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M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1
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和斯大林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
时期
时间
事件
列宁
时期
1917年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8年
苏维埃俄国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2年
苏联建立
斯大
林时期
1928年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33年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
1936年
苏联通过新宪法,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列宁探索新经济
,
国家经济有复兴;
苏联模式斯大林
,
发展重工为中心。
农业实行集体化
,
工业发展计划行。
一、新经济政策
1.
______
年春
,
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
_____________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
实行
____________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
____________
的工资制。
1921
余粮征集制
自由贸易
按劳取酬
二、苏联的工业化
2
.
1926
年
,
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
_________
建设。
____________
年
,
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
_________
。
工业化
1928
-
1937
工业
国
三、农业集体化
3
.
20
世纪
30
年代初
,
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
______________
运动。
四、苏联模式
4
.
1936
年
,
苏联公布了
_________
。新宪法规定
,
苏联是工农
________________
。新宪法也标志着
_________________
。
农业集体化
新宪法
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模式的形成
知识点
1
:新经济政策
5
.
(2019·
安徽
)
经过总结教训
,
列宁认为
,
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
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联实施了
(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B
6
.
1922
年
,
一位外国记者在苏俄考察
,
他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
A
.
城管员到市场
上收缴私人出售的商品
B
.
资本家可以经营部分企业
C
.
喀秋莎到市场卖土豆
D
.
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用品
A
知识点
2
:苏联的工业化
7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曾经是一个不以地理范围而以政治性质命名的国家
,
这个国家的成立时间是
( )
A
.
1921
年
B
.
1922
年
C
.
1924
年
D
.
1929
年
B
8
.
(2019·
攀枝花
)
苏联人民的勤劳的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由传统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大国。这一转变发生在
( )
A
.
十月革命爆发期间
B
.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中
B
知识点
3
:农业集体化
9
.
1927
年底至
1928
年初
,
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起
,
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
(
)
A
.
新经济政策
B
.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10.1927
年底至
1928
年初
,
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
解决粮食问题。下列措施不属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是
(
)
A
.
开展了消灭富农运
动
B
.
加快组建拖拉机站
C
.
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D
.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D
知识点
4
:苏联模式
11
.
斯大林模式不仅对苏联而且对今后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
.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
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C
.
1936
年新宪法的制定
D
.
苏联的成立
C
12
.
(
呼和浩特中考
)
1921
年
,
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
其目的是为了
(
)
A
.
应对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
B
.
解决现实中新的困难和危机
C
.
引进外资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D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
B
13
.
(2019·
定西
)
1921
年苏俄依据国家经济形势
,
大胆地实施了
“
退一步进两步
”
的新经济政策。其中
“
退一步
”
主要是指
(
)
A
.
全面取消自由贸易
B
.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
.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
.
实行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C
14
.
(
南京中考
)
“
1921—1922
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
2.4
亿普特
,
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
4.23
亿普特低了很多。
”
这一变化
,
有助于
(
)
A
.
结束沙皇统治
B
.恢复国民经济
C
.
实现农业集体化
D
.防止生产过剩
B
15
.
斯大林说:
“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
,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
党记住了列
宁的话:没有重工业
,
便无法保持国家的独立;没有重工业
,
苏维埃制度就会灭亡。
”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农业
C
.
重点发展轻工业
D
.重点发展商业
A
16
.
1928
—1937
年
,
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
,
兴建了
6 000
多个大企业
,
其主要目的是
(
)
A
.
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B
.
建立
“
斯大林模式
”
C
.
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17. 1933
年
1
月
,
斯大林在报告中指出:苏联工业总产值在
1932
年末增加到
1928
年水平的
219%
。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
A
.
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计划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
C
.
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
D
.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D
(
)
易错易混: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18
.
(2019·
徐州
)
图片为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
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是
(
)
A
.
十月革命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新经济政策
D
.苏联模式
D
19
.
★
(2019·
日照
)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
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
A
.
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
.
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A
20
.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斯基政府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倒台了
,
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
,
把土地交给农民。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
据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知
(1)
指出材料一中
“
政
权
”
的名称
,
该新政权建立后
“
提出正义的和平
”“
把土地交给农民
”
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工兵代表苏维埃
(
或苏维埃政府
)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废除土地私有制
,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
分给农民耕种。
材料二
1921
年
3
月
,
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决议。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
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
,
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苏俄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
迅速缓解了危机
,
巩固了工农联盟
,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材料三
在世界历史上
,
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
,
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
,
在那个时代
,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
,
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
1
卢布
,
那么
700
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
1
卢布
,
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
1
卢布。对于苏联而言
,
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
在当时
,
苏联的成
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成功的光芒掩盖了快速工业化背后的问题:经济发展不
均衡、人民生活没有得到重大改善
……
(3)
材料三中
“
苏联人的一个创造
”
是指什么?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答出
“
国家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
”
亦可
)
。
(4)
阅读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
,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
要求:围绕主题
,
观点明确
,
史论结合
,
逻辑清晰
)
观点:计划经济给苏联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危机。
论述: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
迅速地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开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
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
片面发展重工业
,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之后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
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1
.
(
苏州中考
)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国情不同
,
工业
化的路径也不同。美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就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工业化道路带有明显的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以农促工。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
……
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
,
1920
年后拖拉机逐渐取代畜力
,
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
……
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
,
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
,
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
,
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
有益于其顺利进行;
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
。
材料二
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
,
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
,
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
,
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
,
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
,
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
,
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
,
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
“
一五
”
计划时期
,
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1)
根据材料一
,
指出美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经验。
主要经验:以农促工;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2)
根据材料二
,
围绕建设重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
,
布哈林和斯大林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布哈林主张: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本国节约获取资金。斯大林主张:剥夺农民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3)
与美国不同
,
苏联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根据材料二
,
这一策略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实行的?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了这一策略的实施?
国际环境:处于资本主义
(
帝国主义
)
的包围之中。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相关文档
- 2020版中考道德与法治一练通第一部2021-11-109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1-1030页
- 河北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2021-11-1026页
- 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2021-11-1034页
-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5物态2021-11-1049页
- 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课件25-22021-11-1014页
-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2021-11-105页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作2021-11-1028页
- 中考数学全程复习方略第二十六讲与2021-11-1079页
- 全国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五2021-11-10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