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 MB
  • 2021-11-10 发布

中考卷-2020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102)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省湘潭市 2020 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6 的绝对值是( ) A. -6 B. 6 C. - 1 6 D. 1 6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详解】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6 的绝对值是 6 故选 B 【点睛】考点:绝对值. 2.地摊经济一词最近彻底火了,发展地摊经济,进行室外经营与有序占道经营,能满足民众消费需求,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活跃市场,刺激经济发展,一经推出,相关微博话 题阅读量就超过了 600000000 次,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80.6 10 B. 76 10 C. 86 10 D. 96 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 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 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 对值<1 时,n 是负数. 【详解】解: 8600000000 6 10  ,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 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 的值以及 n 的值. 3.已知 1 32 nx y 与 4 31 3 x y 是同类项,则 n 的值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可得关于 n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方程即可得到 n 的值. 【详解】解:∵ 1 32 nx y 与 4 31 3 x y 是同类项, ∴n+1=4, 解得,n=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只要两看,即一看所含有的字 母是否相同,二看相同字母的指数是否相同. 4.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A 是圆和矩形的结合,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B 是中心对称图形; C 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D 是轴对称图形,不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的判断,准确理解定义进行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 32 5a a B. 11 22       C. 0(2 5) 1  D. 3 3 62a a a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即可逐一判断. 【详解】解:A、 32 6a a ,故 A 错误; B、 11 22      ,故 B 错误; C、 0(2 5) 1  ,正确; D、 3 3 6a a a  ,故 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的 运算法则及公式. 6.如图, ACD 是 ABC 的外角,若 110ACD   , 50B   ,则 A  ( ) A. 40 B. 50 C. 55 D. 6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ACD 是 ABC 的外角, ∴ ACD =∠B+∠A ∴∠A= ACD -∠B, 50B   ∴∠A=6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为庆祝建党 99 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团支部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给班上同学布 置了一项课外作业,从选出的以下五个内容中任选部分内容进行手抄报的制作:A 、“北斗卫星”:B 、“5G 时代”;C 、“智轨快运系统”; D 、“东风快递”; E 、“高铁”.统计同学们所选内容的频数,绘制如图所示 的折线统计图,则选择“5G 时代”的频率是( ) A. 0.25 B. 0.3 C. 25 D. 30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计算出八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然后用选择“5G 时代”的人数除以八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即可. 【详解】由图知,八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为: 25+30+10+20+15=100 (人) 选择“5G 时代”的人数为:30 人 ∴选择“5G 时代”的频率是: 30 =0.310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读取,及相应频率的计算,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直线 ( 0)y kx b k   经过点 (1,1)P ,当 kx b x  时,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1x  B. 1x  C. 1x  D. 1x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 (1,1)P 代入 ( 0)y kx b k   ,可得 1k b   ,再将 kx b x  变形整理,得 0bx b   ,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将 (1,1)P 代入 ( 0)y kx b k   ,可得 1k b  ,即 1k b   , 整理 kx b x  得, 1 0k x b   , ∴ 0bx b   , 由图像可知 0b  , ∴ 1 0x   , ∴ 1x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题关键在于灵活应用待定系数法和不等式的性质. 二、填空题 9.计算:sin 45  ________. 