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0 KB
  • 2021-12-23 发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轴对称图形 ︳青岛版 (8)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图案美—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信息窗1图案美—对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轴对称,能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掌握一些平面图形对称轴的数量。‎ 过程与方法:‎ 经过整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轴对称 ‎【教学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数量,能画出对称轴。‎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每周周一的早晨,我们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 多媒体出示)你能快速的说出它们是哪个国家或是地区的旗帜吗?(扩充学生知识面,特别强调澳门行政区区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谈话: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说出自己对这些图形特征的认识。‎ ‎3、谈话: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实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进一步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图案美——对称)‎ 二、探究新知,巩固练习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谈话:你是怎样判断出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 ‎(以澳门行政区区旗为例,让学生解释并演示)‎ 总结: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直线)‎ ‎2、谈话:这幅图是哪个国家的旗帜?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出示古巴的旗帜图)‎ 重点强调: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是图案也应该是对称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图形的对称轴条数 ‎1、谈话: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 ‎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谈话: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为什么?(学生质疑,在质疑中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 结合手中的学具,在小组内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探究各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作好记录。‎ 具体要求:‎ 第一步:结合手中的学具,先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第二步:将你找到的对称轴在图上画出来,并在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第三步: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结果。‎ 图形名称 对称轴条数 长方形 ‎ ‎ 正方形 ‎ ‎ 等腰三角形 ‎ ‎ 等腰梯形 ‎ ‎ 圆形 ‎ ‎ ‎4、学生汇报探索结果,教师课件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总结画对称轴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概括:对称轴是直线,不是线段,所以画对称轴的时候要画到图形的外面一些。而且,它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图形中的,要画虚线或是点画线。‎ ‎5、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2)自主练习:课本16页: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为以后学习画轴对称图形做铺垫,没有折痕根据方格就能确定出对称轴,为什么?因为左右两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生活中的数学 谈话: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漂亮的生活中的对称,请大家欣赏。(多媒体动态显示)‎ ‎2、学生创作 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折一折、画一画,再剪一剪,看谁剪出的轴对称图形最漂亮!(考虑到学生带剪刀到学校不安全,所以此环节设计成了课后作业,下一节课再交流展示)‎ 四、回顾整理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定义,明确学过的平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对称轴时应该注意什么?等等)‎ 五、小游戏 大家一起来:‎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游戏规则:‎ ‎ 每人轮流按顺序报一个字母。如果,你认为你所报字母的形状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你就迅速站起来报出;如果,你认为你报的字母形状不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你只需坐在座位上报就可以了。其他同学仔细听,如果这位同学报对了,就随后击掌一次;如果,这位同学报错了,就击掌两次次。‎ ‎(最后给学生一种轻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