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4 KB
  • 2022-02-11 发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比例尺 人教版 (1)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比例尺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 ‎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家乡和祖国的变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来求比例尺。‎ 教学准备:学校的平面图、中国地图、实物投影仪、卷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程:‎ 一、引入情境,初感新知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教室的地面是长方形的,但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几米吗?‎ 学生代表合作量出教室的长和宽。‎ 师:你们能把它画到练习本上吗?‎ 生:哪有那么大的练习本啊!‎ 学生质疑,交流。‎ 师:我们可以把长和宽分别缩小一定的倍数,再画到本子上,大家来看,这就是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出示一张校舍平面图。)‎ 说明:这是学校的平面图,它是按照我们所学的比例知识,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强调)后画在图纸上的。图里所标出的长度叫图上距离,与图上对应的地面上的长度叫实际距离。‎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1.量一量、算一算。‎ ‎(1)量一量:‎ 学生量出平面图上教室的长和宽 ‎(2)算一算:‎ 平面图上教室的长是实际长的几分之几,平面图上的宽是实际宽的几分之几?并说说求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统一单位)‎ 提问:从求出的结果,你知道这张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2.走进比例尺。‎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经常要用到数学。像上面这样的问题,就是通过数学方法,把教室的大小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画了出来。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叫做比例尺)‎ 提问:什么是一幅图的比例尺?引导学生想一想,比例尺是怎样得到的?(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教室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板书:1 :1000)你现在知道比例尺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吗? ‎ 讨论:为什么比例尺没有单位?(师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比”)‎ 说明: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l的比。‎ ‎3.认识线段比例尺。‎ 提问:你知道上面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吗?(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也就是10米)‎ 介绍比例尺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自学教材第43页的线段比例尺)并说明它的表示方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幅线段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4. 我来试一试!‎ ‎「1」判断。‎ ‎①在一幅地图上量得6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480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 )‎ ‎②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 ‎③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0︰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2」选择。‎ A 1:200000 , B 1:2000 , C 1:20000000 , D1:2000000‎ ‎①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二百万分之一。( )‎ ‎②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米。( )‎ ‎③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倍。( )‎ ‎④ 0 200 400 600千米 ( ) ‎ ‎ ‎ ‎ 5.教学例6。‎ 课件引入:6月18日,我校三算班的同学要代表荆门市前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参加湖北省珠心算比赛(出示湖北地图)李市小学到中山路小学的图上距离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提问:怎样求这幅图的比例尺?解答这道题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统一单位)‎ 学生求出比例尺后小结:统一题里的单位后,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只要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可以求出比例尺。‎ ‎6.小小设计师!‎ 晶晶要搬到新房子住了,她想把自己的房间装扮的幽雅、舒适一些,于是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上画了一张平面图便于摆放物品,她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同学们也来设计一张平面图给她提一些好的建议吧!(学生在选择比例尺时要注重适用性与合理性)‎ 物 品 长 度 新房间 床 写字台 书柜 衣柜 长 ‎6‎ ‎2‎ ‎1.5‎ ‎1.5‎ ‎2‎ 宽 ‎4‎ ‎1‎ ‎1‎ ‎0.5‎ ‎0.5‎ 三、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