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9 KB
  • 2021-12-10 发布

2020秋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教案(含目录)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秋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教案 第三单元 电和磁 ‎1 简单电路 ‎2 导体和绝缘体 ‎3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4 研究磁铁 ‎5 电磁铁 第三单元   电和磁 第1课   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个完整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和用电器三个部分。‎ ‎2、认识到电路的接通都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流回电源负极,构成通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 ‎2、观察描述记录有关数据。‎ ‎3、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电的探究兴趣。‎ 二、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探究过程很短而且不严谨,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探究欲,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重点与难点 ‎ 重点:知道一个完整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和用电器三个部分。‎ 难点:认识到电路的接通都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流回电源负极,构成通路。‎ 四、教学过程 ‎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欣赏圣诞树,提出问题 ‎2、揭示课题: 大部分同学都对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非常感兴趣,那么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板书:让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二、观察电路元件,了解结构功能 ‎1、提问:请小组长拿出小灯泡,小组成员共同观察灯泡的结构 ‎2、学生汇报,教师介绍灯泡的结构。‎ ‎3、提问: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哪些材料呢?‎ ‎4、学生汇报并观察电池和导线的结构。‎ ‎5、教师介绍电池和导线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三、探究“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1、猜想电路,确定方案 ‎1)提问:如何使用一个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让小灯泡亮起来。‎ ‎2)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他的回答用灯泡、电池的模型贴出连接方法。‎ ‎3)组内交流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并用电池、灯泡模型和记号笔在记录单上呈现出连接方法。‎ ‎4)小组汇报各自的想法,教师归类呈现 ‎2、动手操作,探究连接方法 ‎1)各小组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接亮的电路简图下方打“√”,没接亮的打“×”。‎ ‎2)汇报交流接亮的电路连接方法,。‎ ‎3)引导观察思考:这些接亮的连接方法都有哪些共同点呢?‎ ‎4)归纳小结: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这样小灯泡就能亮起来了。‎ ‎3、了解电流流向,建构“通路”概念 ‎1)那为什么这么连,小灯泡就能亮起来呢?我们要去看看电是怎么流的。(PPT播放电流)‎ ‎2)学生汇报,教师让学生用手指沿着电流方向走几遍并揭示“通路”概念。‎ ‎3)出示一张正极连着螺纹外壳的图片(PPT展示),这一种电路中的电该怎么流。‎ ‎4)学生汇报 ‎5)教师总结:电从正极出发,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从另一个连接点出来,形成通路,灯泡就亮起来了。‎ ‎4、展示没有接亮小灯泡的方法,分析原因 ‎1)出示没接亮的电路,引导观察分类。‎ ‎2)提问:这几个连接方式为什么没接亮小灯泡呢?‎ ‎3)学生汇报,教师简单介绍“断路”、“短路”。‎ 活动四、尝试在电路中加入“电池盒和灯座”‎ ‎1)发现刚才连接的简单电路的不便之处,提出接入“电池盒和灯座”的必要性。‎ ‎2)学生汇报,教师播放电池盒、灯座的使用视频。‎ ‎3)小组长取材料,开始实验。‎ ‎4)请一位学生上台画出黑板上的连接方法。(板书:完整电路)‎ 活动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再给你们一些小灯泡,你能让它们都亮起来吗?‎ ‎2、总结: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第2课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说明依据;‎ ‎2、能自主设计方案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检验,并记录研究情况。‎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过程,在研究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愿意交流与合作;‎ ‎2、体验到物体导电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体会到科学学习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并愿意改进安全用电方面的不足。‎ 教学重点:是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教学准备:电池、开关、小灯泡、及准备各种待检测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各种简单电路,如果我们在这些简单电路上接上一些物体,电路中的灯泡还会亮吗?‎ 学生发表见解,并说明依据。‎ ‎2、刚才,同学们对物体是否导电进行了预测,并说明了其导电的依据,但我们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的结果还需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接下来,我们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物体是否导电?‎ 学生分组交流。‎ 交流验证做法,全班达成一致。‎ 二、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分组进行验证 ‎1、每个小组要利用电路材料设计一个“物体导电检验器”。‎ ‎2、学生分组设计方案,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适当指点。‎ 全班交流、评价验证方案,选取最佳方案。‎ ‎3、选取电路元件和检验材料,结合方案验证物体能否导电,要求验证前先进行预测再验证,并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预测和验证的结果。‎ 三、交流验证结果 ‎1、学生汇报对物体导电性的验证结果。‎ 汇报内容:①容易导电的材料有哪些?不容易导电的材料有哪些?‎ ‎②验证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或新想法或问题?‎ ‎2、学生反思和交流:为什么检验结果和预测结果有不同?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四、水能否导电 ‎1、提出问题:水能否导电?