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五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2.有关物质燃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打开盛装浓氨水的瓶塞,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压缩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C.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4.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2 ②Mg2+ ③SO2 ④⑤
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
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5.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③农业上熟石灰不能和氯化铵同时施用
①焚烧植物秸杆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③煤矿井下严禁烟火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过量食用加碘食盐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A.A B.B C.C D.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③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任何溶质 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氧离子的电子数多于氧原子的电子数 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
7.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8.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9.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HCl、NaOH、NaCl B.KNO3、NaCl、FeCl3
C.NaOH、Na2CO3、NaCl D.CuSO4、H2SO4、NaCl
10.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蒸发
B.CaO(CaCO3)﹣﹣加水、过滤
C.HNO3溶液(H2SO4)﹣﹣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D.Fe(Zn)﹣﹣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11.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
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
C.剩余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Fe
D.剩余固体的质量一定增加
1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
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二、填空与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3.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硫酸铜 B.氮气 C.聚乙烯 D.碳酸氢钠 E.干冰 F.肥皂水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2)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_;
(3)充入食品袋内用于防腐的是_______; (4)波尔多液的成分中的盐是_______;
(5)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_; (6)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
14.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
(1)图1中与9号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
(2)选用图1中元素填空A2B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3)由1号元素和8号元素组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
(4)图2是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5)由原子序数为1和12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氢化镁(MgH2)固体可用作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是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5.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t2℃时,A、C饱和溶液的_______相等;
(3)t2℃时,A、B、C三中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由t2℃降温到t1℃,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
(4)从溶液中获得A溶质的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5)t2℃时,C的饱和溶液中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
16.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_______.
(2)无色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的物质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填写序号),加入过量盐酸时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7.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某同学想要用高锰酸钾制制取一瓶较干燥的氧气,他应该选择_______组合.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如果选择BD组合可以制取_______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溶解、过滤、_______干燥就能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固体.
(5)把(4)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6)若选择装置F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
如果如图2所示的装置来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选填“a”或“b”)导管口处.
18.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见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和氢氧化钙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Fe2O3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有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
四、计算题
19.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 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7
5
5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50
50
75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4
4
4
完成下列计算:
(1)5g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五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化学常考的题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有关物质燃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打开盛装浓氨水的瓶塞,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压缩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C.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考点】物质的微粒性.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A、我们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氨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故A正确;
B、气体压缩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B正确;
C、热胀是由于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导致体积膨胀,而冷缩是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导致体积缩小.在整个过程中分子本身的大小并不会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故C不正确;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该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D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受热时,构成物质的分子能力增大,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就好膨胀,但分子本身大小不发生改变.
4.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2 ②Mg2+ ③SO2 ④⑤
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
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和多个原子的表示方法、化合价原则、阳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微粒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等进行解答.
【解答】解:A、①可表示一个氮分子,两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故A错误;
B、根据化合价原则,③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B正确;
C、阳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⑤的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故表示的是阴离子,故C错误;
D、微粒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和⑤最外层电子数不一样,故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焚烧植物秸杆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农业上熟石灰不能和氯化铵同时施用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③煤矿井下严禁烟火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过量食用加碘食盐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A.A B.B C.C D.D
【考点】硬水与软水;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金属资源的保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防范爆炸的措施;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A、根据软硬水的区别、干冰的作用,铵盐遇碱产生氨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和水污染知识及金属资源的保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燃烧的条件,一氧化碳的性质,液化气的性质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贫血原理、海产品保鲜、碘元素的作用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易升华且大量吸热,常用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③农业上熟石灰不能和氯化铵同时施用,因为二者反应会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正确;
B、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有多种,如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C、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煤气泄漏,不能开灯,开灯产生电火花会引发爆炸,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D、甲醛有毒,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人体内碘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都能引起甲状腺肿大.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有一项归纳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③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任何溶质 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氧离子的电子数多于氧原子的电子数 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
【考点】元素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①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析;
②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分析: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的反应;
③根据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分析;
④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氧离子是由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
⑥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分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①“粒子”的种类很多,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等微粒,而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应该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说法不正确;
②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的反应,故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的生成,故说法正确;
③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气体的溶质,故说法错误;
④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说法错误;
⑤氧离子是由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稳定结构,故氧离子的电子数多于氧原子的电子数,故说法正确;
⑥化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故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的说法正确.
因此说法正确的有:②⑤⑥
故选项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化学用语的表达,关键是要理解其含义,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扎实基础的练习.
