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 MB
- 2022-02-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3.
古诗词三首
课文导入
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自然中数不胜数、形态万千的景物,在不同心境的人眼里,表现出来的情态也不尽相同。诗人们常常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抒豪情壮志,或写离别乡愁
……
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别样的风景,别样的情怀!
我会写
德
鹊
蝉
我会写
德
dé
组词:品德 德高望重
这里的横不能丢。
易写错
鹊
què
组词:喜鹊 声名鹊起
这里是横平。
易写错
蝉
chán
组词:鸣蝉 蝉蜕
竖要长。
易写错
作者简介
孟浩然
(
689—740
),字浩然,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王孟”。因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主要作品有
《
春晓
》《
过故人庄
》《
宿建德江
》
等。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建德江:
词语理解
雾气笼罩的江中小块陆地。
烟渚:
移动小船。
移舟:
指诗人孟浩然。
客:
停泊。
泊:
空旷的原野。
野旷:
天比树还低。
天低树:
1.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整体感知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
填空。
题目
里的“宿”字与诗句里的“
_____
”前后照应,点明了
______
,“建德江”交代了诗人停宿的
_______
。
日暮
地点
时间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后两句所描绘的画面。
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看起来比近处的树还要低矮。江水是那么清澈透明,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和自己是那么的亲近。
诗意解读
1.
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个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摄全诗内容的是“愁”字。
2.
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是哪句诗?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移舟泊烟渚”这句诗点题兼写环境。
“移舟”点出诗人在江上;“泊”呼应题目中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又为下句抒发日暮无归的羁旅愁思营造氛围。
3.
“日暮客愁新”中“新”字有何内涵?
“新”字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愁思,即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旧忧。
4.
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对偶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诗一方面抓住了日暮时分建德江畔的景色特点,写出了自然之美:野旷、天低,写远景;江清、月近写近景。另一方面,以野旷、江清之景烘托诗人羁旅的新愁旧忧,情景交融:原野空旷,方显得远天低于树;江水清澈,才见明月近人。旷野无限,乡关万里,诗人更觉寂寥凄凉;月来相伴,平添慰藉,却始终驱散不了那羁旅之人暮宿江舟的种种愁绪。
诗歌结构
宿建德江
所感
所见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羁旅愁思
感慨人生
《
宿建德江
》
描写了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看到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主题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
(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文学成就也都很高,人们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代表作有
《
惠崇
<
春江晚景
>》《
题西林壁
》《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
等。
打翻的墨水。这里指乌云像打翻的墨水,乌黑一片。
翻墨:
词语理解
跳动的珍珠。这里是说雨点大,杂乱无序。
跳珠:
没来得及。
未:
潮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水如天:
白色的雨点。
白雨:
1.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整体感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 苏轼
2.
填空。
从观察顺序来看,诗人苏轼观察的地点先在
______
,后在
______
;从写作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描绘了西湖上的四幅画面: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船中
云翻
楼上
天晴
风卷
雨泻
3.
结合注释,根据你的理解分别说说两联诗的意思。
(
1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给遮挡住,白花花的雨点落在湖面像跳珠一样,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了船舱。
(
2
)忽然之间,狂风席卷大地,刹那间吹散了满天的乌云。站在望湖楼上往下看去,西湖上水平如镜、水天一色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诗句解读
1.
朗读全诗,思考: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比喻修辞。
乌云
打翻的墨水
雨点
跳动的珍珠
生动形象地表现乌云之黑、雨势之急以及天气骤然变化的紧张气氛。
2.
“
卷地风来忽吹散
”中“忽”字体现了夏季怎样的特点?
“忽”字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体现了夏天天气变化快的特点。
3.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在楼上所见的雨景的?
诗人描写了云、雨、风、水、山、船、楼等景物。
动态多
变化快
“未遮山”“乱入船”
“忽吹散”“水如天”
“翻”“遮”“跳”
“入”“吹”
句句写景
句句含情
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所见雨景
诗歌结构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云
——
翻墨
——
乌云滚滚
雨
——
跳珠
——
暴雨倾盆
风
——
卷地
——
风停雨住
水
——
如天
——
水天一色
骤雨来去
西湖醉人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描写了西湖的雨急来急去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雨天西湖的奇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歌主题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
(
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力图恢复中原。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山河的作品。主要作品有
《
清平乐
·
村居
》《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
等。
横斜突兀的树枝。
别枝:
词语理解
听到。
听取:
稀疏的雨点。
两三点雨:
蝉儿不停地鸣叫。
鸣蝉:
过去的。
旧时:
用茅草盖的小屋舍。
茅店:
鹊儿被惊醒。
惊鹊:
天边。
天外:
写天空星星稀少的情景。
七八个星: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本指土地神,后把乡村祭土地神的庙叫作社。
社林:
稀疏的雨点。
两三点雨:
过去的。
旧时:
用茅草盖的小屋舍。
茅店:
同“现”。
见:
写天空星星稀少的情景。
七八个星:
1.
划分这首词的朗读节奏。
整体感知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 辛弃疾
2.