‎ 小组讨论如何进行实验。‎ 汇报、交流。‎ ‎2、分组操作:逐渐增加电池的节数,再检测不导电的物体——浓盐水。‎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及发现。‎ 五、人体导电 ‎1、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人体导电试验”(先用学生制作的检测器检测人体是否导电,然后,教师提供验电球,让学生再检测人体的导电性)。‎ 学生谈试验后的想法。‎ ‎2、讲述:①物体导不导电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②导体和绝缘体概念。生阅读书第33页。‎ 六、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及电的安全使用 ‎1、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和绝缘体?它们有什么用?‎ ‎2、学生观察与辨认:电笔、黑胶布、插头、插座、开关、闸刀。‎ 它们是由那些材料构成的?分析一下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能?你是怎么知道的?‎ 想一想,一种工具,为什么要用两种材料去制造呢?‎ 分析电线杆上的导体和绝缘体。废旧电路板及元件、电料和工具上的导体和绝缘体。‎ ‎3、电力给我们带来了能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他也有巨大的力量,如果我们不能够合理的使用,就会被电击伤。‎ ‎    看书本,说一说,这些行为错在哪里?‎ ‎    电线杆上不晾衣衫;高压电线下不放风筝;不用湿手触摸电灯泡;不将大量的用电器插在一个接线板上;注意触电的标志。学生就如何安全使用电器、电料和工具进行交流。‎ 七、课后延伸活动 生活中,湿木头是容易导电的物体,但在我们的检测中却不容易导电,请你(最好和你的家长合作)研究:湿木头在什么情况下才容易导电,将研究报告上交给科学老师。(提示:使用简单材料,不要用220v市电进行实验)‎ 板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 绝缘体(不易导电)    导体(易导电)‎ 塑料尺                铅笔芯 ‎……                  ……‎ 课后记:‎ ‎ ‎ ‎ ‎ ‎ 第3课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 ‎2、能够根据在检测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做假设性的解释;‎ ‎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反思;‎ ‎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检测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解暗箱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 ‎3、知道解暗箱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有顺序的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教学准备:导线、电池、小灯泡和暗盒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研究情境 谈话:老师手里有几根导线,你知道它们中哪些是相同的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学生提出方法,师生共同完成。‎ 二、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的电路 ‎1、提问:看不到的电路我们怎样研究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的一些意见和想法。‎ ‎2、教师提供暗箱让学生研究,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部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 教师讲解:这种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的装置就是检测器。‎ ‎3、让学生通过研讨,确定检测器的组成。‎ ‎4、学生设计验证的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关键是在检测中的验证记录,最终学生要根据验证记录来判断暗箱的电路。‎ 学生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电路活动。‎ 三、活动记录的整理与交流汇报 ‎1、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示。‎ ‎2、小组间进行交流,引导说出本组验证的想法和依据。‎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 四、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1、学生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找出判断正确与否的原因所在。‎ ‎2、学生说出自己的探究体会和验证后的反思。‎ ‎3、教师布置在今后探究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 ‎ ‎ 第4课   研究磁铁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2、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 ‎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教学重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自制水浮式指南针。‎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回形针、针、小铁钉、细线、卡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们想看吗?(想)‎ 教师演示:唐老鸭磁性玩具。‎ ‎2、提问:唐老鸭为什么会翩翩起舞呢?(有吸铁石吸着)‎ 二、探究活动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讲述:吸铁石在科学上称作磁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课题),你们在平时看到过哪些形状的磁铁?‎ 学生汇报。‎ ‎2)提问:还有哪些形状的磁铁?‎ 教师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菱形磁铁(指南针),学生辨认。‎ ‎2、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几种形状的磁铁,你们知道磁铁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汇报:磁铁会吸铁。‎ ‎2)谈话:磁铁还有哪些性质?你们想研究吗?老师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回形针和装了一些水的烧杯,你们想怎样研究?‎ 小组内交流。‎ ‎3)学生分小组探究,做好记录。(记录在书后“活动记录”上)‎ ‎4)汇报: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隔着物体能吸铁。(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5)教师出示:指南针。(向学生介绍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成为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成为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被称为司南。磁铁和指南针都有一样的性质。)‎ ‎6)提问:那么磁铁是否也可以指南北方向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学生思考、议论)‎ ‎7)讲述:悬浮法和悬挂法。