清气。 ②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 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 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 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 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③细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 是,既恰如其分地阐述了思想,又寄意深远。不仅如此,他还创作了《军 民情·七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等诗词,为领导干部树立了读诗词写 诗词的榜样。作为基层干部,我在工作之余,利用车上、夜间,坚持读诗 词汲取先人的诗学精华,同时坚持写诗词,一旦有感有悟,即在手机、纸 片、笔记本上随时记下。因为工作与时间的关系,诗词短小精巧,既可总 结实践,又能抒发情怀。读诗词的过程中,自己也悟得点滴体会,感受到 了千百年来诗词的深刻意蕴和万千气象。 ④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 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 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 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 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 ⑤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 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 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⑥读诗词养点地气。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 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 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 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 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 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 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 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⑦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事政的要 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 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 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于谦剖心自 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 坤”……宋代诗人龚日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⑧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真诚呼吁大家读些诗词,丰富学识,提升 境界,装点人生。 15.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读点诗词养点气”这一中心?(5分) ①读诗词养点浩气。②读诗词养点骨气。③读诗词养点地气。④读诗 词养点清气。 16.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式,有力地论证了 “读诗词养点浩气、骨气、地气、清气”的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读 点诗词养点气”。 17.选文④⑤⑥⑦段能不能调换顺序?请说说理由。(4分) 不能。每段的内容与第①段的内容相呼应,浩气的延伸就是骨气、地 气、清气,符合人的思想境界的发展规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由个人 到社会。 (四)你要做什么呢(15分) 王安忆 ①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 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因为成分不好,屡次上调不成,投考文 工团也终因政审不合格而不成。 ②真倒霉啊!我叹息。此时,我亦在农村,亦在投考文工团。成分尚 说得过去,问题则是业务能否及格了。 ③我懵里懵懂地跟着唱歌的朋友拐进一条弄堂,走上一弯木楼梯,来 到他家。他引我们走进一间亭子间,让我拉琴给他听。他很认真地看着我 拉琴,听我拉完一支曲子,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全忘了。 ④后来,他拉给我看,拉得很认真,拉完一支曲子,又给我讲了些什 么。讲的什么,我也全忘了。 ⑤最后,他帮助我处理了两支曲子,以应付招考。他讲了许多,我都 记不得了。 ⑥“每天练四个小时才好。”他对我说——这个,我记得的,他正伏在 桌上帮我修改谱子。我不响。停了一会儿,我说:“我并不喜欢拉琴。”“那 么,你喜欢做什么呢?”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你要做什么 呢?”我不响。过后,我们告别了,走下了木楼梯。 ⑦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 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 孩子……一切都写尽写完了,却还要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 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⑧“你要做什么呢?” ⑨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 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 偶尔会想起这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⑩“你要做什么呢?” ⑪后来,不知不觉地写起小说,被叫做“作家”。深感终于找到了与之 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每日早起晚睡,煞有介事地写来写 去,写完许多白纸和墨水。忙得很欢,心中不再有空处去乱拽情感来排解 了。倒是充实..。 ⑫然而,眼看着偌多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切实可见的物质财富,科学 家实践着新的技术革命,运动员赢得锃亮的金牌,让全世界抬头仰望五星 红旗升……看到自己忙来忙去为了一张白纸,真觉得空洞..得可以,不着天 又不着地。忽又茫然起来,想洗手不干。胡思乱想起来,有时候又会想起 那位萍水相逢的朋友,他微笑着转过头对我说: ⑬“你要做什么呢?” ⑭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 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 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⑮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 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来。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忘的, 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⑯我再记不起那是一条什么马路,一弯什么样的楼梯,一间什么样的 亭子间。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现在怎样,还好吗,我只 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⑰“你要做什么呢?” ⑱是啊。我要做什么呢?我总要做点什么吧! (选自《广州日报》2017年 6月 1日,有删改) 18.“你要做什么呢”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请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3分) 呼应标题(点题);线索分明,脉络清晰;回环往复,层层推进。 19.阅读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 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 孩子…… (1)“莫名其妙”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两次,请分析妙处。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 以理解。前者强调原因复杂,后者强调情感复杂,两次重复,表达了迷惘 的青春期难以排遣又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2)“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如何理解“见不得人”? 此处的“见不得人”是不能让人看见或知道的意思,表明自己当时的 写作很幼稚,羞于让人看。 20.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文章⑪⑫两段有看似矛盾的描述,请结合加 点词语谈谈作者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4分) 觉得充实,是因为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 做,心中不再有空处。觉得空洞,是因为跟那些创造财富做出大贡献的人 相比,自己的写作似乎看不到明显的价值,于是产生自我怀疑。所以两处 并不矛盾。 21.“你要做什么呢?”作者不断问自己,也在问每一个读者,结合 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4分) 示例:①人应该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能无所事事; ②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职业;③人生应该有清晰的目标, 并为目标而努力;④不管处在顺境或逆境中,都要乐观面对生活,做出一 番事情来。(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文(50分) 22.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 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 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其实,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既有鲜花、荣誉和掌声,也有挫折、失败和 逆境。对此,我们该如何面对? 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阴晦.(huì) 拮.据(jié) 鄙.夷(bǐ) 歇.斯底里(xiē) B.逃窜.(chuàn) 恣.睢(zì) 惘.然(wǎng) 吞.吞吐吐(tēn) C.流氓.(máng) 栈.桥(zhàn) 褴褛..(lán lǚ) 细脚伶仃.(dīng) D.煞.白(shà) 觅.食(mì) 胆怯.(qiè) 一望无际.(jì) 【解析】窜(cuàn),吞(tū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诧异 愕然 荒唐 莫名其妙 B.嬉闹 萧索 戳穿 与日俱增 C.撩逗 空旷 乖巧 郑重其事 D.驱除 恭维 端祥 置之不理 【解析】端详。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他突然说起一件事令我莫名其妙....,我一时以为他是信口开河,但 通过他解释一番后,我豁然开朗。 B.李离以执法严谨著称,一旦有错,绝不郑重其事....、文过饰非。