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72 KB
  • 2021-11-23 发布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教案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教案 第 3 单元 常见的力 8.力与运动 9.弹力 10.摩擦力 11.浮力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 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2、懂得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3、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懂得拉力越大, 小车前进越快,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 4、通过实验,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懂得力能够改变 物体运动的方向。 5、继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力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探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实验探究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力 1、出示课本 23 页的一首诗。 你看得见力吗? 你看不见, 我也看不见。 但我知道, 当降落伞从空中飘落时, 那里有力。 你看得见力吗? 你看不见, 我也看不见。 但我知道, 当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 那里有力。 …… 2、学生自由朗读小诗,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想一想,在这首小 诗中,作者从哪里看到了力? 从降落伞在空中飘落、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中看到了力。 3、除了这些,我们还能从生活中的哪些东西身上看到力?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看到的力。 4、出示课本 24 页的五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我们可以从 这些图中看到力吗? 预设: 图 1,使运动中的自行车停下来,需要力。 图 2,使风车运转起来,需要力。 图 3,磁力小车拐弯,需要力的作用才能完成。 图 4,让皮球弹起来需要力。 图 5,潜艇浮出水面也需要力。 5、教师引导:从刚才大家列举的许多例子中,我们发现物体从一种 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改变需要力的作用,那么究竟是什么力 呢?力又有什么作用呢? 6、出示课本 24 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 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学生自由读一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力,力有什么作用。 7、教师引导: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 由运动变成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活动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1、力真的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 个问题。 2、实验研究的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是否有关系? 3、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假设 1: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没有关系。 假设 2: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有关系,拉力越大,小车前进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 4、出示课本 25 页上面的一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本次 实验的方法。 5、相关交流 实验材料:简易小车一辆、钩码、固定的支架、计时器、活动手册上 的实验记录表等等。 实验方法: 把一根绳子的一头系在小车上,另一头穿过支架扣上钩子,垂在桌子 旁边。 在钩子上钩上钩码,一个一个的增加钩码,分别测一测小车从桌子的 这一头行驶到桌子的另一头,需要多长时间。 实验要领: 一个一个增加钩码的数量,表示小车拉力大小的改变。 在实验前确定好起点和终点,是为了探究固定的距离,小车所用的时 间。 在这个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是小车的重量、小车运动的距离。需要 改变的量是拉力的大小,也就是钩码的数量。 6、学生分小组实验,加强小组合作,做好这个实验,并记录好实验 记录,想一想,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出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究 竟是什么关系? 7、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并说一说本小组得出 的实验结论。 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论,那就 是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确存在关系,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 力小,小车前进慢。 板书:拉力越大,小车前进越快,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 9、刚刚我们探究了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大家想一想, 如果在这个实验中,拉力不变,而往小车上添加重物,那么小车前进 快慢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探究。 10、学生分小组探究小车重量与前进快慢的关系。 11、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通过往小车上添加重物改变小车的重量, 探究小车前进的快慢与小车重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往小车上添 加的重物越重,小车前进的越慢,往小车上添加的重物越轻,小车前 进的越快。 活动三: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 1、刚刚我们探究了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 我们知道了,力能够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那么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 的方向吗?下面我们来探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 2、出示课本 25 页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这幅实验图片,学生 仔细观察,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等等。 3、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斜坡、钢珠、磁铁、白纸、笔等等。 实验方法: 第 1 步: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记录钢珠运动的轨迹。 第 2 步:在钢珠运动轨迹的旁边,放一块磁铁. 第 3 步:再次让钢珠从斜面同一高度滚下,认真观察,钢珠运动的状 态并再次记录钢珠的运动轨迹。 实验要求:比一比钢珠两次从斜面顶端滚下,它们的运动状态和运动 轨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样,又不一样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 的现象? 4、教师强调:本次实验是一次对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不变的是 钢珠的大小、斜面的高度和钢珠从斜面滚落的位置。变化的量是第 2 次实验在钢珠运动路径的旁边放有一块磁铁。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两次实验中,钢珠运动轨迹的变 化,并思考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 6、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现象,再说一说本 小组得出的结论。 7、教师小结:通过这次对比实验,我们发现钢珠从斜面同一位置滚 落下来。它们的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第 1 次钢珠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第 2 次钢珠运动的途中,拐了一个弯。两次运动轨迹的不同,原因在 于这块磁铁。这块磁铁具有磁力,正是磁力影响钢珠运动的轨迹。由 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磁力能够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 活动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力的概念,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 慢与方向,探究了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之间的关系,懂得了拉力 越大,小车前进越快,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探究了磁力能否改 变钢珠的运动方向,懂得了磁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课后,请 大家进一步观察我们周围物体的运动,了解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 系。 9 弹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 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体积或形状,这种性质叫 做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就叫做弹力。 