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2022-02-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课题
《七律 长征》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能力目标
1.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重点
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难点
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法
说教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歌曲《长征》。
2.同学们,听着这激昂的旋律,我们仿佛听到了铮铮号角,似乎看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雄浑气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七律 长征》,感受红军的英雄气概。
板书:《七律 长征》。
思维发散。
由诗歌,引发思维,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
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欣赏影视资料片段:《飞夺泸定桥》。
3.介绍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收集了自1926 年以来作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所写的文章。
4. 写作背景:
5.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了解作者。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即文章的古今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旨。
自主学习,相互探究。
让学生了解一些文体常识。
让学生了解关于“长征”的历史知识。
让学生对本诗作者毛泽东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6.听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文件)
7.指导朗读。
要求: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积累字词。
礴(bó) 丸(wán) 岷(mín)
9.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0.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
五岭的险峻,乌蒙山的高耸,金沙江的天险,大渡河的险恶,岷山千里雪。
二、精读感悟
请再次认真阅读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写出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让学生学会在课下注解中找准知识点。
理清课文的思路。
(2)哪几个词概括了红军所遇到的困难?
远征难,万水千山。
(3)用哪几个词回答了红军面对艰难困苦时的表现?
不怕,只等闲。
(4)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体会到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轻快豪迈、气度不凡。
(2)但是在我们红军战士眼里,这困难是大还是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是小。在这里,毛主席生动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把那样大的山“看”小了。正是这样,反衬出了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
从“腾细浪”“走泥丸”可以看出来。“腾”突出了奔腾气势。“走”突出了疾驰状貌。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这两句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
实写了什么?虚写了什么?
这两句写水写桥,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2)“寒”“暖”应该怎样理解?
“寒”字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这一“寒”一“暖”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读中感悟。
的对比,很巧妙。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三军”指的是什么?
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2)面对这长征途中的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映出来?
积极、乐观、向上。
“更喜”“尽开颜”从这些字词体现了红军乐观主义精神。
因为毛泽东希望并相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这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
5.归纳主题
本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6.写作特点:
(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A、本诗以“万水千山”
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通过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凸现长征精神;B、依据生活的真实顺序叙述长征途中的典型场景和史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直接抒情除外)——“腾”“走”以动写静、“暖”“寒”赋予云崖、铁索以感情色彩、“更喜”“开颜”将雪山之貌与红军之情相交融。
(2)本诗巧用夸张手法——颔联,体现了诗人的奇特想象、博大胸襟和英雄气魄,体现了诗作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三、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得到什么启示?
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调动学生的情感,采取多种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刻理解。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逶迤(wēi)(yí) 磅礴(bó)
2.这首七言律诗中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这两联诗句是( B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3.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请你以对联的形式结合《七律 长征》,写出如下对联的下联。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巧取金沙夺泸定,万水等闲)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阅读或观看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书和电影电视片。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相关文档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素材-文学素养:2022-02-124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看拼音,2022-02-126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少年闰土2022-02-127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月光曲》2022-02-128页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丁香结》课2022-02-1230页
- 2019-2020学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模2022-02-124页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选词填空”练2022-02-1211页
-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022-02-1211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狼牙山五2022-02-1218页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12及2022-02-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