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2.62 KB
  • 2021-11-10 发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 鲁迅】 (1881-1936),原名 周樟寿 ,后改名 周树人 ,字豫山,后改 豫才 ,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 “ 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作者简介 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等。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 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个人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坟》《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集外集拾遗》 学术专著: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汉文学史纲要》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 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 。而 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 ,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主要是为了反驳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错误论调,鼓舞当时的民族自信心。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属鲁迅后期杂文。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背景介绍 驳论文 如何进行驳论? 文本介绍 议论文 — 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 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分类: 立论文 驳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驳论: 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一般结构和形式: 1 、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2 、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3 、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1. 字词注音。 搽 ( ) 玄 虚( ) 省 悟( ) 渺 茫( ) 脊 梁( ) 诓 骗( ) 慨 叹( ) chá xuán xǐnɡ miǎo jǐ kuān ɡ k ǎ i 识文辩词 玄虚: 渺茫: 诓骗: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埋头苦干: 前仆后继: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用谎话骗人。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 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2. 词语解释 自欺欺人: 舍身求法: 地大物博: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 别人。 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 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1. 自由诵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3)文中列出对方的错误论点是什么? 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文章感知 ( 1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文章感知 ( 2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信“地” 信“物” 信“国联” 从来没相 信过自己 现在:求神拜佛 — 自欺力 — 他信力 对方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 两年前 —— 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 —— 只希望国联 现在 —— 一味求神拜佛 ( 3 )文中列出对方的错误论点是什么? 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2. 按 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填写下边的表格。 一 1-2 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 部分 段号 在议论中起的作用 揭示的主旨 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二 三 四 3-5 6-8 9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 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 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 (正面立论) 提出论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作出结论,指出评价方法 要评价自信力的有无应看“中国的脊梁”,不应以偏概全。 对方的谬误论点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是: 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 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 “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 1. 阅读第 1 、 2 自然段,思考: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课文解析 2. 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3.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 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4. 阅读文章3—5段,这部分 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是信“地”信“物” 是“他信” 是“自欺” 是事实 也是事实 却也是事实 直接反驳 5. 第 5 自然 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 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6.文章6—8段, 作者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正面立论,间接反驳敌论点。 这一类人们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 7. “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8.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 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 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上段所立的观点。 9.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埋头苦干的人”: 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拼命硬干的人”: 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为民请命的人”: 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 “舍身求法的人”: 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玄奘、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10. 阅读最后一段,思考: (1)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要从本质上看问题,指出真正有自信力的是中国的革命人民) (2) 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作用 :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2. “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1. 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课文赏析 3. 第9自然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4. 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 1 )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所有中国人) ( 2 ) 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 3 )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所有中国人) ( 4 )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 5 )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 6 )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所有中国人) 5. 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6. 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 1 ) 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诬蔑”一词,重而且狠。正如他人评价鲁迅“好骂人”。但鲁迅的这声怒骂,是情之所至,不得不发的。站在“一边战斗一边被抹杀”者的立场上,这样的怒斥是因为鲁迅是把他对中国的自信力建立在对“中国的脊梁”的无限信任与期待上的,他要为之辩护,是理所当然的。这一声“污蔑”也恰好能给敌人重重的一击,犀利尖刻,彰显了鲁迅先生的语言本色。 · · · · · ( 2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总”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的心理,同时又暗示了其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有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体现了万般无奈之下只有祈求鬼神的沉迷心理。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 · · · ( 3 )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自欺力”“他信力”是作者的新造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组反义词衍义造成,与“自信力”对照,表现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味。 · · · 这篇杂文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请品读文章,找出能体现这些特点的语句。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写法探究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 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课文总结 论据 论点: 两年前 : 不 久 : 现 在 :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 3—5 )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敌论据论点 ( 1—2 ) 偷换概念 板书设计 间接反驳 ( 6—8 )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己论据 古 今 埋头苦干的人 有确信 , 不自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前仆后继的战斗 舍身求法的人 结论 : ( 9 ) 自信力的有无 , 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 , 看地底下 脊 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论点 以偏概全 友邦惊诧论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拓展提升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 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二十一日《申报》登载南京专电云: “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 写于1931年 写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地爱国学生先后三次到南京举行请愿活动。开始,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学生采取欺骗手段,说什么要依靠“国联公理之判决”,要学生回去“安心读书”;后来竟下令枪杀学生,打死打伤一百多人,还发出通电给学生加上了种种罪名,并说什么学生行动引起友好国家(指美、英、法等国)的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家将不像个国家了”,要求各地军政机关对学生严厉镇压。在这样一个险峻的时刻,鲁迅先生挺身而出,从反动电文中拎出“友邦惊诧”的谬论进行批驳,写下了这篇时事短评。 主题和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用他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 揭露了极端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投敌卖国罪行,揭穿了极端凶恶的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