贪 官污吏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不寒而栗。 C.他的事业一落千丈....导致了他最近这些反常的举动。 D.趁他张皇失措....的当儿,她急忙走开,三步并作两步地登上画室的 楼梯。 【解析】“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此处使 用有误,可改为“敷衍了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语文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教育教学全过程。 B.2019年 1月 4日,习近平主席以最高统帅身份对开训动员大会上 向全军发布训令。 C.各县(市、区)要加强职业技能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提高精准扶贫 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D.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植 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 【解析】B项介宾结构搭配不当,应将“对”改为“在”;C项多层 状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D项偷换主语, 应在“积极”前加上“群众”。 5.(2018·咸宁)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①一个正粒子和一个反粒子,一个携带正能量,一个携带负能量。 ②因为它们存在的时间极短而无法被检测到,所以将它们称为“虚粒 子”。 ③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时空是分散的。 ④这些虚粒子会凭空出现,存在极小的一段时间,然后因相互碰撞、 结合而湮灭。 ⑤在真空中,随时会凭空出现一对虚粒子对。 A.③⑤①④② B.④⑤①③② C.⑤④①③② D.②③⑤④① 【解析】此题注意③总起,提出观点;⑤诠释观点并提出“虚粒子” 这一概念;①④解释“虚粒子”;②结论,得出“虚粒子”命名的缘由。 因此选 A。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故乡》运用了对比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二十年前后故乡的巨大变 化。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德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 巨匠”。 C.《孤独之旅》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 寂寞的顽强毅力。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解析】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7.填空。(6分)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 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4)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但愿人长 久_,千里共婵娟”的诗句,编辑短信,发给父母,表达美好祝福。 8.班上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参与。(7分) (1)请你根据提示,猜猜下面这个人物是谁,故事出自哪部名著。(2分) 他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 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 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樱桃树。他像猴 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 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这段文字选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主 人公保尔。 (2)请从“杨志、孔乙己、奥楚蔑洛夫”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 心得,不超过 60字。(5分)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 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 示例: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 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二、阅读(45分) (一)跳出地球“看”地震(14分) ①2018年 2月 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 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 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 6级以上、全 球 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 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 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 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 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 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 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 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 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 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 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 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 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 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 0.5 纳特以 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 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 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 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 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 0.33纳 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 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 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 出 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 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 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 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 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 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 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 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 家之一。 9.“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3分) 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10.第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 (4分) 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 的先后顺序。 11.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 地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12.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3分) “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 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二)大青衣(17分) 胡 玲 ①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 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②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 戏,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 ③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 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 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 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④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 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 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 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 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 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 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 ⑤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青莲不走,她悄 悄来到后台。 ⑥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 回家?青莲紧盯柳月如,紧闭双唇不语。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 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 个唱青衣的好坯子。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最后,柳月 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⑦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 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 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 出色的青衣。