下面我们悬挂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小组内探究。(用细线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 汇报:磁铁可以指南北方向。(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8)再问:磁铁还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汇报)‎ ‎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磁铁有了这么多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学生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 ‎4、探究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1)我们来猜一猜这块条形磁铁和这块环形磁铁的磁力谁大谁小?(学生猜测)‎ ‎2)点拨:要想知道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来?‎ 学生小组内交流。‎ 汇报:比吸回形针的数量;比吸铁的距离远近。‎ ‎3)每一个小组自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汇报交流。‎ 三、拓展应用 ‎1、课后利用磁铁的性质制作一个指南针或磁铁玩具。‎ ‎2、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生谈体会和收获)‎ 板书设计:                磁铁 ‎ ‎             种类:条形磁铁、蹄形磁铁…‎ ‎              性质:能吸铁、磁力有大小、南北极 课后记:‎ ‎ ‎ ‎ ‎ ‎ ‎ ‎ ‎ ‎ ‎ ‎ ‎ 第5课  电磁铁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知道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3、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 ‎2、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    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教学难点:‎ 知道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 教师:导线、铁钉(用火烧过的)、大头针、指南针、电视资料 学生:电池、大头针、透明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知道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能力目标:‎ 会制作铁钉电磁铁。‎ 会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   知道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把导线绕在一枚大铁钉上,铁钉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板书课题:电磁铁)‎ 二、制作铁钉电磁铁 ‎1、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 ‎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3)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电磁铁做好了没有?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注意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描述,指导正确的实验方法。)‎ ‎3、电磁铁做好以后,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具有磁性吗?为什么?(介绍磁化现象)‎ 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你们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哪里比较强?哪里比较弱?怎么知道的?‎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普通的磁铁来说,磁性强的地方是磁极。电磁铁有磁极吗?我们可以验证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吗?怎么做?‎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实验方法。‎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实验发现: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南北极各在那一端?‎ ‎4、各小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比较磁极位置不一样的小组的电磁铁(注意电池的接法要与汇报前一致),找出2者之间的差别。‎ ‎5、讨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 交流发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能力目标:‎ 会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    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磁铁磁力大小是一样的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 二、做出我们的假设 ‎1、上节课我们制作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的磁性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 ‎2、如果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应该怎么做?‎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强调假设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尽量避免无端的猜测。‎ 全班交流,教师简要板书。‎ 三、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我们的这些假设可以被证明吗?应该怎么做实验证明?‎ 以研究线圈圈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要想知道电磁铁的线圈增多时,磁力是会加大还是减小,我们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线圈的圈数会对磁性造成影响呢?‎ 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 根据计划,各小组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填写实验记录表。‎ 四、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你们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吗?‎ ‎2、播放电视资料,增加学生的见识。‎ ‎3、谈话:请你设想一下,你还能把电磁铁应用到哪些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电磁铁 ‎                        通电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                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有关。‎ 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电池少磁力小,电池多磁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