【答案】 2 2 【解析】 【分析】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书写即可. 【详解】sin 45  2 2 故答案为: 2 2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牢固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0.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 4 的整数可以为________.(任意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3(答案不唯一,3,2,1,0,-1,-2,-3 任意一个均可)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特点,判定出答案为:±3,±2,±1,0 中任意写出一个即可. 【详解】解: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 4 的整数有:-3,3,,-2,2,-1,1,0 从中任选一个即可 故答案为:3(答案不唯一,3,2,1,0,-1,-2,-3 任意一个均可)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数轴特点、绝对值等知识,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1.计算: 8 2  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分析】 先把 8 化简为 2 2 ,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解. 【详解】 8 2  2 2 - 2 = 2 . 故答案为 2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正确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是关键. 12.走路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每天走 6000 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数.手机下载微信运动, 每天记录自己走路的步数,已经成了不少市民时下的习惯.张大爷连续记录了 3 天行走的步数为:6200 步、 5800 步、7200 步,这 3 天步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步. 【答案】6400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解:这 3 天步数的平均数是 6200 5800 7200 64003    (步), 故答案为:640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13.若 3 7 y x  ,则 x y x   ________. 【答案】 4 7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形,代入求职即可; 【详解】由 3 7 y x  可设 3y k , 7x k ,k 是非零整数, 则 7 3 4 4 7 7 7    x y k k k x k k . 故答案为: 4 7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准确利用性质变形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半径为 6 的 O 中,圆心角 60AOB  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6 【解析】 【分析】 直接根据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阴影部分面积为 260 6 6360    , 故答案为: 6 .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5.如图,点 P 是 AOC 的角平分线上一点,PD OA ,垂足为点 D ,且 3PD  ,点 M 是射线OC 上一 动点,则 P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 PM⊥OC 时,PM 最小,再根据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 PM⊥OC 时,PM 最小, 当 PM⊥OC 时, 又∵OP 平分∠AOC, PD OA , 3PD  , ∴PM=PD=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6.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我国独创并且有效的计算工具,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算 筹计数法中,以“纵式”和“横式”两种方式来表示数字如图: 数字 形式 1 2 3 4 5 6 7 8 9 纵式 | || ||| |||| ||||| 横式 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示例如下: 6728 6708 ,则 表示的数是________. 【答案】8167 【解析】 【分析】 根据算筹计数法来计数即可. 【详解】解:根据算筹计数法, 表示的数是:8167 故答案为:8167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筹计数法,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7.解分式方程: 3 21 1 x x x    . 【答案】x=-1 【解析】 【分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 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详解】解: 3 21 1 x x x    去分母得,3+2(x-1)=x, 解得,x=-1, 经检验,x=-1 是原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 18.化简求值: 2 2 31 1 2 1 a a a a        ,其中 2a   . 【答案】 1a  ,-3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先化简,再将 a=-2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 2 2 31 1 2 1 a a a a        = 21 2 ( 1) 1 3 a a a a      = 1a  将 2a   代入得:原式=-2-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分式的运算法则. 