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5 MB
  • 2022-02-10 发布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1课-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下册 第31课 内容一 论语·雍也篇第六(二) 内容二 世说新语·德行(节选) 内容一 论语·雍也篇第六(二)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将进酒》。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论语·雍也篇第六(二)》,老师读一句,学 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骍、可使从政也与(yú)、闵、骞、 费(bì)宰、牖、命矣夫(fú)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6.6 1.文白对读。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 其舍诸?” 译文: 孔子谈到冉雍,说:“赤色、两角周正的小耕牛,虽 然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岂会舍弃它?” 2.素解文意。 点拨:本章反映了孔子选贤举能的用人观念和反对任人唯亲 的主张。他认为,统治者在选拔任用人才时,不能只看出身。 拓展:周代崇尚红色,祭祀用的牛要求是红毛,牛角不能有 任何破损并要周正,也不能用普通耕牛,即本章所说的“犁 牛”。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6.7 1. 文白对读。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 矣。”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心长期不离仁德,其他的学生只是偶 尔想起一下罢了。” 2.素解文意。 点拨:颜回对孔子的仁爱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能长期坚 持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得到了孔子 的称赞。 链接:《谈迁修史》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6.8 1. 文白对读。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 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 “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人,能让他治理政事吗?”孔 子说:“仲由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难的?”又问: “端木赐呢,能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情 达理,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难的?”又问:“冉求呢?能让 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让他治理政事 有什么难的?” 2. 素解文意。 点拨:在本章里,孔子对这三个学生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我们从中也可以 看出,孔子认为参与政事的人应该具备的情操、才华等。 链接:季康子(?~前468),即季孙肥,谥康,故史称“季 康子”,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当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 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 权臣。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6.9 1.文白对读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 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命闵子骞做费县的长官,闵子骞对来人说: “请好好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来找我,那我一定逃到汶水北 边去。” 2.素解文意 点拨:宋代大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为赞赏,他认为, 生逢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如 果硬碰硬或者软弱妥协都会受到迫害,像闵子骞这样刚柔相 济,才能应付自如。 链接:《子骞谏父》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6.10 1.文白对读。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伯牛生了病,孔子去探问他,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 “活不了了,这是命啊!这样的人竟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 人竟有这样的病!” 2.素解文意 启思:冉耕是谁? 提示:冉耕(约前544~?),字伯牛,春秋末鲁国人,孔 子的弟子,因患恶疾早逝。他为人正派,善于待人接物,以 德行著称。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世说新语·德行(节选)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雍也篇第六(二)》。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世说新语·德行(节选)》,老师读一句,学 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德行(xìng)、铛、主簿(bù)、 归以遗(wèi)母、沪渎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从“吴郡陈遗”到“归以遗母”。 1.文白对读。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 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译文: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 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时,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 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 2.素解文意。 启思:文中说陈遗“至孝”,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孝心? 请一边读课文一边圈划出要点。 提示:“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拓展:后世所说的“焦饭遗母”“陈遗饭感”等均是指这个 故事,唐代李翰《蒙求》中的“陈遗饭感,陶侃酒限”和明 代萧良有《龙文鞭影》中的“干椹杨沛,焦饭陈遗”也都用 了这个典故。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后值孙恩贼出吴郡”到“时人以 为纯孝之报也”。 1. 文白对读。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 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 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 也。 译文: 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太守袁山松立马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了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 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战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 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都饿死了,唯独陈遗靠吃 锅巴活了下来。当时人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纯厚孝心的回报。 2.素解文意。 链接:据《南史·孝义传上》记载,陈遗焦饭遗母的故事还 有后续发展:“母昼夜泣涕,目为失明,耳无所闻。遗还入 户,再拜号咽,母豁然即明。”意思是,陈遗的母亲因为听 到兵败的消息,以为儿子不能生还,所以日夜哭泣,以致双 目失明,等陈遗回家之后,母亲的双眼竟然复明了。 点拨:陈遗事先并不知道即将发生战争,他秉着一颗纯厚的 孝心来储存带给母亲的锅巴。因此,不论这是不是上天对他 的恩泽,他的孝行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