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 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⑧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 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 ⑨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 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 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有谁看 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在一 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决定。说完,男人离开了。 ⑩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她去找柳 月如。师父,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 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 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 柳月如说,你出了剧团,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 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 ⑪青莲果然火了,唱歌、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 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柳月如。 ⑫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点了杯咖啡喝 起来。青莲去得早,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作为明星, 她早已习惯了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 好听的。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 子。原来她以前是唱戏的啊,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 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⑬老板来了,青莲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 能唱出来?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 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莲内心如同被投进一块大 石头,波涛汹涌。 ⑭晚上,青莲做了一个梦。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柳月如 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 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青莲从梦中惊醒。 ⑮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 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⑯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守灵的老太太说, 我是月如的表姑,你是青莲吧?青莲一惊,你怎么知道?老太太说,月如 说过,你迟早会来的。青莲问,师父怎么走了?老太太说道:月如是个戏 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剧团倒 闭后,她大病一场。昨晚,她走了。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 说着,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 是她初次看师父唱戏时穿的那套。 ⑰师父!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⑱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剧团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青莲。锣鼓 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 13.小说围绕青莲写了哪几件事?(8分) 青莲迷上青衣;青莲拜师学戏,出师成名;青莲弃演青衣;青莲重演 青衣。 14.简析第④段和第⑯段画线句子在塑造柳月如形象中的作用。(5分) 第④段通过神态、动作、声音等正面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 出柳月如高超的表演艺术。第⑯段侧面描写,通过表姑的话表现了柳月如 热爱戏曲,坚守信念,至死不渝的高尚品质。 15.简述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表现了青莲对师父的愧疚和完成师父遗愿的决心;表达了青莲对戏曲 的热爱;照应前文,反映了对传统戏剧(传统文化)的继承。 (三)精神栖身于茅屋(14分) 周国平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 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 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到,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 要论家境,他的家族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 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 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不可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 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靠卖画挣钱,而是 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 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 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 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哲学。事实上,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 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你本来习惯 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 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还想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 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 便成了你人生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 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 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 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 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 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 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追求精神 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 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6.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精神栖身于茅屋”的含义。(4分) 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或: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 淡然于物质的奢华。) 17.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表明追求精神富足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安于简朴的生活方式,而淡然于 物质的奢华。体现了苏格拉底虽身处俗世却能追求精神的富有。 18.文章结尾说“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 也离哲学家不远了”该如何理解?请作简要回答。(6分) 能安于简朴生活的人,即使不像哲学家那样追求精神的富足,至少也 能做到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文(50分) 19.请以“沉醉在小说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渺.茫(miǎo) 诬蔑.(miè) 省.悟(shěng) 辨伪去妄.(wàng) B.抹.杀(mā) 譬.如(pì) 玄.虚(xuán) 疲惫不堪.(kān) C.中.伤(zhòng) 积淀.(diàn) 严谨.(jǐn) 腐草为萤.(yíng) D.汲.取(jí) 豢.养(huàn) 停滞.(dài) 孜.孜不倦(zī) 【解析】A项,省(xǐng);B项,抹(mǒ);D项,滞(zh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懦夫 行之有效 怀古伤今 B.鲁钝 根深蒂固 自暴自弃 C.压榨 不足为据 不攻自破 D.框骗 自欺欺人 持之以恒 【解析】诓骗。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B.他的发言听起来味同嚼蜡....,让人深感乏味。 C.班长把同学们希望周六到野外秋游的想法报告了班主任,这种为. 民请命...的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D.只要全体中国人锲而不舍....地努力,就一定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 梦想。 【解析】C项,“为民请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 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4.(2018·北部湾)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 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 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 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 深刻的思想内涵。 【解析】A项中“不会”应改为“会”;B项中的“建设了”改为“建 设的”;C项中把“的桥梁”去掉。 5.(2019·原创)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坚韧是到达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 天;________;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A.梅花忍受着寒风的洗礼,把绽放的喜悦留给春天 B.青蛇忍受着蜕皮的痛苦,把重生的希望留给明天 C.蜡烛忍受着火焰的折磨,闪烁出无比耀眼的光芒 D.青藤忍受着烈日的煎熬,将秋天的收获留给农民 【解析】C、D 两项句式不正确,A 也不算错,但例句中的意象“春 蚕”“海蚌”都是动物或昆虫,再加上 A的后半句“留给春天”跟例句中 的“留给明天”不相称,因此 A项显得不当,故选 B最恰当。 