19.生死守护,致敬英雄.湘潭 28 名医护人员所在的湖南对口支援湖北黄冈医疗队红安分队,精心救治每一 位患者,出色地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为致敬英雄,某校音乐兴趣小组根据网络盛传的“红旗小姐姐”跳的儋 州调声组建了舞蹈队.现需要选取两名学生作为舞蹈队的领舞,甲、乙两班各推荐了一男生和一女生.(温 馨提示:用男 1、女 1;男 2、女 2 分别表示甲、乙两班 4 个学生) (1)请用列举的方法写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若选取的两人来自不同的班级,且按甲、乙两班先后顺序选取.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恰好 选中一男一女的概率. 【答案】(1)男 1 女 1、男 1 男 2、男 1 女 2、男 2 女 1、男 2 女 2、女 1 女 2;(2) 1 2 . 【解析】 【分析】 (1)直接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即可; (2)画出树状图,找出符合题意的可能结果,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概率即可. 【详解】解:(1)可能出现的结果有:男 1 女 1、男 1 男 2、男 1 女 2、男 2 女 1、男 2 女 2、女 1 女 2; (2)树状图如下: 共有 4 种情况,其中恰好选中一男一女有两种情况, 所以恰好选中一男一女的概率为 2 1 4 2  . 【点睛】本题考查列举法和树状图法,注意结合题意中“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的要求,使用列举法,注意按 一定的顺序列举,做到不重不漏. 20.为了学生的安全,某校决定把一段如图所示的步梯路段进行改造.已知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10mDE  ,其坡度为 1 1: 3i  ,将步梯 DE 改造为斜坡 AF ,其坡度为 2 1: 4i  ,求斜坡 AF 的长度.(结 果精确到 0.01m,参考数据: 3 1.732 , 17 4.122 ) 【答案】斜坡 AF 的长度为 20.61 米. 【解析】 【分析】 先由 DE 的坡度计算 DC 的长度,根据矩形性质得 AB 长度,再由 AF 的坡度得出 BF 的长度,根据勾股定 理计算出 AF 的长度. 【详解】∵ 10mDE  ,其坡度为 1 1: 3i  , ∴在 Rt DCE 中, 2 2 2DE DC CE DC   ∴解得 5DC  ∵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 5AB CD  ∵斜坡 AF 的坡度为 2 1: 4i  ∴ 1 4 AB BF  ∴ 4 20BF AB  在 Rt ABF 中, 2 2 5 17AF AB BF   20.61 (m) ∴斜坡 AF 的长度为 20.61 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坡度的概念,及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用法,熟知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1.“停课不停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网络学习成为了今年春天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离的是身体, 温暖的是人心.“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在钟南山、白衣天使等人众志成城下,战胜了疫情.在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之际,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居家网络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特对他们的网 络学习时长(单位:小时)进行统计.现随机抽取 20 名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 收集数据:4.5,6,5.5,6.5,6.5,5.5,7,6,7.5,8,6.5,8,7.5,5.5,6.5,7,6.5,6,6.5,5 整理数据: 时长 x (小时) 4 5x  5 6x  6 7x  7 8x  人数 2 a 8 4 分析数据: 项目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数据 6.4 6.5 b 应用数据: (1)填空: a ________,b  ________; (2)补全频数直方图; (3)若九年级共有 1000 人参与了网络学习,请估计学习时长在5 7x  小时的人数. 【答案】(1) 6a  , 6.5b  ;(2)见解析;(3)700 人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给数据找出 5 6x  范围内的数据即可;找出数据中次数最多的数据即为所求; (2)根据(1)中的数据画图即可; (3)先算出在 5 7x  的概率,用总数乘以概率即可; 【详解】(1)由总人数是 20 人可得在 5 6x  的人数是 20-2-8-4=6(人),所以 a=6,根据数据显示, 6.5 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数据中心的众数是 6.5; 故 6a  , 6.5b  . (2)由(1)得 6a  可作图: (3)由图可知,学习时长在 5 7x  小时的人数的概率= 6+8 14 7= =20 20 10 , ∴ 71000 =70010 (人). ∴学习时长在5 7x  小时的人数是 700 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据分析的知识点应用,准确计算中位数、众数和概率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在 ABC 中, AB AC ,以 AB 为直径的 O 交 BC 于点 D ,过点 D 作 DE AC ,垂足为点 E . (1)求证: ABD ACD△ ≌△ ; (2)判断直线 DE 与 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直线 DE 与 O 相切,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AB 为 O 的直径得 AD BC ,结合 AB=AC,用 HL 证明全等三角形; (2)由 ABD ACD△ ≌△ 得 BD=BC,结合 AO=BO 得 OD 为 ABC 的中位线,由 DE AC 得OD DE , 可得直线 DE 为 O 切线. 