7.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1个二甲醚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甲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二甲醚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则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甲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52.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反应前反应物的分子中,一个分子是由4个●原子与1个原子共5个原子构成,另一个分子由2个●原子和1个○原子共3个原子构成,两种分子都是同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中,一个分子由1个○原子与1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另三个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通过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完成对选项的判断.
【解答】解:A、氢气为单质,氢气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在生成物的分子中,只有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因此,该分子即为氢气的分子.故A正确;
B、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反应前有6个●原子、1个○原子、1个原子;反应后仍有6个●原子、1个○原子、1个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B正确;
C、由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共涉及到、○、●三种原子,、、、四种分子,涉及的物质是一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故C不正确;
D、根据题目所给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与的个数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利用此知识结合相关的图示信息解决即可.
9.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HCl、NaOH、NaCl B.KNO3、NaCl、FeCl3
C.NaOH、Na2CO3、NaCl D.CuSO4、H2SO4、NaCl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无色溶液所含的溶质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无色溶液所含的溶质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HCl、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两者不能共存,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
B、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Cl3溶液呈黄色,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
C、三者之间不反应,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
D、三者之间不反应,但CuSO4呈蓝色,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无色溶液所含的溶质,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0.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蒸发
B.CaO(CaCO3)﹣﹣加水、过滤
C.HNO3溶液(H2SO4)﹣﹣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D.Fe(Zn)﹣﹣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Na2CO3能与适量的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即可,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盐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Zn能与过量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
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
C.剩余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Fe
D.剩余固体的质量一定增加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生成的铜不与硫酸反应.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A正确,铁的量不确定,与硫酸铜和硫酸反应的程度也不能确定,故硫酸铜和硫酸以及铁是否含有无法确定,故BC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1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
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A、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分析解答;
B、根据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解答;
C、根据根据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进行解答;
D、根据胃酸呈酸性,氢氧化铝呈碱性解答.
【解答】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质量较小,故错;
B、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故对;
C、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错;
D、胃酸呈酸性,用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应从pH<7开始,故错.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二、填空与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3.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硫酸铜 B.氮气 C.聚乙烯 D.碳酸氢钠 E.干冰 F.肥皂水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E; (2)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的是C;
(3)充入食品袋内用于防腐的是B; (4)波尔多液的成分中的盐是A;
(5)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F; (6)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D.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硬水与软水;塑料及其应用.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干冰升华吸热能用于人工降雨.
(2)聚乙烯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袋内用于防腐.
(4)波尔多液的成分中的盐是硫酸铜;
(5)肥皂水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
(6)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故填:(1)E;(2)C;(3)B;(4)A;(5)F;(6)D.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
(1)图1中与9号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氯(填元素名称).
(2)选用图1中元素填空A2B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O.
(3)由1号元素和8号元素组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OH﹣.
(4)图2是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②(填数字序号).
(5)由原子序数为1和12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氢化镁(MgH2)固体可用作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是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2)A2B型化合物即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均为2的化合物;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即得到1个电子的离子;
(3)依据1号元素与8号元素的种类结合常见的离子情况分析作答;
(4)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带正电,为阳离子;
(5)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9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7,所以其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氯;
(2)H、Mg、O、Cl四种元素中,H、Mg元素呈正价,O、Cl易得电子而呈负价,其中H、O元素可形成H2O;故填:H2O;
(3)1号元素是氢,8号元素是氧,两者形成的氢氧根离子OH﹣是带一个负电荷的阴离子;故填:OH﹣;
(4)微粒①③均为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阴离子,微粒②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阳离子;故填:②;
(5)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故填:MgH2+2H2O=Mg(OH)2+2H2↑.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的方法与应用的能力,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5.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2)t2℃时,A、C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A、B、C三中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由t2℃降温到t1℃,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C;
(4)从溶液中获得A溶质的宜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5)t2℃时,C的饱和溶液中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5:8.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2)t2℃时,A、C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相等;
(3)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t2℃时,A、B、C三中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由t2℃降温到t1℃,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C;
(4)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从溶液中获得A溶质的宜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5)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C的饱和溶液中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00g:160g=5:8.
故答案为:(1)C>B>A;
(2)溶解度;
(3)C;
(4)降温结晶;
(5)5:8.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Na2CO3、Na2SO4.
(2)无色气体的化学式CO2,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CO2↑+H2O.
(3)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的物质是NaOH,原因是若有,会被试剂①中和,试剂③不能检出.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②③①(填写序号),加入过量盐酸时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能产生沉淀分析解答
(2)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要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存在,需先将碳酸钠除去,因此可先加硝酸钡溶液,将碳酸钠完全除去,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钠;证明碳酸钠和硫酸钠可加入硝酸钡,向沉淀中加盐酸看沉淀的溶解情况进行判断.