6.默写填空。(6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 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东营中考)李白《行路难(其一)》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 满山”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端无尽的惆怅和迷茫。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9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 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 育课,每周 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 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 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 点?请简述理由。(3分) 示例: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3分) 示例: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3)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 《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 语。(3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 群像。 示例:《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 不挠的赞歌。 二、阅读(45分) (一)当蟋蟀不再歌唱(14分) 叶 子 ①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 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 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 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 配。 ②突然有一天,在夏威夷考艾岛,蟋蟀们基本沉寂了下来,它们都离 开这里了吗?都去了哪里呢?一个生物学研究小组自 1991 年以来一直在 夏威夷考艾岛研究蟋蟀,但直到 2003年他们才明白,其实蟋蟀并没有少, 而是近九成的公蟋蟀已经不再唱歌了。考艾岛近几代的蟋蟀一直都在经历 着重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翅膀始终平铺着,不能再痛快地唱出求爱的歌 曲了。 ③是什么使公蟋蟀们不再歌唱了呢?原来歌声使它们的生命受到了威 胁。在夏威夷考艾岛,被公蟋蟀们的小夜曲吸引来的不仅有异性,还有一 种寄生昆虫。这种寄生昆虫常常会循声而至,一旦发现正在唱歌的蟋蟀, 就会寄生下来,并把卵产在它身上,而这种卵会钻进蟋蟀的身体里,在那 里长大,然后钻出蟋蟀的身体并杀了它。 ④为了保护自己,公蟋蟀们被迫停止激情的歌唱,沉默了下来。虽然 这种安静的转变让公蟋蟀们看起来没有以前的激情,但毕竟也保护了它们 免受寄生虫的袭击。 ⑤但是不唱歌又如何求偶?不求偶又靠什么来繁殖? ⑥聪明的蟋蟀们自有办法。科学家发现,公蟋蟀们已经改变了策略, 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能成功求偶。在考艾岛,大部分蟋蟀的翅膀都因为长 期不摩擦,已经慢慢退化,不能用来唱歌了。但仍有一些蟋蟀拥有正常的 翅膀,它们常常如祖先一样在野外快乐地歌唱。每当这时候,它们的附近 总会有一些已经不再唱歌的公蟋蟀潜伏着,只要出现母蟋蟀的身影,潜伏 的蟋蟀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母蟋蟀吸引过来,横刀夺爱,成功交配。 ⑦科学家们认为,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 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 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改动) 8.请简要说明夏威夷考艾岛上公蟋蟀不再歌唱求偶的原因。(3分) 保护自己免受寄生虫的袭击,使本物种(或蟋蟀)得以继续繁衍传承。 9.请指出第②③④段的说明顺序。(3分) 事理顺序,先果后因。(或逻辑顺序,从现象到实质。) 10.请简析第⑤段两个设问句独立成段的作用。(4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使用设问,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11.请写出你从末段画线文字得到的启示。(4分) 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 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 种成功范例。 示例:这是生存的智慧和法则,用小成本换取大利益,用少代价赢得 多收获;牺牲小我,保存大我;等等。 (二)《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14分)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 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 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 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 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 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 2月 20日《新京报》)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 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 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 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 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 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 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 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 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 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 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 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 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 《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 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 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 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 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 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 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 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 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 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 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 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 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 朗读起来。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13.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 者》贴地气”。 14.第⑦段中“《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一句中的“这”指什么? (3分) 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 神。(意近即可)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C )(4分) 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 目。 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 空虚。 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 的渴望。 【解析】“必将”说法错误。 (三)老圣人(17分) 赵长春 ①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 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②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 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③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一天来说,他要把村 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④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 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 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⑤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 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⑥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 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 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代代,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 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 下,比玩游戏好。” ⑦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 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⑧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 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来,人们才知 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 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 ⑨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 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 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 差点儿拼了老命。 ⑩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 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 成了村子一景。 ⑪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 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人都光 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 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 ⑫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⑬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他有个治疗小孩 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 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意,有股幽幽的药味。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 孩子就好了!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 两三天,就好了! ⑭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 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静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 不到了。” ⑮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 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 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空出来水,就少给饭……” 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⑯老圣人大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 ⑰叫他“老圣人”,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在袁店河的语境里。 ⑱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 上这个称呼。 ⑲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来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 (8分) 春分立蛋;操心碾盘;喜管闲事;饭前喝水。 17.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 圣人”有些委屈了他?(4分) 袁店河的语境里,“老圣人”带有讽刺和嘲弄的意味,讽刺别人书读 多了,读迂了;但文中描写的“老圣人”是一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人, 他不只是袁店河的一位典范,也是整个中国的一位典范。 18.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5分) 在“立蛋”一事中,它是场景之一;在“操心碾盘”一事中,它是“讲 碾盘的故事”的主体,是“老圣人”捍卫传统文化的见证,是村子文化的 一景。 三、作文(50分) 19.请以“________,请听我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充题目,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 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D )(2分) A.嗔.气(zhēn) 舀.水(yǎo) 桑梓.(zǐ) 箪.食壶浆(dān) B.星宿.(xiǔ) 筵.席(yán) 作揖.(yī) 鼎.足之势(dǐng) C.聒.噪(guō) 岔.气(chà) 发怔.(zhèng) 不省.人事(shěng) D.篾.片(miè) 铁锨.(xiān) 侥.幸(jiǎo) 面面厮觑.(qù) 【解析】A项,嗔(chēn);B项,宿(xiù);C项,省(xǐ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疏懒 盘缠 心窍 不由分说 B.歇息 怨怅 傲慢 经事奇才 C.颠倒 金帛 拜谒 思贤如渴 D.恁地 逞能 尴尬 顿开茅塞 【解析】经世奇才。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B.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C.胡屠户骂范进时,范进都是唯唯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 D.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 的功劳不能忘记。 【解析】D项“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机做坏事,为贬义词。在句中误 用褒贬。 4.(2018·益阳)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长时间的航海生活,难免不使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也特别思念亲 人。 B.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经过 7年的发展和培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 金品牌。 C.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 英雄事迹。 D.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 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 活动结果揭晓。 【解析】A.“特别思念亲人”的应是“人”而非“生活”;B.语序不 当,应是“培育和发展”;C.搭配不当,“塑造”应与“形象”搭配。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①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 而富有层次。 ②在鸟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③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 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幸福的鸟儿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④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 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 A.④②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解析】先引出说明对象黑头莺,再分别从叫的时段长久和叫的声音 美妙两方面说明,叫声美妙方面又是先描述,后想象,所以顺序是②④①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 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短篇讽刺小说。 C.《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 章回体小说。 D.《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 的巅峰之作。 【解析】《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7.默写填空。(6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3)面对挫折时,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自己。 (4)《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 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8.综合性学习。(7分) 文华中学九(1)班开展“阅读者·走进《水浒传》”专题学习活动。 【活动一】合作交流 小文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故事情节时说:当宋江等人上山遭到王伦拒绝 时,林冲忍无可忍,奋起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2分) 你在倾听后,委婉指出小文同学的错误:晁盖等人上山遭拒,林冲扶 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 【活动二】组内辩论 针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正方观点:林冲是《水浒传》中反抗精神最 彻底的人。反方观点:林冲不是反抗精神最彻底的人。你赞同哪方观点? 请结合具体情节阐述理由。(3分) 示例:我赞同正方观点。因为林冲经历了妻子被调戏,误闯白虎堂, 发配充军被暗杀等一系列情节,真正看清了朝廷的腐败和黑暗。因此对朝 廷招安最不会妥协。 【活动三】句子仿写 请根据《水浒传》的内容,仿照画波浪线部分,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2分)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他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云飞浦,除恶蜈蚣岭,表现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如 鲁智深,他 拳打镇关西 ,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表 现其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二、阅读(45分) (一)“机遇”号火星车完成探测使命(12分) 王如君 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 月 13 日正式宣告,由于屡次试图唤 醒失联的“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未果,“机遇”号探测火星的任务正式结 束。“机遇”号项目经理约翰·卡拉 13 日在 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举行 的记者会上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尝试了所有可能恢复‘机遇’ 号通信的方法。我们认为,再次收到‘机遇’号反馈的希望已经极其渺茫, 因此决定结束任务。” ②“机遇”号是 NASA 发射的多辆火星漫游车之一,它是一辆六轮 太阳能动力车,高 1.5 米、宽 2.3 米、长 1.6 米,180 千克。“机遇” 号于 2003 年从地球发射,于 2004 年 1 月 25 日成功着陆火星。 ③这个漫游车原来的设计工作寿命只有 3 个月,然而它一次次地挺过 了火星上严酷的沙尘暴,实际有效运作时间接近 15 年;它最初的探索计 划仅有约 1000 米行程,但它在火星表面实际行走了超过 45 千米,打破 了 NASA 在地球外的无人探测车移动距离的纪录;它在 2005 年 3 月 20 日一天之内行进了 220 米,创下了火星漫游车单日行进最长距离的纪 录。 ④“机遇”号共传回了 21.7 万张图片以及各种珍贵数据,其中有 15 张 360 度彩色全景图。2005 年 1 月,“机遇”号在接近其丢弃的挡热板 附近时发现一块不同寻常、类似金属的岩石,探测器上携带的分光仪证实 了这块岩石是由铁和镍构成,显示它可能是来自太空的一颗陨石,这是人 类首次在外星体上发现陨石。 ⑤“机遇”号获得了包括火星上曾存在“可饮用的水”等重要发现。 它在其着陆点附近发现了赤铁矿,这是一种在水中形成的矿物质;它还在 “奋斗撞击坑”发现了火星上古代水流迹象,科学家认为那里水的成分和 人类可饮用水的成分相同。康奈尔大学首席研究员史蒂夫·斯奎尔斯评价 说,“这是‘机遇’号探测火星完成的重要成果,这是强有力的证据,表明 水曾经与这块岩石有过相互作用,并显著地改变了岩石的矿物组成。” ⑥去年 5 月底,火星上刮起强烈尘暴,覆盖了火星表面 1/4。