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 MB
  • 2021-11-10 发布

中考必备化学专题复习习题课件第三部分第4节二氧化碳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4节 二氧化碳 课程标准 1. 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3.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4. 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 活动。 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 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性 质 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溶于水,密度比 空气________ 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既不能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 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可用于 ____________ 与氢氧化钠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 无味 可 大 燃烧 支持燃烧 H2O+CO2 H2CO3 红 CO2+Ca(OH)2 CaCO3↓+ H2O 检验CO2 CO2+2NaOH Na2CO3+H2O 用途 作气体肥料;用于灭火;干冰(_________________), 作________,用于____________ 制取 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制取(高温煅烧石灰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生活 和环境 的影响 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吸收 CO2; 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 不能供给呼吸,在进入干涸的深井前必须做 _____________ 固体二氧化碳 制冷剂 人工降雨 CaCO3+2HCl CaCl2+H2O+CO2↑ CaCO3 CaO+CO2↑ 大量植树造林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灯火试验 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详见重点实验) 考点精炼 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5年5考:年第11、 23题,2018年第12、23题,2017年第4、7题,2016年 第6、10题,2015年第12题) 1. 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3- 4-1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A. 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D 2. 如图3-4-2,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 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的是 (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 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⑤ A 3.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   ) A. 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 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 C. 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 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B 4.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 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 止使用化石燃料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难 溶于水的物质 D. 二氧化碳有毒,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 必须先做灯火试验 C 考点点拨 本考点主要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考查,在化 学性质方面掌握“三不”(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能供给呼吸)以及二氧化碳与“两水”(即水和石 灰水)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考点2 二氧化碳与生活(5年3考:2018年第4题, 2017年第9题,2016年第5题) 5.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   ) A. 二氧化碳 B. 单质碳 C. 碳元素 D. 所有含碳化合物 A 6. 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 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 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 (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 吸作用 B. 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 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A 7. 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 质(如图3-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 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 D. 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 D 8. 当下创新利用CO2、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已 成为一种环保时尚。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 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 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CO2可以灭火,但燃着的镁条却可以在CO2中继续 燃烧,生成氧化镁并析出碳的小颗粒,这个变化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研究表明,还可通过下列反应将工业尾气中 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X。CO2+4H2→X+2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Mg+CO2 2MgO+C CH4 (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 (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② 考点点拨 本考点主要考查CO2对环境的影响,大量CO2能造成温 室效应,但CO2不属于污染物。提倡“低碳”生活,工 业上利用实验把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做到变“废” 为“宝”。 重难点突破 突破点 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 典例精练 【例】如图3-4-5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 (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 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 ①浓硫酸 ②浓NaOH溶液 ③饱和NaCl溶液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C 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3-4-6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 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的干 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 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A. 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 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 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 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变式训练 B 思路点拨 本考点要弄清楚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是碳酸,而不是 CO2,探究目的是要证明CO2先跟水反应生成酸,再使石 蕊变红,因此CO2不具有酸性。 重点实验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5年4考:年第23题,2018年第4题,2016年 第23题,2015年第13题) 实验 药品 ________和________(或________) 反应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 装置 固液常温型 装置 特点 方便添加液 体试剂 可以_____________ 可随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稀盐酸 石灰石 大理石 CaCO3+2HCl CaCl2+H2O+CO2↑ 控制反应速率 控 制反应的发生 和停止 收集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 步骤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先固后液)→收集 气体 检验 及验 满 检验:把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中,若 _________ _____,则说明气体为二氧化碳验满:把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说明已经集 满 向上排空气法 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 注意 事项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下,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 颈漏斗中逸出; ②不能用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制取CO2,粉末状的Na2CO3 增大了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反应太快,不利于CO2的收集, 也不利于对反应的控制; ③不能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因为石灰石和稀硫酸 反应生成的白色微溶性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碍反 应继续进行; ④不宜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 氯化氢气体,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 ⑤检验某气体是否为CO2时,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使燃着 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CO2,还可能是氮气等 拓展 实验 室收集CO2一般不采用排水法(CO2能溶于水),但若采用温 热水或用CO2的饱和溶液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例】根据图3-4-7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B都可 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A装置的优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 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收集CO2不能用装置E,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F收集CO2,气体应由 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验满时应该将燃着 的木条放在________(填“m”或“n”)端。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图3-4-8中甲、乙装 置仪器接口顺序是________。 (4)小明将F装置中装入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气体应由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 m n cdab m CO2+Ca(OH)2 CaCO3↓+H2O (5)小静为了防止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对上述实验进行改进,用没有挥发性的稀硫酸代替稀盐 酸,你认为小静同学的方法________(填“合理”或 “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合理 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 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石灰石(或 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6)小东利用一些废弃物设计了如图3-4-9甲所示制取二 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装置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 另写出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 4-9乙①②③④装置中可以起到与该优点相同效果的有 _______。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①③ 广东中考 1. (选择题节选)判断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 打“√”,错误的打“×”。 (1)()除去CO2中的CO方法: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 (2)(2018)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 (   ) (3)(2018)CO2中含有少量O2,可以通过灼热的铜网 除去O2。 (   ) (4)(2017)性质与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 × √ √ (5)(2016)除去CO中的CO2方法:先通过足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 (6)(2015)类推: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 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   ) (7)(2015)操作: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 1/3体积滴有石蕊溶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 变瘪;现象:溶液变红,结论CO2能与石蕊反应。 (   ) √ × × 2. (2016广东)“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 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 出行多乘交通工具 B. 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 C. 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 D. 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B 3. (2016广东)如图3-4-10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 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 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 A.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A 4. (2018广东节选)在图3-4-11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 塞。实验现象有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 a______ (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是:CO2不助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于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5. (2016广东节选)如图3-4-12,选择仪器D~I完 成下列实验操作: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 停止,应选仪器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I CaCO3+2HCl CaCl2+H2O+CO2↑ 6. (广东)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 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 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 (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 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 Ⅰ. 石灰水已完全变质;Ⅱ. _______; Ⅲ. CO2中混有HCl。 CO2过量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 行探究。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Cl CaCl2+H2O+CO2↑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 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 试管中,加入 _____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 淀 猜想Ⅰ不成立 (2) 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 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Na2CO3 澄清石 灰水不 变浑浊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 式 (3) (3)将气体通入盛有 _________溶液的 试管中,再加稀硝 酸 _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AgNO3 产生白色沉淀 AgNO3+HCl AgCl↓+HNO3 【实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 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 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________。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 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 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浓硫酸 排水法收集过程中除去了氯化氢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