【解答】解:(1)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气体,混合溶液中只有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一定含有碳酸钠.然后在无色滤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滤液中含有氯化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其中只有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故还一定含有硫酸钠;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CO2↑+H2O;
(3)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若含有氢氧化钠,被试剂①过量盐酸就中和掉了,不能被酚酞溶液检测出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要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存在,需先将碳酸钠除去,因此可先加硝酸钡溶液,将碳酸钠完全除去,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钠;加入硝酸钡时碳酸钠和硫酸钠都与硝酸钡反应分别产生碳酸钡和硫酸钡沉淀,此时可加入稀盐酸,若沉淀部分消失,说明二者都含有.
故答案为:(1)Na2CO3、Na2SO4;
(2)CO2,2HCl+Na2CO3=2NaCl+CO2↑+H2O;
(3)NaOH.若有,会被试剂①中和,试剂③不能检出.②③①;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点评】在物质推断实验设计时要考虑试剂的选择对后续离子检验造成的干扰,又要注意试剂使用的量可能产生的干扰,所以在设计时语言运用要准确到位,不能模糊不清.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7.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某同学想要用高锰酸钾制制取一瓶较干燥的氧气,他应该选择AC组合.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
(3)如果选择BD组合可以制取氧气(或氢气)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或Zn+H2SO4═ZnSO4+H2↑).
(4)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就能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固体.
(5)把(4)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
(6)若选择装置F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如果如图2所示的装置来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选填“a”或“b”)导管口处.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干燥的氧气用排空气法;该反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BD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不溶于水的气体,并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方法及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4)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
(5)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6)装置F可通过弹簧夹的开闭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应从长导管进气,故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短导管口.
【解答】解:(1)标号①②的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水槽;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制取干燥的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该反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3)BD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均不需加热,可用此套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均可用排水法收集;方程式分别是: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4)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
(5)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6)F装置中弹簧夹打开,固体和液体接触生成气体,关闭弹簧夹,U型管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该装置最大的优点就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应从长导管进气,故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短导管口;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水槽;
(2)AC;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
(3)氧气(或氢气);2H2O22H2O+O2↑(或Zn+H2SO4═ZnSO4+H2↑);
(4)洗涤;
(5)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
(6)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过滤、蒸发、蒸馏是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
18.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见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
和氢氧化钙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铁,一定不含有Fe2O3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有Ca(OH)2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不能确定原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钙;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也会生成氯化亚铁,使溶液显浅绿色.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作出猜想】本题探究了防腐剂的成分,双吸剂中含有生石灰,氧化钙久置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根据书写方程式的原则书写方程式.
【实验探究】: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因为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质疑】(1)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不能确定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2)不一定不含Fe2O3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
【解答】解:【作出猜想】:氧化钙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说明一定含有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变红;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质疑】(1)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钙,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不一定不含Fe2O3,因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
故答案为:【作出猜想】CaO+H2O=Ca(OH)2
【实验探究】氧化钙;稀盐酸;铁;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质疑】氧化钙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不能确定原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钙;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也会生成氯化亚铁,使溶液显浅绿色
【点评】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四、计算题
19.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 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7
5
5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50
50
75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4
4
4
完成下列计算:
(1)5g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第一次和第二次所取的固体质量不等,但是所取氯化钙溶液的质量相等,但是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所以可以判断第一次所取固体有剩余,即5g固样品反应后能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g,第2次和第3次所取的固体样品相等,但是所取的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不等,但是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所以可以判断第3次所取的氯化钙溶液有剩余,即说明50g氯化钙溶液反应后只能得到4g沉淀,综上分析可以知道第二次是所给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可以根据第2次反应的数据进行解答;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
(2)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氯化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
(3)根据(1)中所求碳酸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杂质中氯化钠的质量,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由题意分析李明的实验数据可知,第一次和第二次所取的固体质量不等,但是所取氯化钙溶液的质量相等,但是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所以可以判断第一次所取固体有剩余,即5g固样品反应后能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g,第2次和第3次所取的固体样品相等,但是所取的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不等,但是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所以可以判断第3次所取的氯化钙溶液有剩余,即说明50g氯化钙溶液反应后只能得到4g沉淀,综上分析可以知道第二次是所给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钙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11 100
x y 4g
解得:x=4.24g,y=4.44 g
(2)加入的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8.88%;
(3)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5g﹣4.24g=0.76g;
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100%=15.2%;
答:(1)5g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4.24g;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8.88%;
(3)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15.2%.
【点评】本题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利用图表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