“机遇” 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无法接收到足够光照,随后进入休眠状态,与地球失联。 “机遇”号与地球的最近一次联络是在 2018 年 6 月 10 日。过去 8个 月里,地面团队一直尝试唤醒“机遇”号,向其传输了上千条任务指令。 上月底,科研人员针对几种可能的故障向“机遇”号传输一系列新指令, 但均未得到回应。虽然目前的火星风可以清除“机遇”号电池板上妨碍其 充电的沙尘,但低温可能..对“机遇”号的电池组、内部电路、计算机系统 等造成了不可恢复的伤害。 ⑦“机遇”号在人类探测火星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2012 年,功能更完备的探测器“好奇”号着陆火星,目前,美国仍在继续和将 要开展的火星任务包括“好奇”号火星车、“洞察”号探测器、“火星 2020”项目等。俄罗斯、中国等国家也在拓展对外星空间的探测。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 02月 15日) 9.下列关于“‘机遇’号火星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4 分) A.“机遇”号是 NASA 发射的一辆六轮太阳能动力车,于 2004 年 1 月 25 日成功着陆火星。 B.“机遇”号原来的设计工作寿命只有 3 个月,然而它实际有效运 作时间已经接近 15 年。 C.“机遇”号共传回了大约 21.7 万张图片及各种珍贵数据,其中有 15 张 360 度彩色全景图。 D.“机遇”号进入休眠状态是因为火星上刮起的强烈尘暴使太阳能 电池板无法接收足够光照。 【解析】根据文章第④段“‘机遇’号共传回了 21.7万张图片以及各 种珍贵数据,其中有 15张 360度彩色全景图”可知,C项说法有误。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C )(4分) A.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既明确了“机遇”号完成探测使命,又激发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机遇” 号的使用寿命之长。 C.文章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能”,表示限制程度,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的结构形式为“总—分—总”,七个自然段可划分为: 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文章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而非 表示限制程度。 11.下列关于“机遇”号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D )(4分) A.“机遇”号实际行走了超过 45 千米,打破了 NASA 在地球外的 无人探测车移动距离的纪录。 B.分光仪证实了“机遇”号上发现的那块岩石是由铁和镍构成,可 能是来自太空的一颗陨石。 C.“机遇”号在其着陆点附近发现了古代水流迹象,那里水的成分 和人类饮用水的成分相同。 D.火星风能清除“机遇”号电池板上的沙尘,但低温会对它的计算 机系统等造成致命伤害。 【解析】根据文章第⑥段“虽然目前的火星风可以清除‘机遇’号电 池板上妨碍其充电的沙尘,但低温可能对‘机遇’号的电池组、内部电路、 计算机系统等造成了不可恢复的伤害”可知,低温可能会对“机遇”号的 电池组、内部电路、计算机系统等造成伤害,这只是一种推测,D 项表述 过于绝对。 (二)一只羊其实怎样(18分)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 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 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 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 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 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 粮食很紧张,父亲 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 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 只羊能长成那样,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 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 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 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关于羊的认识,往 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 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 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 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 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 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 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 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 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 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 “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 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 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 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 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 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 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 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引来了围观者的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 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 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 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 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 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 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诡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 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 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 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 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 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 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 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 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 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 诞。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 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 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分。我想,如 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 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 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有删改) 12.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①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②大绵 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③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 逃跑;④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13.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 请分点概括。(4分) ①羊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护而不是作为保护者;②它所代表的特性 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③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没有张 扬的个性。 14.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节描写)。“轻蔑”一词表明这只羊对邻居给予的“好 意”表示不屑并干脆拒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羊的独特个性,表明这 只羊像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2)(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 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运用了动作描写。“搭”“伸着头”“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 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羊趴窗窥视房间的情景,表现了这只羊的 聪明和神秘,表达了“我”面对这一番场景时绝望、惊诧的心情。 15.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 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 羊的形象。(6分) 宿命:在普通人眼中,一只羊的宿命就是逆来顺受地沉默长大,被卖 掉,最终以肉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餐桌上。(或羊的宿命是养大后卖掉补贴家 用,同时被人们视为逆来顺受、柔弱的弱势群体。)理解:①从人物形象来 看,羊无法摆脱宿命是它的结局,作者用羊悲剧性的结尾与其“不同凡响” 的一生作对比,悲壮而震撼地突出这只羊的与众不同。②从主旨来看,警 示着人们要打破对生命的那些约定俗成的偏见,放下俯视生命的傲慢。