2、通过实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知道在一定范 围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越短。 3、了解弹簧测力计,能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4、使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做一个弹力玩具,进一步体会物体的弹性和 弹力。 教学重点 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 系。 认识弹簧测力计,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钩码弹簧、弹簧测力计、一些大小不同的物 体、制作弹力玩具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弹力 1、出示一根橡皮筋,展示拉伸橡皮筋、弹拨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 橡皮筋的变化。 2、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发现,橡皮筋有一个特点,当我们拉伸 橡皮筋、弹拨橡皮筋的时候,橡皮筋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不过当我们 停止弹拨和拉伸的时候,橡皮筋又可以恢复到原状。除了橡皮筋之外, 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个特点呢? 学生说一说与橡皮筋类似性质的物体。 3、出示课本 26 页上面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与橡皮筋 类似性质的几种物体。 弹簧、海绵、塑料尺等。 4、出示握力器和拉力器,引导:同学们玩过握力器和拉力器吗?握 力器和拉力器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握力器和拉力器的特点。 5、教师引导:像弹簧、橡皮筋、握力器等这些物体所具有的性质, 我们称之为弹性。 6、出示课本 26 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之后,又 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 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7、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并联系橡皮筋、弹簧、握力器等物体 的特点,初步了解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两个概念。 活动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1、我们用力就可以拉伸弹簧,那么我们所用的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 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 27 页上面这幅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 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目的。 3、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弹簧、钩码、小尺等等 实验方法:在固定的架子上依次挂上弹簧,并在弹簧下面的钩子上, 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然后用小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实验探究的问题: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这种 变化有规律吗?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依次在弹簧下面挂上 1 个、2 个、3 个钩码, 然后测量弹簧的长度,并想一想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做 好实验记录。 5、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交流各小组得出的实验结 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发现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存 在着正比关系。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长度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 伸的长度越短。 6、刚才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下 面请大家推测一下,当我们在弹簧下面挂 4 个钩码时,弹簧拉伸长度 会是多少呢?当我们挂 6 个钩码呢? 学生先进行预测,并将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然后进行验证,看一看 自己的验证是否准确。 7、如果我们无限制的在弹簧下面挂上钩码?弹簧会怎么样呢? 当我们无限制的在弹簧下面挂上钩码时,弹簧就会被无限制的拉伸, 拉伸到一定程度时,弹簧就不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也就是说弹簧失去 了弹性。因此,我们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要在弹簧 所能承受的弹性范围之内,过了这个范围,弹簧就会损坏,失去弹力。 活动三:认识和使用测力计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知道具体的力的大小,因此各种测力的 工具就被发明了出来,其中有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弹簧测力 计。 2、出示课本 27 页的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弹簧测 力计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而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提环、指针、刻度、挂钩 4 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 分,都有它的作用。 提环——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 指针——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挂钩——挂住被测量的物体 我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 N 表示。 3、出示课本 27 页左下方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 文字,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 0 刻度处。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4、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一测提起 一些我们常见的物品需要使用多大的力? 操作要求:自己选择 5 种常见的物品,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测,提起这 些物品需要使用多大的力? 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测一测提起常见物品需要的力,教师巡视,提 醒学生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物品,并说一说使用弹簧测力计提 起这些物品要使用多大的力? 活动四:选择合适的物体,做一个弹力玩具 1、刚刚我们学习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下面,我们使用常见的材料 来做一个弹力玩具。 2、出示课本 28 页下面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欣赏别的同学制作 的弹力玩具,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和欲望。 3、教师提出要求:请小组同学合作,先想一想做什么弹力玩具,然 后寻找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制作完成之后,在全班展示一下自己 制作的弹力玩具。 4、学生分小组活动,动手制作弹力玩具。 5、全班交流,展示本小组制作的弹力玩具,其他同学,观察这些弹 力玩具,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活动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弹力,知道弹力是能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或 体积的力,橡皮筋、弹簧和握力器等物品都具有弹力。我们还研究了 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 拉力越小,弹簧拉伸越短。认识了弹簧测力计,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 计来测量常见的物体。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弹力,进一 步认识弹力。 10 摩擦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 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2、明白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 是一种阻力。 3、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 素。 4、通过实验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5、懂得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摩擦力,了解生活中增大摩擦 力和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 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弹簧测力计、木块、有关实验的材料、学生 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摩擦力 1、出示工人推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工人推箱 子吃力吗?