填空。
《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描写了黄沙岭夜里明月惊鹊、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星疏雨稀等优美景色。
清风鸣蝉
稻花飘香
蛙声一片
词意解读
1.
朗读词的上阕,想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上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亮的月亮,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半夜里清风吹拂枝头,蝉也叫了起来。
词意解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的香气在田野间弥漫,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蛙声伴着阵阵稻花香,农民正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
词人寓情于景,洋溢着喜悦之情。
2.
朗读词的下阕,想想:写了什么内容?
写了作者找地方避雨的情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下
阕
这些都与上阕清幽的夜色、恬静的气氛和朴素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说明“雨”是轻微的细雨
道出了“星”是寥落的疏星
思考:最后两句写出了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最后两句点明了词人的身份
——
行人,表达了词人因阵雨将临急于避雨,忽然找到茅店可以避一避时的欣慰之情。
诗歌结构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上阕:描写夏夜农村田野景物
下阕:描写找地方避雨的情景
清风 鸣蝉
稻花香
七八个星
茅店社林
喜悦与欣慰
明月 惊鹊
蛙声
两三点雨
路转溪桥
《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这首词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通过对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飘香、蛙声一片、星疏雨稀等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诗歌主题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
1.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亲之感。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诗人眼里,寄托着对故乡亲朋好友的无限思念。如杜甫的
《
月夜忆舍弟
》
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如王维
《
山居秋暝
》
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的就是一幅优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知识拓展
借景抒情
是指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如古诗
《
宿建德江
》
,作者在旅途中看见“日暮”,便添“新愁”;看见“江月”,“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真意切。
写作方法
随堂小练
一、看拼音,写汉字。
dé què chán
建( )江 惊( ) 鸣( )
德
鹊
蝉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看起来比近处的树还要低矮。江水是那么清澈透明,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和自己是那么的亲近。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给遮挡住。白花花的雨点落在湖面像跳珠一样,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了船舱。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是一首描写( )的词。( )是词牌名,( )是词题。
A.
边塞风光
B.
田园风光
C.
夜行黄沙道中
D.
西江月
B
D
C
2.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黄沙岭夜里看到和听到的(
)等美好景色。
A.
明月清风
B.
疏星稀雨
C.
鹊惊蝉鸣
D.
稻花飘香
E.
蛙声一片
A B C D E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
《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
课后习题解析
朗读方法指导:
朗读古诗词要注意诗(词)句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读,读出诗词的韵味。
《
宿建德江
》
要读出诗人的愁绪;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要读出诗人情感的变化,由骤雨初来时的紧张到赏雨时的愉悦;
《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要读出词人的喜悦之情。
背诵方法指导:
背诵课文同样也要在深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还要在头脑中展开想象,感悟作者描绘的画面。比如背诵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这首诗,心中想象“云如墨
——
雨如珠
——
风卷地
——
水如天”四幅画面,就能很快地熟背课文了。
默写方法指导:
在背熟的基础上默写,注意“鹊、鸣、蝉、蛙、茅、溪”等字的字形,不要写错。
2.《
宿建德江
》《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解析:
《
宿建德江
》
中描写月的诗句是“江清月近人”意思是:江水清澈,附身观看,倒映在水中的月影离我是那么近。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自己仕途失意、在外漫游的时期,自然有一种仕途的失意,羁旅的惆怅,见到江中的明月如此近人,自然更增加了思念家乡的情感。
《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描写月的词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飞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这首词是作者被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此时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这首词描写的也是农村的田园生活,心情自然是喜悦的。词句描写月光下喜鹊惊飞的场面也是一幅优美祥和的画面,正所谓景由心生,足见词人喜悦的心情。
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
“
看
”
到了怎样的画面。
解析:
第一句:乌云像是打翻的墨水,笼罩着天空,天色十分昏黑,黑沉沉的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似的。远处的山和天空一样高,还隐约可见,让人感觉如果不是还有远处的高山在顶着,天就要塌下来了。
第二句:大雨倾盆而下,湖面茫茫一片,豆大的雨点落在湖面上,溅起朵朵水花。雨大势急,雨点打在停岸的船上,水花都溅到了船舱里。
第三句:忽然间,一阵狂风袭来,雨点到处乱飞,肆无忌惮地向望湖楼里刮去。没过多久,天空中的乌云就被吹散了,雨也停了,天空瞬间明亮起来。
第四句:云散雨停之后,作者站在望湖楼上向下看,湖面上雾蒙蒙一片,仿佛一片人间仙境,一眼望去分不清哪里是湖,哪里是天。
课后作业
找出一些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读一读吧。
相关文档
-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滔滔多瑙河2022-02-1116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6课 画一幅2022-02-1114页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圆的面2022-02-1185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4 线与造型 |人2022-02-1121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2022-02-1117页
-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汤2022-02-1131页
-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总复习-第二部2022-02-1118页
- 人教版6年级下语文课件:第一单元-桃2022-02-1134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7单元 第4课2022-02-1116页
- 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2课《 保护文2022-02-1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