③ 借羊喻人,呼吁我们要永远做一个“不同凡响”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 (三)“咬牙”是一种修炼(15分) 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 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 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 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 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 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 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 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 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 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 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 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 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 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 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 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 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 130多天,一回来就一 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 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 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 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 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 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 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 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 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 05月 15日,有删改) 16.文章第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3分) ①“咬牙”体现的是坚韧;②“咬牙”彰显的是智慧;③“咬牙”蕴 含的是担当。 17.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举例论证。文章第③段举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艰苦努 力的例子,论证了“‘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 更具说服力。 18.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首先提出“‘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分论点,然后通过道理论证 和举例论证,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例子,论证了这一观点,最后得出“只 有坚持才能突出重围、打开局面”的结论。 19.模仿第⑥段画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4分) 示例:没有王进喜用身体堵住井喷的“咬牙”,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传 奇。 三、作文(50分) 20.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 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 然心动的瞬间;抑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 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 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 不少于 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 A.窗棂.(líng) 筵.席(yán) 稍逊.(sùn) 鸠占鹊.巢(què) B.教诲.(huì) 鲜妍.(yān) 飘逸.(yì) 自吹自擂.(léi) C.嘹.亮(liáo) 歧.路(qí) 恪.守(kè) 矫.揉造作(jiǎo) D.恣睢.(suī) 栈.桥(zhàn) 掺.杂(cān) 彬.彬有礼(bīn) 【解析】A项,逊(xùn);B项,妍(yán);D项,掺(ch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聒噪 煞白 无缘无故 根深蒂固 B.褴褛 阔绰 郑重奇事 言不及意 C.拮据 萧索 断章取义 持之以恒 D.惘然 桑梓 歇斯底里 富丽堂皇 【解析】郑重其事、言不及义。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 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 疲.,却也习以为常。 【解析】C项望文生义。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应改为“一马当先”。 4.(2018·淄博)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 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 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 影热潮,观众持续的观影热情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 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稷下学宫创立于 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解析】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让”,使句子缺乏主语,故去 掉“让”;B项,搭配不当,“赢得”改为“刷新”;D项,成分多余, 去掉“上下”。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不知谁在春江花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 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 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中,夜夜减清辉。________,徘徊着与举杯者 对影成三人。 A.月是思亲人的伤曲 B.月是撩人的悲歌 C.月是孤独人的酒友 D.月是游子的思念 【解析】从后文中“举杯者”可知,横线上所填内容应该与“酒”有 关,故选 C项。 6.默写填空。(8分) (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 愁》)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5)《行路难(其一)》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 含无限悲慨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长沙过贾谊宅》中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 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的句子是: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2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 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水浒传》 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吴用,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 取生辰纲,还体现在使时迁盗盔(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 府)、智取文安县等。 8.综合性学习。(5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会诗 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会诗词】 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 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2分)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 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 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乙)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甲:__C__ 乙:__B__ (2)【咏经典】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 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 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 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1分)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咏诗词弘扬传统 (3)【信中国】 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 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 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 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2 分) 示例:①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 二、阅读(45分) (一)水调歌头(4分)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 人的孤独、苦闷。 10.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岳阳楼记(13分)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 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 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 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 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政通.人和 顺利 (2)朝晖.夕阴 日光 1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3.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4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 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 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 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有。