为什么非常吃力? 工人推箱子非常吃力,一方面是箱子的重量,另一方面是箱子和地面 有摩擦力。 2、除了箱子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 些地方存在摩擦现象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摩擦现象,并说一说是什么和 什么之间产生了摩擦。 3、出示课本 29 页上面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图 中什么和什么物体之间存在摩擦现象? 预设: 图 1,小女孩的身体和滑梯之间存在摩擦。 图 2,箱子和地面存在摩擦。 图 3,运动员的身体和水之间存在摩擦。 图 4,气球和空气之间存在摩擦。 4、出示课本 29 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 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5、学生仔细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怎样产 生的? 活动二:测量摩擦力 1、摩擦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那么我们怎样去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呢?这就需要用到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 测量。 2、出示课本 30 页上面的一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读一读旁 边的文字,了解测量摩擦力的方法。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 0 刻度处,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 使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对物体的 拉力大小,它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意思,懂得测量摩擦力大小的 方法。 4、学生试着利用弹簧测力计正确测量 1-2 个物体与课桌之间的摩擦 力。 活动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摩擦力有大有小,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摩擦力的大小呢?请 同学们来做一个预测。 预测 1: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 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预测 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接触面面积越大,摩擦 力越大,接触面面积越小,摩擦力越小。 预测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重量有关,物体本身越重,摩擦 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2、出示课本 30 页的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本次实验 的方法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全班交流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预测: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实验材料: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桌面、塑料垫板、砂纸等。 实验方法:将小木块分别放在桌面、塑料垫板、砂纸上,用弹簧测力 计拖动小木块,分别测量出小木块与桌面、塑料垫板、砂纸之间的摩 擦力。 实验要领:本次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是物体本身与桌面、塑料垫板、 砂纸之间接触面的大小,改变的量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本次实验每 一种情况,做三次实验,然后取平均值。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全班交流,出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并交流实验结论,教师小结:通 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 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刚刚这个实验我们仅仅验证了预测一的说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 实验,验证预测二和预测三的说法是否准确。 学生分小组继续实验,验证预测二和预测三的说法。 4、全班交流,教师总结:通过刚刚的实验,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 小,不仅仅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和物体 本身的重量有关系。 5、板书: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大小,物体本身的 重量都有关系。 活动四: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1、物体在水中运动也有阻力,这个阻力来自于物体本身与水之间的 摩擦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减小液体的阻力呢?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 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 31 页上面的第一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 的文字,了解实验方法及要求。 实验目的:探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实验预测: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实验方法:在一个塑料瓶里装大半瓶洗洁精,用等重的橡皮泥做成不 同形状的模型,将这些模型同时放入塑料瓶,仔细观察,比较他们下 沉的速度。 实验要领: 塑料瓶里放的是洗洁精,这样做出来的效果会好一些。 这些不同形状的模型是用等重的橡皮泥做出来的。 3、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要求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 实验结论。 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现象,并说一说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什么样的 结论? 4、教师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大 小与物体本身的形状有关系,水滴形的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是最 小的。因此,我们要减小液体的阻力,就尽量的把物体的形状设计成 流线状。 5、出示有关流线体的知识 流线体通常指的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与水滴相似的形体。具有流 线体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 火车、飞机、潜水艇、轮船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6、流线型的运用 出示大海中的鲸鱼和海豚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鲸鱼和海豚的外 形,认识到它们的外形是流线体,这样的体型有利于减少海水的阻力。 7、交流讨论:如何减小飞机、火箭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呢? 飞机、火箭受到的阻力主要来自于空气,要想减小飞机、火箭在空气 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可以把飞机火箭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这样受 到的阻力最小。 活动五:生活中的摩擦力 1、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过在有些地方,人们想要增大摩擦 力,而有些地方却需要减小摩擦力。 2、出示课本 31 页下面的 5 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情境 中,是要减小摩擦力,还是要增大摩擦力,为什么? 预设: 图 1,给自行车车轴上润滑油是为了减小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 这样可以使骑车子更省力一些。 图 2,加深轮胎花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轮胎 打滑,出现安全事故。 图 3,运动员在手上涂抹镁粉,是为了增加手与杆子之间的摩擦力, 防止手掌因为出汗而打滑。 图 4,冰壶比赛中刷冰,是为了把地面刷得更光滑,减小冰壶与地面 之间的摩擦力,使冰壶滑得更远。 图 5,给轮胎套防滑链,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 轮胎因为地面结冰而打滑。 3、除了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增加摩擦力或者 减小摩擦力的呢? 4、学生列举生活中减小摩擦力或者增加摩擦力的例子。 预设: 增加摩擦力 绳子上面有花纹。 矿泉水瓶盖子上有竖直的花纹。 在皮带传送中,拉紧皮带,并在皮带上上皮带蜡。 减小摩擦力 旱冰鞋底下装有圆轮,是在相同条件下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力。 机械手表戴久了要给它上油。 磁悬浮列车。 拉杆箱下面装上轮子。 儿童滑梯的表面非常光滑。 活动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学会了测 量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了如 何减小液体的阻力,懂得了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我们 经常会根据实际需要减小或者增大摩擦力。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力,进一步了解摩擦力。 11 浮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是指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托举 的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上。 