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48 KB
- 2021-11-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认识面积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数学第 60 页至第 62 页例 1、例 2 及
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它的教与学是在学
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
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
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在直观
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发张的关键期,他们的具
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
图形,了解平面图形懂得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
周长,也通过学习和平时的生活经验的,对“面积”的内容
有了认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知
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示简单
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测量面积的过
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的必要性,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面积的概念。
教法学法:
微 课——翻转课堂、演示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准备:
微课、学习单、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微视频呈现)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面的大小。
谈话引入,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摸一摸你的手面,
和妈妈比一比手面的大小。
二、充分感知,理解面积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出示主题图。
师: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哪些物体? 摸一摸
这些物体的表面,你感觉到它们的大小了吗?说一说那个物
体的表面大?那个物体的表面小呢?
小结:“物体表面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的的大小,就
是它们的面积”。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物体表面有大小,那平面图形呢?他们有大小吗?
出示一组平面图形。
请你观察比较这组图形,哪个大,那个小呢?利用电子白
板的拖拽功能验证图形的大小。
利用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画一个“角”,请问:它的
面积有多大呢?
小结:“平面上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 操作探究,选取测量工具。
出示了两个面积相近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
师:再来看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可以通过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也可以用“重叠法”,
来无法比较。但都比较不出来。
出示小精灵提供的方法: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得出用正方形做单位测量
最合适。
四、 相应练习,巩固新知。
在此环节指导学生运用电子白板的“拖动”、“注解”“绘
图”等功能完成下列练习。
“摸一摸”(避免学生认为只有向上的面才有面积),
“涂一涂”(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看一看”(帮助学生认识到曲边图形也有面积),
“数一数”(渗透面积的大小与面积单位及其个数有关,
与图形形状无关,体会面积守恒),。
“猜一猜”的练习中,我将运用“屏幕幕布的隐藏”功能,
隐藏着两个图形,一个是由 4 个方格组成,一个是由 12 个
方格组成,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
五、 板书设计:
六、 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这节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
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使用交互是电子白板
和录屏软件录制了“微视频”,让学生以观看“微视频”
的翻转课堂模式完成教学。再视频中,首先让学生说一说,
“什么是面积”。然后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通
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
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然后让学生用
不同方法比较两个面积相近的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
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
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节约了
教学时间!
我觉得这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得不够好:
1、微视频是有局限性的,对学生起不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2、教学语言上还是有不够精练的地方。
总之,我在这节课中,注重体现我追求的教学风格。
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了新课标下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一节新
课堂。但让我感到遗憾的是,细节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师
的随意性还比较强。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我的教
学风格,关注细节,克服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