【详解】(1)∵AB 为 O 的直径 ∴ AD BC 在 Rt ADB 和 Rt ADC 中 AD AD AB AC    ∴ ABD ACD△ ≌△ (HL) (2)直线 DE 与 O 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 OD,如图所示: 由 ABD ACD△ ≌△ 知: BD DC , 又∵OA=OB ∴OD 为 ABC 的中位线 ∴ //OD AC ∵ DE AC ∴OD DE ∵OD 为 O 的半径 ∴DE 与 O 相切.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切线的判定,熟知以上知识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为坐标原点,菱形 OABC 的顶点 A 的坐标为 (3,4) . (1)求过点 B 的反比例函数 ky x  的解析式; (2)连接 OB ,过点 B 作 BD OB 交 x 轴于点 D ,求直线 BD 的解析式. 【答案】(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32y x  ;(2)直线 BD 的解析式为 2 20y x   . 【解析】 【分析】 (1)由 A 的坐标求出菱形的边长,利用菱形的性质确定出 B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 式即可;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点 D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BD 解析式即可. 【详解】过点 A 作 AE x 轴,过 B 作 BF x 轴,垂足分别为 E,F,如图, (3,4)A 3OE  , 4AE  , 2 2 5AO OE AE    ∵四边形 OABC 是菱形, 5AO AB OC    , / /AB x 轴, 5EF AB   , 3 5 8OF OE EF      , (8,4)B , 设过 B 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ky x  把 B 点坐标代入得,k=32, 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32y x  ; (2) OB BD , 90OBD  , 90OBF DBF    , 90DBF BDF    , OBF BDF   , 又 90OFB BFD    , OBF BDF  , OF BF BF DF   , 8 4 4 DF   , 解得, 2DF  , 8 2 10OD OF DF      (10,0)D 设 BD 所在直线解析式为 y kx b  , 把 (8,4)B , (10,0)D 分别代入,得: 8 4 10 0 k b k b      解得, 2 20 k b     ∴直线 BD 的解析式为 2 20y x   . 【点睛】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以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4.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某校为提高 学生的阅读品味,现决定购买获得第十届矛盾文学奖的《北上》(徐则臣著)和《牵风记》(徐怀中著)两 种书共 50 本.已知购买 2 本《北上》和 1 本《牵风记》需 100 元;购买 6 本《北上》与购买 7 本《牵风记》 的价格相同. (1)求这两种书的单价; (2)若购买《北上》的数量不少于所购买《牵风记》数量的一半,且购买两种书的总价不超过 1600 元.请 问有哪几种购买方案?哪种购买方案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多少元? 【答案】(1)两种书的单价分别为 35 元和 30 元;(2)共有 4 种购买方案分别为:购买《北上》和《牵风 记》的数量分别为 17 本和 33 本,购买《北上》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18 本和 32 本,购买《北上》 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19 本和 31 本,购买《北上》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20 本和 30 本;其中 购买《北上》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17 本和 33 本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 1585 元. 【解析】 【分析】 (1)设购买《北上》和《牵风记》的单价分别为 x、y,根据“购买 2 本《北上》和 1 本《牵风记》需 100 元”和“ 购买 2 本《北上》和 1 本《牵风记》需 100 元”建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2)设购买《北上》的数量 n 本,则购买《牵风记》的数量为 50-n,根据“购买《北上》的数量不少于所 购买《牵风记》数量的一半”和“购买两种书的总价不超过 1600 元”两个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解答并确定整数 解即可. 【详解】解:(1)设购买《北上》和《牵风记》的单价分别为 x、y 由题意得: 2 100 6 7 x y x y     解得 35 30 x y    答:两种书的单价分别为 35 元和 30 元; (2)设购买《北上》的数量 n 本,则购买《牵风记》的数量为 50-n 根据题意得     1 502 35 30 50 1600 n n n n        解得: 216 203 n  则 n 可以取 17、18、19、20, 当 n=17 时,50-n=33,共花费 17×35+33×30=1585 元; 当 n=18 时,50-n=32,共花费 17×35+33×30=1590 元; 当 n=19 时,50-n=31,共花费 17×35+33×30=1595 元; 当 n=20 时,50-n=30,共花费 17×35+33×30=1600 元; 所以,共有 4 种购买方案分别为:购买《北上》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17 本和 33 本,购买《北上》 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18 本和 32 本,购买《北上》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19 本和 31 本,购买 《北上》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20 本和 30 本;其中购买《北上》和《牵风记》的数量分别为 17 本和 33 本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 1585 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应用,弄清题意、确定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 25.