2、通过实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影响,懂得不管物体是 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里都会产生浮力。 3、通过实验,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4、通过让一张 A4 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这个实践活动,引导学生 进一步体会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通过阅读《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体会这个故事中包含的科学道 理。 教学重点 认识浮力,探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水槽、测力计、一些常见的物体、天平、活 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A4 纸等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浮力 1、出示一个水槽,教师在水槽里依次放入橡皮、白纸、塑料小尺、 小木块等等物体,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有什么现象? 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入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 2、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浮力 3、出示课本 32 页上面的一段文字。 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做浮力。正因 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4、学生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浮力的作用。 活动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1、教师引导:物体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会漂浮在水面上,那 么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 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 32 页下面的图和文字,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 边相关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目的: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水槽、一块底面积比较大的橡皮等等。 实验方法:先测出橡皮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再测一测这块橡皮放入 水中受到的拉力,比较一下两次测得的拉力的大小。 3、交流讨论:如果橡皮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 读数会怎样变化? 如果橡皮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小,这 是因为浮力的作用。 4、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测量橡皮在空气中以及水中受到的拉力的 大小。 5、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测得的数据。教师小结:通过测量,我们 发现橡皮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较大,放入水中再用测力计测量,会发 现橡皮受到的拉力比较小。这说明橡皮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这 同时也说明,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换句话说,物体不管 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活动三: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1、教师引导: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 入水底,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的沉浮状态?下面我们继续 探究 2、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作出推测。 推测一:与物体的重量有关。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 是不一样的,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下去,重量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预测二:与物体的体积有关,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 不一样,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体积越小,越容易沉入水里。 3、下面我们同样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我们先来验证推 测一的说法。 4、出示课本 33 页第 1 个实验,学生仔细读一读,了解这个实验的材 料、方法与要求等等。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 结论。 6、全班交流,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现象,说一说实验结论,教师 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 态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质量大的物体容易下沉,质量小的物体容 易上浮。 7、验证预测二的说法。 出示课本 33 页的第 2 个实验,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 字,了解这次实验的问题实验材料以及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全班交流,分 享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 沉浮状态也不一样,通常来说,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上浮, 体积小的物体容易下沉。 8、全班交流: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你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 浮状态呢? 预设:一般来讲,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质量,二是 体积。 活动四:让一张 A4 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1、我们刚刚探究了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两个因素——质量和体积,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请大家想办法让一张 A4 纸在水中承 载更多的硬币,看谁承载的硬币最多。 2、出示课本 34 页上面两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本次活动的 要求。 3、教师引导各小组讨论交流,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一张 A4 纸在 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4、各小组开始活动,运用本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5、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说一说本小组在 A4 纸上放了多少硬币? 6、评选本次活动的优胜小组,采访优胜小组成员,请他们说一说自 己采用什么方法,让 A4 纸承载这么多的硬币? 预设一:将白纸折成一张纸船的形状,可以承载更多的硬币。 预设二:将白纸折叠成长方体的形状,把接触水面的面积折得更大一 些,这样白纸受到的浮力更大,就可以承载更多的硬币。 7、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由此可见,我们动手进行这个 活动的时候,要想一想我们学习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灵活的结合起 来,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活动五:《曹冲称象》中的科学道理 1、教师引导:我们大家小时候就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故 事让我们见识到了曹冲的聪明机智,那么,《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包 含什么科学道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 34 页《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想一想,《曹 冲称象》象这个故事包含的科学道理。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故事中的道理。 预设: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运用的是水的浮力的原理。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曹冲灵活的运用了浮力的原理。在其他条 件都不改变的情况下,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大 象的重量和船上石头的重量是一样的。大象又高又大,不可以用称称 量,不过石头是一块一块的,可以称出它们的重量。 活动六:课堂总结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曹冲聪明的利用了浮力的原理,称出了大象 的重量。这也说明,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 法,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