“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 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 悲”。 (三)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14分) 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 1940年 10月 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 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 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 去,就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 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 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 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 3名男子 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 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 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 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 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 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 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 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 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使 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 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 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 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 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 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 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 2 000 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 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 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 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 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中,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远离 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 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 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 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 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有删改) 15.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3分) 照片描述了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 兴趣;引出下文对“阅读伟力”的论述;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阅 读能丰盈人的内心”。 16.阅读第④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国藩们”是怎样的一类人。(3 分) 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的人;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的人;懂得读书 “能养人精神”的人。 17.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举例论证。论证了“阅读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从而引起外在的改变” 的观点。 18.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 而发生的改变。(4分) 示例:曾有一段时间,学业考试复习让我忙碌不堪,心生抱怨,我读 了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书中福楼拜在忙碌中依然会捕捉生活之美, 这种做法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懂得了“人可以忙碌却不可庸碌”的道理, 在忙碌中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四)幽幽七里香(14分)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 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 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 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 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 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 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 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 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 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 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 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 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 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 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 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 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大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其他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 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 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 了温度。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 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 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 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 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 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 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 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 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 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 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 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9.通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2分) 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 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 (2)第②段或第⑩段的画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4分) 示例一:选第②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 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示例二:选第⑩段。作用:照应前文(标 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20.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3分) 故事情 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①收到礼物 珍藏礼物 内心感 受 ②美妙(丰盈、 痴迷) 愉悦 猜疑 ③感动(感 恩、温暖) 21.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5分) 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 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书的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 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 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的详 略安排看出,“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 的可能性最大。示例二: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 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 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三、作文(50分) 22.生活中,总有些事情出人意料,或与人的意愿相违背,却常常触 动我们的心灵,使人思考,让人回味,给人启示…… 请结合自我经历和感悟,以“可是你没有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 章。 要求:(1)先补充题目,再写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 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