阅读材料: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必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1)特例感知:如图(一),已知边长为 2 的等边 ABC 的重心为点O ,求 OBC 与 ABC 的面积. (2)性质探究:如图(二),已知 ABC 的重心为点O ,请判断 OD OA 、 OBC ABC S S   是否都为定值?如果是, 分别求出这两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3)性质应用:如图(三),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 是 CD 的中点,连接 BE 交对角线 AC 于点 M . ①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4,求 EM 的长度; ②若 1CMES  ,求正方形 ABCD 的面积. 【答案】(1) 3 3 , 3 ;(2)都是定值, 1= 2 OD OA , 1 3 OBC ABC S =S   ;(3)① 2 53EM  ;②12. 【解析】 【分析】 (1)连接 DE,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 1 2 OD AO  ,运用勾股定理求出 AD 的长,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 可; (2)根据(1)的证明可求解; (3)①证明△CME∽△ABM 得 1 2 EM BM  ,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 BE 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②分别求出 S△BMC 和 S△ABM 即可. 【详解】(1)连接 DE,如图, ∵点 O 是 ABC 的重心, AD , BE 是 BC , A C 边上的中线, D E , 为 BC , AC 边上的中点, DE 为 ABC 的中位线, / /DE AB , 1 2DE AB , ~ODE OAB  , 1 2 OD DE OA AB    , 2AB  , 1BD  3AD  , 3 3OD  , 1 1 3 322 2 3 3OBCS BC OD        1 1 2 3 32 2ABCS BC AD       ; (2)由(1)可知, 1 2 OD OA  是定值; 1 12 1 3 2 OBC OABC BC ODS OD S ADBC AD       是定值; (3)①∵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CD AB , 4AB BC CD   , CME AMB  EM CE BM AB   E 为 CD 的中点, 1 22CE CD   2 2 2 5BE BC CE    1 2 EM BM   1 3 EM BE   ,即 2 53EM  ; ② 1CMES  ,且 1 2 ME BM  ∴ 2BMCS  , 1 2 ME BM  , 2 1 4 CME AMB S ME S BM         , 4S 4AMB CMES    , 2 4 6ABC BMC ABMS S S        , 又 ADC ABCS S△ △ 6ADCS  ∴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为:6+6=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 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重心的性质. 26.如图,抛物线 2 5y x bx    与 x 轴交于 A , B 两点. (1)若过点C 的直线 2x 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P ,使点 B 关于直线 OP 的对称点 B恰好落在对称轴上.若存在,请求出点 P 的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当 4b  , 0 2x  时,函数值 y 的最大值满足3 15y  ,求b 的取值范围. 【答案】(1)① 2 4 5y x x    ;②存在, 2 21(2, )7P 或 2 21(2, )7  ;(2) 4 7b  .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即可求出解析式; ②如图 1,若点 P 在 x 轴上方,点 B 关于 OP 对称的点 B在对称轴上,连接 OB 、PB,根据轴对称得到 OB OB  ,PB PB  ,求出点 B 的坐标,勾股定理得到 (2, 21)B ,再根据 PB PB  ,列出方程解答, 同理得到点 P 在 x 轴下方时的坐标即可; (2)当 4b  时,确定对称轴的位置,再结合开口方向,确定当 0 2x  时,函数的增减性,从而得到当 x=2 时,函数取最大值,再列出不等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1)①抛物线 2 5y x bx    的对称轴为直线 2 ( 1) 2     b bx , ∴若过点C 的直线 2x 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则 22 b  ,解得:b=4, ∴ 2 4 5y x x    ; ②存在, 如图 1,若点 P 在 x 轴上方,点 B 关于 OP 对称的点 B在对称轴上,连接OB 、PB, 则OB OB  , PB PB  , 对于 2 4 5y x x    ,令 y=0,则 2 4 5 0x x    , 解得: 1 21, 5x x   , ∴A(-1,0),B(5,0), ∴ 5OB OB   , ∴ 2 2 25 4 21CB OB OC      , ∴ (2, 21)B , 设点 P(2,m), 由 PB PB  可得: 2 221 (5 2)m m    ,解得: 2 21 7m  , ∴ 2 21(2, )7P , 同理,当点 P 在 x 轴下方时, 2 21(2, )7P  , 综上所述,点 2 21(2, )7P 或 2 21(2, )7  (2)∵抛物线 2 5y x bx    的对称轴为直线 2 ( 1) 2     b bx , ∴当 4b  时, 22 bx   , ∵抛物线开口向下,在对称轴左边,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0 2x  时,取 x=2,y 有最大值, 即 4 2 5 2 1y b b      , ∴3 2 1 15b   ,解得:1 7b  , 又∵ 4b  , ∴ 4 7b 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其中第 (1)②问要先画出图形再理解,第(2)问运用到了二次函数的增减性,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二 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